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麦子古代天灾逃荒囤货记 > 53. 竹筒/并州/文书 等众人到达了水
等众人到达了水潭,发现真的比石头说的有多不少,好些村民不禁流出眼泪,其中不乏有人高马大的汉子。


自从路上得知大山将两娃娃扔到一边找水,石老一路上将大山骂的个狗血淋头。


石头小五虽然是女娃娃,但是他们溪水村向来都不是重男轻女的村落,更何况还救了他们村人的性命。


麦子小草瞧见村民们看到水潭里的这些水这么高兴,心里也觉得开心。


池家槐花也一起同着村民们小心的一桶一桶的打着水,人群里沸沸扬扬。


这时,壮子突然抱着他的小孩栓子走到麦子他们面前,把小孩放在地上。


麦子以为是再要一些蒲公英,准备上车去拿,栓子却突然在地上磕了两个头。


“栓子以后长大一定报答麦姐姐和小草姐姐。”


稚嫩的声音虽然很虚弱,小孩的眼睛装满了仰慕坚定。


小草连忙抱起了小孩,摸了摸栓子的头。


后面得闲以后,几乎所有村民都过来送了些东西,麦子小草的车上堆满了吃食。


槐花感叹道:“这些村民真的好热情。”


麦子刚想附和,就瞧着这俩女娃往她们车上又放了些东西。


……


等到村民都将自己的能盛水的盛具用完,水潭里还有许多水。


村民们看着这些水,想全部装走又束手无策。


见此,麦子在石老旁边低头耳语了一番。


石老眼睛一亮,面露难色,“我们溪水村没有木匠,以前也有人做过,只是那竹筒没几天就坏了。”


麦子将在合州城里找到的木匠的工具取出来,看着这些工具,石老的心也稍微定了一些。


心想能用几天是几天,总不能将水都不要了,于是连忙叫人去砍竹子。


村民们很快就将竹林砍断了小半,码着了高高一摞。


麦子瞧着这么多竹子,她们几人怕是弄不过来。


又叫了几个心细的回来,一点点将竹筒在火上燎烤。


这竹筒这么容易坏,可能是没经过烤制,所以竹体本身就脆了。


这里面就属小草和徐婶做的最好,其他人第一次弄这个,一不小心就烤的一块黑一块焦的。


池东烤制的竹筒直接燃了起来,这哥俩实在笨手笨脚,池瑶将他们赶去了砍竹子。


等到大家将竹林砍完高高一摞,麦子她们这边也已经烤好了十几根。


“石头,这竹筒烤了之后摸着结实了许多。”


徐婶用木匠的弯锯做了一个成品,接了些水,滴水不漏,而且闻着还有淡淡的竹香。


“我也是试试,没想到真做成了。”


麦子想到做竹筒,以为大家都会,没想到这么简单的方法,竟然也只是在匠人里传承。


溪水村的村民心中更是感激麦子,教他们学会做竹筒,还有不少人将麦子看成转世的福主,才能将他们从阎王爷那里拉出来。


至于竹筒的开口,做竹楔太麻烦了,大家用油布纷纷把竹口封住,省力又简单,还不会撒出来。


这么忙碌了一夜,终于将所有竹筒都做好了。


还剩了许多竹子,麦子见大家都累的虚脱,只有她们刚刚补了会觉,突然想到了一个东西。


麦子选了七八根细竹出来,用多余的竹筒盛了水出来,倒入昨日村民们送的栗米干果泡着。


接着将细竹砍成长长的两段,用柴刀在竹节上面片了一个小口子。


小草将火堆重新燃起来,好奇的看着麦子要鼓捣什么玩意,虽然没有见过,但是麦子这么聪明一定弄得出来。


等泡到竹筒里这个栗米饱饱胀胀,麦子将里面的栗米全部倒了出来,一点点推进了细竹筒里面。


接着就是在火堆上燎烤,等冒出一股米香,这竹筒饭刚好就成了。


小草小心的拿开烫手的竹片,里面的米黄澄澄的,冒出一股竹子还有干果的香气。


麦子用刚刚做好的竹筷,挑出一点尝了一下,这米一抿就碎,不如糯米的口感。


好在这栗米里面有新竹干果烤出来的味道,也能吃个稀奇。


小草也赶紧尝了一下,囫囵吞枣的咽了下去,“好吃!麦子,这个跟竹筒一起烤出来好香!”


等吃完两根,小草帮着麦子一边烤竹筒饭,一边生火。


这竹筒饭做起来也不难,小草看完一遍就学会了,只是要注意烤的火候,小草可是做竹筒最好的,难不倒小草。


很快,沉睡的众人被这块浓郁的竹米香勾引醒来,就看到麦子她们在烤着竹筒。


那股米香却没有看到踪影,麦子见好些人醒了,就将做好的竹筒饭给送了过去。


“石头,咱不能要,昨天你们还教了我们做竹筒,这是大家感谢你的。”徐婶连连摆手,推了回去。


“给我们这些粮,我跟小草路上推着多费力,还不如大家帮我们多吃一些。”


麦子只能一个一个的说道,“这竹筒饭就能放一天就坏了,我们也吃不完。”


这些爱惜粮食的村民只能接了下来,等吃这竹筒饭时,喜滋滋的夸着麦子小草聪明,这竹筒竟然还能做饭吃。


等大家都整理好行当,麦子将剩下的竹子都揽在了她和小草的板车上,这样又有许多柴火可以用了。


而且这竹片轻,烧的火又大又旺。


六七日后,一行人已经到了并州城池。


一路过来,齐国的村落大多修的都是泥墙,很少瞧见用草棚子搭的屋,看来齐国要比金朝富裕的多。


这里人来人往,有挑着担子的货郎,也有不少难民混杂在其中,只是进城门必须出示路引。


石老渡步往前,颤颤悠悠从怀里掏出了一本文书给守城的官兵。


这个牛高马大的官兵仔细瞧了一瞧,便命人将他们带走。


麦子疑惑的看着大山,这个汉子露出了他的一口大白牙,自豪的说道:


“我爹是村里唯一的秀才,所以我们村才敢来齐国逃命,有了这个文书就不怕我们被齐人扣押起来。”


麦子小草这才了然,天下人都敬重读书人,所以他们才能不被齐国官兵刁难。


池家兄妹也一脸惊异,没想到平时,雷厉风行的石老竟然还是秀才。


要知道他们的爹如此聪颖,最后都只考了一个童生回来。


众人都被带进了并州的县衙,围墙都是用的青砖红泥,大门是青铜铸造。


上面挂着一个牌匾,刻着两个大字,麦子猜测这就是并州,心里默默记了下来。


古代的文字实在太少,这些逃荒的日子,偶尔她也翻翻那本三字经,和小草一起认认字。


不过她也就能背个前面十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至于后面的,她可是背不了,和这书上的字对不上,好在还能问一下池东两兄弟。


直到现在,她们也只是认了个囫囵吞枣,毕竟一路赶路,身体都疲惫的不行了,哪还有精力去认字。


进了大门,里面是一排的厢屋,跟着这个官兵,这二十几人来到了一个西侧屋子。


屋子里面放着三处案桌,一个头须发白的老头坐在最中间,身上穿着绸蓝缎子做的衣服,两鬓的头发被高高梳起,用了一根木簪插在中间固定。


老头手上握着棕黑色的毛笔,面前摞着一叠又一叠的账簿,见有人来了,从账簿下面抬起头。


面容发白,眼角长着许多皱纹,双眼底下全是青黑。


带领着他们的官兵立马上前禀告了事情,老头儿从椅子上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对着石老做了一个读书人的礼。


石老也回了一个揖礼,两人言语了一番,老头从柜子里取出一沓文书。


溪水村的人便一个接一个的上前登记,上去一个男子,石老在旁边慢慢地念起籍贯年龄。


老头儿则在文书上记录着此人的面貌体型,大多都是面黑无须,体高身壮,脸有黑痣。


很快就轮到了麦子小草她们,老头已经在文书上写上男,体矮人黑,粗眉浓目,面无黑痣。


见此,石老自然说道:“田石头,十岁,溪水村田家,父母双亡。”


小草则是,体瘦人矮,面黑无须,面有黑痣。


“田五,十二,溪水村田家,父母双亡。”


……


“安槐,九岁,溪水村安家独子。”


等弄完路引籍贯文书,已经接近黄昏,众人这才从衙门出来。


村人找了块是四下无人的墙角,这天气也不会下雨,大家都是露天而睡。


石老轮流安排了村民值夜,这并州看似繁华,进城后却发现城内的粮店都是关着大门。


从城外到城中,他们就碰上了四次被抢粮的人家。


村民们也是内心惶惶,虽然之前他们已经碰到了不少,但这毕竟是齐人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