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多功能科举考生 > 第35章 第 35 章
处理好朱三等人的事后, 王谨便开始为县试做起了最后的准备。
系统里的数据库里,有旧时间线流传到后世的所有科考题目及程文,这对王谨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真题库。
不过, 王谨并没有从一开始就贸贸然地去研究那些真题, 而是等到跟着齐秀才一点一点的打好基础,并且了许多本朝的程文之后,才开始去关注这个真题库。
毕竟, 每朝每代都有不同的社会风气,也都会出现一些主流的思想和学说。直接去研究后世的, 尤其是明、清两朝的科考题目,他担心自己会先入为主, 陷入误区。
而至于说,靠着这个数据库去作弊王谨更是想都没想过。
每个人作诗写文章时,都或多或少的会有自己的小习惯。行文风格,惯用的词句,习惯的停顿处,注重逻辑或者是注重词藻,人生历,隐
所以, 虽然为了防止作弊, 本朝除县试之外的考试都采用了糊名誊录制, 跟考生有关系的考官也需要回避, 但如果某个考官想要给好友或者上司的子侄放水, 那他只需要事前随便翻看几篇那位考生之前写过的文章, 到判卷时,十有八九就能把他的卷子认出来。
虽然不能做得太明显,但把名次往前提个几位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也是齐秀才告诉他们的一些科考之路上的潜规则,只能算是徇私,倒也算不上舞弊。

王谨从来都不会小看这个时代的人。
北宋时期本就是历史上文气最盛的朝代之一,再加上宋“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北宋时期的文人们那都是既有才名,又会做官,还都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就像苏轼、欧阳修、范仲淹、晏殊这几位,哪一个不是既能
而到了本朝,太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咱们到底杀不杀士大夫这个问题,但到目前为止,除非是牵扯到谋逆大罪,一般情况下,
再加上太祖
王谨即使是站
北宋兴起的“万般皆下品,惟有书高”的观念
王谨依稀记得,
而由于太祖的出现以及几代晋王府对太原城的治理,这一切都
当然,
虽然如今的山西那股“重商轻文”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散去,这或许会让王谨科考之路的前半部分轻松一些,但想到那些自幼被文气熏陶,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江南才子,想到那些京城里从小耳濡目染,有名师教导的世家子弟,王谨实
因此,自从开始启蒙之后,王谨就从没松懈过一日。
除了齐秀才给他布置的功课以及每日一篇文章的惯例,他还会自觉地给自己追加额外的作业。偶尔的放松,也要么是
可王谨也并不觉得有多辛苦。上辈子只能被困
幸运的是,
于是,仿佛是遇到了水的海绵,又像是掉进了米缸里的老鼠,
如今距离县试只剩下一个多月,王谨依旧坚持每日写一篇文章,每隔几日就送到齐秀才处让他点评,即使是过年那一天也不例外。
齐秀才从前也自认是一个极用功的人,可如今碰上王谨这样一个天赋极高,但却又极度自律的人,倒真是让他有些自愧不如了。
正月里,县衙提前一月公布了县试的日期。

这位袁县令年纪
袁家人向来以儒商自居,爱好风雅,同时也注重实际。周承悦他爹周老爷先前
这样一来,虽然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机会,但也保证了这次县试的公平性,可范良和周承悦二人却还是有些紧张。
“县试再难也难不到哪去,咱们几个肯定都能过,没什么好紧张的。”年纪最大的齐佑开口道。
虽然范良和周承悦这两年
对此,齐佑和王谨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劝,好像怎么劝都怪尴尬的,所以也只能量帮他们调整心态。
于是,王谨也跟着安慰道“年前模拟考的时候你们都答得挺不错,到时候就当成是模拟,
学堂放假前,王谨看当时的天气跟二月份应该相差无几,便向齐秀才提议,
其实先前齐秀才也拿出过不少县试的真题让他们练习,只是并不会专门布置考场和规定时间罢了。
齐秀才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便当即按照县试的形式给他们出了一套题,又
除了王谨四人以外,私塾里打算参加这场县试的还有一位师兄,姓韩名丰。
这韩丰已经参加过两次县试了,可第一次因为吃坏肚子没答完题,第二次又得了风寒错过考试。之后还是因为王谨实
齐秀才过卷后便直言道,只要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五人都能通过县试。
此时,回想起那次模拟考,范良和周承悦那颗浮躁的心这才略微平静了下来。
“只希望到时不要出什么意外。天气冷我倒是不怕,但就是担心被分到臭号。”范良小声道。
王谨的这几位师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这几年一直都
曾经偏瘦的范良和偏胖的周承悦如今也都是正常身形,皮肤也变好了不少,更别说本来就是眉清目秀的齐佑,再加上退去青涩,已经成长为一名翩翩少年郎的王谨,这四人平日里同进同出,倒也成了清源县城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而至于范良提到的臭号,王谨也是早有准备。
由于县试并不是
王谨从袖子里拿出几卷布条递给
“阿谨,你可真是太好了我都不知道没有你我该怎么办”周承悦一脸感动地说道。
王谨突然感觉自己好像那只后世著名的蓝色猫型机器人,每天都不停往外掏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小东西,帮助身边的未成年小伙伴们解决各种学业和生活上的问题。
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耳朵,王谨一脸冷酷地回道“那你们就赶紧回去好好复习,不要辜负我的这一番苦心吧。”
几人又互相打趣了几句,接着便各回各家继续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