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驴高兴地冲上来,踩着蜂后的脑袋跃到薛宴惊身边,绕着她欢欣鼓舞地蹦跳。
街边百姓也送上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与欢呼,有人去报了官,有人扑在白骨坑旁,试图从碎衣杂物中分辨出什么,也有人看完热闹,才想起自己家被砸了,扯着嗓子哀嚎起来。
一旁众人也是唏嘘不已,有人陪着安抚,阻止激动的人群破坏白骨坑,劝他们等官府派人来,至于那民房被砸了的,也有邻人给他推来半车砂浆:“正好我翻修院子剩下的,借你一用。”
薛宴惊驻足,抬手指向那被砸毁的民房,砖石在她灵力所控下,在砂浆里一滚,然后在地基上一层层堆叠起来。
周围百姓和几名修士都吃了一惊:“您是在……盖房子?”
“嗯,”薛宴惊颔首,“错误之处还请指教。”
玄天十年,终究是改变了她,以前管杀不管埋的姑娘,如今连打架打塌了的房子都会顺手帮忙善后。
她大概是明白了,有些事对她而言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是令人肉疼的金钱、人力以及几个月的无家可归。
那户人家愣了愣,兴许是有些受宠若惊,连说话都结结巴巴起来:“不、不用劳烦您,您刚杀完妖怪,实在受累了,我们自己勤快些,约莫一两个月也就盖好了。”
“顺手而已,”薛宴惊示意他们别盯着自己,“看着点那些砖石,我要是盖错了,及时提醒我。”
“好、好。”
几名修士从愣怔中回过神,也上前帮忙。
薛宴惊继续与李青池搭话:“道友家中亲人可还安好?”
“父母皆安好,”李青池笑言,“有兄长陪伴在侧,希望他们不要太惦念我。”
“夫君呢?”薛宴惊记得她当年是成了亲的。
“和离了,说到底是我对不起他,”李青池神色中闪过些许黯然,随即又坚定起来,“我很抱歉,但我有自己想追寻的东西。”
薛宴惊拍了拍她的肩,权作安慰。
李青池笑了笑:“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天赋平平的小弟子,只能帮师门跑跑腿,担不得什么重任,但每天醒来都觉得很快乐很有盼头,我口拙,不知该如何形容,只能说这种日子真是太好了。”
手中青锋可维护公理与道义,足下坦途是前方自由和长生。
也许原本靠着父母宠爱、夫君上进,她也可以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无忧无虑地过上一辈子,但两种生活终归是不同的,至于哪里不同她也说不上来,大概是如今的人生会更有意义一些?哪怕只是站在这里,帮忙重盖民房,她都觉得很有意义、干劲十足。
其他几名修士也听出了端倪,奇道:“原来魔尊您就是李师姐口中那个帮她入仙门的契机?”
“不敢当,任何修士那个时候出现在雾隐镇,都会成为李小姐的契机,”薛宴惊摇摇头,“何况只是契机而已,得入道途全靠道友自己。”
圆脸姑娘抿了
抿唇,觉得魔尊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未见那种近乎狂妄的高傲和传说中的不可一世,反而整个人都显得很平和。
她不知是否该觉得失望,因为按她的想法,平和常常意味着中庸,而有本事的人物总是该有些锋芒的,当然也绝不会去给人盖房子。他们应当一挥手,就有万人追随景仰,他们想做的事,只需一抬指,便也总会有人替他们完成。
可薛宴惊又实在和中庸并不沾边,单看适才的出手,便知其绝不普通,小姑娘一时无所适从,脑袋乱成一团浆糊。
薛宴惊自然不知其所思所想,她在四明峰给自己改造过小院,多多少少有些经验,此时手下房屋逐渐成型,在一名主动站出来的泥瓦匠指挥下,还准确地预留出了安装窗、门的缺口,正要给屋顶铺上瓦片。
民房主人感动得眼泪汪汪:“我们一家定然会给您的雕像进供。”
被她救下的蜂房住户们也纷纷应和:“是,救命之恩,我们也一定记得。”
薛宴惊不解:“我本人就在这儿,为何舍近求远给我的雕像进供?”
“这……都是街边铺子里卖的果子、豆沙团子等物,怕您本人不喜欢吃。”
“我喜欢的呀,”薛宴惊委屈,“再怎么也比雕像喜欢吧。”
“想不到魔尊的口味这么亲民。”薛宴惊听到人群里有谁嘟囔了一句,似乎魔尊不吃龙肝凤胆反而喜欢豆沙团子的事实让大家有些幻灭,搞得她也有些哭笑不得。
如此大案,不多时官府中人便已赶到,连当地郡守都亲自至此,待见到那白骨坑,又惊又怒,当场下了令,要将已经搬迁至京城的王大善人捉拿归案。
见官府接手,薛宴惊便离开了青阳城,其后种种,她都是从旁人口中听闻。
这桩白骨毒蜂案足够离奇,足够耸人听闻,很快就借由百姓们口耳相传,传遍了天下九州,连当朝天子都有关注,那王大善人自然逃不过,被捕后当庭招供。
他与毒蜂共事多年,对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的来历也有所了解,如今事无巨细地道来,直把堂上官员都听呆了去。
原来青阳村人最早的确是以养蜂采蜜为生,这群毒蜂就生在村子附近的山中,每日风吹日晒雨淋,见山下的蜜蜂们活得轻轻松松,有人帮忙盖蜂房、清理蜂巢,还有人喂养、照顾,便心生嫉妒,那蜂后率着一群毒蜂飞下山去,将一户养蜂人家中的蜜蜂尽数咬死,鸠占鹊巢,取而代之。
毒蜂和蜜蜂形貌自是有些不同,那户人家却也粗心,一连喂养了十几日才发现异常,气得要打杀它们,却反被蜂后率众咬死。那时它们还没有如今那么大的胆子,咬死了人立刻躲回山中,被村人找上来端了几只蜂巢,死了不少同伴。
蜂后修生养息了几年,又卷土重来,如法炮制,占据了一户人家,制服一家二口,吞食了这家的父母,只把孩子留下来当作产卵时的养料,又暂时在这家住了下来。
它们没有躲藏的经验,很快被人发现,只是这一次发现它们的养蜂人没有畏惧它们,更没有打
杀它们,反而把这群毒蜂悄悄带走,养了起来,暗地里指使它们去咬死其他人家的蜜蜂。()
这些毒蜂无孔不入,叫其他人家防不胜防,蜜蜂接连死去。几年间这名养蜂人赚得盆满钵满,养蜂的产业越做越大,其他人则被逼得转行,或者被聘为这家的长工。
?本作者酒千觞提醒您最全的《本尊的苦情剧本呢》尽在[],域名[(()
单他一家蜜蜂活得好好的,期间自然也有人起过疑心,但毒蜂被藏得很好,他们也抓不到证据。
毒蜂自此过了一段很美满的日子,日日有人喂养、帮忙清理巢穴,实在想吃人的时候,那养蜂人也会骗两个流浪汉回来喂给它们。
附近的乞丐和流浪者不够时,那人便偶尔骗个外地来的短工下来,供它们分食,但时间久了难免引人议论,正巧生意越做越大,要搬迁至更大的城池发展,毒蜂不愿离开青阳,就留了下来。
它们食用了足够的凡人,养出了化形的法力,失去庇护后,便打算化成蜜蜂去骗吃骗喝,奈何胃口已被养刁了,实在不满足于此,最后想出个刁钻的主意,在附近山中野地里变成山神庙,等着过路的人夜间暂时进入歇脚,便将其一口吞吃。
后来随着时代变迁,青阳村成了青阳城,它们也一直在城中被以房屋的形状保留下来,这座城越来越繁华,毒蜂们怕被发现,也沉寂了一段时间。再后来,当年那养蜂者的后人生意失败,翻看了先人笔记,得知当初真相后,重新找回了青阳城,这户人家便是王家。
两者狼狈为奸,再度一拍即合,王家偶尔会派毒蜂给竞争对手铺子里的蜂蜜下毒,导致对方铺子被官府查抄倒闭;甚至派毒蜂在大庭广众之下搞过暗杀,自己留得清清白白的名声。如此一来,王家几乎垄断了青阳附近数座城池的蜂蜜生意,也渐渐开始向其他生意伸手,几十年间积累了不少财富。
后来匆匆搬离,并不只是因为生意做大了,要去京城发展,而是家主年纪大了,胆子反而小了,看着刚出生的孙儿,总担心毒蜂终有一日会反噬自身,每一次有不知情的仆妇把孙儿抱进蜂后幻化的大堂里,他都要厉声喝止,怕蜂后不顾一切把王家人也一一吞食。
如今那一片蜂房,其实地契大都还在王家人手里,他们负责买卖、租赁院落,给毒蜂寻找用来孵化蜂子的口粮。这样当然危险得很,王家也想过干脆把院子空置甚至封起来,可是毒蜂如何肯答应?
王大善人讲到这里,不由惨笑一声:“我想利用毒蜂,最终反被裹挟,如今东窗事发,想来也算报应。”
负责审案的官员气得摔了惊堂木:“报应?这才哪儿到哪儿?等你凌迟之日再来说这话吧!”
后来,王家主犯斩首示众,行刑那日,不少百姓特地赶来,只为冲他们吐上一口吐沫。其余从犯尽数流放,家产被抄,赔付给了那些购置过蜂房的人家,一桩骇人听闻的案件就此落幕。
它被改编成话本、故事到处传唱,警醒世人勿走歪路,薛宴惊的名字也随之再度进入了大众视野。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那一日,薛宴惊帮忙盖好民房后,便和李青池等人同路离开,热情的百姓们给她塞了几大盒子豆沙糯米团。
故人重逢,自是喜悦,她与李青池几人另寻了座城池,在酒楼痛饮一杯,又顺路送了他们一程。
巧得很,这座城里也有一座归一魔尊的雕像,比青阳城那座雕得似乎更形似一些。他们经过时,有人在雕像底部放下了一束漂亮的野花。
“其实这样也好,”这些人显然还没得到归一死而复生的消息,兀自感叹道,“一切传奇都停留在最辉煌的时刻,她不会变老,不会变坏,不会被人打败,不会被长江后浪推前浪,她镌刻在青史中,永远英勇无畏,永远一往无前。”
“对,就是这个感觉!”其余年轻人顿时觉得这话说到自己心坎里了,当然他们并不是真的觉得魔尊死了更好,只是在互相安慰,“就是这种传奇永远不会被破坏的感觉。”
连圆脸女修听得都有些出神,险些点头附和。
蹲在众人身后摆弄野花的薛宴惊听到这话,也是感慨万千,并勇敢地把这份感慨抒发了出来:“那不行,我还是更喜欢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