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夏初时节,但每天早晚仍然得穿两件衣裳。
如果横向对比一下往年年份,会发现今年的五月没前几年的五月来得热,想来今年的夏日会是个气温还算舒适的夏日。
但人们的注意力都不在此,而在最近刚发生的大新闻上。
“五一六”召开后全国各地到处都在讨论,而他们高树村似乎也不例外。
但因为位置太过偏僻的原因,高树村的村民们延后了几日才得知新闻。
楚沁同样如此。
她最近一心扑在饲料上,研究饲料研究得都在魔怔了,恨不得把猪饲料当饭吃,一口一口去细细品尝里头到底有些啥。
为此,她甚至找了一头小猪崽充当助手。
嗯,也是研究对象。后来楚沁觉得不够,就又找了一头。
猪崽来自家里的母猪,有头母猪在四月份产崽,当时面临着夭折的风险。
那日,徐老屠的妻子包玉艳上门给母猪接生,她说道:“先前就摸准了,少说得有10头猪崽,现在摸去感觉还更多,多亏你养得好,母猪的营养才能跟上。”
这十多头的猪崽一生下来,再养一段时间便能卖给其他村或者公社,也能赚不少呢。
楚沁笑了笑:“我摸是有13头,昨儿摸的时候顺手给母猪挤了挤奶,瞧着能挤出奶来后我就晓得它今天该生了,所以吃完早饭就把婶儿你给喊来。”
包玉艳认真瞧几眼:“呼吸很快,摸着身上有点热,确实是要生了。”
两人合力把即将生产的猪拉到隔间“产房”去,这产房是楚沁盖房子时顺道盖的。
她盖房时不但盖了家,还盖了猪圈。
当然,猪圈所用到的砖块由村里出,村里并不缺砖块,看在她每年能给村里带来如此大的猪肉量的份上,给砖块这事儿无人反对。
不过水泥村里只出一半,剩下的一半以及瓦片都由楚沁自己出。如此一来猪圈盖完是她的,村里的猪相当于还是同从前那般在楚沁家里“借住”。
因为猪多,猪圈盖的也大,是从前猪圈的倍大。
从后院往猪圈方向走上十米便达到猪圈,只见猪圈是青砖灰瓦所盖,正面开了木制门,门的两边各有两扇窗户,还是玻璃窗。
进入猪圈中,猪圈里分隔出四个小间来,每个小间里都有猪,其中的两个小间中还有两头猪。
猪槽在小间外边,放在排水沟之上,楚沁平常喂猪和洗猪槽都很是轻松。
而在这间猪圈的两侧还有两个小屋,一个是放饲料的地方,另一个就是产房了。
更多的时候产房是隔离房,毕竟第一头猪病了就怕传染给第二头,得拉去隔离才行。
产房不大,总共才十个平房。
玉艳婶儿认真检查一番,大约半小时后抬头对楚沁道:“可以端水来了。”
楚沁点点头,转身跑回家。
水早已烧完,放凉后又掺和点热水去,兑成温水才敢端去。
楚沁本以为还得再等一会儿,谁知她刚端着水进门,就见第一只粉粉的猪崽从母猪身上溜了出来。
她惊讶得张大嘴巴:“这这这就生啦!”
包玉艳笑笑:“是嘞,你家这只有点快,我前几日接生的那只活生生拖了我四个小时的时间,还是半夜呢!”
说话间,第二只也出来了。
楚沁赶快放下水盆,搬把小板凳坐在边上看得津津有味。
玉艳婶儿这手给猪接生的功夫真是不赖,在方圆几十里也是能排得上号的,从她这里能学到不少的知识。
“……猪呢,生之前还能看它粪便软不软,会不会到处拱。在它生的时候如果它没啥事儿就别去打扰它,最主要的是生完了它要是没办法排出来胎衣,咱们可以按这几个地方和摸这处,慢慢往下摸,帮忙把它的胎衣排出来。”
楚沁立刻挺直腰板,双手放在膝盖上听得很认真。
“还有,猪生完后给它喝水就行。”包玉艳又把一头湿漉漉的猪崽拿起来放一边,转头对楚沁道,“不过不能给它吃东西,最起码刚生完的八小时内不行。”
楚沁使劲儿点头,这她晓得,关于母猪的产后护理上的书上有说。
包玉艳又说了点别的注意事项,什么要通风要晒太阳,还有消毒等等,总之听到最后楚沁直接跑去屋里拿笔记本了。
这时候猪崽已经全部生下,确实是13头,但在包玉艳看来能活的只有12头。
她皱着眉看了眼最后生出来的这头猪崽,小得可怜,体型只有最大头的猪崽的分之二大小,瞧着焉焉的,似乎下一秒就能断气。
于是她摇了摇头:“这头不出天就死,不要了把它埋了吧。”
楚沁一惊:“啊,这就要死啦?”
包玉艳又看了两眼猪,犹豫片刻:“那就养养试试,我觉着是养不活,这放村猪舍里是不管的,就算好了长大后也不好养肉嘞。”
楚沁想再试试:“那就把这只猪放在我这里养,我看看能不能养大。”
她心想:想什么来什么,自己最近正缺一头猪试验饲料呢。
这十多头小猪崽还是暂时先放楚沁这里让母猪喂奶,包玉艳每日会来照顾和观察情况。
这大大方便了楚沁,楚沁能专心致志观察和记录着猪幼崽的状况,同时也让她得到个新思路。
“什么,白糖?”
楚沁震惊地站起身。
包玉艳点点头,把白糖拌到饲料里道:“这也是我才琢磨出来的。你说说,这小猪崽跟咱们人一样要吃盐,是不是还得吃糖呢?”
楚沁瞪着眼睛,眨也不眨。
是啊,猪喜欢吃甜的。
特别是幼年猪,到了10斤以上就得开始吃饲料了,加点糖它们接受得更好。
当天晚上,月色朦胧时她把新的饲料配方给写了出来。
“玉米面、高粱米、豆饼……”这是主要成分。
楚沁俯桌快速写:“麦麸,鱼粉,盐和糖是配料。”
她挠挠头,总觉得还缺些什么。
想了想,又添上“骨粉和鸡蛋。”
又想了想,在“鸡蛋”后面打个问号。
鸡蛋昂贵,给猪吃属于脱裤子放屁,拿蛋贴肉,还不如自己吃蛋。
楚沁叹气,得了得了,不要鸡蛋了。
她觉着其实还得给猪添加维生素,她晓得有维生素片这东西,但人都暂且吃不着呢,哪里能腾给猪吃呢。
哎,还是想其他办法吧。
难怪国家控制养牲畜的量,这些牲畜想养好了,一天得废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又能养活多少人啊。
五月会议开完后村里吵吵嚷嚷,但几乎所有人都搞不懂这会上说的到底是啥意思,就是觉着满县城都在讨论这事儿,他们也得讨论。
即使等革委会组建且拿到县城的部分权利后,对于高树村的村民们来说生活也并没什么不同。
因为他们这里实在太偏僻了,直到进入八月份时还有人在继续盖房呢。
到了此时,村里砖瓦房的完成量达到百分之五十。
换句话来说,这属于法不责众的范畴。
楚沁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敏感地捕捉到时局将发生大动荡的信息,觉着接下来应当执行“苟为上策”的原则。
这种情况比往年更不适合做出头鸟,所以村里建了砖瓦房的人或许会有危险。
但一旦超过半数人建,有危险也变为没危险了。
法不责众这个词由来已久,真要追究起来难不成村里半数人,包括隔壁静水庄或者其他同样盖了砖瓦房的生产队都得拉去□□吗?
明显不可能。
但村里的砖窑却是得关了,韩队长在进入九月的那天宣布为高树村兢兢业业贡献了无数砖块的砖窑就此退休,是否返聘还得看未来的情况。
村里好部分人眼睛都红了,特别是那些屋子还没盖起来的,即使韩队长喊话说储存的砖块数量管够,他们依旧争先恐后地开始盖房。
于是乎村里的宅基地又紧俏起来,不少人家都安排孩子分家,就为了能在这最后关头把砖块占了房子盖上。
连村支书家都不能免俗,村支书家是老大跟爹妈,老二和老自然都搬了出去,在自己的宅基地上盖起房子。
据村支书最近发黑的脸色看,楚沁能猜测得出来他们家分家应当不是特别愉快,而且家里钱匣子大概率见底。
若村支书晓得她的腹诽,非得啐一声道:分家哪里有愉快的,再是和谐的人家,都会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闹别扭。
因为这阵子村里分家分得多,楚沁看的闹剧也看得多。
她磕着瓜子儿,站在自家门口眺望远处,听着村里人吵架。
“呸!”楚沁把瓜子壳吐落在地,嘀咕说,“这孩子果然不能生得多,生多了闹心啊。”
瞧瞧她家,一个人太舒服了。
她暗暗美着呢,又去地里摘了两个西瓜。
这回的西瓜有点特别,它严格来说应该叫“籽瓜”,是专门生产瓜子的西瓜。
种子是楚沁杨大姨那里拿来的,吃惯了甜蜜且汁水充盈的红瓤西瓜后,这种白瓤带着许多籽儿且甜味近乎于零的西瓜也还行。
因为它味道清淡,甚至还清香,楚沁觉着倒有点像梢瓜,挺对她胃口的。
吃剩的瓜子也别扔,直接拿去洗,洗完放院里晾晒。
爱吃生瓜子的这会儿就能吃了,但楚沁一般会把它炒了吃,还得炒五香口味。
如今杂物房里有个罐子,而罐子里边儿装的就是她辛辛苦苦从嘴里抠出来……哦不,是省出来的瓜子儿。
足足有15斤呢,这些瓜子使得她吃瓜都快把嘴巴吃秃噜皮了。那阵子她去哪里都是抱着块瓜在啃,即使她出门出得再少,却也愣生生凭借“手里一块瓜,吐籽像打枪”的模样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把自己吃成了村里有名的“吃瓜群众”。
也因瓜子是用她嘴巴加工出来的,楚沁不是很好意思给人家吃,只能自己天天“咔咔咔”地啃着,于是继吃瓜吃破嘴皮后,她嗑瓜子也磕破了嘴皮,甚至口腔溃疡。
西瓜摘完了,楚沁继续听。
这回吵的是小唐家,楚沁觉着小唐家吵架骂人不得劲儿,便也没特意跑去听。
她把地里最后的几个瓜切开,然后把瓜瓤用手挖到盆里,再把其中的瓜子取出来。
而剩下的瓜瓤和厚厚的瓜皮呢?
楚沁全部倒给猪吃,顺便把那只快夭折却被自己用系统出品的药救过来的猪绑起来称称体重。
她把体重记录在笔记本上,笔盖道:“嗯,长得还算快,到终归没有吃系统的饲料来得快。”
和吃系统饲料长大的猪差多少?
同期猪相比,大概会差20来斤。
不过这数据也很可观了,楚沁主要是把猪的成长分了段,每个阶段都配备不同的饲料。
鱼粉,骨粉,贝粉……
小麦,大麦,玉米……
这些都试过,无论怎么配,都比给猪吃猪草吃地瓜来得长肉。
而后楚沁悲催的发现,猪想长肉,吃的都是好的啊!
她再怎么配,配出的饲料再怎么好,也没办法在此时让饲料大量生产。
是她傻了,大家都不是蠢人嘛!
如果能喂的起粮食,谁又会只给猪吃猪草呢。
不过这时用不到,并不代表以后永远用不到。她就不信了,自己总不能一直这么穷,百姓也不会一直穷。
所以楚沁继续把心思扑在猪饲料的研究上面,从前只是为了自己不被拆穿,现在倒是一头扎进去,沉没成本增大,越来越放不下。
于是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她去年种下去的两棵小树苗已经渐渐长成。
无心插柳柳成荫。
从前认真培育没有成果,去年随手一插直接长成。
楚沁看着后山丘上迎风摇晃的杨梅小树和苹果小球都懵了。
闹着玩儿呢,自己自打把苗种下去的一个月后就没再管过它们,甚至把它们忘了,一壶水一把肥料都没浇过没施过,若非今天阴差阳错给后山丘除杂草都想不起它们!
然而就是这样,它们却长得无比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