爱搜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陪葬品 > 第 94 章 晋江首发
刘彻听后一时之间脸色变得有些难以捉摸。
原来就他没有做好防护措施,陵墓才被盗成了筛子。
他倒是要看看,这个叫朱八八的小子是怎么做的。
与此同时,嬴政也一同陷入了沉思。
居然还有人能做到因为墓中的机关而不被盗挖皇陵?
他本以为如此绝妙的技术应该非他魔术才对。
他也想看看这个叫朱元璋的小子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比他陵墓中的水银还要厉害吗?
天幕:
【纵观所有有名的帝王陵墓,政哥的陵墓绝对算得上是挺玄乎的一座了。
明孝陵这么多年没有被盗挖的原因,自然也是因为他确确实实也有几个拿得出手的防盗原因。
据说当时朱元璋下葬的时候,南京城十三道城门同时出棺。这种景象实在是令人罕见。那朱元璋为何要这么做?
有人说,这是为了掩人耳目,让人分辨不清这十三个棺材中哪一个才是皇帝真正的棺材。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或许是不向让人知道自己具体葬在明孝陵中哪一个位置,也或许是,他这一生残害了不少功臣,树敌太多,怕被报复。】
【朱元璋:朕怎么可能怕被报复?!】
【李世民:重点难道不是残害功臣吗?】
【朱棣:大家总爱揣度圣意。】
天幕:
【为什么残害功臣呢?举个栗子,非常著名的案件就是蓝玉案。为什么著名呢?因为蓝玉案牵扯到的不仅仅是蓝玉一个人,被牵连的人数高达一万多人。
朱元璋在那时候,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大开杀戒”。
那他为什么要杀蓝玉?
蓝玉的身份其实并不简单,他对明朝来说,是开国功臣,对朱元璋来说,是他成功之路的得力干将。
前期,朱元璋给了蓝玉很多身份,赋予他足够高的成就,前期有多么的信任,后期的清算就有多么的残忍。
蓝玉最后受到的刑罚是被剥皮,刽子手把蓝玉的整张人皮剥下之后,还把人皮送给了蓝玉的女儿。
啧啧,开国功臣最后居然是这样的下场。
真是凄惨。】
天幕一声哀叹。
朱元璋一面惊讶于他杀了蓝玉之时,一面又觉得觉得大事不妙,这天幕咋一个劲儿抹黑他啊?!
他肯定是出于各种考量才这么做的!
【刘彻:套路朕熟悉,无非就是两种:一、你是真的坏;二、你在为民除害。@朱元璋】
【武则天:武帝说了,又好像没说。】
【朱元璋:当然朕是……】不对,他不能说是在为民除害,否则谁还愿意当他的开国功臣?
这样另一个位面的自己可是会吃尽苦头。虽然,现在这样的情况,也已经可能大概挽救不了什么了。
即便没有蓝玉,他相信还会有下一个!
【朱元璋:当然是朕在为民除害!】
天幕: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了蓝玉,据说起因是因为蓝玉这个人目中无人,自视甚高,不把自己的老板也就是朱元璋放在眼里。
他经常独断专行,做事情不经过皇帝的允许,时常先斩后奏。但朱元璋念在他还是开国功臣的份上,也曾一次次对他网开一面。
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一步步的退让唤来了人家的得寸进尺。
后来,锦衣卫指挥告发蓝玉说他谋反。朱元璋心中也早就对蓝玉没有了“好感”,一个臣子得罪了皇帝自然是没有好下场,不是被贬官就是丢掉性命。
自然,谋反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而且谋反的还不是别人,更加要彻查。所以蓝玉就落得个被剥皮的下场。
但更有人推测,蓝玉的死只是因为朱标的突然离世,给朱元璋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朱元璋悲恸之时就想到,没了朱标他想要另立新储最大的对手就是蓝玉。
因此蓝玉是不得不死。
根据当时明朝的法律规定,一般都是要碎剐凌迟处死,但是朱元璋仿佛动了恻隐之心,他只剥了蓝玉的皮,并没有碎剐,所以还算是给了蓝玉一个全尸。
因为蓝玉这件事,前后牵扯到的人非常多,而朱元璋下达的命令就是大开杀戒。
所以在朱元璋决定采取一个措施,就是在自己死后,从十三道城门分别出关,目的就是不让仇家知道真正的他到底是在哪一具棺材里面。
当然,这也只是推论。我们也已经无法知道朱八八当时真正的想法如何。
朱八八采取十三道城门同时出关,这么做能导致的结果就是盗墓者无法清除地知道真正的明太祖究竟葬在哪个位置。】
【刘彻:不错,这个方法非常不错。】
【嬴政:嗯……确实如此。】
【李世民:这就是防盗的手段吗?听起来似乎简单的很。】
【朱棣: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往往最有用。】
【武则天:自然,武帝可以试着效仿。】
天幕上那么多的皇帝,武则天偏偏指明汉武帝刘彻,话虽然简短,但杀伤力极强。
怕是只有他需要这样的方式。
刘彻黑脸被动承受。
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幕:
【除了这个传说之外,再让我们看看明孝陵的具体位置。明孝陵位于江苏南京的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同时,明孝陵还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因此,对盗墓者来说,明孝陵的入口非常难找。即便是这样,人们还是对明孝陵的好奇心愈来愈重。后来,专家们就发现明孝陵的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明孝陵采用了横葬的方式而并非自古以来的竖葬的方式。
什么叫横葬,就是说朱八八他非常老油条,他借助山体大,在整座山上找了个入口,横着挖过去,把山体的中间挖空建造了属于他的地下皇宫。
那么如今这么多年
过去了,如果要在大山的表面上找一个小小的入口,那可真的会很困难。
因此,这也是也是明孝陵这么多年没有被盗挖的原因。
不过,即便是找到了入口,可能也没有办法活着走出明孝陵。
没错,明孝陵中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宝物,那就是——鹅卵石。】
随着天幕上呈现出来的清晰的画面,皇帝们陷入沉思。
【李治:凭这小小的鹅卵石吗?】
【刘彻:这或许不是一些普通的鹅卵石。】
【嬴政:流沙和这些石头相比,哪一种作用会更大?】
【李世民:难说,不过,朕倒是觉得流沙更加玄乎。】
【刘彻:有什么可玄乎的,当然,这个什么鹅卵石朕也不看好。】
天幕:
【没有错,就是小小的鹅卵石。明孝陵中鹅卵石的作用其实跟流沙类似。为什么说它和流沙阵类似呢?因为明孝陵是横着建造在整座山中,墓室上面被填充了许许多多的鹅卵石。假如一不小心真的挖穿了墓室,那这四面八方的鹅卵石就会滚滚而来,就算砸不死也会被困死在墓中。这就是明孝陵鹅卵石中的可怕之处。
我们知道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至于为什么是在南京而不是西安,是因为明朝的都城就在南京。那为何要把都城选在南京?
有人说既然朱元璋当了皇帝,自然什么都是他说了算。
定都在何处,其实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决定的。
首先南京城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加上江南地区物质优渥,海上贸易繁华,定都南京具有很好的经济影响。
除了经济贸易方面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战略方面,朱元璋那会儿,北方的蒙古实力强劲,因此定都南京能够在地理位置上抵御蒙古势力的侵犯。
当然,南京自古也是许多朝代的都城,是自古以来的一块风水宝地。朱元璋或许也是相信玄学,南京会给大明带来足够的运气。
那为什么朱元璋不选择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来作为都城?难道是看不起这座秦始皇选出来的千年古都吗?(狗头jpg.)】
【嬴政:……很好。】
这个时候,本该趁机数落嬴政一把的刘彻却非常淡定地选择了沉默。
因为毕竟西安也是他们的都城。
【李治:或许长安从一开始是非常适合做都城的,但是到了后来,他们发现,长安已经不再适合了。】
【朱棣:不愧是高宗。】
【李世民:始皇帝选出来的长安,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秦而准备的,他一定没想过,后世都会纷纷效仿吧。】
【朱棣:确实没想过,他以为二世三世是乃至万世,都是由秦而存在。】
【朱元璋:朕也是考虑过长安的。】
【武则天:那为何后来不再考虑了?】
【朱棣:或许和女皇选择神都洛阳是一个道理。作为皇帝,自然是希望把最有利的一方面当做
自己的所有物了。】
天幕:
【朱八八或许一开始没有考虑过要把都城定在长安(),但也是考虑要换过都城的。南京城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再加上还有人力的支持,一开始选择南京定都,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但,朱八八不是一个吃素的皇帝,他有野心,他从一介布衣到登上皇位,就足以证明他的野心强大。所以随着他建立明朝开始,曾经被外敌夺去的地盘随着他不断地北伐便逐渐被收复。因此,南京城看起来已经不再是适合定都的都城了。
这个时候,朱八八就在考虑:诶?要不咱换个地儿?
长安城翻修城墙的时候,朱八八就把太子派到了那个地方前去视察。原本长安只是明朝藩王的一个封地,但重新翻修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国都的级别在翻修。似乎,朱八八是真的想要迁移国都了。
不过,这个想法朱八八很快就否决了。他派遣太子朱标前去视察的时候,就发现长安已经不适合作为首都了。
让朱八八动了迁都的念头其实就是为了观察北方的势力,而南京又在南方,一旦北方发生什么变动,就没有办法立即作出反应。
如果迁都长安,那么就会面临着一个致命的缺陷,一旦发生战乱,很可能会面临着断粮的危机。更何况,明朝初期的时候,民力衰竭,如果此时此刻再发生大幅度的变动,只会加重国家和人民的负担,因此朱元璋便主动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实不只是朱八八一个皇帝将都城建在了除长安以外的其他地方,宋元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他们都认为长安已经不再拥有丰厚的物资了,物资较为丰厚的时期是在秦汉时期,但秦汉时期也早就已经过去了。
朱八八没能成功地迁移都城。
不过没关系,明成祖朱棣能顺利迁都,完成“天子守国门”的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