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成长之路[慢穿] > 180-200
    第181章

    陶长安已经是一个心理十分成熟的人了, 可不会再去渴望什么父爱,有那个时间去期待帝王的亲情,还不如多修炼一下实在。

    起码自己修炼了,还能够让内力增长一丝, 那帝王的亲情太过虚无缥缈, 说变就变,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经过一年的修炼, 加上对丹田那丝气息的吸收, 让陶长安的修炼速度快了很多, 内力已经修炼到第二层了, 相当于以前在无灵世界修炼十来年的成果了。

    要不是对习武这部功法十分熟悉, 以前也修炼过几次,又有刚出生时候保存好的那丝气息加持, 陶长安也不可能修炼得这样快了。

    这一世陶长安即使因为修武力气比一般人大了, 但他早已经学会怎么控制力度了, 倒是没有让自己一身大力气显露在人前来。

    只是让照顾他的喜梅觉得小主子手脚十分有劲,才一岁多走路就十分利落, 不用大人抱了。

    看着儿子身体健健康康的, 连生病都很少,这让荣嫔心理安稳了很多,要是小儿子再出什么事情, 她可就真的要不想活了。

    这可是自己最后一个儿子, 后半辈子的依靠, 经历过太多丧子之痛以后, 让荣嫔对其他事情已经看淡了很多, 变得十分在乎孩子的健康了。

    平时荣嫔也会亲自照顾荣宪公主和陶长安两个人, 要是实在没时间的时候, 也只会让刘嬷嬷和喜梅两个人靠近两个孩子。

    已经失去了四个孩子了,荣嫔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面,已经变得非常谨慎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的有人想要伤害自己的孩子呢?

    那后果实在是太过严重,荣嫔觉得自己承担不起那样的后果,宁愿自己麻烦一点,也不想给任何人有机会伤到孩子。

    荣宪还懵懵懂懂的,自己额娘让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十分乖巧听说,至于陶长安,以他的敏锐性,不觉得有谁能够暗中对自己动手脚,还能够不让自己发现的。

    但他也能够体谅额娘的心情,因此也十分配合着荣嫔,不让他去的地方他就不去,反正他也不是真正的孩子,没有那么多好奇心。

    如今是康熙十七年了,胤褆这个实际意义上的大皇子,因为要开始启蒙了,年初的时候就已经从大臣家里的回到宫里住了。

    也不知道胤褆是不是在臣子家里被人捧惯了,性格比较高傲霸道,回到宫里好不容易见到父皇额娘,他自然十分期盼能够得到亲生父母的重视。

    可惜他的额娘惠嫔乌拉那拉氏对他这个儿子确实非常重视,心疼这个从小就不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儿子,对他十分疼爱。

    在母爱方面得到满足以后,胤褆在父爱方面,就感觉有点不大满足了。

    毕竟他自认自己作为父皇的长子,父皇应该非常重视自己才对。

    可只有年初回宫的时候,见过一次父皇外,其他时候胤褆确是很少能够见到康熙这个父皇的。

    对比了一下胤褆在民间见到那些父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他还是有点不大适应作为皇子跟康熙这个皇上之间是怎么相处的。

    本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要是康熙这个父皇对所有的皇子都一视同仁,并不经常见面也就算了。

    可胤褆看到自己父皇天天把太子弟弟带在身边教导,凭什么太子弟弟就能够天天见到父皇,还能够得到父皇的疼爱呢?

    感受到其中的不公平,胤褆到底还是一个孩子,心里自然会不平衡,不自觉的会想着跟胤礽比一下。

    可惜越是对比,就越能够发现自己就好像是一个捡来的孩子一样。

    这让一向作为臣子家中心,非常受人重视的胤褆心里落差非常大了。

    胤褆开始针对起四岁多的小太子,觉得只要自己向康熙这个父皇证明,自己比太子弟弟厉害多了,父皇就肯定能够更加疼爱自己一些。

    那种不服气的心里,宫里是个人都能够看得出来。

    胤褆作为自己第一个能够活到这么大的孩子,康熙自然也是看重大儿子的。

    康熙觉得自己可以跟二哥福全做到兄友弟恭,成为一对好君臣,自然也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和睦相处。

    康熙觉得自己以前没能够享受到的父爱,一直被自己父皇忽视的苦楚,自己一定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也体会到,因此对每个孩子他都是比较看重的,会经常过去看看关心一下孩子们。

    胤褆当然也在被关心的行列当中,可惜就是体会过康熙对自己的关心,作为孩子的胤褆才想要更加受父皇的重视,希望能够得到康熙这个父皇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可惜即使是实际上的长子,康熙到底十分忙碌,能够在忙完国事之余,分给胤褆的关注十分有限了。

    跟太子可以随时见到康熙这个父皇,可以享受到父皇绝大部分的关心关注相比,胤褆发现自己和后面的几个弟弟,就跟捡来的一样。

    惠嫔对于这个好不容易才活下来的儿子,自然是十分关心的,因为儿子喜欢跟太子处处较劲的事情,惠嫔也是伤透了脑筋。

    劝了胤褆不知道多少遍了,让他不要在明面上跟太子过不去,这让太皇太后和皇上看了,万一惹得他们不高兴怎么办?

    可惜胤褆到底不是在惠嫔身边长大的,长到五岁多才回宫,他的性格已经初步形成了,自然不怎么听惠嫔这个还不是十分亲近额娘那些劝告的话语的。

    胤褆作为上书房第一个入学的孩子,所享受到的师资力量自然是十分优秀的。

    康熙对皇子的老师那是选拔得十分严格的,不是最好的,也不会安排来教导自己的皇子们。

    本来胤褆听说如今四岁的太子已经会背诵三字经了,想着自己大太子弟弟两岁,提前进学了以后,比他多学两年,在学识方面肯定能够比得过太子弟弟。

    可惜胤褆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了,才发现那些字认识自己,但自己不认识它们啊!

    他怎么都记不住老师们教的那些字要怎么背诵怎么写?

    尽管他已经使出了所有的力气,十分的努力想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装进脑子里面,可惜才记住这边,就忘记了前面学过的那些!

    在努力了好几个月以后,发现自己确实不是那块读书的料以后,胤褆只能够想着通过其他方面来胜过太子弟弟了。

    仗着自己比太子大两岁,胤褆觉得在体力方面,自己绝对比太子厉害多了。

    脑子不行,自己起码能够在武力方面胜过太子吧。

    康熙看着大儿子绞尽脑汁的想要胜过太子,拼命读书练武的样子,还是感到非常欣慰的。

    他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间能够兄友弟恭的和睦相处,但也不想见到自己的孩子一点本事都没有。

    孩子们之间能够进行良性竞争,你追我赶的努力学习,康熙还是十分乐意看到的。

    这也是康熙虽然不大喜欢大儿子胤褆处处想要压太子一头的行为,却并没有直接制止的原因。

    毕竟胤礽作为太子,以后想要做到康熙这个位置,成为大清的下一任皇帝,自己本身也得有足够的本事,能够压制住其他兄弟才行。

    这个皇位可不是那么容易坐的,康熙从八岁开始登基,直到后面亲政,一路走来可是十分艰辛的。

    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好局面,等以后太子接任以后,就让大清由盛世转向衰落,康熙对太子的期望可是十分高的。

    他希望这个可以说由自己亲自教养出来的太子,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得起大清的重任,以后把大清治理得越来越好,才能够让爱新觉罗的统治千秋万代下去。

    康熙这个时候十分雄心勃勃的想要把大清推向盛世,稳固他们对大清皇朝的统治。

    这个时候自然就对自己的继承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了,有这胤褆这个大哥来跟太子比拼,康熙觉得更能够激发太子学习的动力。

    兄弟间良性竞争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好处的,康熙也不想养出一堆好吃懒做,什么都不会的皇子公主出来。

    康熙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高,平常在处理完国事之余,他也会手不释卷的学习各种他觉得有用的知识。

    对自己要求都这么高了,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拿不出手的废物,为了让以后的皇子公主能够学更多的知识和本事,康熙还跟大学士们详细的制定了上书房那边每个阶段需要学习的学习内容,务必保证皇子公主他们从上书房学出来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学富五车、各有特长的有用之才!

    那天还没亮,三更天就让人起床到上书房读书的规矩,就是康熙这个时候定下来的。

    陶长安其实也听说了胤褆和胤礽之间的事情,两个可都还是孩子呢,就搞得这么复杂,不愧是皇宫里面出来的孩子,简直要成精了!

    自己在钟粹宫就能够这么清楚的知道胤褆和胤礽之间比拼的事情,估计这宫里的人几乎都已经知道这些消息了吧!

    第182章

    以前听说这宫里连一块石头都能够说话, 很多事情即使做得再隐秘,也能够十分轻易的就被人给窥见了。

    意识皇宫这边到处到处都是眼线以后,陶长安顿时凛然,警告自己以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 可不能够用小空间和动用内力精神力什么的。

    这些只能够作为隐蔽的自保手段,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轻易不能够动用。

    尽管陶长安活过的年月比这里的人多了很多,但他可不敢小看任何人, 尤其是心眼比筛子还多的宫廷中人。

    能够在宫里混的人, 要是没有一定的本事, 早已经不知道死在哪个角落去了。

    自己的这点心思, 估计在那些人精眼中就跟透明的一样, 为了不让任何人发现端倪,察觉到自己的不同, 陶长安只能够让自己先不用那些超出普通人的能力来走捷径了。

    毕竟要是用习惯了, 谁知道哪次会阴沟里翻船, 被人碰巧看见了呢!

    至于自己拥有这些能力缺不用,会不会浪费的问题, 在陶长安看来, 拥有能力就没有浪费这么一说。

    自己有能力却不用,那是自己的个人选择,但要是一点自保能力都没有, 到了关键的时候想用都不能够用, 那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反正这一世陶长安主要是用来磨练心境和心机, 动用武力只是次要的自保手段。

    没有到必要的时候, 陶长安还是会尽量用偏向用算计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反正原主在历史上的人设, 也是一个文采比较出众, 擅长编书的文人形象。

    陶长安不介意让自己以这样的形象示人, 这样其实也可以降低其他人对自己的防备之心。

    毕竟有一句俗语说得好,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就可以看出文人对一般人造成的威胁根本不大,最多也只不过是嘴上说得多,但让文人去实际做事,效果就显得不那么好了。

    文人的威胁比较小,这也是很多朝代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会逐渐倾向于重文轻武的现象,其实也是皇位上那位有意偏向形成的结果。

    在陶长安有意的控制下,他这一世的体形比较偏向文人清瘦的样子,看着好像十分无害,不会给人造成威胁的模样。

    想到历史中康熙中后期会出现的九龙夺嫡,陶长安决定从小就淡化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让其他兄弟竞争的时候,可以尽量忽略自己的存在,让他们先斗争一番吧。

    毕竟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的父皇康熙可是一个长寿的人,起码活到六十九岁啊。

    如今康熙才二十五岁,至少还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好活。

    到那个时候自己都四十几岁了,人生都已经差不多走过一半了。

    浪费半生的时间去争抢皇位,回头要是输了,就直接一家老小被圈禁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还不如上半生好好享受一番呢。

    要知道上半生作为皇子,自己父皇就是皇帝,在拥有这个时代最大靠山的时候,要是还过不好日子,那才是活该吃苦受累呢!

    有康熙这样的靠山在,作为皇子,可以说只要不做造反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去做的嘛!

    陶长安作为一个拥有后世眼光的人,自然不会像被养蛊一样,跟其他几个兄弟在康熙眼皮子底下斗个不停。

    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把目光放到大清以外那广阔的天地当中去。

    要知道这个时候南美洲和马来西亚这些地方可是有很多地方荒无人烟,还没有被人给占领的。

    要是自己以后实在想当一个土皇帝的话,完全可以凭实力去抢占先机,把地盘给占了下来先。

    陶长安畅想了一番以后可以做的事情后,心里还是比较激动的。

    这一世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多,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随心所欲地的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可以发挥的余地大了很多呢!

    自从陶长安满一周岁以后,他就仗着自己人小身形灵活,经常躲到宫里各个角落去听各种八卦。

    荣嫔起初是十分担心小儿子会在宫里遇到危险的,可是发现小儿子滑溜得跟泥鳅一样,钟粹宫的人抓都抓不住,那小模样长得又可爱,一般人也不会忍心伤害他。

    最主要的是荣嫔十分怀疑,宫里那些人能不能抓住小儿子,都还是一个问题?

    连人都抓不住,想要在不惊动其他人的时候,对小儿子不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凭小儿子那聪明劲以及灵活的身手,肯定不会让人发现他的,即使万一被发现了,他也能够及时回到伺候的宫人旁边,不让那些有心人有伤害他的机会。

    这宫里的人,估计除了康熙和太皇太后、皇太后不会伤害长安外,其余人都有可能对小儿子不利。

    荣嫔其实也不知道小儿子什么时候养成了一个喜欢躲在角落里面,听其他人闲聊的爱好,但就这么一个儿子,除了宠着护着以外,她也不好做其他的了。

    满了周岁以后的长安,能跑能跳以后,可没有以前那样乖巧安分,能够乖乖的待在一个地方不随便乱跑。

    如今那滑溜得跟猴子一样的身影,那是让荣嫔想要管都管不住。

    实在没有办法管住小儿子不偷偷溜出去玩以后,荣嫔只能够要求小儿子出去玩的时候,尽量多带几伺候的人。

    有伺候的人保护着,荣嫔也就不用每天心惊胆战的在钟粹宫当中担心小儿子的安全了。

    陶长安这辈子年纪还小,但拥有不浅的内力,只要他想要躲着不让人发现,一般人还真的很难发现他躲在哪个角落去了?

    仗着这样的身手,陶长安成功的把御花园当成自己日常游玩的后花园,随便钻到一个角落里,偶尔就能够听到宫里不少隐秘的事情。

    这些隐秘事情有很多还真的是非常隐秘,要不是陶长安偷听到了,估计跟其他人一样还傻傻的被隐瞒在鼓里呢!

    比如说贵妃娘娘偷偷喝求子药,见不成功的还是,就准备了几个漂亮的宫女,准备借腹生子呢!

    以及通过那些宫人以为周边没人,暗地里接头偷偷说的那些话语,陶长安就能够分析出这宫里有好几股比较大的势力,正在替他们主子做各种不是那么见得光的事情呢。

    比如康熙在查自己造成自己那些子嗣死亡的线索太皇太后在不着痕迹的让一些宫妃怀不上孩子贵妃娘娘在各处安插人手,想要更进一步

    这宫里人互相之间的关系,可真是错综复杂,一个小太监,居然能够同时是三方势力的人,更不用说其他人跟宫里各方面的牵扯了。

    后宫当中那些女人,但凡想要在宫里过得好一点,就会在日常行为当中,有意无意的开始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势力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让宫里的人际关系就像是蜘蛛网一样,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交织在一起,让人不好分清楚谁是谁的人了?

    这天差不多到中午了,喜梅十分着急的带着几个钟粹宫的人在御花园的一角着急的等待着。

    实在是这两三年长安小主子特别喜欢到御花园玩,一到御花园就跟鱼入大海一样,除非他主动出现,否则喜梅和钟粹宫其他伺候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把人给找出来。

    最初喜梅还是不大放心让长安小主子一个人在御花园这边玩,但在经历过好几次——让钟粹宫这边伺候的下人,几乎把整个御花园都给翻遍了,都没有找到小主子的事情以后,喜梅也就死心不再浪费时间去主动找长安小主子了。

    而是在长安小主子指定的地方等着,时间到了不用喜梅他们去找,长安小主子自然就会出现了。

    陶长安已经在御花园和宫中各个角落混了三年多了,知道的隐秘多到不计其数。

    有一些他觉得可能用得上的事情,他还特地用笔记了下来,存到到小空间里面备查呢。

    这一世成为了大清朝三皇子以后,陶长安的日子还是过得非常不错的,即使没有动用小空间里面的物资,作为皇子一个不算失宠的皇子,宫里的人自然不敢亏待了他。

    加上日常生活当中,还有荣嫔这个额娘补贴,陶长安的生活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两年活下来的孩子逐渐多了一起,康熙干脆重新给皇子公主排了序。

    胤褆成为了皇长子,胤礽排在第二,但作为太子,他的身份还是比胤褆高一些的。

    接下来就是陶长安这个老三了,也被康熙起名为胤祉了。

    陶长安有了正式的大名以后,又是排名比较靠前的皇子,自然还是比较受人注意的。

    不过因为陶长安比较喜欢到御花园这边玩,因为他躲得比较隐蔽,大家碰见他的机会比较少。

    相比起陶长安这个不显眼的老三,胤褆这个皇长子和胤礽这个太子,自然就更加吸引大家的注意了。

    这两三年胤褆一直都在试图从各个方面跟胤礽这个太子比个高下。

    第183章

    如今已经七岁多的胤礽, 平常单独在上书房这边上课学习,无行事作风,还是学习的速度都非常不错,很受众位老师的赞扬和喜爱,

    相反, 胤褆在文化课上,实在是不太开窍, 反倒是在习武上比较有天赋, 康熙考虑到两个儿子各自的特点, 特地让他们一个选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向慢慢进行学习。

    但在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学习的同时, 其他功课也不能够落下。

    毕竟胤褆和胤礽他们如今年纪还小, 可不能够偏科,该学习的知识还是需要好好学习的。

    胤褆知道自己在文化课方面比不过太子以后, 为了能够在一方面赢过太子, 他就只能够在下午的骑射课程当中把丢掉的面子给赢回来了。

    尽管胤礽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 并不想输给老是找自己麻烦的老大胤褆。

    可惜胤礽到底比胤褆小两岁,在体力上明显吃亏了。

    没有足够体力的支持, 在骑射课当中, 胤礽自然输多胜少了。

    除了在学习上进行比较外,但凡觉得自己比太子厉害的方面,胤褆都会主动上前进行挑衅, 直到太子受不了挑衅, 答应跟胤褆比试, 得出输赢为止。

    看到上书房就胤褆和胤礽两个学生, 加上他们的伴读和哈哈珠子, 就已经变得非常热闹了。

    陶长安只能够庆幸自己年龄还没到, 要不然每天三更半夜就得起床, 跟胤褆一样到上书房那边读书了。

    关键读书就读书,可为什么康熙这个父皇一定要求所以人必须把每一本书都读上一百二十遍呢?

    陶长安也只是普通人罢了,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头脑方面,还真比不上那些比较聪明的人。

    幸好他这些年来一直都有好好的修炼精神力功法,经过这么多年的修炼,别的方面不说,好歹在记忆力方面得到了不少提高。

    精神力的提高并不能够让人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聪明,但在其他方面还是有不少优点的。

    依靠强大的精神力,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多看两遍书本以后,也能够基本上记住了。

    因为只是一个普通人,在记住了那些知识以后,陶长安也需要一段时间好好理解消化才行,要不然即使记住了那些知识,没有理解消化的话,也不能够转换成为自己的能力,需要用到的时候,也不能够灵活的把知识运用上。

    因此尽管陶长安在背诵上比较占优势,但也不敢自大的以为自己比其他人聪明。

    以后等他到了上书房学习的时候,在学习上估计还是需要花费不少功夫才能够学好的。

    康熙自己都是一个学富五车,活到老学到老的一个人,在给皇子们制定学习内容的时候,下手自然也就比较重,安排的课程和内容也比较多。

    这样精英式的皇子教育方式,陶长安也是第一次经历,学习起来尽管在记忆方面可能比其他人有优势,但也得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消化吸收,才能够把那些知识化为己用了。

    为了以后进上书房学习的时候能够轻松一些,如今才四岁的陶长安,已经在荣嫔的帮助下,开始启蒙学习了。

    毕竟荣嫔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到上书房学习的时候,表现不要太差。

    毕竟康熙这个皇帝,对儿子的学习要求可是十分严格的,要是儿子在学习方面表现太差的话,不仅会惹来康熙这个父皇不喜,估计还会被压着更加刻苦努力学习,直到学会为止了。

    反正都是要学习,这一关怎么都躲不过去,荣嫔自然选择提早给儿子启蒙,好歹不能够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陶长安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古文,蒙古文这些知识,在荣嫔给自己启蒙的时候,也只能够跟真正第一次学习的孩子一样,从头开始慢慢学起了。

    陶长安明白自己只是普通人,并不因为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的经历,就以为自己有什么不同。

    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他也没有表现得十分优秀,只是保持在一个普通人的标准,循序渐进的往下学习,不显得非常聪明,但也不笨这样的标准。

    荣嫔本来对孩子的要求就不高,只想着让小儿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而已。

    见儿子没有太子那么早慧聪明,心里也没有感觉失望。

    至少儿子脑子不算笨,在学习方面尽管速度比不上那些聪明的人,但也不算慢了。

    反正自己儿子都已经是皇子了,身份已经十分贵重了,并不需要跟那些寒门一样,需要依靠学习科举出仕,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等儿子长大以后,作为排名靠前的三皇子,荣皇上肯定不会亏待儿子的。

    自己儿子只要好好的活下去,以后荣华富贵那是不缺的,还能够成为自己和女儿的依靠,这已经非常好了。

    荣嫔自己想得开,对陶长安并没有太高的要求,这让陶长安的日子过得还是十分舒服的。

    能够让自己按照自己心意来过日子,这让陶长安对这辈子的额娘还是十分有好感的。

    荣嫔见小儿子一天天的到处溜达,每天乐呵呵的,心理也是十分高兴的。

    等到今年十二月二十日的时候,康熙又一次大封后宫,在这一次大封当中,荣嫔被封为荣妃,成为四妃之一了,同时奉太后旨意协助皇后管理后宫。

    虽然看似荣妃的地位提高了,但荣妃这个时候已经基本没什么圣宠了,在宫里面的地位有所下降。

    能够被赐封为四妃之一,估计也是看在她生了那么多孩子的份上才封的。

    作为四妃之一,能够享受到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

    荣妃对这样的结果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反正以她的身份也不可能被封为皇后,能够成为妃子,并且把孩子养在自己身边,她已经非常满意了。

    等陶长安五岁多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把启蒙的书籍学完了,为了能够让儿子准备得充分一些,荣妃干脆让陶长安提前开始背诵四书五经。

    荣妃怕自己教得不好,万一误导了儿子就不好了。

    干脆不求理解让儿子把四书五经给背熟了,等儿子进了上书房学习后,再让老师他们教儿子四书五经里面的知识。

    反正背书也是自己十分擅长的事情,陶长安就顺着荣妃的意思把四书五经给背下来了。

    每个皇子满6岁的时候,就需要从自己生母身边搬到专门给皇子住的院子去住。

    等陶长安满6岁的时候,他也按照宫里的规矩,在荣妃万分不舍的目光下搬了出去,

    一个人带着伺候的人住在皇子所那边的一个院子居住。

    对于荣嫔担心自己不适应一个人居住的问题,陶长安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一点问题都没有,喜梅从小伺候陶长安,这次从钟粹宫那边搬出来的时候,喜梅也跟着陶长安一起过来了。

    有喜梅帮忙管院子里面的事情,陶长安还是比较放心的,反正他如今也只是一个小孩子,什么事情都有大人操心,自己只负责让自己开心过好每一天就可以了。

    你还别说,这样的日子还是挺让人喜欢的,作为三皇子,他享受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每天都能够品尝到御膳房那边大厨精心烹饪的美食,陶长安的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

    尽管清朝这个时候的美食发展可能比不上后世,但作为享受最顶级待遇皇室中人,天南地北那些好东西,源源不断的送到皇宫这边来。

    每一道美食都是经过御厨无数道工艺精心制作出来的,以前陶长安的日子尽管过得也不差,尤其是上一世他跟邵阳公主成亲以后,她的陪嫁当中就有厨艺非常不错的御厨。

    上辈子作为盛朝最强者,在生活方面也没人敢亏待他,但盛朝那边的美食非常不错,但到底跟陶长安以前常吃的有点差别。

    这一世到了架空的清朝,在很多方面都有后世的影子,让陶长安吃起美食来,感觉从中品味到了自己第一世那个时候美食的感觉。

    搬出来自己一个人住以后,旁边的院子住着的是大阿哥胤褆,陶长安作为弟弟,第二天的时候也到隔壁院子去拜访这辈子的大哥胤褆了。

    胤褆如今已经11岁,在清朝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看成半个大人了。

    胤褆对小屁孩可没什么兴趣,每天他不是忙着练武,就是盯着太子那边,想方设法的想扳回一成来。

    胤褆也知道昨天隔壁院子新搬过来的三弟胤祉,第二天见陶长安带着礼物过来,胤褆随便从自己身上摸了一块看起来比较好看的玉佩递给陶长安,说道:

    “大哥这里也没特别准备你喜欢的礼物,先用这个做你搬过来住的贺礼吧,等以后大哥见到三弟你喜欢的东西,到时候再补一份礼物给你吧!”

    对于自己三弟,胤褆并没有怎么接触过,只是偶尔在宫宴或者是御花园碰见几次而已。

    不过对于自己三弟的一些事情,胤褆也是听说过的,据说自己三弟比较喜欢在宫里各个地方跟宫人捉迷藏,经常躲在各处自己一个人玩。

    第184章

    对此胤褆只觉得, 这样天真的性子,估计也只有荣妃宠得出来了,自己额娘惠妃对自己就不会这样做。

    胤褆回到宫里也有几年了,对于宫里的一些事情他也是看在眼里, 心智也比一般同龄的孩子成熟多了。

    对于这个整天只知道傻吃傻玩, 都不知道在父皇跟前争宠的人,他可看不上眼。

    胤褆如今已经立志以后要做大将军王, 等他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劳以后, 看胤礽这个太子还拿自己跟自己比?

    陶长安对自己大哥的性格, 多少也是有点了解的, 一副高兴的样子接过玉佩, 说道:

    “只是换一个地方住而已,哪里需要送什么礼物啊。

    大哥你给这块玉佩一看水头就十分不错, 已经非常好了, 不用再费心思给弟弟准备礼物了。”

    胤褆随口问了一下陶长安适不适应换了院子住, 伺候的人上不上心这类的闲话。

    等听到陶长安说一切都好之后,胤褆不打算浪费时间给六岁的三弟闲话了, 就说道:

    “一切都好就好, 要是以后有什么事情,三弟你可以跟荣妃娘娘说或者直接告诉大哥都行。

    作为大清朝的皇子,可不能够让底下这起奴才给欺负了去。

    要知道你才是主子, 底下那些奴才都是伺候你的人, 伺候好你是应该的, 要是伺候得不好了, 你只管撵出去, 可不能够惯着他们!”

    “谢谢大哥, 我知道了, 要是有什么事情弟弟我拿不定主意,会记得找额娘或者大哥你的。”

    胤褆实在是不知道跟什么都不大懂的三弟说什么了,就直接起身道:

    “那行,大哥这一会儿还要去演武场跟师傅练习身手呢,就不跟三弟你多说什么了。”

    胤褆都这么说了,陶长安对这个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的大哥,也只能够十分识趣的跟着起身告辞了。

    回到自己所住的小院以后,发现自己进入好像没什么事情,就干脆重新回到房间,先睡一个回笼觉再说。

    现在有时间可以休息,如果不好好珍惜的话,从明天开始自己可就得三更半夜就起来到上书房,跟胤褆一样,开始苦逼的求学生涯了。

    想到以后除非遇到比较大的节日才能够休息一天,平常上学的时候,逢十休一,也就是上了九天学以后,才会有一天休息时间。

    节假日这么少,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呢,就需要起早贪黑的上学,康熙这个父皇当得也太不知道体谅孩子了。

    每天三更半夜就要起来去上学,中午的时候只是简单的用些点心,休息一下,就要开始下午练习骑射的课程,直到下午五点多才算是结束了一天的学习。

    这样一天算下来,一天起码需要学习十几个小时啊。

    听说通常晚上回去以后,还需要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一直忙到睡觉的时候,才能够休息一会儿。

    这样的强度也太大了吧,怪不得后世的人一直对康熙年间皇子上学的时间表诟病不已。

    这个作息表对还在长身体的小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可同样的,在这样高强度的教育下,经过十几年的教导,也难怪康熙年间皇子的学识会那么好了。

    这么一番教育组合拳打下来,只要不是脑子特别笨的人,肯定能够学到不少东西,比一般人优秀厉害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睡了一个饱饱的觉以后,第二天凌晨五点钟,陶长安闭着眼睛就被喜梅他们给抱起来换好衣服,洗漱干净好了以后,匆匆忙忙的用了顿早膳,就赶往上书房那边了。

    等来到上书房的时候,胤褆已经过来了,正在那里摇头晃脑的背书呢,一旁的先生坐在前面看着。

    因为太子有单独授课的地方,因此在陶长安过去的时候,学堂里面就只有胤褆和他的伴读哈哈珠子在那里坐着。

    先生那边早就听说三皇子今天要过来入学的消息,因此见到陶长安过来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意外。

    “臣见过三皇子,您的位置已经安排好了,请过去坐好,我待会查看一下您的学习情况,好给您安排学习进度!”

    陶长安十分客气的说道:

    “嗯,先生不必多礼,以后胤祉学习上的事情,还需要麻烦先生多费心了!”

    这些臣子虽说在课堂上是各位皇子的老师,但身份地位可没见被康熙提得有多高。

    在没有正式上课的时候,这些先生还是需要给胤褆陶长安这些皇子行李问安的,最夸张的应该还是太子胤礽那边,听说那边的老师在给太子上课的时候,姿势都是跪着的。

    在清朝康熙年间,做太子和皇子们的老师,可不是一个好差事啊。

    这么说完之后,陶长安就带着自己的两个伴读和哈哈珠子一起来到课堂另一边的位子上坐下了。

    陶长安的两个伴读,一个是康熙指定的三品大员之子李齐,另一个其实是陶长安舅舅家的表哥马佳氏.格硕,其余八位哈哈珠子,即使从包衣当中选出来的。

    两个伴读是康熙和荣妃挑选的,陶长安见没什么问题,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至于剩下的八个哈哈珠子,就是荣妃请示了康熙同意以后,让陶长安自己挑选的。

    毕竟这些人以后都是伺候陶长安的人,只要没有什么大问题,还是让小儿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人比较好。

    考虑到自己以后还需要人手帮忙办事,因此陶长安在挑选哈哈珠子的时候,特地挑了一些看起来人品不错的。

    虽然这些人如今跟陶长安一样,也只是五六岁的孩子,看着好像并不能够帮忙做什么,但这些人跟着陶长安在上书房一起读书,经过多年相处以后,能力和忠心方面肯定比其他人强上不少。

    凭陶长安这么多年培养属下的能力,还是十分有信心把这些人培养出来的。

    等以后大家长大一些了,这些人就会成为陶长安在清朝这边发展势力的基石,以他们为中心,以后可以挑选更多合适的人来发展势力。

    虽然陶长安没有想着要像原主那样,跟其他兄弟来一个九龙夺嫡,但起码的自保能力还是要有的。

    不争皇位不代表着陶长安就什么事情都不做,该有的排面势力还是要有的,要不然等以后其他兄弟都长大起来开始争斗了,自己要是没有一点自保能力,难道让自己充当其他兄弟斗争的下的炮灰吗?

    最不能够做的,就是把自己命运和希望寄托在其他人的怜悯和同情上面,陶长安可不认为从小在皇宫里面长大的人,还会有良心这东西!

    皇位的争夺往往伴随着腥风血雨,皇子之间能够忍住没对其他兄弟下死手,其实已经算是非常克制的了。

    但万一有谁被逼急了,要对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下死手呢?

    要是没有自保之力,难道要等被人给害死了,才期待康熙这个父皇再来给自己申冤吗?

    真到了哪个时候,同样都是康熙的儿子,一个已经死了,一个虽然作为害死另一个儿子的凶手,但至少还活着啊。

    总不能够为了一个以及死了的儿子,再让另一个儿子也赔上性命吧?

    要是这么做的话,那康熙岂不是一下子就要面对失去两个儿子的局面了?

    为了减少损失,加上大清一贯虎毒不食子的传统,即使康熙没有特意护着,最多也只是圈禁的结果而已。

    赔上自己性命,最多只能够让另一外一个害死自己的兄弟被圈禁,这样的结果换成谁都不愿意啊。

    历史上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有多惨烈,陶长安也是耳闻过的,并不想让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处于危险之中。

    至于如何培养身边的伴读和八个哈哈珠子,陶长安心里已经有具体的计划了。

    对于三儿子第一次到上书房这边上学的日子,康熙上完朝之后,还是过来关心了一下的。

    毕竟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康熙还是比较关注的,时不时还会过来考核一下几个孩子的学习情况。

    见到康熙这个父皇特地过来关心自己上学的事情,陶长安面上还是保持着一副惊讶惊喜的样子,十分高兴的说道: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臣/奴才见过皇上,皇上万安!”

    随着学堂里面的人跪了一地,康熙背着双手,抬脚从门口迈步进来。

    康熙微微抬手示意道:

    “都平身吧,老三第一天过来上学,以后要好好跟着先生们学习,有什么不懂的,要多请教先生们,知道吗?”

    在面对康熙这个父皇的时候,陶长安一贯表现得十分平庸低调。

    毕竟康熙能够在情况这么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开创出一个盛世来,可见他是一个十分英明果断的帝王。

    陶长安可不敢小瞧一个帝王的敏锐性,让人发现自己有任何不同寻常的地方。

    “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以后一定会跟着先生们努力学习的!”

    老三毕竟还比较小,才刚刚入学,康熙对他还是比较宽容的,并不想第一天就吓到他。

    第185章

    康熙转头看了一下大儿子那边, 看着胤褆吩咐道:

    “老大你作为大哥,老三比你小这么多,你平常可要多带一带老三!”

    胤褆恨不得在康熙这个父皇跟前好好表现一番,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他一脸郑重的说道:

    “皇阿玛您放心, 儿臣作为长兄,一定会尽到长兄的责任, 多教导照顾一下三弟的。”

    康熙只是点了点头, 又考教了一会胤褆的功课, 在胤褆支支吾吾, 时不时卡壳一下的声音当中, 康熙板着脸让胤褆多把书本背诵几遍以后。

    看时辰也差不多了,这才摆驾会御书房处理奏折去了。

    荣妃怕陶长安这个儿子不适应上书房这边的生活, 中午的时候, 还特地让喜梅带了不少饭菜过来。

    清宫这边一天只有早晚两顿正餐, 中午那顿只是简单用些饽饽点心,这样的生活习惯陶长安可不大习惯。

    荣妃就剩下陶长安这个小儿子和荣宪公主两个孩子活着, 在对待孩子上面, 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她都是尽量满足的。

    知道自己儿子喜欢一天三顿饭,钟粹宫这边就改了规矩, 变成一天三餐起来。

    因为中午那顿不在宫里提供的相应规格待遇里面, 中午那顿膳食的花销, 可都是荣妃额外出的。

    光是在吃方面, 除了宫里的份例外, 荣妃每年在这上面都需要补贴不少银子。

    好在马佳氏一族那边日子还过得去, 每年还是能够送不少东西进宫来的。

    荣妃作为马佳氏一族的女儿, 虽然死了了不少儿子,但如今好歹膝下有儿有女,无形当中还是能够给马佳氏一族带来不少好处的。

    作为回报,也是为了让马佳氏一族在宫里也能够有一个依靠,每年马佳氏一族都会送一些银子和东西到宫里来。

    荣妃自己的嫁妆里面也有不少田产庄子铺子,每年也能够有不少收入。

    支应起他们一家三口在宫里的花销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

    李齐和格硕两个人也是第一次在宫里陪皇子读书,对于三皇子这个主子好不好伺候,他们两个心里多少也是有一点忐忑的。

    不过在接触了半天以后,李齐他们还是觉得三皇子应该不是一个难伺候的人。

    只是这种了解到底比较浅薄,但对于李齐和格硕两个伴读来说,这至少能够让他们安稳一点。

    虽然他们当初在报名参加三皇子伴读挑选的时候,家里就已经打听过三皇子的大概性情,知道他不是一个暴虐难伺候的人。

    可没有亲自跟三皇子接触相处过,李齐和格硕他们还是有点担心的。

    另外那八个哈哈珠子心里可比李齐他们两个还要忐忑,毕竟要是三皇子读书不好或者犯了错,伴读至少不用担心被先生打板子。

    可他们这些哈哈珠子,其中的一个作用就是替主子挨罚的。

    只要主子哪里做错了或者做得不够好,先生们不敢处罚皇子,就只能够让他们这些哈哈珠子代替主子挨罚了。

    好在这半天下来,三皇子已经能够把先生教的知识给记住了不少,显然是有一定基础底子的。

    不用挨罚,哈哈珠子他们自然还是比较开心的。

    这些年来,陶长安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了。

    见自己额娘让喜梅给自己送午膳过来,陶长安并没有感到奇怪。

    带着两个伴读和其他人一起到了隔壁房间用午膳,分了不少饭菜给其他人后,陶长安正打算用午膳,就见胤褆也带着人过来了。

    没有办法,陶长安只能够站起来跟胤褆打招呼,说道:

    “大哥你也过来了,弟弟正打算用午膳呢,大哥你要不要一起过来用一些啊?”

    说话的时候,陶长安顺便看了一眼胤褆身边人提着的食盒,见里面都是一些饽饽点心茶水,这才热情的招呼道。

    胤褆本来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用午膳了,平时没觉得午间的时候用点心垫垫肚子,有什么不好的。

    可如今跟三弟一对比,这才让胤褆觉得自己过得还没有三弟精细。F

    跟那些热腾腾饭菜比起来,自己这边的饽饽点心,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胤褆可不是一个会委屈自己的人,见陶长安招呼他过去,他也没有推辞,笑着说道:

    “三弟你平时用午膳都是这样直接用正餐的吗?

    看着荣妃娘娘对三弟你还是非常疼爱的嘛,居然舍得一直给你这么吃。”

    这样一顿午膳用下来,至少需要一二十两银子,胤褆觉得换成自己额娘惠妃的话,估计就不大舍得这样浪费了。

    反正大家平时都是这么过的,自己也习惯了,没必要多浪费银钱在午膳上面。

    对于胤褆这样的话语,陶长安只是笑着说道:

    “额娘只是见弟弟我喜欢用正餐,不喜欢吃太多的饽饽点心,这才舍得在午膳上面多花费一些。

    钟粹宫那边的厨子手艺还是非常不错的,大哥你要不要尝一尝?”

    胤褆直接坐了过去,嘴上也说道:

    “那大哥就不客气了,今天也尝一尝钟粹宫那边厨子的手艺吧!”

    两兄弟都是在长身体的年纪,饿得比较快。

    等把桌上的饭菜一扫而光以后,胤褆这才心满意足的用帕子擦了擦嘴巴,感叹道:

    “不得不说,读了一个早上的书以后,用上这么一顿午膳,还是十分舒服的,这次还要谢谢三弟你的招待了,下次大哥也请你吃好吃的!”

    陶长安在上书房这边开始认认真真上学的时候,耳朵边也听了不少关于宫里的八卦。

    说起来最近一段时间最大的八卦就是自己这辈子的八弟出生了。

    平时看自己父皇还是一个比较克制的人,没想到也会被女色所迷,居然宠幸了他一直不怎么看得上,出身辛者库的女人卫氏。

    最重要的是这个卫氏,也就是如今八弟的生母今年还成功的生下了孩子,被安置在延禧宫惠妃那边的后罩房住着,孩子也一并放在惠妃名下,由惠妃这个主位妃子照顾着。

    惠妃自己有亲生儿子胤褆,对胤禩这个孩子倒是不怎么看重。

    懒得帮人照顾孩子,惠妃都是让宫人帮忙照顾着胤禩的。

    看在卫氏十分乖觉的份上,惠妃还时不时还允许她过去照顾一下胤禩这个孩子。

    反正惠妃只有胤褆这个皇长子了,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顾其他人的孩子,有卫氏这个生母在一旁照顾着,也不怕胤禩会被宫人怠慢了。

    惠妃倒不是怕被人说自己对胤禩这个孩子不好,只是担心万一胤禩在自己这边出了什么事情,到时候她这个名义上的母妃,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惠妃可不想因为一个由低位嫔妃生下的皇子影响了自己和胤褆在皇上跟前的印象。

    只要胤禩不出什么事情,其他的惠妃才懒得多管呢。

    按照常理来说,康熙即使不小心宠幸了辛者库出身的卫氏,也不应该允许她这样身份的女人生下孩子才对啊?

    卫氏这次能够顺利的产下孩子,估计也是怀孕前期保密得好,加上前一段时间康熙的主要精力被前朝牵扯住了,忙于关注清军攻入云南,平定三藩之乱的事情,没有多余精力管后宫这边的的事情,这才让卫氏顺利的生下胤禩吧!

    因为去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康熙彻底了的平定了三藩之乱,解决了后顾之忧,康熙一高兴还大赦天下,大封后宫,自己额娘就是在去年十二月的时候被封为荣妃的。

    不得不说胤禩的出生,还是有一定偶然和幸运成分在里面的,但凡时机差一点,估计胤禩就没有出生的机会了。

    陶长安对于胤禩以后的事情,也只是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知道他在九龙夺嫡后期声势还是挺大的,不过最终也没被康熙这个父皇选中,只能在雍正继位以后,落得一个圈禁的下场了。

    成王败寇,这没什么好说的,陶长安只要保证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好好的活着,生活无忧就好了。

    在陶长安想要与世无争的时候,前朝后宫的争斗可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陶长安这几年能够过得这么安慰,也只不过是被荣妃保护得比较好罢了。

    前朝后宫可是分割不开的,这些年在失去了四个孩子以后,荣妃可是紧紧的把仅剩下的两个孩子护得死死的,不让任何可能伤害到他们的靠近陶长安和荣宪两个人。

    这些年尽管陶长安已经尽力在学习了,可到底比不上从小耳濡目染,从人精里面长大的人有心计。

    如今荣妃其实已经没有什么皇宠在身了,后宫那些女人争宠的时候,倒是不会把目光集中到钟粹宫这边。

    荣宪作为一个公主,也碍不着有心人的眼,一般也不会对她一个公主出手。

    可随着后宫这几年出生的皇子越来越多,重新排序以后,胤禩都已经排到第八位了。

    要知道皇子只有前面几个比较珍贵,越是到后面皇子越多,受到皇上关注的机会越少。

    这些年来成功活下来不少儿子,毕竟儿子多了,也就不显得那么珍贵稀罕了。

    第186章

    为了能够让自己儿子有机会多在康熙这个皇上面前露脸, 胤褆胤礽胤祉他们这些排在前面一点的皇子,占据了康熙不少关注精力的皇子,可不就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嘛!

    胤褆身边有惠妃保护着,加上他虚岁已经十一二岁了, 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加上胤褆是皇长子,要是他出了什么事情, 肯定会惹来康熙和太皇太后的关注, 那些有心人倒是不敢对胤褆下什么狠手。

    其中有没有因为胤褆这个皇长子是个武夫, 性格比较冲动易怒, 不怎么可能被康熙看重成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的关系, 这可能就只有那些有心人自己心里清楚了。

    相比起来,最危险的其实应该是胤礽这个太子才对, 可是东宫那边几乎都是康熙和太皇太后的人, 在康熙那么紧密的保护下, 胤礽这个太子至今还活得好好的。

    动不了前面的胤褆胤礽之后,为了让自己生的孩子排名靠前一点, 减少以后皇位争夺的对手, 那些有心人,可不就把目光移向胤祉这个看着并不怎么出彩,却排在第三位的皇子身上了嘛!

    不得不说, 跟胤褆胤礽这两个哥哥比起来, 陶长安这位三皇子如今才进学, 表现得十分普通, 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可不就被人给看成是一个软柿子, 可以轻易拿捏了嘛!

    要是能够轻易的除去陶长安这个皇子, 那不仅可以轻易的击溃荣妃这个四妃之一,说不定受不住接连丧子的打击,不用他们出手,就能够让荣妃丧命,把四妃之位空出来呢!

    除掉了陶长安这个三皇子以后的皇位竞争对手之一后,对那些人来说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反正要是不成功,只要他们手段足够隐蔽,就不用担心会给自身惹来麻烦。

    吩咐几句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无论成不成功,都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

    加上陶长安如今已经从钟粹宫当中搬出来,到皇子所这边自己居住了,更加方便了那些人动手。

    最近宫里忙着准备太皇太后七十岁大寿,连荣妃都被叫过去帮忙处理一部分宫务了,没有多少时间管陶长安这边的事情。

    陶长安早上过去给额娘请安,母子两个匆忙的说了几句话以后,就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陶长安带着贴身伺候的小喜子以及其他几个伺候的宫女太监急匆匆的赶往上书房的时候,在路过御花园东太湖的时候,身边的小喜子突然拉肚子,匆匆跟陶长安告假以后,就跑茅房去了。

    起初陶长安并没有发觉什么,只是随着他越往前面走,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两边周围的环境却越来越安静。

    不知道什么时候,跟在自己后面的宫人一个都不见了。

    要是陶长安真的只是六七岁的小孩,即使再怎么聪明,估计也发现不了什么不对劲,只是觉得周围太过安静,有点害怕而已。

    陶长安在发现周围不同寻常的安静,以及身边的人一个个不见踪影以后,就开始警惕起来了。

    经过这几年的修炼,他的精神力以及解封了不少,体内内功也达到了第四层,算是非常不错了。

    在这皇宫里面,任何巧合都可能是人为设计的,他可不敢小瞧了任何人去。

    在发现附近异常安静,连往常的虫鸣鸟叫声都没有了以后,陶长安就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走到一颗大树下,背靠着大树,开始观察起周围的情况来。

    明知道不对经,要是自己还继续往前走的话,谁知道会遇到什么?

    即使自己有足够的自保能力,但也不会在摸不清楚情况的时候,鲁莽的往人家的陷阱里面闯。

    单纯的用双眼观察,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陶长安只能够把内力集中在双耳上,用心倾听起周围的动静来。

    仔细倾听了一会儿后,陶长安能够明显的听到几百米远处有一两个特地压低的呼吸声,从那两个人紧促跳动得十分快的心跳,可以推测出那两个人这个时候紧张压抑而又激动的状态。

    陶长安再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见周围再没什么人以后,他这才放心了一些。

    刚刚那两个人所在的位置,恰好是自己前往上书房的必经之路,要是自己一无所觉的继续往前走的话,估计会被埋伏在那里的两个人所伤或者是发生其他不好的事情。

    毕竟从明面上来看,自己也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孩而已,在没有人保护的情况下,哪里会是两个大人的对手啊?

    既然明知道前面有危险,陶长安可不是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莽撞之人,思考了一会儿之后,陶长安装作忘记带书本的着急模样,转身快速的往回跑了

    前面那两个人好不容易才把陶长安身边的人给调走了,没想到临门一脚的时候,三皇子居然转头要回去!

    这怎么行?要是错过了这次机会还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机会呢!

    后面那两个人见势不妙,也顾不得再隐藏身形了,立马从藏身之地跳了出来,往陶长安逃跑的方向紧追了过去

    在他们想来自己两个大人,怎么也能把三皇子一个小孩子给抓住了。

    可是让他们惊讶的是追了有一刻钟了,他们只能远远的望见三皇子往皇子所那边跑去的背影,看着双方的距离没有多远,可使出了吃奶的劲,却怎么也追不上胤祉。

    眼看着不远处就到了禁卫军把守的进出口了,要是再不把人抓住的话,这次费了这么大劲折腾一番就白费功夫了。

    白费了一番功夫还不要紧,最怕的是打草惊蛇了,要是三皇子把今天的事情回去跟荣妃一说,引起钟粹宫那边警觉的话,他们再想对三皇子下手,就没那么容易了。

    其实这些人也不想直接用武力出手的,毕竟这样非常容易留下痕迹,引火烧身就不好了。

    可这些年钟粹宫那边看得太紧了,防备太严了,让他们想偷偷下暗手都无从下手。

    这次他们早就计划好了,调离三皇子身边保护的人以后,就装做出一副三皇子不小心溺水身亡的景象。

    毕竟三皇子只是一个不怎么懂事的小孩,没人看着在湖边贪玩,不小心掉进湖里没被人发现,也是正常的事情。

    反正只要他们收尾彻底,就不怕会查到自己身上。

    可惜前期计划实行得好好的,到马上就要成功的时候,三皇子居然跑了!

    也不知道三皇子一个小孩子,体力怎么这么好,跑得居然比他们快多了!

    追不上人,后面追着两个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三皇子溜到进出口禁卫军守卫着的地方了。

    其实这个时候陶长安并没有走远,毕竟这次要不是自己警觉到了,一般小孩遇上这种情况,估计就危险了。

    对于想要害自己的人,他肯定是要查清楚的,要是不搞清楚背后之人是哪个?

    那以后岂不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危险,自己有自保能力倒不是很怕,但万一背后之人见伤害不了自己,就去伤害额娘或者荣宪怎么办?

    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不搞清楚背后暗害自己的人,陶长安可放不下心来。

    距离早上上课时间没有多久了,陶长安随手指了一个路过的宫人,让他帮自己到上书房那边请个假,说自己忘记带书本了,需要晚一点才能够到上书房那边。

    虽然上书房那边不允许迟到,但偶尔有事情需要晚到一会儿,还是可以的。

    毕竟一大早过去,也只是先从背书开始,距离先生正式上课,还有一段时间呢。

    只要在先生正式上课之前赶过去就可以了。

    康熙经常也会过问上书房皇子学习的事情,偶尔听到哪个儿子迟到一次,一般不会放在心上。

    但要是经常迟到的话,那肯定就不可以了。

    给自己请好假晚到一会以后,陶长安运起身法悄悄的跟在那两个人身后。

    那两个人眼睁睁看着陶长安跑走了以后,实在没有办法,面面相觑的挫败了一会儿后,只能够无奈的转身往回走了。

    在回去的路上,两个人的脸色并不好看,毕竟这次任务失败了,回去还不知道娘娘会怎么惩罚他们呢?

    虽然他们两个只是不起眼的小棋子,但任务失败也要面临着上面严厉惩罚的。

    能够被派来干谋杀皇子的任务,本身就说明他们两个只是弃子,万一事后被人查到了,为了不让主子暴露出来,他们两个肯定就只能够突然暴毙了。

    左边的那个二十几岁的小太监见周围没有其他人,这才有点发愁的低声说道:

    “这可怎么办啊,没有弄死三皇子,回去我们要怎么交代?”

    右边那个年纪稍微大一点,性格沉稳一些,他面色也不大好看,只能够尽量往好的方面想,说道:

    “这次我们并没有直面三皇子,还没来得及动手呢。

    三皇子年纪这么小,估计也不知道这次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187章

    只是碰巧忘记拿书本了, 怕被先生和皇上责骂,这才会跑那么快回去拿东西的吧!”

    到了这个时候,右边的那个人只能够希望三皇子没有发现他们的小动作,不会跟任何人提起早上这一出了。

    两个人说完这几句话以后并没有提他们的主子是谁, 只是十分匆忙的避着人往回走了。

    陶长安跟在他们两个人身后, 直到他们两个人一个回到御膳房,一个回到浣衣局上值, 并没有发现其他异动后, 陶长安才结束了这次跟踪。

    马上就要回去上课了, 陶长安并没有那么多时间盯着那两个人的动向, 只能够暂时放下, 回头再想办法了。

    回到上书房这边的时候,胤褆和其他人都已经到了, 陶长安跟先生打了一声招呼以后, 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背书了。

    幸好陶长安的记忆力不错, 单纯在背书上面倒是难不倒他。

    至于书本那些释义,即使暂时不理解他也能够先背下来, 等先生讲解的时候, 再对照起来一一理解。

    因此陶长安在上书房这边的表现并不算差,虽然比不上太子胤礽,但也非常不错了。

    陶长安这样的表现, 尽管不是非常聪明的那一个, 但他还是比较受到先生们喜欢的, 至少先生们教导的, 陶长安都会认真学习并记在脑子里面了。

    这么认真学习并且还没有什么架子的皇子, 先生们当然比较喜欢了。

    等到中午休息的时候, 胤褆带着伴读过来, 让人端了惠妃那边准备好的午膳,一屁股坐到陶长安身边,调侃的说道:

    “早上老三你去哪里了,怎么迟到了那么久,不会是睡懒觉了吧?”

    胤褆这么说着的时候,其实他自己都不信,毕竟两个人可是住在隔壁。

    早上胤褆起来的时候,也有听到隔壁老三院子那边也传来动静了。

    既然老三没有起晚,那么这一段时间老三去干啥了,这就让胤褆感到有点好奇了?

    自从见过陶长安第一天上学,带了正式的膳食过来用以后,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胤褆这边也开始跟着一起带膳食过来了。

    毕竟跟正式的膳食比起来,一般人用点饽饽点心对付一顿,就显得比较粗糙,不大够看了。

    胤褆估计是不想显得自己比不上弟弟,午膳这一顿也才跟着陶长安一样了吧。

    陶长安慢理斯条的把嘴里的饭菜噎下去以后,这才一脸无辜的说道:

    “我有没有睡懒觉,大哥你应该也知道的。

    早上去跟额娘请安之后,走到半路才发现忘记把昨天晚上做的课业和书本一起拿过来了,这才不得不返回去拿东西。”

    胤褆见到老三这么无趣的样子,也懒得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问了另一个他比较关心的话题,道:

    “眼看还有一个月就到太皇太后的寿辰了,老三你准备了什么礼物给老祖宗贺寿啊?”

    给长辈准备礼物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宫里比较需要注意的事情了。

    以前小的时候,礼物让额娘帮着准备一份也就是了。

    可如今陶长安都已经上学了,确实需要自己亲自准备一份礼物以表孝心了。

    其实陶长安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准备什么礼物比较合适,见胤褆这么问自己,也一脸苦恼的说道:

    “弟弟我已经想好久了,可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做礼物比较好, ,大哥你有什么好点的主意吗?”

    胤褆就是没有想到什么好主意,这才想问问胤祉这边的。

    见陶长安也没有什么好主意,胤褆顿时有点失望的说道:

    “大哥也不知道准备什么礼物,老祖宗才能够喜欢一些?

    我这里也暂时没有什么好主意啊。”

    陶长安不由得问道:

    “既然我们两个都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礼物,那大哥你知道太子二哥那边准备了什么礼物吗?”

    以老大对太子那边的关注,陶长安就不相信他会不关注太子那边的情况。

    听到老三这么问,胤褆神情有点不大好的说道:

    “我可不知道太子那边准备了什么礼物,他那边神神秘秘的,一点风声都没有传出来,当面问太子也不会跟我说的。”

    毕竟两个人从小比到大,一遇上就跟斗鸡一样挑衅个不停,关系有多差可想而知。

    要不是碍于康熙这个父皇,恐怕胤褆和胤礽两个人早就连面上和睦的样子都不装了。

    好吧,陶长安也见过不少次老大和太子相处的情况,知道自己这句话是白问了。

    “要是再过几天还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的话,弟弟这里就准备只动手抄一点孝经给老祖宗祈福,当做礼物送给老祖宗了。

    反正老祖宗什么都不缺,弟弟还小,什么都没有,只能够亲自动手抄书来表达心意了!”

    陶长安如今吃的用的,可都是宫里提供和荣妃补贴的,自己的小金库虽然也有一点东西,但他可舍不得拿出来做礼物送人。

    毕竟明面上的那点东西,太皇太后估计看不上眼,即使送了估计也没有用。

    反正自己只是一个小孩,手里没有什么好东西那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抄写经书心意到了,还能够省钱,再划算不过了。

    胤褆听到陶长安这边说,想了一下自己的情况,他觉得自己作为皇长子,要是只简单的送一点抄写的经书,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个主意适合老三这个小孩,但对胤褆自己来说就不大适用了。

    “嗯,老三你这样做也不错,不过我这边还是得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做礼物送给老祖宗的吧!”

    这次太皇太后七十大寿,自己怎么也得好好准备一番,一定得把太子准备的礼物给压下去才行。

    对于老大的心思,陶长安可懒得管,反正他自己愿意折腾就折腾吧。

    晚上回去的时候,陶长安在荣妃那边用完晚膳才回到皇子所这边的。

    为了不让自己额娘担心,陶长安本来是不想告诉她今天早上那件事情的,不过想到自己额娘怎么说也在后宫这里沉浮了这么多年,经验应该比自己丰富多了,说不定能够比自己还要早查出幕后之人呢!

    让荣妃屏退周围伺候的人以后,陶长安这才把早上的事情跟荣妃说了一遍。

    荣妃听到儿子居然遇到这么危险的事情,脸色都白了。

    要不是看到儿子好好的坐在自己身边,她估计都要受不住了。

    等听到儿子偷偷让人跟着那两个人,摸清楚了那两个人的身份以后,荣妃忍不住抱了抱小儿子,说道:

    “遇到这么危险的事情,儿子你怎么不早点跟额娘说?

    你这次做得非常对,遇到危险的事情不要莽撞,先保证好自己安全之后,其他事情回来告诉额娘就好了,自然有额娘出面去查。”

    荣妃最看重的就是两个孩子的安危了,没有什么比孩子好好的活着更加重要的了。

    至于调查幕后之人,完全可以事后慢慢调查,可不能够让两个孩子冒一丁点危险只去找幕后之人。

    面对自己额娘的夸奖,陶长安也担心会吓到额娘,装做一副十分骄傲模样说道:

    “额娘你往日教导让我们碰见危险的事情,先保住自己安全的话,儿子有好好的记在心上。

    再说了儿子这小胳膊小腿的,可没有人家力气大。

    见势不对,肯定得先跑掉再说了!”

    荣妃这个时候心里十分安慰,觉得自己一直对孩子的教导还是十分成功的,瞧那么调皮的儿子,都已经牢牢的把自己的话记在心上了,并且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时间按照只的教导远离了危险。

    “儿子你这样做太棒了,以后记得也要这样做,什么都没有你命重要,只要你们好好的,再大的困难额娘都不怕!”

    幸好自己儿子从小就跑得非常快,伺候的人想追上他都不容易。

    这次就是靠着腿脚快和足够的警觉,才让儿子没有出现什么危险,安全的跑回来了。

    荣妃觉得以后应该对鼓励儿子锻炼身体了,身体好了遇到危险的时候,至少还能够逃命。

    接下来荣妃详细的询问了儿子早上的事情,她越听越感到心惊肉跳,要是儿子这次警觉性不够,那现在自己估计就只能够接到噩耗了。

    背后之人用心实在是太过险恶了,长安一个孩子哪里碍着他们了,要对孩子下这样的毒手?

    “儿子你以后无论去哪里,都要带上足够的人手,可不能够再出现这次的事情了。

    万一下次那些人学聪明了,不给你逃跑的机会,那就危险了!”

    陶长安知道荣妃只是担心自己,他十分乖巧的点头保证道:

    “额娘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带着人的,平常除了上书房和额娘您这边,其他地方我也不会乱跑的,不会给那些人一丝伤害我的机会的。

    不过那些人既然敢对儿子出手,要是没害到儿子,万一拿额娘你或者是姐姐出气就不好了。

    额娘您平日里也要保护好自己和姐姐,要是你们有什么事情,儿子也会担心的。”

    第188章

    儿子这么懂事可爱, 居然知道关心自己和女儿了,这让荣妃感到十分欣慰,她笑着点头,说道:

    “额娘在宫里活了不少年头, 保护好自己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你姐姐那里, 额娘也会跟她说的,多派点人保护她。

    不过荣宪一个公主, 不想儿子你这样危险, 一般人也不会想要对付她, 只要小心一点, 安全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三个人当中, 最危险的应该是儿子你了,所以平时无论做什么事情吃什么用什么, 长安你可都要小心再小心啊!”

    长安毕竟是个皇子, 以后可是有机会继承皇位的。

    他的存在看到碍到不少人的利益了, 所以才会有人想要除掉他。

    荣妃绝对是不想让儿子出现什么危险的,对于今天轻易就被人给调走, 伺候不利的人还是感到十分不满意的。

    除了小喜子外, 直接把其他人都给换掉了,重新派了七八个人过来保护陶长安。

    看着身后那一堆人,陶长安感到有点无奈。

    不过为了让额娘放心, 他最近也只能够去哪里都带着这些人了。

    在荣妃调查幕后之人的时候, 陶长安同样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去调查。

    在宫里生活了六七年, 尽管大多数的时候都在玩, 但陶长安也没有忘记有意识的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手。

    在这后宫当中, 要想好好的活着, 没有一点自己的人手和消息来源, 可是不行的。

    就跟荣妃想要保护好自己和荣宪一样,陶长安也是想要保护好荣妃这个额娘和荣宪这个小姐姐的。

    在平常的生活当中,陶长安也随时注意着谁对自己有敌意?

    搞清楚身边的人是敌是友,才能够方便他进一步的找出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是谁?

    没等荣妃和陶长安找到暗处的敌人是谁,就迎来了太皇太后七十岁寿辰。

    这可是整寿,康熙这个孝顺的人哪里可能不大办的。

    寿宴从前一天就开始进行了,为期三天,所有朝臣和女眷们都需要进宫来贺寿。

    陶长安他们也被放了三天假,让他们好好的给太皇太后庆祝寿诞!

    荣妃也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调查了,只能够暂时放下,打算等到太皇太后寿辰过去以后再继续调查了。

    可是在寿辰到来的前一天,陶长安在自己用的饭菜当中感觉到了不对。

    作为一个多年以来一直没有把医术放下的人,对于一些有毒的东西,他的感知还是比较敏锐的。

    早知道自己投胎转世到皇宫的时候,陶长安就已经重新把自己的医术给捡起来了。

    毕竟在宫里这个十分讲究规矩的地方,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一个人,最常用的就是药物了。

    真刀真木仓来,陶长安倒是不怕,就怕敌人来阴的。

    没事的还是翻阅一下收集在小空间里面的医书,特别是温习一下那些有毒的东西,好歹万一遇见的时候,能够知道自己碰见的是什么东西吧。

    这次他在自己盛放饭菜的碗碟上面,居然发现了好些对身体有妨害的毒素。

    关键是那些毒素是直接浸透在碗碟上面的,饭菜里面本来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一用这些有问题的碗碟来盛放饭菜,人一旦用一段时间这样的饭菜,身体自然就会开始出现各种问题,最后五脏衰竭而死!

    这背后的人实在是太过歹毒了,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看来不弄死自己,对方是不想罢休的了!

    发现问题以后,因为明天就是太皇太后举行寿诞的日子了,事情肯定不宜在这个关头闹出来。

    估计幕后之人也是想要趁大家都比较忙乱顾不上那么多的时候,才再次对自己下手吧!

    陶长安只是让人把碗碟放在那里没动,直接让人把这边的事情跟额娘说了一声。

    两个人通气过后,还是决定先按下这件事情,等以后查清楚了再说。

    毕竟这个时候要是他们闹出事情来,不管他们有理没理,肯定不能够在皇上和太皇太后那边落着什么好。

    在太皇太后和皇上高兴的时候泼他们冷水,岂不是嫌弃自己如今的日子太好过了。

    荣妃并没有问儿子是怎么发现那些碗碟有问题的?

    毕竟儿子从小就有点神神秘秘的,早就有属于自己小秘密了。

    只要这种小秘密对儿子没有什么伤害,反而有不少好处,荣妃就不会详细询问其中缘由的。

    不过对于背后之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害自己儿子的事情,荣妃还是十分恼火愤怒的,她叮嘱儿子注意保护好自己以后,自己这边再次对这些事情进行了排查!

    发誓一定要把幕后之人揪出来,以报今日之仇。

    不过说起来在宫里能够有这样的能量,还有这样能力的人,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尽管找不到证据,但荣妃不由得开始把怀疑的目光看向了其他三妃和贵妃娘娘那边。

    有动机有手段,还有能力做到这些事情的人,在宫里排除了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外,也就那四个人有能量做到了。

    宫里的资源就那么一点,钟粹宫这边跟其他人都竞争关系,尽管面上看着大家都是一副和和睦睦的样子,但私底下可是你死我活的状态。

    为了打击钟粹宫这边,那些人都有动机对自己小儿子出手。

    想到不仅是小儿子,自己前面四个儿子的死因是不是也有那些人的影子?

    孩子就是荣妃的逆鳞,这次的事情真是触动到她那条敏感的神经了,动用所有力量人脉去细查。

    经过两个多月的细查,结合陶长安这边也查到的一些疑点,抽丝剥茧之后那幕后之人终于露出水面了,居然是永和宫那边做的!

    荣妃没想到居然是平日里面最温温柔柔,一副十分好说话的德妃,不过一回想德妃能够从一介宫女成为排在自己前面的四妃之一,没有一定的手段怎么可能?

    德妃能够为了上位,连孩子都不认的事情来,心狠着呢,怎么可能像表现出来那样温柔贤惠!

    自己可没有做对不起永和宫的事情,平日里也是不争不抢的,跟永和宫可没有多大的利益冲突,荣妃其实有点想不通德妃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自己儿子下狠手?

    尽管不大明白,但从德妃开始对自己儿子出手以后,那么就是自己的敌人了!

    对于想要自己命的敌人,荣妃可不会一点反应没有,任由德妃猖狂下去!

    一边坐着的陶长安,在知道是德妃对自己下的手以后,心理其实也没有感到有多奇怪。

    这宫里的女人,太过心软的可混不到今天这地位。

    德妃能够从包衣宫女混到这个位置,一直都还比较受宠,就可以知道她绝对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如今德妃已经生下六皇子胤祚,加上前面养在贵妃娘娘名下的四皇子胤禛,可是有两个儿子了。

    今年德妃又产下了皇七女,一共生下了三个孩子了,并且三个孩子看着还都十分健康,顺顺利利的长成了。

    这要是没有一定的手段,怎么能够走到今天这样的地位?

    可是自己平日里也没有得到永和宫那边啊,自己额娘平日里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明面上也没有跟德妃那边有什么太大利益冲突。

    陶长安实在是不主动德妃为什么一直针对自己?

    难道是自己表现太过普通平凡,才让德妃以为可以轻易的除掉自己?

    既然想不通其中的原因,陶长安也懒得多想了。

    反正知道了敌人是谁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好办了。

    陶长安没问自己额娘打算怎么对付永和宫那边?

    反正自己的仇他自己就能够给自己出气。

    额娘那边报仇,就当做是让额娘出气好了,两边一起报仇,这一点都不冲突。

    老四这个时候也到上书房这边念书了,虽然说他如今养在贵妃娘娘名下,并不主动德妃才是他的生母,但母债子还。

    陶长安做不到一点都不介意德妃所做的事情,还把老四当做弟弟来照顾。

    反正这宫里除了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姐妹,其他人可没有什么真心,做不到把其他人当成真正的兄弟姐妹来对待。

    不着痕迹的疏远了跟老四之间的关系以后,陶长安想了一下应该怎么回报一下德妃?

    三番两次的对自己下死手,要不是自己不是一般人,只是一个普通孩子的话,估计坟头的草都有三尺高了。

    陶长安有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不会对孩童出手。

    这件事情根子在德妃身上,那报仇也得找正主报仇才对,他才懒得把这种仇恨转移到比较弱小的老四或者老六胤祚身上。

    想了一下德妃比较在意的是什么?除了美貌,估计就是她在宫里的地位了。

    为了爬到如今的地位,德妃可是下了不少本钱。

    特地查了一下德妃的出身,包衣世家的女子果然还是有一点本事的。

    这宫里可是有不少奴才都是从包衣当中选出来了。

    德妃作为包衣当中爬得最高的人,估计宫里不少包衣都依附在她那里的。

    第189章

    同出于包衣, 即使不为了别的,单纯为了利益,估计宫里其他包衣奴才在很多事情上面,也会给德妃不少方便的。

    加上德妃又是膳房总管额森的孙女, 也难怪她可以从膳食上面给自己下套了。

    有这样一个祖父帮忙, 也难怪德妃的日子过得这么好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陶长安每天晚上在屋里作为课业以后, 都会换了一身衣服, 偷偷的运气轻功跑到永和宫那边去听墙角。

    偷听了这么久, 总算是让他收集到了不少德妃的把柄, 有了这些把柄, 虽然不能够彻底的把德妃给铲除了,但也能够把她的臂膀给斩断, 不让她有那么时间精力去盯着别人看, 想要弄死其他人了。

    收集好这么多把柄以后, 陶长安并没有自己亲自出面,而是找了一个被德妃弄流产导致无法再怀孕的庶妃, 把这些证据送到她面前, 由那位庶妃把永和宫的所有事情爆出来!

    听说那位庶妃守在皇上进后宫的路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喊冤,并把德妃做的那些事情都给爆了出来

    康熙尽管不悦自己被那位庶妃半路拦住了, 可是等听到那位庶妃说德妃做的一些事情, 并拿出了真凭实据以后, 他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了。

    毕竟那位庶妃拿出来的证据实在是太过充分隐秘, 很多事情那是连康熙都没有察觉到的。

    不知不觉当中, 宫里这边包衣居然已经把手伸向了自己的子嗣当中, 宫里遍布都是包衣出身的奴才, 这股力量凝聚起来,就是康熙这个皇上都要忌惮几分!

    陶长安给那位庶妃的证据里面,就有提到德妃几次对自己出手使的那些手段,在湖边粗暴使用暴力想要弄死他那次,虽然很管用,但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倒是不那么让人忌惮。

    最让康熙忌讳的居然是那些浸泡过药水,能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皇子和宫妃的餐桌上,那是不是同样意味着也能够悄悄的出现在自己饭桌上呢?

    涉及到自己人身安全的问题上,康熙还是会非常重视的,等德妃被叫到御书房那边的时候,一脸莫名其妙,都不知道自己被人把底子都给掀了。

    荣妃和陶长安作为受害者,这个时候也被叫过去了。

    对于自己被人谋害的事情,荣妃和陶长安两个人当然是不会替罪魁祸首隐瞒的,十分详细的把事情经过给说了出来,并且把那些碗碟作为证据都给拿了过来。

    德妃被这么一堆证据给砸懵了一下,可是到底是经历过不少宫斗的高手,看着那么多证据摆在面前,她就是想要矢口否认都不行。

    这几年德妃能够这么受宠,本身也是十分聪慧的人,见势不妙以后,她只能够直接跪下来认错道:

    “这些证据里面,有一些事情确实是臣妾猪油蒙了心犯下的错,但谋害皇子、让其他宫妃流产这些事情,就是借臣妾几个胆子,臣妾也不敢做啊!

    臣妾伺候皇上您这么多年,自己也生了三个孩子了,心理对孩子那是再喜爱不过了,又怎么会忍心对无辜的孩子和胎儿动手呢?

    臣妾承认有时候为了能够争得皇上您的宠爱,会对其他宫妃使一点手段,让她们不能够跟臣妾抢皇上您的宠爱,可那些都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把戏而已。

    伤害皇子这些事情可是会触碰到皇上您底线的事情,臣妾肯定是不会做的,希望皇上您能够还臣妾一个清白!”

    那一副信誓旦旦,委屈当中带着点大义凛然,一副相信康熙的模样,让陶长安看了都有点佩服,难怪人家能够作为宫斗最后的胜利者,当成太后呢,这本事着实不一般!

    康熙没说信或者不信,只是脸色十分阴沉的看了其他人一眼,在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永和宫的人禁足,不准进出!

    毕竟这件事情已经触碰到康熙那根敏感神经,整个大清他才是真正的主人,可不允许有人在后宫自己的地盘当中兴风作浪,拥有太大的势力!

    实在是那位庶妃拿出来的很多东西,不用细查就能够跟宫里以前发生的很多事情对得上,仅仅凭借康熙记得的一些事情里面,就能够推断出那些证据并不是空穴来风随便编造的。

    但在事情没有彻底水落石出之前,康熙即使不考虑到跟德妃这些年的情分,也要考虑到对三个孩子的影响,只能够先封了永和宫,等结果出来以后再决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吧!

    德妃这边一回到永和宫,脸色就阴沉下来了。

    她实在是搞不明白,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是怎么让人知道了,还拿到了那么多证据的?

    难道是自己身边的人背叛了自己?

    毕竟那些事情一般人怎么可能知道,只要自己最信任的心腹才能够知道一些。

    德妃身边伺候的亲信刘嬷嬷面对自己主子娘娘那怀疑的目光,连忙诅咒发誓道:

    “老奴发誓,要是老奴泄露出去娘娘您的事情一丝半点,那就让老奴和老奴的家人天打雷劈,死无葬身之地!

    老奴对主子娘娘您的忠心,那可是天地可鉴的,就是要了老奴的命,老奴也不可能把娘娘您的事情泄露出去半点啊!”

    刘嬷嬷的为人,德妃还是愿意相信的,要不是有刘嬷嬷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也走不到今天的地步。

    而且那些事情泄露出去,刘嬷嬷自己也有份,可撇不开罪责。

    可今天在御书房那边看到的那些证据,有一些即使是自己贴身伺候的宫女都不知道的事情。

    那个张庶妃是怎么难道那些证据的?

    其实这点最让德妃感到不安,张庶妃要是有能力拿到自己那么多证据,当初就不会什么都不做,安安静静的等这么多年了。

    德妃实在是找不到这些事情是谁捅出去的,就只能够让自己先安静下来想办法,要怎么取得皇上的信任,逃过这一劫才行了?

    那些罪证当中,最严重的,踩到皇上底线的也就是那些谋害宫妃皇子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一些事情,即使证明是自己干的。

    凭借皇上这些年对自己的宠爱,以及所生三个孩子的份上,德妃还是有把握能够平安无事渡过的。

    但要是让皇上知道,自己害死了那么多宫妃皇子,估计就不可能饶过自己这次了。

    德妃这边在想办法的还时候,康熙那边也已经开始让人探查了起来。

    这皇宫当中,说起来真正的主人还是康熙这个皇上,只要他想知道的事情,很少能够真正的逃过他的眼睛,就看康熙他是不是真的像要知道真相而已了?

    其他事情很快就查的差不多了,确实跟德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可那些谋害宫妃和皇子皇女的事情,当初德妃到底做得非常隐蔽,用的也是前朝秘药,康熙这边查得不太顺利。

    即使让人搜查了德妃的住所,因为早有准备的缘故,那些不该出现的东西,已经让德妃偷偷处理得差不多了。

    光凭表面上的这些东西,还不足以证明德妃又谋害其他宫妃和皇子皇女,但光凭御膳房的总管是德妃祖父这点,就已经让宫里其他得到消息的人,有点不大放心了。

    即使证据不够充分,证明不了德妃谋杀了其他宫妃和皇子皇女,但宫里大部分的人的膳食可是要从御膳房那边领取的。

    要是哪天得罪了德妃,被人家记恨上,让他祖父往他们每天用的膳食当中掺一点不该有的东西,那他们估计连怎么死都不知道了?

    康熙其实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加上查到的一些蛛丝马迹,让康熙很难再相信德妃真的是无辜的。

    可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加上考虑到三个孩子,康熙到底没有让人继续追究下去。

    只是其他的罪证,也足够德妃喝一壶了。

    尽管刘嬷嬷和其他人主动站出来承认了错误,说那些事情是他们私自瞒着主子娘娘做的,如今见事情败露了,他们不忍让主子娘娘替他们背锅,这才站出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希望康熙能够明察秋毫,不要迁怒到他们主子娘娘德妃身上

    德妃祖父和刘嬷嬷他们这些人说的那些话,说德妃不知道这些事情,估计连鬼都不信。

    谁让这些事情发生以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德妃呢。

    可德妃祖父膳房总管额森这个时候已经主动站出来,说是他私心太重,这才做了错事,愿意承担全部罪责,加上一个德妃的一个贴身嬷嬷刘嬷嬷出来顶罪,一时之间还真的让德妃给洗白了不少。

    最后以康熙免了额森御膳房总管的职务,让他回家吃自己的外,也就刘嬷嬷和其他一些伺候的宫人被杖毙来了结了这件事情。

    当然,经过这次探查,康熙也发觉了包衣世家抱团,很大程度上居然可以影响到皇家子嗣传承的问题。

    要是再给这些包衣发展一段时间,岂不是成了一股连自己都需要忌惮的庞大势力。

    第190章

    那些包衣要是对自己这个皇上不满意, 岂不是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自己这个皇帝给除掉?

    德妃一个从包衣出身的女子,就能够让其他人察觉不到丝毫不对的,就害了那么多人。

    她手上肯定有一些常人难以发觉的秘药。

    既然德妃手上有这样的药物,谁知道那些包衣世家里面, 还有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能够伤害到自己的呢?

    康熙绝对不能够容忍那些包衣奴才骑到自己头顶上作威作福, 因此借着这个机会,很是整顿了一番各个包衣世家, 清理出不少蛀虫

    至于德妃那里, 康熙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忌惮的, 不仅减少了去永和宫的次数, 还以德妃管束家人和下人不利的名头, 把她从妃位贬为嫔。

    德妃一下子从风光无限的四妃之一,被贬为德嫔, 矮了惠妃荣妃他们三个一节, 这让她还是感到十分恼怒的。

    这次的事情, 让德嫔损失惨重,不仅地位降低了, 失去了不少皇宠, 连她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势力,一下子就被清理了大半。

    自己的左膀右臂刘嬷嬷也被杖毙了,祖父也只能够被卸了职务, 灰溜溜的滚回家蹲着了。

    自己祖父好不容易奋斗了这么多年, 才爬上御膳房总管的位置, 平常也能够给德嫔不少方便, 想要打听一个事情也十分容易。

    可如今没有了刘嬷嬷帮着处理永和宫的事情, 又没有了祖父额森提供的助力, 让德嫔的处境一下子变得有点举步维艰起来!

    荣妃这边见到德嫔居然只是受到了这么点惩罚, 心里还是非常不满意的。

    可如今盯着永和宫的人实在太多,荣妃不好做其他的,只能够等以后再慢慢跟永和宫那边继续算账了。

    不能够做其他的,荣妃只能够仗着自己如今地位比德嫔高,去请安的时候,就时不时让德嫔给她这个妃子请安出出气了。

    这宫里不说荣妃,就是惠妃宜妃他们,都是十分讨厌德嫔的。

    以前惠妃她们可没有少跟德嫔争宠,最重要的是,有时候惠妃他们还争失败了,这让她们的脸面哪里挂得住?

    以前没有机会压德嫔一头,如今见德嫔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可不就是趁机好好的给自己出出气,一报往日结下的仇怨嘛!

    这次的事情,康熙要不是考虑到胤禛胤祚和七公主三个人,估计是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让德嫔躲过一劫的。

    可到底心底有了芥蒂,以后德嫔像要跟历史上那样受宠,估计是不大可能了。

    没有彻底的把德嫔给打倒铲除掉,荣妃还是不大放心陶长安的,那些派过去保护他的人,简直就是寸步不离的跟着,生怕一眨眼的功夫,小主子就遇到危险了。

    虽然陶长安不觉得短期内,永和宫那边还有能力来伤害自己,但为了安荣妃这个额娘的心,他只能够继续接受这样的保护了。

    不过在陶长安背书、睡觉和修炼的时候,他是不允许身边有其他人伺候着的。

    对于小主子的一些脾气,钟粹宫这边出来的人自然是十分清楚,只要确认屋里是安全的,他们也不勉强,在屋外守着就可以了。

    等京城这边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了,康熙就带着胤礽这个太离京前往老家盛京那边进行祭拜祖先和处理一些事情去了。

    胤礽这个太子能够跟康熙一起去盛京,这让只能够留在京城这边读书的胤褆一提起这件事情就一副酸溜溜的表情,显然是十分介意自己不能够跟着父皇一起去盛京这件事情。

    陶长安对出宫这件事情到不是特别执着,反正等自己以后长大成亲以后,封了爵位以后,自然也就能够出宫过逍遥日子了。

    相比起来,陶长安反而觉得做为太子的胤礽比较苦逼,毕竟只要胤礽一天是太子,不管他是否成亲生子,都只能够老实的待在东宫那边住着,直到继承皇位或者是被废了太子之位。

    以康熙那长寿的样子,想要等到顺利继承皇位那一天,估计还要几十年呢。

    至于万一被废了太子之位,那结局肯定是不会太好的。

    不是会被下一任皇帝忌惮想办法除掉,就是只能够被圈禁在一个四方天地了渡过一辈子。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陶长安都不觉得做太子这个位置有什么好的?

    还不如自己可以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出宫建府,只要注意不要参合到不该掺和的事情里面,就可以安安心心的享受养老生活,身份地位荣华富贵都不缺,可比做太子那苦逼的位置舒服多了。

    不过跟陶长安差不多想法的人并没有多少,胤褆明显就不是这样想的,反而十分羡慕嫉妒胤礽能够做太子,并且得到康熙这个父皇的宠爱,事事都想压胤礽这个太子一头,估计胤褆心里才会舒服!

    听说今年康熙又把赋闲在家的施琅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估计是准备对台开展什么行动吧。

    陶长安如今在上书房这边念书,偶尔也能听说一些朝中的事情。

    不过对于外面那些事情,他也只是听听就算了,反正跟他这个小孩子也没什么大的关系。

    不过对于康熙的雄才大略,他还是比较认可的。

    纵观康熙年间,康熙只有到了晚年做事才有一些让人诟病的地方,前期做事还是非常不错,有不少值得夸赞的地方。

    不过等康熙这次从盛京回来的之后,陶长安发现太子好像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胤礽这个太子如今也才九岁多,以前看着他尽管一副小大人,努力装作成熟的模样,但气质还是稍显稚嫩。

    可如今从盛京回到京城以后,陶长安发现胤礽的气质发生了细微的改变。

    尽管从外面看不出来,但是内里估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不是说换了一个人,或者说换了一个灵魂。

    其实还是那个人,但是他的内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要是直接换了一个人,凭康熙的聪明劲,他肯定能够发现自己儿子的不对劲来。

    康熙那里没什么动静,就可以知道太子还是那个太子,那种细微的变化,只要不是太过仔细观察,也是看不出来的。

    即使康熙看出太子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也只会以为是太子长大了,所以性格稍微有了一点点变化,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并不会感到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但是以陶长安这么多年的经验,他还是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出太子跟过去本质上的不同来。

    经过他多次仔细观察,推测出太子估计是从后面的时间线重生回来了吧。

    如今的太子,骨子里已经没有过去那样骄傲目空一切了,整个人变得稳重沉稳了很多。

    虽然本质上来说太子还是那个骄傲的太子,但到底因为经历的事情不一样,眼界也不一样,让他内里对很多人很多事情都有了不同的看法。

    具体太子是从什么时候重生回来的,陶长安暂时推断不出来,只能通过以后胤礽所做的事情当中慢慢推测了。

    其实陶长安对太子并没有什么成见,太子最后落到那个地步,是因为各方面因素造成的。

    当初胤礽一出生,康熙这个父皇根本就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为了稳定局势,就直接把胤礽封为太子了。

    等以后胤礽还没有成长起来,康熙又不断的给他添了不少兄弟,完了还把所有兄弟培养成才。

    这简直就是在给太子挖坑,一坑还坑得十分准,你说他冤不冤?

    当然陶长安这辈子作为太子的兄弟之一,尽管没有想着跟太子抢皇位,但要是太子那边做得太过分的话,他肯定也不会束手就擒,任凭太子决定自己和亲人的性命和前程。

    是个人都有私心,想让自己和自己的亲人过得更好。

    这点连陶长安也不例外,要是拥护太子,却不符合自身利益的话,谁还会干这样可能会被砍头的傻事?

    这辈子胤礽这个太子要是不自己想通悟透的话,陶长安本来也是不看好他的。

    可如今出现了这样的意外,以后的事情会变得怎么样?

    这还真的有点说不准了,要是如今已经重生了的太子能够做得更好,陶长安也不排斥跟着他一起干。

    如今还是先看一下这位的处事风格和能力怎么样吧?

    另一边毓庆宫太子胤礽的寝宫当中,距离胤礽重生回来也有一段时间了。

    胤礽上一辈子记得自己在咸安宫病逝后,就像地缚灵一样被困在宫中,哪里也去不了。

    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大清一日日的衰败,最后居然被八国联军给侵占了。

    看到大清所有的心血被那些红毛鬼子给毁了,他一气之下想要跟那些侵略者拼命,可惜却什么都做不了。

    等他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像回到了康熙二十一年,跟父皇去盛京祭拜完祖先之后,回京的路上。

    幸好那个时候胤礽是一个人单独乘坐一辆马车,贴身伺候的人都在外面,这才让他有了可以了解如今处境的时间。

    第191章

    在经历过一次两废两立, 死后经历过世事变迁以后,胤礽到底成熟了很多,知道自己重生的秘密不能够让任何人知道。

    即使是他以前全心全意信任过的父皇,胤礽如今也已经做不到再像小的时候, 那样完全信任了。

    想到自己被废之后的绝望, 以及疯狂,胤礽这一世已经不敢再真正信任谁了。

    发现自己重生以后, 胤礽并没有做出什么异常的举动来, 而是根据自己原来的习惯来说话做事。

    死死的压抑住心里的波动, 直到回到宫里, 让身边的人把这个时候的情况给摸清楚了以后, 胤礽见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这才算是放下心来。

    这个时候自己虚岁九岁, 还在上书房那边读书, 尽管这个时候不大耐烦老大胤褆总是来找自己麻烦, 但日子过得还是挺平顺的。

    平常只要安心读书,听听康熙这个父皇和上书房先生们的教导外, 就没有什么烦心事了。

    自己那些兄弟们也还都是小屁孩, 还没有后面那么让人烦心,最多只是想着跟自己争夺父皇的宠爱,心思可没有后来那么多。

    胤礽其实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还能够有机会回到小的时候, 这一段时间除了不让其他人发现自己的异常外, 胤礽心理还是感到比较迷茫的。

    他也不知道自己回来以后, 可以干点什么, 想要做什么?

    毕竟他如今虽然顶着大清皇太子的名头, 但实际上却是一点权力都没有, 就连毓庆宫这边的事情, 都是被自己父皇康熙管着的。

    为了不让人带坏自己,胤礽记得十分清楚,就连自己身边伺候的宫人,都会经常被轮换掉,很多人胤礽都还没认识,就已经被调到其他地方去了。

    因此身边伺候的人对胤礽也不是非常了解,能够一直跟在他身边伺候的,也就只有一个比较熟悉的冯顺了。

    其实上一个贴身伺候自己的人,因为伺候不力的原因,被康熙给调走了,如今伺候自己的冯顺也才来到身边没多久。

    胤礽还是比较习惯用冯顺的,想到以后自己被圈禁的时候,冯顺也是跟着自己一起在咸安宫里面呆着,直到自己病逝以后,冯顺就帮着自己照顾自己那些子女,直到后面跟着弘皙他们搬到宫外的郑家庄去住了,冯顺仍然活着。

    可是跟着自己在咸安宫这边过了这么久苦日子,看冯顺那个样子,估计搬出去以后,也活不了多久了。

    对于冯顺,胤礽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可惜后来被自己连累得只能够过苦日子了,因此这一世回来以后,胤礽并没有因为忌惮身边人了解自己,就把冯顺给换了。

    在这宫里,如果冯顺是被东宫这边给换出去的话,也会被贴上东宫的标签,并不会受到宫里其他主子待见,日子过得估计还比不上在自己身边呢!

    这一世宫里的情况跟胤礽以前经历的情况差不多,至少从胤礽打听到的情况来看,自己那些该出生的弟弟,都按照本来出生的时候出生了。

    如今连胤禩这个老八都已经出生了,这让胤礽心底阴暗的想要阻止后面那么多弟弟出生的想法,都泡汤了。

    面对一手把自己扶持起来,又亲自把自己打入地狱的父皇,胤礽再也没有那种打心底升起来的濡幕之感了。

    重新面对康熙这个父皇,胤礽只能够尽量让自己保持住小时候对这个父皇的态度,至于心底里面,已经不再对康熙有什么依赖感了。

    每当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胤礽就忍不住问自己,这辈子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

    对于康熙,凭着这个父皇亲手养育自己长大,胤礽心底就是再怨恨,也做不到让自己对他下狠手,也没想着要提前弄死他。

    既然狠不下心来弄死康熙这个父皇,若是按照上辈子的轨迹,自己父皇可是能够活到差不多七十岁啊。

    上辈子即使自己没有被废,当了三十多年太子,做什么都被父皇管着压着,心性会不受到影响才怪了!

    胤礽并不想当一辈子的太子,也不想等到七老八十了,当一个能不能继承皇位都不一定的太子。

    要是自己还没有被立为太子,胤礽这个时候肯定会想办法阻止康熙这个父皇把自己推到太子这个位置去。

    可自己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了,当初估计自己父皇都没有想到最后父子之间会变成那个样子吧?

    自己成为太子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但这一世又不想战战兢兢的当一个几十年的太子,那自己该如何做才是呢?

    这是胤礽如今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可是一时半会之间,无论他怎么想都没想到有什么可以帮助自己破解这个局面的办法来?

    胤礽发现自己暂时想不到办法后,发了一会儿呆后,就不想了,反正如今他才九岁多,距离长大成人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呢。

    后面再慢慢想吧,说不定哪天灵机一动,就能够找到破局的办法了呢!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康熙二十二年,一过完年,康熙在京城这边就有点待不住了,二月份的时候,就打算前去五台山看看,这次不仅带了胤礽这个太子了,就连胤褆胤祉他们也都被一起带过去了。

    胤禛要不是年纪太小,估计也会被一起带出去吧!

    这次连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一起过五台山这边了,至于宫妃那边,就只带了贵妃佟佳氏过去而已。

    这还是陶长安到了这个世界以后,第一次出宫呢。

    胤禔和陶长安两个人同坐一辆马车,相比陶长安从来没有出过宫,看什么都好奇的模样,胤禔就淡定多了。

    毕竟他五岁之前,可是在宫外大臣家里长大的,对于宫外的事情,还是见过不少的。

    不过胤褆的心情也算不错了,至少今年父皇离开京城的时候,有记得带自己一起去了。

    反正胤褆就是见不得太子就因为是嫡出,就什么东西都拥有了。

    总想让康熙这个父皇看到自己的好,把对太子的宠爱分一些给自己。

    对于胤褆的这种小孩子争宠的心态,如今重生的胤礽和陶长安都是看得十分清楚的。

    要是没有重生的胤礽,估计还会有心思跟胤褆争一下,可如今胤礽内里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人了,自然不会把胤褆的挑衅放在心上。

    相反,胤礽看到如今仍然十分幼稚的老大,感觉还有点怀念呢。

    毕竟是当初自己从小斗到大的对手,可惜后来证明他们两个争个你死我活也没用,还不是白白便宜了后面那些人。

    如今自己有了际遇重生一次,看着老大那斗鸡一样挑衅自己的模样,胤礽不仅没有感到生气,反而有一种想要笑的感觉!

    没想到老大小的时候也这么幼稚,可比以后长大了,那大老粗的模样顺眼多了。

    至于胤褆对自己的挑衅,对如今的胤礽来说,那简直不值一提,随手就能够赢过胤褆了。

    从出宫到一直到五台山,不管胤褆怎么挑衅,却一次都没有赢过,这让胤褆感到有点怀疑人生?

    想说胤礽这个太子作弊吧,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家一起看着,胤礽有没有作弊,那是一看就知道。

    胤礽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厉害了,自己怎么不知道?

    看着胤褆那开始怀疑人生的模样,胤礽只是默默的在一旁笑。

    说实话,趁着老对手没有成长之前,碾压式的欺负一下对方,那感觉还是十分爽的。

    当然,欺负老大归欺负老大,其中的度胤礽还是会把握好的,只是在自己原来的水平上,提高一点,刚刚能够胜过胤褆而已。

    要不然自己如今也才九岁,突然一下子就变得博闻强识,非常厉害了起来,估计是傻子也要发现其中的不对劲了。

    尽管不知道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但胤礽也不会犯下这种低级的错误,让其他人从中看出不对劲来。

    康熙这么关注太子的人,自然也听说了胤礽最近进步十分大的事情。

    自己亲手教导出来的太子,越是优秀越是能够证明自己教得好,这让康熙还是有一点自得的!

    看着变得懂事了很多的太子,康熙十分欣慰的说道:

    “太子你长大了,朕十分欣慰。

    不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切不可因为一点点进步,就开始骄傲自大,外面很多人可能比你还厉害,保成你得继续保持住努力学习的势头,争取变得更加优秀,才不负你大清皇太子的身份”

    接下来康熙针对大清太子身负的权利好责任又语重心长的说了一遍。

    那话语里面的意思,胤礽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上一世他从小到大,就是被康熙这个父皇这么教养长大的。

    可这一次胤礽可不会再把康熙的这些话听进心里,并一直逼着自己承担起那些责任了.

    反正自己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太子,看起来比其他兄弟好一点的,也只不过是看着地位稍微高一点,能够一个人住在毓庆宫而已。

    至于其他方面,自己过得不错,但自己那些兄弟过得也不差啊。

    第192章

    自己以后能不能坐上皇帝的位子都不一定呢, 何必多操那个心?

    如今大清朝的皇帝是康熙这个父皇,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做什么决策,自然有自己这个父皇来做, 还轮不到自己这个空头太子出来多事。

    这一世胤礽已经学聪明很多了, 反正只要自己没有做到那个位子,就不用下操心那么多, 有那个功夫, 还不如好好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再说。

    自己那一世就是太傻了, 白活了一辈子, 除了不停的完全康熙这个父皇的期待以外, 就是跟其他兄弟斗来斗去,一点福都没有享到, 真是白活一世了。

    自己父皇还有好几十年可以活呢, 自己根本句不用操那个心, 要是有时间的话,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改变自己的处境, 顺便让大清以后发展得越来越好呢?

    胤礽可不想大清以后再被外面那些红毛鬼子给侵略了, 让大清几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到底上一世被康熙教导了几十年,尽管胤礽已经试着让自己放下大清这个担子,让自己过得轻松一点了。

    但不管怎么样, 大清就是自己的家, 胤礽还是不希望大清以后越来越衰落, 最后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等到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五台山脚下的时候, 浩浩荡荡的一行人这才停了下来。

    在休息的时候, 康熙扶着孝庄, 关心的说道:

    “老祖宗您没事吧, 要不您在山脚这边歇着,让孙儿带孩子们上山去看看就可以了!”

    对于这一次出行的目的,尽管大家没有明说,当心底都是有数的。

    皇太后也担心累着自己姑母了,也关心的劝道:

    “是啊,可不能够累到您了,姑母您还是先在山脚这边休息一下先吧!”

    孝庄眼神复杂的望了五台山一眼,沉声说道:

    “都到这里了,我还撑得住,没必要在山脚这边多待,休息一会后,我们趁天黑之前上山吧!”

    孝庄想到待在五台山的那个人,眼里也是十分复杂的。

    可是想到自己如今都七十多了,错过了这次,下次就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过来了?

    既然都已经决定要过来这边了,一向果决的她,自然是不会退缩的。

    康熙他们见太皇太后这么说,也只能够歇了继续劝说的念头,只能够让伺候的人小心的伺候着,不能够累到太皇太后了。

    陶长安一路上看戏,顺便还能够欣赏沿路的风景,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要是这个时候的马车没有那边颠簸,那就更好了。

    通过这一路上的观察,陶长安推测胤礽这个太子应该是没有见识过后世的,只是经历了原主那一世的事情以及后面大清发生的一些事情。

    从胤礽提到大清之外那些人的不喜之态,可以看出他应该是知道大清后来被国外那些人侵略那些事情的。

    要不然胤礽估计跟大清其他人一样,根本就看不上国外那些野蛮之人,哪里还会用这种不喜的态度来提起国外那些人啊!

    推断出胤礽大概回来的时间,这样陶长安心里就有底了。

    为了不让胤礽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同,表面上淘长安可是一点出格的事情都没有做,规规矩矩的做一个普通皇子。

    反正这些年来,即使陶长安偶尔需要用到自己的能力,也只是在背地里偷偷用一下,不会让任何人发现。

    这也是胤礽这次重生回来以后,打听消息的时候,没有发现陶长安有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因。

    以前低调不引人注意,如今有胤礽这个太子重生回来了,陶长安就更是把低调闷声发大财的原则坚持到底了。

    这一世相信有重生的胤礽在,大清的发展肯定会跟原主那一世有很大不同。

    陶长安不相信,在胤礽知道后世大清衰落会被外族侵略以后,他能够忍得住什么都不做?

    有胤礽带头做事,到时候自己这个做弟弟的,只要跟着一起去做就可以了。

    不用自己出头,还能够让大清变得比原主那一世更好,那是再好不过了。

    陶长安跟在康熙身后,和胤褆胤礽他们一起用了一顿午膳,休息了一会儿之后,留下队伍里面的大部分人。

    康熙和孝庄他们带着一小部分人,沿着山道往山上去了。

    孝庄是坐着轿子上去的,至于康熙和陶长安他们,就只能够徒步爬山上去了。

    陶长安一边爬上一边忍不住想,怪不得不让老四跟着一起过来呢,原来到这边是要亲自爬上山顶的啊,这可是一个体力活!

    胤褆胤礽陶长安三个人跟在康熙身后,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着。

    胤褆毕竟大一点,平常一向喜欢骑射,体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可是胤礽到底不大,加上平时锻炼没那么多,才怕了大半个时辰,就有点撑不住了。

    实在是爬不动了之后,要是没有重生的小太子,可能还会硬撑着。

    可如今换了一个芯,对以后想做什么还比较迷茫的胤礽来说,反正硬撑着也没用,还不如让自己舒服一点呢!

    前面一步一步登山的康熙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太子的情况,他只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情磨练一下三个孩子的意志力,顺便看看他们的心性怎么样?

    让康熙比较惊讶的是,大儿子胤禔的体力比较好,这不奇怪。

    可是居然连老三的体力都能够坚持这么久,这就让他有点刮目相看了。

    这么对比下来,也就只有太子的体力稍微弱了一点。

    看来以后得加强太子在骑射方面的锻炼,增强他的体力了,总不能让太子在体力方面比老三还要差吧!

    其实陶长安的体力这么好,那是因为他修炼了内功的缘故,让才九岁的胤礽跟他比,无形当中就有点拔高了对比的标准了。

    即使胤礽是重生的,但他在身体方面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拿普通人的体力跟修炼了内功的人来比,这怎么可能有可比性。

    可惜这点只要陶长安没有说,其他人还是很难发现的。

    陶长安一直保持着跟在老大和太子后面,见胤禔已经气喘吁吁,胤礽也满脸通红,一副十分疲惫,走不动路的模样停下来了。

    他也一副累得不行的模样,嘟囔道:

    “走不动了走不动了,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啊,这路也太长了吧!

    太子二哥,我们停下来歇一会儿再爬吧!”

    毕竟以胤礽那个性子,想让他直接说自己爬不动了,估计放不下太子的脸面来,还是由自己这个年纪比较小的弟弟来说比较合适。

    在这点上面,已经在宫里学了不少心计的陶长安,还是十分有眼色的。

    毕竟看其他人耍心眼,自己只是简单的看着,光说不练也没用。

    反正仗着自己如今年纪小,即使做错了也能够被原谅,当然要趁着这个机会多练练手了。

    说实话,陶长安觉得只要自己实力足够的话,心计方面有没有?其实也不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能够看破其他人的心机,自己即使不会,但是实力放在那里的话,也不用怕自己会被那些耍心机的人算计到。

    这一次让自己学习理解宫里人的计谋,最主要的其实是想要让自己能够识破这些计谋,避免自己以后轻易的被人算计了。

    本质上,陶长安仍然只是那个普通人罢了,让他一下子变得十分有心机谋略,估计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可不觉得自己学了这宫里的这些手段以后,就能够让自己变得跟那些人一样心机谋略样样不缺,这也太勉强自己了。

    对他来说,能够不被其他人轻易算计了,能够自己安心的享受生活,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这一世正好学一学实践一下,等以后即使不用,遇到人家算计自己了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胤礽对老三这个弟弟,并没有多大的成见,毕竟那一世老三也只是一个文人,即使也露出了想要争皇位的意思,但并没有用什么太过分的手段,不是自己最大的威胁。

    因此听到老三喊累的时候,他顺势也不动了,往上望了一下,见自己父皇已经在前面走了一段路程了。

    反正也追不上他们,这么快爬上去也没什么用,还不如休息一下再继续爬呢。

    这辈子没了想要在康熙面前表现的想法,胤礽整个人放松多了,擦了一下额头的汗,让冯顺那了个垫子铺在石阶上,就一屁股坐了上去,说道:

    “爬了那么久的山,孤也累了,老三你要是也爬不动了,就跟孤一起先在这里歇一会之后再继续爬吧!”

    至于胤褆这个老大,胤礽就懒得管他了,毕竟即使是换了一世,老大对自己的态度还是那个样子,现在爬山这么久已经够累了,胤礽懒得浪费时间花在跟老大斗嘴上面。

    胤褆本来还在为自己赢了老二这个太子一头——走在胤礽前面感到高兴,如今听到动静,见老二老三都坐在石阶上不动了。

    第193章

    看到这个情况, 胤褆忍不住望了一下前头,见父皇已经走出好一段路了,后面也只是一些伺候的奴才和侍卫,一时之间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跟着老二老三他们一起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了?

    尽管胤褆感觉自己还能够坚持一会儿, 但要是待会自己没有休息爬山, 等爬不动的时候,老二老三休息够了, 追上自己怎么办?

    胤褆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 他可不想给老二嘲笑自己的机会, 因此犹豫了一会儿以后, 干脆也在前头找了一个干燥的石阶坐了下来休息。

    反正自己已经比老二快了一点, 也算是在体力方面胜过他了,这让胤褆还是感到非常高兴的, 证明自己一直努力锻炼身体这点并没有白费。

    胤礽看着老大那咧嘴嘲笑自己的模样, 撇了一眼就不打算理会他了。

    看着老大傻乎乎的, 以为压过自己就能够抢到康熙这个父皇的宠爱,胤礽只能够说他太天真了。

    老大都已经这么傻了, 胤礽在心理宽慰自己让自己不要跟傻子计较了。

    康熙那边很快就知道了胤礽他们已经停下来休息的事情, 对于三个孩子的选择,康熙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人保护好三位皇子的安全后, 自己就继续往山上走了。

    一直等到前面那明黄色的身影走远消失在拐角了, 陶长安看胤礽一点起来继续走的意思都没有?

    反正陶长安并不想自己冒头, 太子他们怎么干的, 自己就跟着怎么干, 维持住自己普通三皇子的人设就可以了。

    望着远处那山峦起伏的墨色, 呼吸着山里清新略带冰凉的空气, 感觉心胸都开阔了很多,出来走走看看风景也是非常不错的嘛!

    三个皇子坐着不走,旁边伺候的人自然也只能够在旁边等候着了,一直休息了半个时辰以后,胤礽看要是再不赶紧走,天就要黑了,拖延不下去了,这才不大情愿的起身,继续往前走了。

    胤褆见老二要追上来了,连忙带着人快速的往山顶爬去,就怕慢了会被老二老三他们给追上了。

    走在后面的胤礽和陶长安两个人,看前面的胤褆就好像被什么追一样,飞快的往前攀爬,就感到有点无语

    继续攀爬了一个多时辰以后,陶长安跟在胤礽后面,总算是到达山顶的菩萨顶佛寺,被早就候在那里的和尚领着去主殿那边找康熙和孝庄他们了。

    相比于一无所知的老大和老三,作为重生人士,胤礽其实是知道这一趟到五台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

    毕竟一直传说自己祖父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并没有死,而是假死以后,在五台山这边出了家。

    对于这样的说法,期初胤礽也是不信的,只以为是只是传言,可他清楚的记得,今年九月份的时候,自己这位祖父才真正病重,自己父皇当初可是带着自己赶过来见这位祖父最后一面的。

    既然已经知道了这次到五台山的目的是什么,胤礽自然能够做到心里有数,知道自己做什么才不会触犯到康熙和太皇太后的雷点,做事自然也就放松了很多。

    陶长安其实对此行,心里多少也有过猜测,反正后世对清朝的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说法,五台山这个清世祖出家的地方,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这些到底跟自己一个小孩子没有多大关系,最多是被带过去见见这位传说当中假死的清太祖,乖乖喊人就是了,也没有其他什么需要自己一个小孩子操心的。

    五台山这边的风景还是非常不错的,巍峨高大,周围五座山峰屹立着,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风景,还是能够带给陶长安不小震撼的!

    果然,等他们三个人被带去主殿那边的时候,太皇太后和康熙他们都在祭拜各类佛像,潜心念经,可顾不得理会他们三个人。

    三个人乖乖的跟着跪拜了一会儿后,就被康熙他们打发下去休息了。

    陶长安对康熙他们这些大人要去干什么,并没有多少好奇心,难得来一趟五台山,他自然要好好体验一番,看看这些跟以往不同的人和景色。

    大概在五台山这边玩了几天以后,陶长安他们就被带去见了一位老僧人,那位僧人看着慈眉善目的,看着十分亲近。

    跟着胤礽他们一起喊了人之后,他们三个人就听到那个人对康熙说道:

    “这就是你大的几个孩子啊,看着都十分有精神,你教导得都不错!

    不过这寒冬腊月的,让孩子们陪你跑到这边来,到底辛苦,以后就不用带孩子们过来了,让孩子们好好的待在家里读书学习吧!

    我这里什么都没有,来了也只是浪费孩子们的时间,阿弥陀佛贫僧已经是出家人了,俗世的尘缘已了,施主你们尽早回去吧!”

    到底是自己的父亲,康熙对福临的感情还是非常复杂的。

    可康熙如今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渴望父爱的孩子了,见福临这个态度,他也没有感到伤心,只是说道:

    “祖母她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一直都挺想您的。

    这次跟着朕跋涉而来,也只是想要见您一面而已。

    毕竟这次一别,也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再见一面的机会,您不去见一见祖母吗?”

    见康熙提到太皇太后,福临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只是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福临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以后,这才说道:

    “贫僧尘缘已了,这里不是你们长期应该待的地方,施主你们还是请回吧,阿弥陀佛”

    那位老僧人说完这话以后,就开始闭眼诵经,不在理会康熙陶长安他们这些人了。

    胤褆见到那个僧人胆子居然这么大,居然敢无视自己父皇和皇子,脸上闪过怒气,但见康熙只是沉默了一会儿后,就带着他们一起出来了。

    胤褆到底也是在宫里混了几年的人,见康熙这个反应,再看了一下老二老三他们?

    见他们都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跟在父皇身后,胤褆也就歇了自己想要出声抱不平的心思,乖乖跟着一起离开了。

    康熙看了一眼三个孩子,说道:

    “保成保清你们三个只带着伺候的人到处去逛逛吧,只是不要走远或者还是去危险的地方。

    过几天估计就会启程回去了,你们做好准备吧!”

    说完这话以后,康熙就转身带着人去找太皇太后了。

    毕竟这次到五台山来,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太皇太后跟福临见一面,要是错过这次机会的话,下次估计也没什么机会再让太皇太后完成这个念想了

    陶长安可不管康熙和太皇太后以及福临他们之间的纠葛。

    这几天不是跟着胤褆这个老大到山里布置陷阱狩猎,就是跟着胤礽这个太子去观赏五台山这边的名山大川,欣赏品尝五台山这边的美景美食,日子过得那是十分乐呵的!

    胤礽对那些舞刀弄枪的事情不是很干感兴趣,只是好不容易重来一遍,他就想珍惜这个机会,好好的体会一番上辈子错过的那些美食美景,享受一番以前没有品尝过的人生滋味。

    这几天因为不需要把所有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面,胤礽带着陶长安到处闲晃。

    胤礽倒是发现自己以前对老三可能不够了解,在去寻找美食美景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居然跟老三在不少方面见解差不多。

    无论自己聊什么,老三读能够搭上几句话,虽然老三对一些事情只是粗浅的了解而已,但也能够说明他的见解已经比一般人厉害很多了。

    要知道胤礽自己能够懂得这么多,那也是靠一直努力学习,以及上辈子活了差不多一辈子后,慢慢积累才达到这个水平的。

    在胤礽看来,老三如今也才六七岁,就有这样不凡的见解,以后只要好好培养,不走歪了的话,估计能够变得比上辈子认识的那个老三要厉害多了!

    胤礽发现这辈子的老三,可比上辈子的时候可爱多了。

    可能是因为老三如今还是孩子的缘故,才没有像上辈子满口四书五经那样惹人讨厌吧。

    以前胤礽就比较遗憾,自己那么多兄弟,居然没有一个跟自己比较合得来的。

    其他兄弟联合的联合,称兄道弟的称兄道弟,就自己一个人显得有点孤家寡人。

    上辈子被康熙这个父皇教导得傻了,把自己抬得太高,放不下架子跟后面那些弟弟来往。

    这辈子胤礽已经不把皇位视为自己的所有物了,最后谁能够坐上那个位置,这得看康熙这个父皇最后怎么选了?

    没有那种把大清视为自己责任,必须逼着自己努力成长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既然觉得老三比较合得来,以后可以多跟老三来往一下,要是老三以后变了,到时候自己再减少跟他的往来就好了。

    胤礽已经想开了,自己身上如今能够让人看得上眼的,不过是太子这个名号而已,其他方面自己其实跟其他兄弟差不多。

    第194章

    虽然胤礽是这么想的, 但面上他也只是多带着陶长安出去了几趟而已,并没有做更多的动作了。

    玩了几天之后,朝中那边还要很多事情需要康熙回去处理呢。

    不能够在五台山这边耽误太多的时间,让人收拾了一下之后, 康熙和太皇太后他们就带着陶长安他们一起回京了。

    这次回到宫里以后, 听说太皇太后就病了一段时间,好长时间没有见其他人。

    等陶长安他们见到太皇太后的时候, 已经是好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陶长安并不关心太皇太后他们在五台山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也懒得探究她病倒的原因。

    反正这些事情跟自己又没有什么关系, 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等到差不多七月份的时候, 康熙举行了木兰围猎, 这次康熙本来只打算带着胤褆和胤礽两个人一起过去的。

    可谁让最近这一段时间,胤礽发现老三做的很多事情都十分合乎自己的心意, 跟这个弟弟越发亲近了起来呢。

    这次能够有机会去木兰围场那边转转, 要是少了老三, 岂不是太过无聊了?

    胤礽为了能够有个伴,不想天天面对老大那张只会挑衅自己的脸, 就求了康熙允许把陶长安也一起带过去了。

    康熙见太子难得开口求自己一次, 觉得反正老三年纪也可以照顾好自己了,带上他也不费劲,这才答应了下来。

    陶长安本来还有点失落自己不能够跟前出去玩呢, 没想到太子就帮忙把自己塞进队伍里面了。

    听到能够一起出宫玩, 陶长安自然是十分乐意的。

    为了答谢太子的帮忙, 他还破例让荣妃给准备了不少路上能够吃的麻辣肉干, 送了一部分给胤礽, 说是等在路上无聊的时候吃。

    这种麻辣肉干, 还是陶长安以前特地收集的方子, 制作出来的肉干特别有嚼劲十分好吃。

    胤礽最近一段时间对美食也比较喜欢,等冯顺试过毒以后,就拿起来一块尝了一下,发现确实十分好吃,就笑着说道:

    “没想到荣妃娘娘还有这么一手好手艺,确是十分好吃。

    这次要不是恰巧帮了老三你一个忙,还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会让孤品尝到这样好吃的肉干呢!”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陶长安跟胤礽这个太子已经混得有点熟了。

    一点都没有把他这话放在心上,而是笑着说道:

    “太子二哥你没有吃过的美食多了去了,等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再一起去好好的品尝一番。

    听说这次木兰围场那边的烤肉也特别好吃,到时候还要靠太子二哥你多带弟弟去见识见识了!”

    木兰围场靠近蒙古草场那边,想到可以到那边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见识一番草原的环境,陶长安还是挺兴奋的。

    胤礽看着兴奋的老三,也只能够由着他去了。

    毕竟他总不能够说上辈子他已经去过好多次木兰围场了吧。

    这辈子他也还小,这次也是第一次去木兰围场那边呢。

    因此胤礽只能够说道:

    “听说蒙古那边的人特别擅长烤肉,等到了那边之后,我们可以多试试不同的烤法,看看那种烤肉比较好吃?”

    “好啊好啊,弟弟我也会烤肉呢,到时候一起看看哪个烤肉好吃吧!”

    陶长安说着说着,就有点忍不住吸一吸口水,都有点馋了。

    虽然宫里也没有缺他好吃的,但毕竟吃了这么多年,好吃是好吃,但也没有多少新鲜感了。

    偶尔能够换一换口味,还是非常好的嘛!

    康熙第一次去木兰围场,荣妃作为四妃之一,这次也能够跟着一起去了。

    自从进宫以后,荣妃几乎都没有出过宫门,这次好不容易可以跟着皇上一起出去,她脸上的笑容都真了很多。

    不过想到这次自己和小儿子都能够去玩,就女儿荣宪一个人留在宫里,这让荣妃怎么能够放心?

    小儿子那么机灵,又是跟着交好的太子一起出去,路上有太子照应着,荣妃倒是不担心他会出什么事情。

    可女儿一个人留在宫里,要是自己不在宫里的话,万一有什么事情,那让女儿荣宪怎么办?

    手心手背都是肉,尽管荣妃自己也非常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出去走走,但到底放不下女儿,有点犹豫的对陶长安说道:

    “要不额娘就不去木兰那边了,让荣宪一个人留在宫里到底不是那么放心,我还是留下来陪着荣宪吧!”

    荣宪公主本来就十分羡慕自己弟弟居然也能够去木兰围场玩,也知道这个机会对额娘来说也多难得。

    听到自己额娘居然为了自己,想要放弃去木兰围场的机会,不由得有点急了,连忙说道:

    “女儿一个人留在宫里并没有什么,宫里还有嬷嬷和其他人照顾着呢,额娘你不用担心女儿。

    难得可以出宫一次,额娘你就放心出去走走吧!”

    对于荣妃来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能不能够出宫,相比起来还是不那么重要了。

    她十分高兴女儿的懂事吧,不过还是坚持道:

    “这次不出去也没什么,有了第一次机会,想比以后皇上肯定会经常去木兰围场那边的。

    等以后有机会了,额娘到时候再去玩一趟好了。

    额娘别的不求,只希望看着荣宪你和长安两个好好的长大,这样比出去玩再多次都开心!”

    感受到额娘对自己的爱,荣宪心理还是非常开心的,即使额娘后面有了弟弟他们,但对自己的疼爱也从来没有掺假,这才是让荣宪能够一直跟弟弟们这么和睦相处的基石。

    要是换了一个偏心的额娘,只疼弟弟不疼自己的话,荣宪觉得自己肯定会吃醋,跟弟弟们的关系也不能够心无芥蒂的处得这么好。

    陶长安其实也是比较能够体谅荣妃和荣宪他们这种在宫里待得太久,几乎都不能够出宫之人的心情。

    好不容易有一次机会,他也不想让荣妃错过,想了一下,他说道:

    “要不我去跟太子那边说一下,让太子帮忙说一下情,再去求父皇通融一下,看能不能够带荣宪一起去木兰围场那边吧!

    不过这事也不一定能成,只能够尝试一下。”

    荣宪听到弟弟愿意为自己努力尝试一下,就已经非常高兴了,她一脸高兴的说道: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太子殿下了,要是因此惹父皇不高兴怎么办?

    算了,长安你有这一份心意就行了,皇姐留在宫里也习惯了,长安你和额娘一起木兰围场那边玩一下吧!”

    自己额娘和弟弟对自己这么好,荣宪已经感到非常开心了,大不了等以后她嫁人了,到时候就可以天天出去玩了。

    只要自己额娘和弟弟好好的,以后就会是自己嫁人后的依靠,荣宪也不想让弟弟因为自己去惹父皇不高兴。

    陶长安看荣宪这么懂事,安慰她道:

    “没事,只是尝试一下,要是父皇实在不同意就算了,万一有太子帮忙说情,父皇同意了的话,那就更好了。”

    陶长安对康熙这个父皇,心里其实没有多大的敬畏感,毕竟康熙也不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人。

    不管怎么说自己都是他的亲儿子,即使没有像疼爱太子那样疼爱自己,但对自己这个三儿子,多少还是有点关心的。

    只要自己没有干什么太过分的事情,单纯的想让姐姐跟着一起出宫一趟,康熙即使不同意,也不会因此对自己这个儿子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

    从钟粹宫那边出来以后,趁着还没有最终定下出宫名单的时候,陶长安抓紧时间去了毓庆宫那边一趟。

    对胤礽他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样子,十分直接的就把自己想要带荣宪一起出宫的意思给说了。

    “太子二哥,你也知道这次臣弟能够跟着你一起去木兰围场了,额娘那边也可以跟着父皇一起去。

    三个人就剩下荣宪一个人不能够去的了,让她一个人留在宫里,额娘和臣弟都有点不大放心。

    这次过来就是想请太子二哥你帮忙,和臣弟一起去跟父皇求一下情,看能不能在出行的队伍里面多加一个名字,让荣宪也有机会出宫看看啊?”

    胤礽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问题,他之前只是想带老三一起去木兰围场那边做个伴而已。

    如今人家母子三个,总不可能让两个人去,就留下荣宪一个人在宫里吧?

    不过就这么轻易的答应老三的请求,岂不是显得自己十分容易请动,他不置可否,没说答应还是不答应,只是说道:

    “陪老三你一起去父皇那里求情也不是不可以,那就要看看老三你用什么来表示表示了?”

    陶长安可不觉得胤礽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提这个要求估计是有什么其他考量吧。

    想了一下,实在是想不出他想要什么来,就干脆直接说道:

    “臣弟这里有什么是太子二哥你看得上眼的,太子二哥你就直接说吧。

    要不然让弟弟自己猜,估计猜到天黑都猜不准二哥你心思,就别浪费那个时间了吧!”

    第195章

    胤礽想了一下, 也不为难老三了,暂时想不出自己想要什么,就说道:

    “算了,这次先记着, 等以后孤想到要什么了, 到时候再告诉老三你吧!”

    陶长安其实也没有觉得胤礽会看上自己什么东西,毕竟自己有的太子那里都不缺。

    不过为了不让太子以后有狮子大开口的机会, 陶长安还是喜欢把丑化说在前头, 答应道:

    “行, 不过以后太子二哥你要的东西或者事情, 可不能够违反律法道德规则这些, 得是臣弟能够办得到的才行!”

    胤礽本来也没有想要为难老三,只是让他明白让自己帮忙的话, 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免得以后老三什么事情都想让自己帮忙。

    他笑着说道:

    “老三你有多大能力, 孤是知道的,放心吧, 不会提你办不到那些事情的, 这点孤心里有数!”

    两个人说定以后,看了一下时间,这个时候正是康熙准备用晚膳的时候, 趁着康熙有点时间理会他们, 太子也没让老三催促, 直接带着陶长安一起到乾清殿那边去求见康熙了。

    康熙听到梁九功说太子和老三来见自己, 还感到有点奇怪, 让胤礽他们两个人进来以后, 抽空从一堆奏折里面抬起头来, 说道:

    “保成老三你们两个怎么一起过来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要是没有什么事情,两个人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过来见自己了。

    毕竟是属于自己的事情,陶长安并没有让太子帮自己出头,而是先上前一步行礼请安后,说道:

    “父皇,太子二哥是儿臣特地请过来帮忙说情的。

    事情是这样子的荣宪都长这么大了,还从来没有出过宫门呢,因此儿臣和额娘都想让荣宪一起去木兰围场那边走走,见见宫外的世界也是好的。

    儿臣怕一个人见不到父皇您,这才干脆拦着太子二哥一起过来了,希望父皇您成全!”

    这次其实也是康熙第一次去木兰围场那边进行游猎。

    为了这一次出行,他可是早早就开始准备了,连猎场那边都是提早安排好的。

    这次去木兰围场可不仅仅只是出去游玩,而是想要借狩猎这个活动,像蒙古以及科尔泌那边展示大清的强大,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的政治目的。

    除了必须要过去的人之外,康熙并没有打算带太多的人过去的。

    不过考虑到老三最近跟太子比较合得来,太子难得有一个能够说得上话的兄弟,自己要是这点面子都不给的话,怕让人瞧轻了太子去。

    因此康熙只是把目光看向太子,问道:

    “保成你跟着老三为这件事情一起过来,心里是怎么想的?

    是不是也觉得可以让荣宪跟着你们一起出去比较好?”

    如今的胤礽可不会被康熙这样的询问吓到,不紧不慢、语气清晰的说道:

    “父皇您跟儿臣说过去木兰围场的意义,儿臣并没有忘记。

    只是老三到底难得跟儿臣开口一次,儿臣想着只是多塞一个人到队伍里面而已,并不是十分为难的事情,这才答应老三一起过来找父皇您的。”

    胤礽表明立场,证明自己并不是胡闹乱来的人,知道后果并想清楚了才来的。

    康熙对于太子这样冷静清晰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

    试问谁家孩子才十来岁就能够思路如此清晰的回答自己这样的问题?

    太子越是优秀证明自己这个父皇教导得越好,以后大清越有希望能够发展得越好。

    “既然老三你都已经求了太子帮忙做说客了,那朕要是不答应你这个请求,未免就太不给太子和老三你们两个面子了。

    这次就算了,不过下次你们要想做什么事情之前,可得想清楚后果,获得朕许可之后才能够做,可不能够鲁莽!”

    这次要不是自己心情不错,可不一定会答应老三这样的请求。

    要是人人都跟老三一样,那自己这次出门得带多少人一起出去啊?

    见康熙看在太子的面上,答应了自己的请求,陶长安就十分高兴了。

    “儿臣多谢父皇成全,多谢父皇和太子二哥,谨遵父皇您的教诲,儿臣以后一定会三思而后行,不会莽撞行事了!”

    反正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被康熙说两句那根本就不痛不痒。

    表面上坐乖儿子的形象保持住就行,至于心里怎么想的?

    以后会不会按照康熙这个父皇说的去做,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胤礽这个老油条那就更加是把康熙这话当成耳边风了。

    反正自己父皇那是恨不得把自己教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大清皇太子。

    可等自己真正成长起来,有可能威胁到父皇的时候,这位父皇的态度就不会是如今这个样子了。

    体会过康熙冰火两重天的对待以后,胤礽已经学会自己判断那些话该听,那些话不该听了。

    胤礽抱拳点头应着:“儿臣谢父皇教导,以后定会谨记在心!”

    等胤褆那边听到老二老三他们两个陪着父皇用晚膳的消息以后,直接把杯子给摔碎了,气愤的说道:

    “老二实在是太阴险了,把老三给拉拢了过去,做什么事情就落下我这个老大,显得他们更加孝顺听说,可恶!”

    胤褆气得走来走去,可老三明显跟老二的关系比较好,自己这个时候即使过去拉拢老三,估计也没什么用。

    至于其他兄弟,老四一直忙着给佟贵妃侍疾,平时在上书房那边一结束,就急急忙忙的跑回去了。

    胤褆就是想要拉拢年龄不大的老四,那也是无从下手。

    胤褆想了一圈,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办法以后,只能够安慰自己其他兄弟还小,等以后其他兄弟都长大了,自己就不会再被老二老三两个人孤立了。

    从乾清殿那边出来以后,陶长安见天色都已经黑了,也就不在耽误胤礽的时间了,感谢了一番以后,这才急急忙忙趁着下匙之前,跑到钟粹宫那边跟荣妃和荣宪他们分享这个好消息了。

    荣妃没有想到小儿子这么快就能够让皇上答应这事了,想到女儿也能够跟着自己一起出宫了,她还是感到非常高兴的!

    “这次事情能办成,多亏了太子帮忙,等明天有空额娘再多做点好吃的,长安你带过去给太子,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了!”

    太子那边什么都不缺,荣妃也不敢跟东宫那边太过亲近,只能够暂时用这种方式表示谢意了。

    陶长安笑着点了点头,答应道:

    “太子比较喜欢美食,别的东宫那边都不缺,额娘你让人多准备一些好吃的,让儿子拿过去就行了。”

    反正这个人情也是以后由陶长安来还的,荣妃这边无论有没有表示,都是可以的。

    胤礽作为重生人士,可不就小心眼到跟后宫的一个宫妃计较。

    荣宪第二天知道父皇已经答应让她也跟着一起木兰围场的和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跳了起来!

    十分兴奋的围着荣妃和陶长安他们叽叽喳喳的说了好些话,期盼起出宫以后能够见到各种新奇好玩的事情来了。

    对于女儿难得活泼起来,有这个年龄小女孩的该有爱玩的性子,荣妃还是笑得十分纵容的。

    这个宫廷真的是把人给逼得变了模样,即使是孩子,要是不早早懂事听话的话,想要在宫里过好一点的日子,那也是比较困难的。

    荣妃心疼女儿早早的懂事起来帮着自己一起照顾小儿子,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件事情能够让女儿这么喜欢高兴的,荣妃当然比较纵容女儿多高兴一会儿了。

    等到启程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十多号的事情了。

    这次陶长安因为年纪还小,就干脆跟着荣妃坐一辆马车了。

    马车里面是加大的,坐两三个人还是非常宽敞的。

    长长的队伍从宫里出发,浩浩荡荡的慢慢走过京城的长安街道。

    街道两边已经被官府提前给清理了一番,街道上并没有什么行人,透过马车的车窗,只能够隐隐的看到远处客栈酒楼里面有不少人。

    荣宪爬在用轻纱遮挡住一部分的车窗,不停的往外看着那些跟宫里完全不同的景象。

    时不时拉着荣妃这个额娘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路上兴奋得不行!

    荣妃自己也透着车窗缝隙往外看着,毕竟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看看宫外的景色了。

    宫里虽好,但规矩实在是太多了,一言一行都有讲究。

    在宫里那么多年,荣妃对宫里那些景色也有点审美疲劳了。

    现在能够看看宫外的景色,换一种心情,还是非常好的。

    虽然上次陶长安已经去过五台山那边了,但并没有看多少景色,就回宫了。

    对于京城这边的街道建筑这些景色,陶长安也是非常好奇的,早就爬在另一边的车窗往外瞧着了。

    只是他到底知道得多,并没有表现出跟荣宪一样惊讶惊奇而已。

    荣妃见小儿子这么沉稳,心里也是非常欣慰的。

    毕竟对于小儿子,她并没有教导太多,可小儿子从小开始就十分聪明,看着其他人,就能够学到很多手段。

    第196章

    小儿子越大, 荣妃就觉得自己这个儿子越是靠得住。

    不得不说,能够生出这样聪慧优秀的小儿子,荣妃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值了。

    只是她偶尔也想过,要是自己前面的几个儿子能够养住, 说不定他们也会这样聪明可爱呢!

    可以说没能够养住前面四个儿子, 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这是荣妃心里最大的遗憾了。

    这样的遗憾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治愈恢复的, 可能需要一辈子, 伴随着过世以后, 才算结束。

    陶长安这个时候可不知道荣妃这个额娘想什么, 只是受到荣宪的感染一样, 时不时往外瞧上几眼,看看外面的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

    出了京城以后, 管道两边就没什么人了, 也不需要官府提前肃清道路了, 时不时还是能够看到田间地头有不少老百姓在那里挥汗如雨的劳作。

    看着那些衣衫褴褛劳作的老百姓,陶长安就能够知道大清虽然号称是太平盛世, 但民间的老百姓过的日子, 还是比较艰难的。

    毕竟是一个封建皇朝,所有的生产力生产资料都集中在上层人手中。

    普通老百姓没有足够的田地,种植以后收获的粮食产量也不高, 日子自然好过不到哪里去。

    不过这些事情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解决的,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即使日子不好过, 但在康熙的治理下, 起码能够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

    那些贪官污吏也没那么嚣张, 比起其他时候, 也算是比较好的了。

    陶长安都能够看得到的景象, 坐在前面马车里面的康熙和胤礽他们自然也能够看得到。

    这些年来康熙已经尽量让吏治变得清明了很多,老百姓的日子相比起来,比康熙当初看到的已经有所好转了。

    看到外面的情况,康熙十分欣慰的跟坐在旁边的胤礽说道:

    “保成啊,外面老百姓们的日子可不好过,这些年在朕的治理下,只能够让他们勉强有活干有饭吃,但距离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以后等你接过大清的担子以后,你一定要把父皇没有做到的事情努力做到啊!

    让大清所有的老百姓看看,在我们满人的治理下,他们的日子过得可比当初汉人治理的时候好多了。

    他们能够过上这样的好生活,靠的可是我们满人,只有让老百姓他们意识到跟着我们有好日子过,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满汉一家亲,稳固我们对大清的统治,这样的重任保成你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才能够不辜负父皇的期待!”

    胤礽看着外面那些老百姓,其实心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毕竟他一直住在宫里面,可没有体会过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不能够深切的体会老百姓他们的日子是怎么样的了。

    不过想到以后大清居然会被外面的红毛鬼子攻破,那样国破家亡的惨像,让胤礽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非常不舒服的。

    即使他上辈子没坐上皇帝的位子,但早已经把大清视为自己的家了。

    自己的家居然被一直看不起的红毛鬼子占领欺凌了,胤礽自然是非常不高兴的。

    不为了那些老百姓,也要为了争口气,胤礽都不会让外面那些人有机会再侵犯大清领土的。

    不过对于康熙的教导,表面上他还是一副受教的模样,答应道:

    “父皇您放心吧,儿臣会好好学的。

    不过在儿臣眼里您就已经是最厉害的明君了,不用儿臣,在父皇您的治理下,老百姓他们也能够过上好日子。

    儿臣哪里比得上父皇您厉害呢,以后还需要在父皇您的教导下,才能够有所进步,但想要达到父皇您这样的程度,没有几十年估计儿臣是做不到的。”

    康熙对太子的期望和要求可是非常高的,本来有点不高兴胤礽说没有自己这个皇帝厉害。

    毕竟胤礽是康熙亲手教养长大的,要是比不上自己,岂不是说明自己教导得不够好,不过没等康熙沉下脸色训斥太子,胤礽就一脸认真的说道:

    “在儿臣眼里,父皇您确实已经非常厉害了。

    儿臣没有经历过您以前的困境,想要轻易的超过父皇您,那怎么可能呢?

    不过幸好父皇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有您在,大清的老百姓自然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

    您可是儿臣的主心骨,要是没有您,儿臣可撑不起大清这样的重担,所有父皇您可千万要好好的保重好身体,好好照看着大清和儿臣才行啊!”

    那一副小儿离不开父母的模样,让康熙看了还是只能够安慰自己,太子毕竟还小,自己如今就这么说,估计让他感到不安了。

    他如今才十岁,虚岁也只是十一岁而已,小肩膀扛不起大清这个重担,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康熙只能够无奈的看着太子,说道:

    “父皇总有老那一天,保成你还是需要好好努力,等以后才好接手大清这个担子。

    如今时间还有,倒是不用那么着急,你就先在旁边看着父皇是怎么治理大清的,先多学一点经验吧!”

    只要不提让自己再努力学习成长什么的,胤礽就能够心平气和的,跟在旁边学习,至于学得怎么样,还不是看自己了。

    “嗯,保成会好好跟父皇您学习的。

    不过在儿臣心里,即使儿臣以后长大了,也不可能比父皇您厉害,能够学到您的几分,就已经十分了不起了,父皇在儿臣眼里才是最厉害的。”

    被太子这么崇拜的看着,康熙的那点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毕竟比起朝中大臣那有点虚伪的奉承,太子这种不带丝毫功利之心的真诚崇拜,才是最让人开心的。

    不得不说,有时候真诚加上赞美,这种真心话才是最致命的。

    看康熙那晴转多云,勉强压抑住上扬嘴角的样子,就知道胤礽这话的效果有多好了。

    胤礽其实不喜欢康熙再说把大清交给自己的话语,反正最后也不一定能够实现,还不如省了那个功夫,做点自己真正喜欢做想做的事情呢。

    上辈子自己就是太过为康熙这个父皇着想,把大清当成自己的责任了,才会浪费了一辈子的时间。

    在没有想明白自己真正的想要做什么之前,胤礽打算先过好自己如今的日子,让自己不留下遗憾先。

    即使康熙一直教养自己长大,可如今胤礽已经搬到东宫毓庆宫这边单独居住了。

    康熙这个父皇最多也只是关心一下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不好,学习进度怎么样?

    但也不能够陪着自己过日子,一天或者一个月当中,胤礽大部分时间还是自己渡过的。

    自己都过不好了,哪里还能够顾得上帮助人家过上好日子啊?

    反正胤礽不是那种无私的人,在想明白了以后,自然不会再按照康熙教导那样,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学习成长,为大清操心上面了。

    在这点上面,胤礽跟陶长安还是非常有共同语言的,这才是他们这辈子关心处得比较好的原因。

    毕竟要是没有共同语言,凭借胤礽的心高气傲,还有陶长安那并不喜欢奉承人委屈自己的个性,肯定是处不来的。

    可如胤礽想开了,陶长安也一直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志向,毕竟喜欢享受养老生活,可不就是一拍即合,平日了多了一个一起吃喝玩乐的狐朋狗友嘛!

    要是让康熙知道老二老三两个人是这个原因才合得来的,估计得气死。

    不过谁让胤礽表面掩饰得好,凭借着上辈子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康熙面前装出一副很努力学习的样子。

    用实力来装模作样,估计还是比较少人能够看得穿的。

    至于陶长安,他一直都表现得知识记忆力好一点的普通人而已。

    即使理解了先生在课堂里面教的那些东西,但也会一副认认真真学习的模样,表现得不好不差,按时完成课业,这就已经让康熙和上书房那边的先生找不出什么毛病来了。

    两个喜欢扮猪吃老虎的人,凑在一起吃喝玩乐,别人见了还以为他们两个在努力学习,只是累了的时候喜欢吃点好吃的,这点也不过分,连康熙知道胤礽和陶长安喜欢折腾御书房的大厨做好吃的,也没有阻止。

    反正孩子喜欢吃好吃的喝好喝的,那不是非常正常嘛。

    只要不闯祸,认真学习听话,那就已经是好孩子了。

    人总是对好孩子比较宽容的,即使看见他们做什么事情过分一点,也会主动给他们找理由说服自己的。

    走了半个多月的路以后,一行人总算是到了木兰围场这边了。

    驻营之后,陶长安就被胤礽派来的冯顺连人带着东西,都一起搬到太子胤礽那边去了。

    显然胤礽之前说让陶长安一起过来作伴的话,确实是真的,这不一到达目的地,陶长安就被胤礽给拎过去陪着了。

    太子可是住在皇上帐篷的旁边,那边的安全并没有什么问题,荣妃还是比较放心让小儿子住过去的。

    第197章

    有人能够帮自己带一个孩子, 少管一个孩子荣妃还能够轻松一点呢!

    荣妃这边自然跟惠妃宜妃他们凑在一起找乐子玩,也不需要陶长安照看着,让嬷嬷他们照顾好额娘和姐姐以后,陶长安就放心的跟着冯顺去找胤礽了。

    不过毕竟还不是那么放心额娘和姐姐他们两个的, 陶长安还是暗地里有让让帮忙注意着荣妃和荣宪他们那里的。

    万一有什么事情, 也能够及时通知自己,安排好了以后, 陶长安也到了太子这边。

    胤礽这个时候已经让人把放养在围场里面的山羊给猎来了一只, 宰杀好了准备做烤肉吃了。

    见陶长安过来了, 胤礽高兴的招了招手, 说道:

    “老三你不是一早就盼望过来能够吃上这边的烤肉了嘛, 赶紧过来看看,有什么你喜欢吃的?”

    几张矮桌上面, 肯定不全都是山羊肉, 也有好些水果蔬菜, 以及其他的肉类。

    陶长安甚至看到了毕竟少吃的一大碟牛肉,脸上顿时挂起了笑容来, 高兴的说道:

    “还是太子二哥你有办法, 这么多好吃的,弟弟正好也带来了秘制的调料,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弟弟的手艺有多厉害吧!”

    要知道为了能够吃上更好的东西, 顺便答谢一下胤礽对自己的照顾, 陶长安这次可是拿出了在上个低级修武世界里面, 特地用那个世界富含灵气的植物制作而成的调味料。

    用这种调味料制作出来的烤肉, 那滋味简直是好吃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毕竟是含有灵气的东西, 即使那些植物里面含有的灵气十分稀少, 但也能够胜过普通植物一大截了。

    起初胤礽对老三的话有点不以为然, 不过当他把秘制的调料撒到烤肉上面以后,顿时整个帐篷里面充满了一种极其诱人的香味,让人闻了忍不住连口水都流出来!

    问道这股香味,胤礽都有点忍不住了,凑过来拿起陶长安烤得差不多的烤肉,吃了起来。

    这些肉都已经提前验过毒了,一边伺候的冯顺倒是没有阻止太子殿下的这个举动。

    要不是身份不够,冯顺都想跟自己主子一样,也尝尝三皇子殿下的烤肉是个什么滋味了?

    胤礽趁着热乎劲连吃了好几一串烤肉以后,这才喝了一碗酸梅汤解暑,满足的说道:

    “没想到老三你还藏了这么一手,这烤肉是孤这么多年以来,吃过最好吃的烤肉了,鲜嫩香辣,实在是太好吃了!”

    这么说完,胤礽就把目光盯上了陶长安拿来的那瓶秘制调料,一边吃一边说道:

    “老三你这调料难弄吗?能不能多送孤几瓶?”

    陶长安也好久没有吃用这种秘制调料做的烤肉了,他一边吃着一边还不忘多烤几串。

    “这种秘制调料其中一种配料十分难得,可不好找,这也是弟弟我好不容易才配齐的。

    不过既然太子二哥你都开口了,弟弟还是能够匀给你两瓶的。”

    这么好吃的东西,要是不稀有,自己哪里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听过啊。

    听到这东西难得,胤礽就觉得非常正常。

    “那孤就多谢老三你的割爱了,不得不说你这次的惊喜,还是让孤感到十分惊讶和高兴的,不错不错!”

    胤礽和陶长安两个人在大吃大喝,可苦了距离太子帐篷不远处的胤褆和康熙他们了。

    那种霸道的香气透过帐篷的缝隙,可是传到周围不少人鼻子里面。

    本来康熙正在皇帐当中处理这一路上堆积下来的奏折,可是闻到这个香味以后,顿时感到肚子里传来一阵饥饿的感觉!

    那香味实在是太过诱人了,康熙忍不住放下手里的奏折,抬起头来问道:

    “外面那是什么味道,这么香,是从哪里传来的?”

    别说康熙了,梁九功这个吃过不少好东西的人,都被这股香味给吸引住了。

    见皇上问起,梁九功连忙说道:

    “回禀皇上,这香味是从太子帐篷那边传出来的,据说太子和三皇子正在里面烤肉吃呢!”

    没想到居然是太子和老三两个人搞出来的动静,这就让康熙来了兴趣。

    感受到肚子里面传来的阵阵饥饿感,康熙直接站起身,往帐篷外走去,说道:

    “既然是太子他们,那朕倒是想看看他们怎么搞出这动静的?”

    另一边的胤褆早就听说老二邀请了老三过去烧烤了。

    老二老三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单独撇下自己,两个人出去玩了。

    尽管心里面愤愤不平,但胤褆其实还坐得住。

    可当闻到那股诱人的香味以后,胤褆差点口水都流出来了。

    让伺候的人打听出那香味是老二老三他们搞出来的,胤褆顿时就犹豫起来了。

    毕竟他跟太子的关系可不怎么好,互相都看不顺眼,要是就这么上门去要吃的,老二不给的话,自己岂不是非常没面子?

    胤褆还在纠结不定的时候,看到康熙这个父皇正在往老二那边过去的时候,顿时就有点坐不住了。

    东西他想吃,但父皇的宠爱他也要争,可不能够让老二借着这个机会获得父皇更多的宠爱和看重了。

    胤礽和陶长安两个人吃了一会儿之后,肚子里面已经填得差不多了。

    毕竟烤肉再好吃,他们的肚子也就那么大,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吃进肚子里面。

    胤礽这个时候已经等不及的,自己直接上手烤肉吃了。

    等听到帐篷外传来:“皇上驾到!”的声音后,胤礽和陶长安两个人只能够赶紧起身迎了上去。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康熙迈步进来,随便的看了两个儿子一眼,语气平和的说道:

    “你们两个起来吧!朕听说你们两个再搞烤肉吃,闻着味道不错,是谁的手艺啊?”

    康熙富有四海,可做不出主动说自己是来蹭饭的话来,不过也不用他主动说,一般下面有什么好东西,都会主动献上来。

    这个时候胤褆也赶了过来,直接说道:

    “太子老三你们有好东西吃,怎么自己偷偷的先吃上了,也不说献上一些给父皇尝尝,枉费平日父皇那么疼爱你们了!”

    好不容易抓住一个可以抹黑老二的机会,胤褆可不会错过。

    面对康熙的看过来的目光,胤礽和陶长安两个人一点都不急,怕什么,康熙这个父皇总不能够为了这么点小事,就对他们两个怎么样的吧。

    因为对康熙的性格十分了解,胤礽主动上前把位置给让出来,让伺候的人重新上过各类肉和菜。

    等安排得差不多了,他这才解释道:

    “父皇,不是儿臣不想把好东西进献给您,只是这个烤肉儿臣们也才是第一次吃。

    只是没有想到加了老三秘制调料的烤肉会这么好吃罢了。

    我们吃完以后,正想要给您送去一些,父皇您和大哥就过来了。

    正好可以让父皇您尝尝加了老三秘制调料的烤肉有多美味,父皇您可千万要好好的尝一尝!”

    早在拿出秘制调料的时候,陶长安就知道这些调料肯定能够引起胤礽和康熙的注意,对此已经做了完全的准备,并不怕他们去细查。

    陶长安仗着自己年纪小,一点都不怕反而十分得意的说道:

    “父皇大哥,这秘制调料可是儿臣根据古方改良的,味道非常好吃。

    这次肉疼的掏出来分享给太子二哥,也只是为了感谢太子二哥愿意带儿臣过木兰围场这边玩。

    要不是这样,儿臣可舍不得拿出好不容易才制作成调料来!

    没想到儿臣的手艺这么好,太子二哥都尝过了,都夸儿臣十分厉害呢!”

    看着老三那一脸得意骄傲的模样,让康熙这个父皇看了都有点牙疼。

    先不说那调料好不好,光是老三一个皇子,居然去折腾什么调味料,这就有点上不得台面了。

    想要说什么,不过看到老三那得意骄傲的模样,看在老三还小的份上,康熙决定先尝过烤肉的味道后,再来说老三的问题。

    毕竟自己这次就是冲着烤肉来的,要是还没吃上烤肉,就把老三训一遍,待会自己吃起烤肉来,就显得自己有点无理取闹了。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行,让朕也尝尝这烤肉的味道,看有多么的神奇?

    不过老三你才多大,要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业上,可不能够浪费时间去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面。

    你现在还小,先把本事学好了,以后才能够有出息。”

    康熙到底忍不住,说到后面了,还是忍不住端起大家长的架子,说了陶长安一顿。

    毕竟在康熙看来,作为皇子身份已经够尊贵了,但要是没有真才实学,以后走出去岂不是会被人笑话。

    丢了儿子自己的脸面还没什么,康熙就怕连皇室和自己的面子也跟着丢了。

    陶长安一脸受教的点了点头,保证道:

    “父皇您放心吧,儿臣一定会好好跟着先生他们读书,不会让您失望的。

    这些东西只是儿臣读书累了之后,用来打发时间的,并没有花费儿臣太多的心思!”

    第198章

    自己这辈子都直接是皇子了, 又不能够当皇上,还要有什么出息?

    要不是有康熙这个父皇铁面无私的严格要求,陶长安都躺平摆烂,好好享受一番生活了。

    不过即使康熙这个父皇不允许, 陶长安也只是在面上上和胤礽这个太子一样, 表现得十分努力学习的样子,但私底下却是偷偷摸鱼, 混吃混喝的享受生活。

    有这个好条件不享受, 难道真的要把自己逼成一个知道学习, 什么乐趣都没有的学习机器吗?

    康熙自己这么做就算了, 居然还逼着所有孩子都跟着他学, 不得不说,做康熙朝的皇子, 每天三更半夜就要起来读书, 还要读一百二十遍, 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苦逼的。

    要是自己出息了,以后估计康熙有得头疼, 自己没出息反而是为了康熙好啊!

    康熙见老三乖乖认错了, 平时在学习上也确实没有耽误,这才没有继续揪着不放。

    这个时候宫人们手脚十分利落的已经把烤肉给准备好了,还加了陶长安拿来的秘制调料, 帐篷里面顿时满是那股霸道的香味, 让所有人都忍不住把目光看了过去。

    梁九功把准备好的烤肉端到康熙面前, 验过毒以后, 康熙就一言不发的吃了起来。

    一边的胤褆看着自己父皇都已经吃上了, 连忙让宫人也给自己端一份来。

    这个宫人可坐不了主, 在经过胤礽的同意后, 这才也给胤褆端了一份过来。

    胤褆如今也才十三四岁,定力可比不上康熙,尝了一口以后,好吃到连话都说不出来,连连点头让宫人继续多端几份烤肉给自己。

    康熙看到老大那没出息的样子,简直没眼看,不过这加了特制调料的烤肉,确实非常美味。

    连续吃了这么多烤肉,康熙不仅没有油腻的感觉,反而整个人觉得十分舒服,有一种说不会出来的清透之感。

    光是吃进去的这种感觉,康熙就知道那调料里面肯定加了好东西,要不然也不会让人感觉这么好了。

    等填饱肚子以后,光看康熙嘴上不说,但连吃了好几份的样子,就知道他对这份烤肉有多满意了。

    让人收拾一番以后,陶长安拿出来的那瓶调味料,这个时候已经摆在了康熙面前。

    光是从表面来看,康熙可看不出这瓶调味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闻起来味道特别好,让人忍不住想要多闻一闻。

    康熙怀疑这瓶调味料里面加了一些不该加的东西,不会是一些能够让人上瘾的东西吧?

    挥手让梁九功把东西拿下去让太医去验以后,康熙这才把目光看向了老三,问道:

    “老三你做这瓶调味料的时候,是按照哪个方子做的,用了那些东西一起配着而成的?”

    在皇权至上的时代,面对最高统治者,可没有什么秘方不传之秘一说。

    康熙问了,陶长安这个做儿子的可不能够抗拒不说,幸好他早有准备,把自己早就想好的那翻说辞拿了出来来。

    至于配料表,反正除了用灵植那部分外,陶长安都详细的说了一遍。

    大清这边可没有什么灵植,即使有跟上一世比较相似的植物,植物里面没有灵气,配置出来的效果也是十分不同的。

    康熙让人拿下去进行配置之后,这才准许陶长安回到旁边的帐篷休息,自己反身回皇帐篷那边继续忙去了。

    有康熙在场,胤礽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康熙把仅有的那瓶调料拿走了,这让胤礽感到比较失落。

    这么好吃的东西,不能够继续好好吃几顿,还是让他比较舍不得的。

    第二天陶长安一睡醒过来,就被早就候在那里的冯顺给带到胤礽这边用早膳了。

    看冯顺那笑眯眯的模样,陶长安就觉得肯定是太子那里又有什么事情想要找自己帮忙了?

    自己如今可还小,可帮不上太子什么忙。

    尽管这样想,但陶长安洗漱过后,还是到隔壁胤礽那明黄色的帐篷里面了。

    胤礽一脸笑容的说道:

    “老三你昨天晚上睡得可好,要是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尽管跟孤说!”

    “弟弟昨天晚上睡得十分好,并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今天太子二哥你起这么早,是打算今天去做什么吗?”

    胤礽笑眯眯的说道:

    “今天孤让人找了一个好地方,我们一起过去野炊一下吧。

    东西孤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只不过老三你那里还有没有昨天的那些调料,多拿点过去我们一起吃呗!”

    原来是打自己那些调料的注意啊,怪不得一大早的就笑得这么不怀好意。

    陶长安有点为难的说道:

    “弟弟那里的那点存货,昨天都让父皇让给人拿走了,哪里还有其他的啊!

    况且父皇不是已经发话了,让太医院那边没有调查清楚这些调味料对身体有没有伤害之前,不让我们再用那个调味料了嘛。

    弟弟可不敢明知故犯,还是等父皇那边的消息确认了再说吧!”

    不是陶长安胆子小,不敢背着康熙偷偷吃,实在是那调味料烤出来的味道太香了。

    不用说,人家远远的一闻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

    太容易被康熙发现的错误,陶长安觉得为了自己的屁股着想,还是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胤礽还在回味昨天晚上那烤肉的味道呢。

    如今听陶长安这么一说,只能够有点失落的说道:

    “那孤让人赶紧去太医院那边催一催,让他们加快动作,赶紧把结果弄出来。

    要是没什么影响的话,那以后孤可就有口福了!”

    看到胤礽那一副美滋滋的样子,陶长安没有多话,自己那灵植可是有数的,哪里可能让他一直这么吃下去啊!

    不够最近陶长安发现了自己小空间里面好像进化了一些,露出一小块碗口那么大的黑土地来。

    从小空间里面传来的信息可以知道,那碗口大的地方,是能够让自己种植一些低级灵植的地方。

    虽然那点地方只能够让自己种植一两株低级灵植,但跟过去光秃秃的,什么都不能够种植的情况比起来,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在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以后,陶长安思考了一下,就把自己调味料需要用到的那种低级灵植种植了进去。

    毕竟以后自己这种调味料肯定会十分稀缺,是求人办事的好东西啊。

    反正自己如今也没想到要种其他的,等以后自己另外有了想法,到时候再换一种植物进行种植也不错。

    说起来,自己那个小空间的面积一直没怎么扩大,多经历这么多世界了,居然才给自己进化出碗口那么点大的土地,这速度也实在是太慢了。

    不过有进步总比原地不动,一点变化都没有好。

    反正陶长安平时也只把那十平方米大的小空间当做存放东西的地方,有没有进化影响不大。

    能够一直走得这么平顺,虽然其中也有小空间的功劳,但主要还是靠陶长安这么多世界学到的那些有用的知识。

    有那些知识的帮助,才能够让陶长安过得越来越好。

    外力终究是有限的,他明白人最后靠得住的就只有自己。

    平时注意多积攒点实力,到了需要用到的时候,才不会求救无门。

    不过小空间也算是自己实力的一部分了,毕竟是跟自己灵魂绑定了的东西,能够跟着自己不停的转世,也是非常好的了。

    怕胤礽以后会失望,陶长安不得不提前打预防针道:

    “这种调味料非常稀缺,即使太医那边验证没有什么问题,但想要多弄一点回来,也是比较困难的。

    以后我们只能够偶尔用来改善改善伙食,想要经常吃,那点调味料可不够!”

    听到陶长安这么说,胤礽虽然有点失望,但也不是不能够接受。

    “这样美味的东西稀有才是正常的,这点孤懂。

    不过老三你也太厉害了,居然能够根据一个古方,就能够配着出这样好的调味料,看来你在这方面听有天赋的嘛!”

    许多人都是吃货,但能够在喜欢吃食的同时,还能够开发一些这方面的技能,并且超越了很多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这点就非常厉害了。

    对于这样的称赞,陶长安只能够笑了笑,谦虚的说道:

    “弟弟这次也只是凑巧罢了,可不敢居功。”

    毕竟比起自己花费功夫亲自制作美食,陶长安还是比较喜欢品尝大厨做出来的。

    偶尔自己上手试试,那就兴趣爱好,要是把这种兴趣爱好变成职业,估计陶长安就没什么耐心了。

    等他们两个用完早膳,康熙那边已经召集了大部分蒙古和科尔泌那边的权贵,正打算让大清这边的人跟他们进行狩猎比赛,看看哪边能够拔的头筹呢!

    胤礽作为太子,陶长安也作为大清的三皇子,这次还是要出面见一见那些人的。

    等跟蒙古和科尔泌那边的人你来我往的打了几天交道以后,康熙那边总算是得到了确切的结果。

    陶长安那个调味料不仅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反而有非常大的好处。

    有这调味料陪着,即使烤肉吃多了,身体也不会出现什么不适。

    第199章

    吃得多了, 反而能够慢慢调理身体,让人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呢!

    这还只是太医院那些太医粗浅的了解到这些调味料的好处而已,还有很多对人体有好处的地方,还需要太医他们进一步研究验证才行。

    光是听到有这么多好处, 康熙就已经有点坐不住了, 更不用说还能够有其他好处了。

    等陶长安被梁九功带到康熙那边的时候,他心里其实也猜测到康熙叫自己过去的目的了。

    无非是跟自己拿出的那些调味料有关了。

    陶长安过去的时候, 胤礽这个太子也已经被康熙叫过去了。

    不得不说, 康熙早起对胤礽这个太子还是非常看重和信任的, 连这样重要的事情也愿意让他知道。

    “老三你过来了, 这次叫你过来也不是为了其他事情, 主要是为了你调制的那些调味料的事情。”

    陶长安利用自己年龄还小的模样,装无辜道:

    “父皇, 儿臣配置的那些调味料怎么了, 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那父皇您和太子二哥, 和儿臣都已经吃过那些烤肉了,会不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啊, 要不赶紧让太医过来给我们看看?”

    胤礽看康熙这个父皇的样子, 就知道老三那些调味料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让老三亲自过来,估计是那些调味料里面有什么文章,引起自己父皇注意而已了。

    康熙自然不是这个意思, 他笑着说道:

    “你那调味料太医他们已经检查过了, 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危害。

    吃了还有一定的好处呢, 因此父皇叫老三你过来, 是想让你协助太医院那边尽快的多配置一些这样的调味料出来用。

    不知道老三你能不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其实康熙在听到太医汇报完验证结果的时候, 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让太医们按照陶长安说的方子进行配置了。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手法问题, 还是材料问题, 尽管配置出来的调味料比一般的烤肉调料好一些,可跟从老三那里拿来的调味料可不在一个档次。

    为了能够得到更多这样的调味料,康熙也顾不得让才六七岁的老三去太医院那边帮忙了。

    作为儿子,还是皇子,陶长安在明面上自然是不敢违背康熙这个父皇的意思了。

    他用有点疑惑的表情问道:

    “配置调味料并不难啊,难道太医院那边的人一直都配置不出来吗?”

    毕竟连自己七岁小孩都能够做得到的事情,要是身为一国精英的太医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到,岂不是让人有点不敢相信了嘛!

    “太医那边配置是配置出来了,可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太医他们配置出来的调味料可没有老三你配置出来的好吃。

    这次的事情就需要老三你多去那边几趟了,等解决完了这个问题,父皇记你一功!”

    为了能够多弄到一点那些调味料,康熙对自己儿子还是比较大方的。

    陶长安虽然不知道康熙所谓的记自己一功对自己有多大的好处,但还是十分爽快的应下道:

    “既然父皇您吩咐了,儿臣一定会好好完成这个任务的。

    不过要是太医院的人实在是太笨,怎么都教不会的话,父皇您可不能够怪儿臣。”

    康熙可不认为老三这么一个小孩子,能够在这么多人眼皮子底下做什么小动作,能够有什么事情蛮得过自己的,一口答应下来道:

    “行,只要老三你好好教了,要是那些太医院的人实在太笨学不会,朕也不会怪你的!”

    不知道怎么的,胤礽看着自己父皇这么一口应下来这话的情况,总感觉有点不对。

    看看康熙这个父皇,再看看一脸高兴的老三,胤礽也不知道这次他们两个谁会吃亏?

    不过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不出人命,胤礽都觉得是小事,也就把刚刚感觉有点不对经的感觉给忘到脑后了。

    既然老三那些调味料没有问题,早就十分嘴馋了的胤礽可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主动请命道:

    “父皇,儿臣想请命陪同老三一起完成这次任务。

    老三毕竟还这么小,儿臣作为哥哥,理应主动照看好他,这样也能够让老三尽快完成任务!”

    康熙也知道太子跟老三的关系比较好,反正太子如今在国事上也帮不上什么帮,就让他去太医院那边混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的。

    “既然太子你主动请缨了,那这次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好了。

    太医院和老三配置调味料的后勤工作和各项工作布置,就交给太子你来管了!”

    胤礽本来只是想要陪着老三过去配置调味料,顺便占点便宜而已。

    没想到自父皇居然来这么一手,这让他怎么浑水摸鱼啊?

    不过只是配置一些调味料而已,也不是什么复杂难搞的事情。

    “儿臣遵旨,父皇您放心,儿臣一定好好好督促老三和太医院那边尽快把调味料配置出来的。”

    上辈子自己连代理朝政都代理了好几次,那么复杂的国事自己都能够处理得过来了,这么点小事,胤礽还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难度可言。

    估计康熙跟胤礽想得差不多,觉得只是随手给一件小事让太子练手而已。

    站在旁边的陶长安看着自信满满的太子,还有康熙没有意识到办成这件事情难度的样子,只能够在心里默默同情他们了。

    毕竟这次调味料最难的地方,可是要找大清并没有的低级灵植啊。

    没有自己的配合,陶长安才不信康熙和胤礽能够轻易的解决这个难关呢!

    胤礽在出场猎了一些猎物以后,就把精力放在陶长安和太医院这边了。

    毕竟吃过那一次烤肉以后,他做梦都想再好好吃一次,那美味的滋味如今回味起来,都觉得非常美味。

    吃起其他菜色来,总觉得差点什么?

    因此十分想让太医院那边快点制作出成果来,自己也能够早日继续吃到好吃的了。

    至于前面康熙收缴了那些调味料,看自己父皇提都没提的样子,估计自己是别想要回来了!

    胤礽其实也没有想到自己父皇居然是这样子的人,居然还带耍赖不还老三调味料这样操作的。

    这在以前胤礽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不过从自己父皇藏着掖着不把调味料拿出来的样子,胤礽也能够从中嗅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肯定是老三那些调味料不同寻常,能够给人带来不小的好处,要不然自己父皇也不会连自己都一点都不舍得给了。

    意识到其中的不同以后,胤礽对这个差事的看重程度上升了不少,催着陶长安赶紧去太医院那边干活。

    毕竟早一天把调味料配置出来,胤礽才能够早一日重新吃上美味的烤肉啊。

    看到这样的太子,陶长安十分想说,他当初就不应该主动请命揽这个活计。

    看如今催促自己干活的样子,哪里有一点护着自己,不让其他人欺负自己的意思啊?

    估计到头来,压榨催促自己最狠了的,就是胤礽这个太子了。

    没办法,既然康熙和太子胤礽都已经催了,陶长安这才拖着脚步去了太医那边。

    可惜经过好几天的教导,太医他们虽然已经完全熟练的学会了陶长安配置调味料的手法了。

    可惜由于缺少陶长安说的一种植物,找来的其他植物来代替还不行,调味料配置的事情,就耽搁在材料不足上面了!

    即使胤礽已经尽量发动了所有人脉力量,但找回来的还是跟陶长安的要求有所差距,材料凑不齐,这个差事自然只能够呈现停摆状态了。

    康熙听到这个原因以后,就让查陶长安之前收集的那些材料,是从哪里找到的,照着找就是了。

    陶长安为了圆谎,在下面的人找了一堆一堆的材料过来以后,偶尔只会从其中挑选一两株相似的植物,用自己小空间里面的低级灵植替换了一下,再让太医院的人拿去制作调味料。

    等太医院那边终于传来好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

    太医院那边既然已经能够成功的把调味料给制作出来了,本来应该没有陶长安什么事情了,可是那些材料太医院实在是不知道陶长安是怎么从一大堆材料里面挑选出来的,就只能够继续麻烦陶长安去帮忙挑选材料了。

    康熙他们问陶长安挑选材料的时候,有什么根据或者其他注意点的时候,陶长安总不能够再编一大段话来搪塞他们吧!

    谎言就是需要九分真,一分假看起来才无懈可击,对于低级灵植的挑选普通人自然没有办法识别出来,陶长安能够跟他们说的,也只能够说是靠自己的直觉了。

    直觉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让人捉摸不透了,陶长安一个小孩子,自己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让康熙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过反正陶长安已经挑选出来两株低级灵植了,配置调味料的时候已经用了一株,剩下那一株只能够让太医他们拿去研究一下有什么不同,看能不能找出其中的特别之处来?

    第200章

    来木兰围场已经一个多月了, 平时没事的时候,陶长安也会跟着胤礽到处去跑跑,在林子里面窜一窜,日子过得还是比较愉快的。

    荣妃她们女眷也有她们自己可以消遣娱乐的方式, 连荣宪也跟蒙古科尔秘那边的小姑娘们通过游玩接触熟悉了不少。

    由于康熙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好, 关于陶长安秘制调料的事情只有内部接触过的人知道,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

    因此蒙古和科尔秘那边的权贵并没有闻到消息, 过来跟康熙打听秘制调味料的的事情, 这让康熙的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

    可是等到八月中旬的时候, 康熙就接到五台山那边传来不大好的消息, 这让他的脸色不大好看。

    五台山那个人病重, 康熙无论如何还是想去看那个人最后一眼的,反正这个时候跟蒙古和科尔秘那边交流得也差不多到尾声了。

    为了赶时间, 康熙直接下令这次出行结束, 让大部队在后面慢慢收拾东西, 他带着胤褆胤礽他们直接带了一小部分人,快马加鞭的赶往五台山那边去了。

    等陶长安听到康熙和太子他们已经离开的消息, 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

    虽然不知道康熙他们是急着去哪里?但陶长安可不想跟着他们去赶路, 一点都没有因为被拉下就感到不高兴。

    反而觉得自己能够一个人呆着,没让管着更加舒服!

    等陶长安陪着荣妃她们慢悠悠的回到京城,康熙他们早已经回到宫里了。

    可惜消息灵通的后妃们, 早已经从不同的渠道, 得知康熙和太皇太后他们最近心情非常不好。

    自己顶头大老板心情不好, 他们这些下面的小兵, 自然不敢露出什么笑脸来。

    即使荣妃他们出去一趟回来比较高兴, 但回到宫里以后, 一个个都收敛了起来。

    陶长安回宫之后, 作为小孩子,自然也就只能够继续回上书房读书了。

    宫里低沉的气氛一直持续了两三个月,等差不多到过年的时候,才总算好转了一些。

    不得不说的是,今年宫里又添了两位小皇子,分别是宜妃生下的九皇子胤禟,和温僖贵妃生下的十皇子胤??.

    宫里小皇子的出生,总是让人比较高兴的,宫里其他人怎么想不敢说,但至少对太皇太后好康熙来说,还是比较乐意见到宫里能够有更多的皇子出生的。

    那个人的去世,康熙尽管有点难过,但到底没跟那个人相处过多少时间,没处出什么感情来,自然也就不会太难过了。

    康熙主要是顾忌到太皇太后那里,毕竟死的可是太皇太后的亲儿子,尽管平日里骂得厉害,似乎已经断绝了关系。

    但作为孩子的母亲,太皇太后心里肯定还会惦记着自己儿子的。

    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可不就是一件非常让人难过的事情嘛!

    康熙可不想自己祖母因为这事病倒了,因此这几个月来,在对待太皇太后的态度是,那是照顾得可以说小心翼翼,生怕她受不住打击倒下了。

    这几个月的时间,孝庄虽然心里十分不好受,但看到孙儿玄华这样十分照顾自己的态度,还是让她心里舒服了不少。

    虽然她没有养好儿子,但亲自养育长大的孙子,对自己还是非常有感情的,总算是没有白费她这些年来处处为孙子着想的做法。

    宫里气氛低迷了这么久,逝去的人已经回不来了,孝庄并不想让大家一直跟着难过下去。

    虽然可能真正难过的估计只有自己这个做母亲的,但大家还是需要继续过日子的,总不能够让其他人连笑都不敢笑了吧?

    看着宫人那小心翼翼,连大声一点说话都不敢的样子,看久了孝庄也感觉变扭。

    让康熙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年以后,康熙见自己祖母真的没事,能够撑得住,这才心情好了很多。

    顶头的大老板心情好了,宫里下面的人,日子自然就好过多了。

    陶长安虽然一直都在上书房读书,但对于宫里的细节变化,还是十分明显能够感受到的。

    经过这么几个月的实验,太医院那边对那株低级灵植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发现那株灵植单独使用的话,对人体健康能够起到十分大的好处。

    虽然不能够让人立马就药到病除,但要是能够经常吃上一些的话,身体也能够变得更加健康。

    这样神奇的植物,自然立马让太医院的人如获至珍宝,恨不得供起来,小心翼翼的继续深入研究。

    康熙听到那株植物这么神奇以后,立马让太医院的人继续研究,另一边又马上派人去寻找更多这样的植物回来。

    可惜上次派了那么多人去找,弄了那么一堆植物回来,最后也就只有两株能够派上用场。

    这次康熙派了那么多人去找,虽然说也找回来了不少相似的植物回来,可拿到太医院那边一检查,却都只是普通的植物罢了。

    太医院那边研究这么久,虽然还没有得到非常大的成效,但辨别低级灵植和普通植物这点,尽管速度比较慢,但也能够分辨清楚了。

    不得不说,太医院的人不愧是整个朝廷医务人员的精英,专业方面的才能确实非常厉害。

    陶长安听到太子提起太医院那边研究进度的时候,心里对太医院那边的人也是刮目相观的。

    没想到只是给了他们一两株低级灵植,就让他们研究出了这么多东西,看来是时代限制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啊。

    想到自己那半调子的医术,上辈子几乎没什么进展,这辈子好不容易投生为皇宫里面的皇子,宫里占据了整个国家最好的医疗资源,要是不借这个机会好好精进一下自己的医术,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啊?

    这么想的时候,陶长安又想到以康熙的性格,肯定是不乐意皇子去学医的,因此自己想要学医的话,就只能够多去太医院那边偷师和请教了。

    自己只是想学一点医术,不是专门往大夫这条路发展,康熙应该是不会反对的。

    毕竟康熙自己对医术都有所了解,平时还能够开点粗浅点的方子,指点一番太医他们开出来的药方功效如何呢!

    反正低级灵植是自己第一个发现的,太医院那边的人也非常欢迎陶长安偶尔过去看看的。

    毕竟太医院那边的人寻找低级灵植,还需要一株一株的去检验,但陶长安只要全凭直觉,就能够发现灵植了。

    这样有天赋的皇子,实在是太难得了。

    康熙到底是一个孝顺的孙子,在见到自己祖母受到病痛的折磨时,狠狠心,还是让太医院把灵植给用上了。

    不得不说,灵植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经过这样的调理,孝庄的身体好了很多。

    人身体舒服了,自然看很多事情就比较顺眼了。

    得知这些事情是由陶长安贪吃,只偷偷秘制调味料引出来的一系列事情,孝庄还是让荣妃把陶长安带到慈宁宫那边好好的夸奖了一番。

    还给了陶长安不少的赏赐,变着法子的夸了一通,这让还不知道其中缘由的荣妃都有点被搞蒙了。

    不过看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她们笑眯眯的模样,伺候了她们这么多年,荣妃还是能够看得出太皇太后她们这个时候是真的十分高兴,真心夸奖自己儿子的。

    虽然不知道自己儿子做了什么,才让两宫太后这么高兴?

    但儿子能够讨太皇太后她们高兴,对她们钟粹宫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底下那些非常会看眼色的人,以后就不敢再轻易怠慢自己这边了。

    回到钟粹宫以后,荣妃见自己儿子并没有主动说什么事情,就明白那些事情肯定是不能够随便提起的。

    荣妃明白有时候知道得越多,并不一定越好。

    反而是知道越少,越安全,对大家也越好。

    荣妃也不主动询问其中的缘故,反而趁着儿子难得有空,特地给他准备了不少好吃的。

    看着儿子吃得十分满足的模样,比荣妃自己吃了好吃的都高兴!

    不过太医院那边即使有陶长安的帮助,能够找的低级灵植基本没有,仅有的那一两株,还是陶长安偷偷塞进去的。

    这边进展缓慢,还是让太医院这边承受了康熙不少压力。

    可惜有时候不是太医院的人偷懒,实在是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什么低级灵植,这让他们即使发动再多的人力物力,也只能够是白费功夫。

    好康熙见实在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低级灵植了,只能够把仅有的那两株收藏起来。

    剩下的那点就继续让太医院的人继续研究,和到大清各地去寻找这种植物。

    第二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三年的时候。

    在京城这边待了几个月以后,康熙在宫里又有点待不住了,准备开启第一次南巡。

    要知道去南巡可不比去木兰围场,一两个月就能够回来了。

    南巡一次,至少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甚至半年大半年以上的时间才会结束。

    能够公费旅游,跟着康熙去巡视各地,宫里那些人就没有不心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