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599章 蜀素帖?
    大家都激动了,不管是绢布还是宣纸,都有可能是书画作品。



    何仁觉得有可能是藏宝图!



    当然,藏宝图什么的就别想了,鉴宝眼早就告诉他不是了,如果真有的话,也不会留到今天。



    打开布包,何仁发现里面是一摞叠好的绢布,大家的精神一振,这不就是绢本吗?



    不过看起来有些小,宽度只有三十公分左右,至于长度嘛……何仁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点,然后发现宣纸越抻越长……



    足足两米多长!



    何仁傻了,这也没地方放啊,只好又折起来,一点一点看。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幅书法作品。



    唐僧已经开始念了,“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这是唐诗?排律?”



    众人纷纷低头查看,发现确实如此,这首诗没有名字,只有《拟古》二字,然后就是十二句五言诗,这种诗就叫排律。



    不过大家默读了半天,没有一个人知道作者是谁,大家只好往下看,这回读诗的变成了张诺,是一首七言绝句,“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读完之后,又是一阵沉默,张诺问道,“《吴江垂虹亭作》这是谁的作品?”



    何仁的眉头紧皱,他倒是知道作者是谁,只不过……



    张诺推了一把何仁,“你想什么呢?知道是谁写的吗?”



    何仁只能点了点头,张诺问道,“谁?”



    “米芾……”



    “什么?”



    诗他们不熟,但是米芾他们可太熟了。



    米芾是宋朝书法界的大佬,哦不对,应该叫巨佬。这人能写诗,擅长书法和绘画,还懂鉴宝,全才了属于是。



    最牛逼的还是书画,米芾算是自成一派,书法学到了王献之九成功力,最擅长行书和草书,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绘画方面,米芾师承董源,但是有自己的创新,喜欢用水墨点染,重意趣不求工细,世称“米氏云山”,也叫“米点山水”。



    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牛逼人物。



    当然,最重要的是米芾的作品市场上根本见不到,除了博物馆,只有收藏大家手里才零星有一两幅,绝对有价无市。



    就算是其他人临摹的米芾作品,也时常可以拍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高价……



    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过都在替何仁感到高兴,一千万要是能买到米芾的真迹,那绝对是血赚,赚个十倍都有可能。



    只是何仁满脸凝重,好像有点不太高兴的样子,给大家都看愣了。



    张诺又推了推何仁,“你怎么了?好像一点都不高兴?”



    “高兴……”何仁沉吟片刻,“只不过,这幅字好像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嗯?”



    唐僧一怔,“何理事,你已经看出是什么字了?”



    “嗯……这是米芾的《蜀素帖》。”



    “《蜀素帖》?”



    何仁叹了口气,在场的几个人都不算古玩行里的人,唐僧和熊翰林喜欢的是木头,张诺擅长的是玉石。



    至于赵姐……算了。



    “《蜀素帖》是米芾创作的行书绢本,内容是米芾的游记和送行之作,一共八首,体裁也各不相同,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也是‘天下第八行书’。”



    张诺惊了,“米芾诶,才第八?一共几个?”



    “一共十个……”何仁翻了个白眼,“主要是其他人也不差,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是颜真卿的《祭侄稿》,第三是苏轼的《寒食帖》,名气都不小……”



    “其他的呢?也是名人写的?”



    何仁叹了口气,“第四到第十分别是王珣的《伯远帖》、杨凝式的《韭花帖》、柳公权的《蒙诏帖》、欧阳询的《张翰帖》、米芾的《蜀素帖》、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和李建中的《土母帖》。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



    张诺闭嘴了,这些人确实都挺牛逼,这么一看米芾排在第八已经算不错了……



    唐僧则是问道,“你刚才好像说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何仁点点头,“因为真迹应该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众人都是一惊,“那这就是假的咯?”



    何仁摆摆手,“我也很奇怪,因为上面的字确实像是米芾所写……”



    “像是?”



    “应该说就是。”何仁有些犹豫,“只不过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那幅《蜀素帖》肯定是真迹,所以……”



    众人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已知台北故宫博物院有《蜀素帖》的真迹,那么这幅字肯定就是赝品,或者说是高仿。



    所以何仁就算觉得上面的字再像米芾写的,也不敢轻易下结论,毕竟很少会有书法家写两幅一模一样的作品。



    何仁此时将这幅字卷了起来,看最后的钤印,“这里其实也有点问题,上面只有一个‘楚国米芾’的细边细文朱文印,和台北那个也不一样。”



    “台北的《蜀素帖》上有很多钤印?”



    “那可太多了……”何仁想了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共是一百一十二个钤印。”



    “啊?”张诺第一个反应过来,“又是乾隆?”



    “差不多吧。”何仁苦笑一声,“乾隆在上面盖了二十一个钤印,不过这次他输给了明代收藏家项元汴,这家伙用了十七枚印章,盖了三十三个印……”



    众人齐齐无语,他们实在是搞不懂这些古代收藏家,收藏、盖印都无所谓,盖那么多干什么?



    张诺问道,“你确定很像是米芾写的?”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何仁很笃定,“米芾最擅长的是仿古,他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蜀素帖》写于元佑三年,那年米芾三十八岁,他的书法风格还没有完全走出集古字的门槛……不对!”



    何仁突然叫了一声,扑到绢布面前,都快把脸直接贴在上面了,看了半天,他才长出了一口气,“我好像知道这幅字是怎么来的了。”



    几人都被何仁的举动给整懵了,张诺弱弱地问道,“怎么来的?”



    何仁一脸严肃地说道,“我猜测,米芾当年写完了《蜀素帖》之后,不太满意,又回家自己练习了一段时间,然后才有了这幅字……”



    大伙儿还没从懵逼中恢复过来呢,又懵逼了,何仁的说法也太玄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