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主书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李承乾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后移开了视线,没有再追问。

    主书长长松了口气,在心里暗骂那两个不长眼的,没事乱说什么小话?差点就害了他!

    在门下省待了一下午,找出来一部分缺失的文件,可以让中书省誊抄一份去。主书喜不自禁,当即叫了两个手下人来抄写。

    剩下的就需要去别的部门找了,不过今天已经不早了,只能之后再找时间去。

    回去的路上,等到周围没有外人了,李承乾才突然问主书:“四婶的事你们都知道是吗?”

    主书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吓了一大跳,脸色变了又变,嘴唇张张合合,不知道该怎么说。

    李承乾板着脸:“说实话!如果恶意欺瞒太子,你知道该是什么罪名吧?”

    主书抖了一下,这下不敢纠结了,他们这位太子平时看着平易近人,但狠起来也是真的能下狠手的,只看看被火炮炸得七零八碎的突厥和被骂得好些日子没脸出门的李神通就知道了,他可不敢在老虎嘴里拔牙。

    小声地说:“的、的确有所耳闻,不过只是那起子嘴碎的乱嚼舌根罢了,殿下在门下省,自然知道圣上并无曾册封新妃的打算,想来只是公务繁忙,不记得原齐王妃还住在宫中罢了。”

    他用袖子擦掉额头上的冷汗,很怕李承乾接一句“那我去提醒阿耶”。他只是一时找不到别的理由替圣上开解才这么说,其实心里知道,李世民这么做是真的很可疑。

    幸而李承乾没有这么说,只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之后就不再追问了。

    主书悄悄松了口气。

    走到一个路口,李承乾他们和主书就分开了,主书回中书省,李承乾几个则回东宫。

    这下彻底没有外人在了,李承乾才重重哼了一声,杜构和苏琛面面相觑,杜构安慰他:“这个……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历史上这样的事多了,只是一个女子罢了。”

    苏琛也道:“说不定圣上是有什么考虑呢。”

    反正他觉得圣上英明神武,不像是为色所迷之人。

    但李承乾不像苏琛一样对李世民有滤镜,深知自家阿耶有时候性情恶劣,做出什么样的事都不足为奇。

    且他也不觉得只因杨氏是女子,就可以由着李世民的性子来了。

    李承乾心里怪别扭的,但他也知道,对大唐的人来说,皇帝后宫有几个人、是什么人,实在不是什么大事。杨氏的身份固然不好,但也无伤大雅,魏征骂一骂、百官议论几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君不见李恪的生母杨氏还是隋炀帝的女儿呢!

    就连阿娘都让他不要管这件事。

    李承乾撅着嘴不情不愿地说:“知道了,我不会生气的。”

    杜构和苏琛松了口气,笑眯眯道:“那我们快回去吧,你来之前不是让人用新得的调料做菜吗?现在应该差不多好了。”

    李承乾差点忘了,是的,他新种的调料收获了。

    ——辣椒!

    这也是小学高段课程的奖励,一小袋辣椒种子。

    不过辣椒种子颗粒比较小,一小袋就足够种下一大片,在精心伺养下长得不错,称得上是丰收。留下一半做种子,剩下的就给李承乾送来了。

    其实孔颖达是有点犹豫的,这玩意儿他按照李承乾教的加到菜里试过一回,没觉得好吃在哪儿,倒是嘴唇、舌头、喉咙、肚子都火辣辣的难受,宛如中毒。

    实际上孔颖达也确实找了大夫,把了脉说没事才放心。

    对此李承乾的解释是,他辣椒加得太多了。这辣椒很辣的,孔颖达又偏爱清淡饮食,一下加得太多当然受不了,让他循序渐进慢慢尝试,孔颖达温和但不失礼貌地拒绝了。

    如果李承乾坚持要种辣椒,他可以当一个无情的种地机器,但亲自尝试大可不必,他是真不觉得辣有什么好吃。

    李承乾对此深表遗憾,他还挺喜欢加了茱萸的菜,对辣椒做成的菜也十分期待。

    听说辣椒做成的菜特别好吃,在华国非常受人欢迎,有很多省份和菜系都是无辣不欢的。就连淘淘这些小朋友也爱吃辣条之类的零食,可以想象有多好吃。

    李承乾为此还特地买了一本食谱,这次他一点犹豫也没有,也没有嫌五百积分的菜谱昂贵,非常痛快地付了积分。

    他兴奋地往回跑:“快走快走,回去吃饭啦!”

    “殿下,不要跑。”杜构提醒。李承乾压根没听见,他现在心里只有火锅、麻辣烫、麻辣香锅、辣子鸡丁、毛血旺、水煮肉片……

    他来啦!

    杜构和苏琛对视一眼,只能无奈地跟上,幸亏杜构平时就注重锻炼,苏琛这两年也没放松,倒也还能跟得上。

    二个小小少年风风火火往回跑,路过的宫女太监都忍不住打量他们,按照规矩,不管是谁都不能在宫里跑闹,除非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但见到是李承乾和伴读,这些人又默默收回了视线。

    ——原来是太子,那没事了。

    自从李承乾搬到宫里后,时不时就闹出一点动静。什么规矩不规矩,他都破坏好多回了。反正他只在小事上出格,又有圣上宠着纵着,想干什么便干什么,大家只当作看不见。

    李承乾回到东宫,果然饭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辣椒是昨天才得的,小厨房今天第一次做,只做了几样简单的。

    酸辣土豆丝、麻婆豆腐、水煮肉片、辣子鸡丁。

    李承乾看着满桌子红彤彤的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举起筷子宣布:“我开吃啦!”

    “嗯嗯。”小伙伴们点头,眼巴巴等着他的反应。

    李承乾先谨慎地夹了一筷子酸辣土豆丝,主要这个看起来最不红,循序渐进嘛。

    把土豆丝放进嘴里,李承乾就含糊不清地“咦”了一声。

    小伙伴们好奇:“怎么样?”

    李承乾嚼吧嚼吧把土豆丝咽了下去,重重点头,高兴地说:“特别好吃!”

    他今天才知道正宗的酸辣土豆丝是这个味道,果然比单炒土豆丝好吃多了。不知道其他菜又是什么滋味。

    他又将筷子伸向了其他菜。

    杜构、苏琛和李承道对视一眼,也不约而同伸出筷子,不一会儿满屋子都是斯哈斯哈的声音。

    苏琛第一个受不了,他只一道菜尝了一口,就已经脸色发红,眼里也含了泪水,一杯接着一杯灌水:“不行,这些菜太辣了。”

    “这已经很不辣了,你平时吃辣太少了。”李承乾摇头晃脑,苏琛的母亲在饮食上比较讲究,苏琛耳濡目染之下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平时不爱吃冷的硬的刺激的,所以不太能吃辣。杜构和李承道也深以为然,他们俩就不觉得辣,而且觉得很好吃。

    又辣又香又好吃。

    李承乾同情地看着苏琛:“既然吃不了,你还是吃别的菜吧。”

    桌上也不全是辣菜,小厨房的人很细心,怕主子吃不了辣菜,还准备了很多不辣的,现在正好给苏琛吃了。

    苏琛摇头:“倒也不至于吃不了。”

    筷子坚定地朝水煮肉片伸去,一边吃一边使劲擦汗喝水。李承乾觉得这个场景怪眼熟的,不由想起当初的果酒,苏琛也是信誓旦旦地说他和母亲都滴酒不沾,没过几天就来找他要求补货,和现在真是异曲同工。

    最后几个孩子都吃撑了,捧着肚子瘫在软榻上消食,李承乾问风蕾:“给阿耶阿娘还有阿姐弟妹送去了吗?”

    “知道您惦记着,都叫人送去了。”风蕾笑眯眯道,“太上皇和平阳公主,还有几位先生处也送去了。”

    李承乾这才满意,拿着一本书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美滋滋道:“我可太幸福了!”

    杜构:“是的。”

    苏琛:“我也是。”虽然被辣得不轻,但好吃也是真的好吃。

    李承道说不出来这样的话,只是矜持地颔了颔首。

    李承乾晃晃小脑袋:“这些都不算什么,听说火锅才是最好吃的,御厨已经在研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研究出来。”

    想到好吃的,即便肚子已经饱的不行,他还是生出向往之情。

    苏琛几人也忍不住跟着畅想,在他们看来今天的菜色已经足够特别和好吃了,更好吃的火锅又该是什么滋味?

    李承乾只是随口一说,很快就跳到下一个话题:“杜荷要是在,肯定会很高兴。不知道泾州那边怎么样了,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他突发奇想,“要不我们给泾州送点辣椒过去?”

    杜构:“……前几天不是又送了一批弹药过去吗,按照屈公他们的规划,应该可以攻城了。突厥不会死战,一旦开始攻城,应该很快就会撤退。”

    所以别折腾了,主要是影响也不好。

    李承乾有一点遗憾:“好吧,那我写信的时候告诉他。”

    不能送实物过去,写信总该说一下吧,他们好伙伴可是没有秘密的。

    杜构:“……”总觉得他家弟弟不会很高兴呢。

    *

    之后一段时间,李承乾用了更多心思在中书省。

    他之前和主书说的话不是假的,是真的打算想办法解决档案管理的问题。

    二省六部的资料统一保管暂且不提,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先把中书省内部理顺。

    李承乾也研究了一下外面那些国家的档案保存方法,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做到查找方便和减少遗漏,除了管理方式,还有就是借助了工具。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多层书架,进行分类分层管理。

    这时候书架并不普遍,但书架工艺并不复杂,李承乾提供大致图纸,很快就做了出来。

    真正难的是初始资料的整理分类,以及如何保证以后不乱。

    后者主要靠规范档案存进和取出的流程,李承乾参考了许多外界的资料,再结合中书省的现状,带着小伙伴和主书写策划。

    至于前者……没有办法,只能靠硬功夫——手抄了。

    是的,手抄!

    谁让以前的资料都是卷轴式的,很难用书架进行存档,倒是有一种插架可以用来插卷轴,但比起线装册子可以整整齐齐摆在书架上、一目了然的样子还是差了许多。

    主要每份文件只需要一份,单独印刷就不合适了。大唐又没有复印机,否则直接用复印件就好了。

    每到这时候,李承乾都要感慨一句:大唐真是好落后啊,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房玄龄看了李承乾的计划,并没有立刻答应,手抄资料的工程实在太浩大了,万一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多人力物力就都浪费了。

    李承乾想了想道:“那我就先示范给你看看吧。”

    房玄龄:“?”

    李承乾让房玄龄把中书省所有官吏暂时不用的线装册子都收集起来,这几年线装册子盛行,每个人都有几本用完的,他又去其他部门借了一些,加起来也有二四百册了。

    他把这些册子带进档案室,带着人在里面鼓捣了大半天,然后就让官员们进去,找自己或者同僚某一时间段用的册子。

    众人面面相觑,在场的不止中书省,还有其他部门看热闹的,但他们都不知道李承乾在弄什么。

    那么多册子,长得还差不多,找自己的也就罢了,怎么找同僚的啊?

    一本一本翻过去也要不少时间呢。

    有人问出了这个问题,李承乾没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你们先进去看看再说。”

    众人还是有些迟疑,房玄龄笑着道:“那下臣便先来试一试吧。”

    房玄龄没有交线装册,他要找一个同僚的。他怀着好奇进了档案室,发现那些册子被分别放在几个书架上,每个书架的最上面立着一张硬纸牌,上面写着部门名字。

    房玄龄顿了顿,走到写着“中书省”的书架前。

    中书省作为地主部门,提供的线装册也是最多的,足有两百多本,他发现李承乾也做了区分,一个官职占据书架的一层或者两层。

    至于同一层怎么找?

    李承乾在每本册子的书脊上写上主人的姓名和册子使用时间进行区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然,他没有破坏册子原本的封面,而是单独加了一层。

    房玄龄很轻易地就找到了同僚的线装册子,出去的时候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您怎么不找了?”

    房玄龄挥挥手中的册子:“已经找到了。”

    众人:“???”

    这才进去才多久,就找到了?

    不可能吧?

    房玄龄把册子给众人看,还真是李承乾点名要他找的那本。

    众人:!!!这到底怎么回事?

    众人这下不纠结了,都想进去看一看。

    李承乾放他们一波一波进去,给每个人都发布了找册子任务,每个人都能很快找到。

    档案室外,诸位官吏凑在一起,二二两两窃窃私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

    但凡是当官的,尤其是他们这种跟文件打交道比较多的,谁还没受过找资料的苦呢?每次需要什么文件,恨不得把档案室翻过来,都不一定能找得到,还是第一次有这么丝滑的体验,可真是太爽了啊!

    胆子大些的就问了:“太子殿下,咱们中书省的资料以后都要做成这样吗?”

    “只是我这么想想,还没有确定呢。”李承乾叹气,“以前的资料都是卷轴式,想要做成这种效果就要重抄一遍,这个工作量太大了,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众人听到这个果然迟疑,过了一会儿才有人一咬牙道:“抄就抄!一劳永逸!每次找个什么资料都要找半天,我真是受够了!”

    并不是所有时候主书都能帮上忙的,有时候他们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想找一些资料做参考,那可真是回回头秃。

    此言一出,不少人响应,虽然也有反对的,但没有愿意的多。

    李承乾看向房玄龄:民心所向,这下房伯父无话可说了吧?

    房玄龄:“……”

    他本来也没打算说什么,或者说,这事他答应不答应都不管用,李世民答应才管用。

    他觉得李世民很可能会答应,一则这档案保存方法确实好,更不要说还是李承乾提出的。李承乾想做的事,李世民什么时候不支持了?

    嗯……也就去豳州那次不支持,还装病把人哄回来了。

    这时候房玄龄才有些后悔,早知道这两年就把文档都装订成册,现在也不必这么麻烦了。

    可惜线装册子虽然风靡,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不够正式,登不得大雅之堂,很少用来保存正式文件。但房玄龄有预感,这个认知要成过去式了。

    不出房玄龄所料,李世民来看了一下这个档案室,然后就答应了,还拨了几个人来帮他们整理誊抄。中书省本来就有负责这一块的人,其他人做自己的事情之余,也会帮忙抄写,每旬都有一定指标。

    期间李承乾发现,用蘸了温水的布条在卷轴册纸张连接处捂一会儿,可以使粘贴两张纸的浆糊变软,从而将两张纸分开,这样就不用抄写了。

    但很多人不爱用这个办法,因为怕一不小心损坏,这些文件上还有当初经手人的签字,相当于原件,一旦损坏,可不是重新抄写一份就可以的。

    李承乾不管他们,手抄进度虽然不怎么快,但这事本来也不着急,慢慢来就是了。

    这是后话,现在李承乾把抄写的事交给底下人办着,自己又开始每天看资料,也还会继续整理,这样抄完就能装订,也方便一些嘛。

    然后他发现见到各部门长官的概率变高了。

    跟他比较熟的如高士廉,就直接找上门,问他能不能帮门下省看一看资料该怎么处理。

    门下省需求可比中书省要大,除了办公资料之外,它下面还管着一个收藏图书的弘文馆呢。

    李承乾还没答应下来,其他部门又找上门了,也想要李承乾帮他们看一看,并且哭爷爷告奶奶,说自己部门刻不容缓。

    李承乾:“……”

    从前也没见他们这样着急。

    去各部门看了看,李承乾就一个感觉:统一管理刻不容缓!

    他又开始写策划了,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速度快了很多,李承乾带着宝贝策划,兴致勃勃去找李世民。

    到了御书房,却发现魏征也在。

    李承乾先给李世民请了安,又伸手跟魏征打个招呼,魏征回礼。

    李世民笑呵呵道:“你这个时辰不在中书省,怎么跑来找阿耶了?”

    “我找阿耶有事的。”李承乾乖巧地说,“阿耶先和魏伯父说话,我等一等没关系的。”

    李世民哈哈一笑:“我与魏卿已经说完了,对吧魏卿?”

    魏征默然片刻:“……是,那圣上与太子说话,下臣就先告退了。”

    他行礼告退,都快走出门了,还是不甘心地补上一句:“杨氏的事,还请圣上二思。”

    李世民:“……”

    他黑着脸:“快走吧你!”

    魏征叹了一声,这回是真的走了。李世民明显松了一口气,看向李承乾时神色缓和了很多:“你来找阿耶什么事?”

    李承乾眨眨眼,没有说自己的目的,而是问道:“魏伯父说的杨氏,是不是指的四婶啊?”

    李世民不甚在意地点头:“是。”

    “他让你考虑,是不是指的你霸占弟媳的事啊?”李承乾又问。

    李世民:“………”

    李世民额头青筋跳了跳:“你听谁胡说的?”

    “没有人跟我说,但我在外面玩儿,总能听到别人议论,你瞒不过我的。”

    李承乾本来不想说,他知道这是阿耶的私事,做儿子的不该管,就连阿娘也这么跟他说。但李承乾思考了很久,还是觉得应该对阿耶坦诚一些,他觉得阿耶这样做不对,就该让他知道。

    他问:“难道别人说得不对吗?”

    “当然不对!”

    李世民断然否认,接下来的话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李承乾等了一会儿,见李世民拧着眉毛思考,就糯糯地问:“阿耶,你是在想找什么理由骗我吗?”

    李世民:“……”

    李承乾轻哼一声:“我都观察很久了,你骗不了我的!”

    李世民:“……你也觉得阿耶做错了?”

    李承乾毫不犹豫地点头。

    李世民神色有些黯淡,倒不是生气,就是有点累的感觉:“连你也如此觉得?我知道这么做不好,但我都已经是皇帝了,难道连这点自由都没有吗?”

    他以为李承乾也要讲道理,告诉他这样不道德,会成为他的污点。就像魏征那样。

    李承乾却只是气哼哼地指责:“你当然有自由,但也要顾忌别人!你这么胡作非为,让我在小伙伴和同事面前很没有面子!”

    第 112 章

    李世民皱眉:“有人对你说什么了?”

    “那倒没有。”并没有人对他说什么,甚至别人根本不敢让他听到任何议论,李承乾其实也没考虑丢不丢面子的问题。

    但他要劝李世民,当然要把话往严重了说。

    李世民松了一口气:“哦,既然没人当着你面说三道四,当作不知道就行了,不用往心里去。”

    李承乾:“……”

    他抿抿唇:“你就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吗?”

    “名声这种东西控制不住的,有人说你好,就有人说你不好,难道为了名声,自己的日子就不过了吗?”李世民浑不在意,“就比如你,好心教人学物化生,还不是经常被人议论?”

    李承乾:“………”

    李承乾一时无话可说,他想问李世民这样做置阿娘于何地,临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他知道的,如果李世民真的下定决心,劝他的人可能都会被迁怒,他自己不在乎也就罢了,还是不要把阿娘牵扯进来。

    李承乾盯着李世民看了一会儿,眼神逐渐变得狐疑,过了一会儿突然道:“阿耶,你是不是在骗我?”

    李世民:“?”

    “你才不是不要面子的人!”李承乾大声道。

    李世民才不是不要脸面的人,他不仅要脸,而且非常要脸!要不是没办法,才不会做出这种事让自己被非议。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你以前才不会让我当作不知道。”

    臭阿耶虽然坏,但对他一直很好的。如果知道他心里不舒服,肯定不会这么轻描淡写地让他忍过去。

    总结:人设崩了!

    李世民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把李承乾捞起来抱住:“我儿子就是聪明,随我!”

    李承乾冷哼:“我随阿娘,不随阿耶。”

    现在是自毁名声的傻子阿耶,不约!

    李承乾有些不懂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李世民对着李承乾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你四叔出事后,杨氏的娘家一直惴惴不安,此举是为了安抚他们。”

    杨家能和李元吉结亲,自然也不是一般人家,杨家同样是关陇贵族。自从李元吉谋反流放,杨氏一直带着孩子幽居宫外,李世民没有对他们做什么,对杨家也一如既往。然而杨家却不放心,总觉得李世民会秋后算账。

    杨家怎么想李世民不想管,但是如果放任下去,谁也不知道杨家会做出什么事。弦太紧了会崩断,杨家这样势力庞大、姻亲众多的世家,崩断之后产生的破坏不是朝廷想看到的。

    所以他将杨氏接进宫,就是让杨家知道,李元吉已经流放了,此事已经过去了,他不会迁怒他们。

    李承乾听完这些话,默默看着李世民没吭声。

    李世民:“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吗?”

    “不对!”李承乾振振有词,“你才不会为了一个世家委屈自己,以前我和世家吵架,你看热闹看得可高兴了!”

    李世民:“……”

    他长叹一声,略显颓丧地说:“以前只是王爷,自然可以随着性子来。如今当了皇帝,便要替天下万民考虑,不能那般任性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唐多穷,哪经得起三番两次的折腾?”

    李承乾拧眉沉思,就在李世民以为他信了的时候,又突然瞪圆了眼:“还是不对,你可以用别的办法安抚他们,就算……我是说就算啊,就算一定要娶他们家的女郎,也不一定要是四婶。”

    杨家那么大一个家族,年龄适合进宫的女郎多了,虽然李承乾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好办法,但总比四婶强一点吧。

    他不觉得李世民想不到这一点,只能说他还有别的考虑。

    李世民见李承乾猜到了,装出来的颓丧之色一收,兴致盎然道:“那你猜猜阿耶是为了什么?”

    李承乾:“……”

    李承乾气得在他怀里跳脚:“你快说!你快说!”

    李世民被蹬了几脚,赶忙分出一只手将臭小子的腿按住:“行行行,说说说。”

    想到这个,李世民脸色微沉:“李瑗谋反之事你知道吧?”

    李承乾点点头,这是李世民刚当太子时候的事了,李瑗当初是李建成党,李世民上位后他怕被报复,在有心人的挑唆之下举兵造反。

    当然他没闹出什么动静,很快就被手下杀了。

    “难道你是为了安抚大伯的人?”李承乾说完又自己摇摇头,“世人都知道大伯是被四叔伤的,对四婶好怎么能安抚大伯的人?”

    “怎么不能?”李世民表情略显扭曲地说,“世人都知道我厌恶李元吉更胜你大伯,我连李元吉的人都可以放过,你大伯的人还用怕么?”

    李承乾:“……”

    他皱眉:“你当太子后不是一直在安抚他们吗?”

    “没错,我一直在安抚他们,也一直在削减他们的权利,但是还差一点火候。”李世民冷笑一声,“你看罗艺就知道了,泾州之所以失守,他可是功不可没!”

    消极抵抗也就罢了,他还拖后腿!

    可恨现在不能一刀杀了他,还得继续安抚。

    李承乾抿抿唇,想说李建成是自己退位的,为什么其他人还要担心报复呢?很快他就想明白了,就像杨家一样,李世民没打算对他们做什么,他们自己却不会信。

    况且也不只是安抚的问题,还有利益。原本可以跟着李建成荣华富贵,现在却逐渐被边缘化,失去唾手可得权利和地位,很多人都会不甘心的。

    这几个月的历史作业做下来,他也明白一点道理了。

    李承乾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李世民脸色阴沉:“有些事你还不知道,这些日子朝廷倾尽全力与突厥作战,后面的河北一带却一直不安定,各地守将也多有不安分的。一旦处理不好,咱们就要被内外夹击了。”

    大唐现在还是太穷了,即便他有信心不被夺去皇位,但百姓又该怎么办?

    李世民叹了一声,他刚才是做戏逗李承乾玩,但有些话却出自真心,当皇帝与当王爷和太子的确大不一样。

    李承乾沉默一会儿后问:“你真的不是喜欢四婶吗?”

    “真的不是!”李世民无语道,“你家阿耶又不是没见过女子,跟杨氏又没见过几面,哪来的什么感情?只是找个理由让她留在宫里,等过几年情况稳定了就放她出宫,你四婶也是答应了的。”

    李世民承诺事成之后会给杨氏的孩子一条出路,加上杨氏不想娘家自寻死路,才会愿意配合李世民。但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私情,清清白白的。

    他掷地有声:“你阿耶没那么龌龊,连自己的弟媳都觊觎!别人不信我就算了,连你也不信我?”他一副伤心的样子,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哦阿耶……”

    这事虽然是李世民令人误会在先,但他确实也心生怀疑,没有坚定地信任阿耶。

    李世民轻哼一声:“这次就不跟你计较,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你可不能瞎怀疑了。”

    李承乾乖巧点头,心里却不是很赞同李世民的话,他可不是瞎怀疑的,他有经过观察……

    想到观察,李承乾点到一半的头一顿:“可是魏伯父这段时间见你的频率变高了,而且经常骂你!”

    李世民振振有词:“他哪天不骂我?”

    李承乾:“……”

    李世民解释:“魏征来见我,是希望我再考虑考虑,毕竟用这个法子对名声不好。”

    “是的是的。”李承乾连连点头,“我也觉得这样不好,对你不好,对阿娘也不好。”

    “对你阿娘有什么不好?”李世民疑惑,“你阿娘知道这事,她不会当真的。”

    李承乾轻哼一声:“但别人不知道啊!别人都说你喜欢四婶喜欢得不得了,才会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迎她进宫。你那么喜欢四婶,阿娘成什么了?”

    刚才不愿意牵扯长孙氏,现在知道李世民并非爱慕杨氏,这话就可以说了。

    李世民之前没想到这一层,还以为别人只会说他贪图美色,没想到还会牵扯到长孙氏,眉毛不由皱了起来。

    “可是阿耶一时也想不到别的好法子了。”

    杨家那边也就罢了,正如李承乾所说,安抚杨家的方法有很多。但李建成余党却不那么容易,在此之前李世民已经接纳了魏征,还让李承道做李承乾的伴读,这样都没能完全安抚住。

    李世民也是没有办法,才会用“接纳最讨厌的李元吉的人”这个大招。但凡有别的办法,他都不会出此下策。

    李承乾也皱起小眉毛苦思,过了一会儿他一拍小手,喜笑颜开道:“我有办法了!”

    第 113 章

    李承乾的办法,就是让李建成出来做事。

    不是担心日后被清算吗?就连李建成都能被新朝接纳,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李世民一愣,这可真是他没想过的方向。

    李承乾振振有词:“别的新帝不让前太子干活,是怕前太子积聚实力卷土重来,但我觉得大伯不是这样的人。而且别人上位还要杀掉前太子呢,你都已经留下大伯的命了,再让他干点活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世民:“……的确没什么大不了。”

    李承乾:“你可以让他干点不是很重要的活嘛!”

    李世民:“比如呢?”

    李承乾嘿嘿一笑,把手里的策划书给他:“比如这个。”

    李世民:“……”

    “要什么就有什么,你不会是早有预谋吧?”

    “才不是呢。”李承乾晃晃小脑袋,得意洋洋地说,“只是我聪明,想到了而已。”

    李世民不理会自吹自擂的臭小子,看了几眼就皱起眉:“统一管理档案?”

    “嗯嗯!”李承乾点头,“根据我这几天的观察,我觉得很有必要,策划上都有理由,阿耶你往后看。”

    李世民往后看了看,如果按李承乾所说,各部门管理档案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那统一管理确实挺好。

    不过:“现在朝政空虚,前面又在打仗,只怕暂时做不了。”

    李世民把这份策划还给李承乾,就是暂时不做的意思。

    “只要一个房间和一点人手而已,应该用不了多少钱吧。”李承乾挠挠头,“而且也不是现在就要弄出来,只是现在开始准备,抄文档要很长时间呢。”

    李世民一想也是,又拿过策划来看,让李建成管这个倒是很合适,若说不重要吧,档案确实是很重要的东西,这活计权利也有一些,名声好听,若成了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除了废太子之外的名声)。

    但若说很重要吧,指望这个职位积蓄势力也不太可能。

    李承乾:“如果档案室能做成,我们还能做图书馆,就像弘文馆那样,不过是对外开放的。”

    这就是另外一个领域了,但同样可以交给李建成来做。李世民没有立刻点头,只是道:“我还要想一想。”

    “嗯嗯,阿耶你想吧。我只是随便说说,不合适你可以不用管的。”李承乾仰着小脑袋脆生生道,“不管阿耶怎么做,我永远都会支持你的。”

    李世民颔首,感慨:“我都不知道仅仅一个资料存放就有这么多问题。”

    李世民贵为皇帝,自然是要什么资料都有人帮他准备好,根本不知道那是多少人找了多久、跑了几个部门才找到的。这几天看到李承乾做的事才知道的。

    他笑呵呵道:“看来让你去中书省帮忙是去对了。”

    等中书省弄明白了,再让他去别的部门帮忙!李世民暗下决定。

    李承乾不知自家阿耶憋着坏水,自觉事情已经解决,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没几天,杨氏就被放出了宫。百官有些傻眼,原来他们之前都是误会了圣上?

    与此同时,李建成听完李世民的话,愣住了:“让我管新建档案局的事?”

    如果不是太失仪,他真想掏掏耳朵,看看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李世民怎么会让他当官呢?

    李世民当作没看出他的疑惑,把一份文件递到李建成手里:“大哥先看看这个。”

    正是李承乾写的那份策划,这个策划并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有很多漏洞,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的内容,一看就知道大有可为。

    李世民道:“大哥最擅长内政,这事交给你再合适不过了。”

    李建成确实有些心动,不是为了一个档案室,而是能出来做事的机会,但他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此事我办不了,你还是找别人吧。”

    李世民:“怎么办不了?”

    李建成看着他,叹了一声:“你明知道我顾虑什么。”

    李世民确实知道,他怕被别有用心的前下属找上来,怕引起李世民的怀疑,最后连性命都保不住。

    他笑道:“大哥,咱们这么多年的兄弟,没有那么多顾虑。”

    李世民一点也不担心,且不说他知道李建成的为人,根本做不出那样的事,更不会置大唐安危于不顾。即便李建成有异心也无妨,他全盛时期尚且争不过他,更不要说现在了。

    至于会不会有原来的太子党想要撺掇李建成做点什么,李世民相信肯定会有,但他也知道肯定是少数。任何政策都有利有弊,不管什么办法都不能尽善尽美,他只要安抚住大多数,剩下的就翻不起什么风浪,等到过了这段时间,想办法料理了也就是了。

    李建成也想到了这点:“若是为着安抚也就罢了,我只要担一个虚名即可。”

    李世民笑:“虽是为了安抚,也是不忍大哥一身本事就此埋没,我是真心请大哥出山的。”

    李建成愣住了,好半晌才叹了一声:“我不如你。”

    即便早就知道李世民心胸开阔,可以与他化干戈为玉帛,可以给李承道一条出路,不拘一格降人才,原来的太子党只要真心投靠,他都既往不咎,魏征、王珪都是如此,甚至可以容忍魏征一再出言不逊,但到了这时候,李建成还是觉得自己小看了李世民。

    如果他有李世民半分,当初对他没那么防备,或许今天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李建成答应了李世民的邀请,出山负责建立档案库一事。

    消息传出去,吃瓜官员都大为震惊。

    万万没想到!以为端王要一辈子窝在王府做个富贵闲人了,没想到还有卷土重来的一天。

    虽然管的不是什么要紧差事,但这重要吗?不重要!

    这件事本身传达出的意思才重要!

    他们家圣上心胸可真宽广啊!

    这件事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很快传了出去,不出所料,原本蠢蠢欲动的河北和诸地将领安分了不少,就连泾州的罗艺都不再消极怠工,虽然还是说不上多积极,但比从前好多了。

    对于中书省的诸位来说,这件事带给他们的影响,除了平时闲谈几句,就是来他们部门串门的人变多了。

    都是来参观改造后的档案室的。

    大家最近也挺累,事情本来就很多,有点空余时间还要誊抄档案,更忙了。

    为了安抚大家,李承乾也想了很多办法,除了给他们争取额外的加班补贴外,他还会经常请大家吃好吃的。

    最近最受中书省众人欢迎的就是火锅。

    是的,御厨就是这么给力,把火锅研究出来了。李承乾也不知道正宗不正宗,反正很好吃火锅的魅力没人能抵抗,能吃辣的吃辣锅,不能吃辣的吃清汤锅,中书省隔三差五就飘荡着火锅味,叫隔壁部门恨得咬牙切齿。

    今天也照例吃火锅,刚到午饭时辰,浓烈的火锅味道就传了出去,官员们纷纷停下手上的活,起身到廊下吃饭。

    “今天可真冷啊!”官员甲感叹。

    大家以为他要说在廊下吃饭太冷,官员甲随即道:“这儿冷的天儿,守着炉子吃火锅,太美了。”

    官员乙呵呵一笑,附和道:“早上起来就盼着这一顿,等会我可以多吃点。”

    “就为了这顿火锅,天天来衙门抄书我也乐意啊!”官员丙,“外面都吃不到,只有咱们中书省有。”

    就连别的部门都没有,想要吃还得还蹭饭。

    说蹭饭,蹭饭的就到了。

    门下省两位官员联袂而来,板着脸道:“你们这样不行,怎么能在衙门吃饭呢?不成体统!”

    与二人相熟的官员翻了个白眼:“给你们准备了筷子,快些来吧。”

    “来了来了。”二人喜笑颜开,与好友挤着坐了,例行向往,“不知道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去门下省,我们就不用来跟你挤了。”

    “呵呵,到时候我去跟你们挤。”

    说着话,李承乾带着小伙伴从档案室出来,大家见过礼就可以动筷了。

    今天房玄龄去御书房与李世民议事,不会来中书省吃饭,不用等他。

    结果李承乾刚举起筷子,李世民竟然带着房玄龄回来了,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李建成。

    官员们连忙起身行礼,李承乾也行了一个:“阿耶、大伯,你们怎么来了?”

    “你大伯想来看看你的档案室。”李世民答了一句,看向蒸腾着热气的火锅,笑呵呵道,“吃火锅呢?”

    众人点头,一点也不紧张,虽然在衙门吃这些东西不合规矩,但他们知道太子早就问过圣上了。要不然也不敢一起胡闹。

    李世民果然不生气,还让人加了三张座给他们。

    李承乾坐在李世民身边吃得美滋滋,还时不时把他觉得好吃的夹给李世民,令李世民一阵气闷。

    这臭小子,给他送了一次火锅就不再送了,他都自己跑来蹭饭了,小子还是不明白意思,真傻还是假傻?

    这顿饭中书省好些人没吃饱——光顾着激动了。没想到能跟圣上一起用饭,更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圣上和端王一起用饭,这不得多看几眼?

    吃过饭李世民就走了,李建成则去档案室看了看,问了很多问题才离开。

    中书省忙得热火朝天,前线进展也非常顺利,进了腊月,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终于在春节前后将失去的城池全拿了回来,将突厥赶出了大唐。

    这对大唐是极大的鼓舞,意味着他们有了与突厥一战的能力,不用在外敌的威胁下战战兢兢了。

    百姓欢欣鼓舞,载歌载舞。

    与此同时,新年的鼓乐敲响——

    贞观元年,来了!

    第 114 章

    《易经》说:“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贞,正也;观,示也。

    贞观,即以正示人之意。

    今年是贞观元年,一开年前线就传来好消息,大唐在对突厥的战争中爆冷取得胜利,顺利将其赶回草原老家,更显得李世民是天定帝王。

    这个年比以往更添几分热闹,民间百姓喜气洋洋,置办年货、走亲访友;朝廷也格外喜庆,今年过年,前来庆贺的部族态度可好多了。

    从前周边部族知道大唐积弱,并不是很把他们放在眼里,突厥就不说了,动不动就要扰边打劫,就连吐谷浑这样的小国家,也敢仗着地势偏僻嚣张跋扈,类似的国家还有不少。

    但今年不一样,大唐是怎么对付突厥的,大家都有所耳闻。连突厥铁骑都抵抗不了那什么火炮,他们就更不行了。

    也不知道大唐怎么弄出火炮的,之前竟一点消息也没有!

    小国都不敢作死了,恭恭敬敬带着贺礼前来拜见,一点也不敢拿乔。突厥作为战败国,也被迫送来许多财物,并归还被扣押的大唐人口。

    李世民和李渊心情无比舒畅,之前迫不得已向突厥称臣,一直是二人的心病,现在可算扬眉吐气了!

    爽!

    正月十四,李靖、尉迟恭和张公谨大军班师回朝。李世民带着李承乾亲自在宫门口迎接,李世民和李靖君臣几人手拉着手你侬我侬,李承乾在跟来的将士中扫了一圈,一眼就看到人群中杜荷。

    主要是年纪小,个子不够高,在大人中间形成很明显的一个“V”。

    李承乾对他挤挤眼,杜荷便对他咧嘴一笑。

    杜荷晒黑了不少,原本皮肤就不怎么白,现在更成了块黑炭,笑起来就显得牙亮得刺眼。

    李承乾捂着嘴偷笑,弄得杜荷一头雾水。

    这时候李世民也和李靖几人叙完衷肠了,拉着他们往宫里走:“走,咱们进去说,我还叫人准备了宴席,好给你们接风洗尘。”

    李靖几人忙道不敢,李世民不赞同道:“你们是大唐的功臣,这都是应该的。”

    李靖几人才不推辞了。

    众人往宫里走,李承乾和杜荷就悄悄凑到了一起,两个小朋友高兴地想蹦哒,碍于人多只能克制。

    李承乾嘻嘻笑:“你可总算回来了,我们都担心死了,你没事吧?”

    “没事。”杜荷在战场上待了两个月,还是那副傻乎乎的样子,挠挠头道,“有一回差点受伤,多亏你这个手链救了我。”

    杜荷起先并不知道这手链是干什么的,只是李承乾让带他就带了,直到那回在战场上差点被砍掉半截胳膊,突厥兵的刀都快挨到他了,却怎么都砍不下去。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下意识把突厥兵杀了,后来越想越不对劲,回想突厥兵砍他时的表情变化,还有李承乾说过的话,就明白是手链保护了他。

    果然李承乾闻言没有反驳,还松了一口气:“你没事就好啦。”

    杜荷一把揽住李承乾肩膀,感动地小声说:“你放心!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当时战场上情况混乱没人注意,后来我也没告诉他们。你对我这么好,我死也不会害你的!”

    他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一副为好兄弟肝脑涂地的样子。

    李承乾:“……”额,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只是花了点积分而已。

    *

    接风宴设在晚上,这就是上元节的好处,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不设宵禁,万民同乐。

    外面一朵朵放着烟花,太极殿里觥筹交错。

    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来了,还有皇亲国戚,宗室贵族,就连李渊和李建成都出席了,可见大家有多么重视和兴奋。

    杜荷下午已经见过父母,这会儿就跟小伙伴挤在一起,指着桌上的小锅问:“这是什么?我从来没见过。”

    “这是火锅!我不是跟你说过辣椒吗?这就是辣椒做成的。”李承乾嘿嘿笑,“你连辣椒都没吃过,当然没见过火锅了。”

    提到辣椒,杜荷就想起自己流过的那些口水。李承乾文笔不错,在信中详细描写辣椒做的那些菜的味道口感,杜荷都不记得多少次晚上被饿得肚子咕咕叫了,偏偏在军营,过了饭点就没处找吃的,只能抱着肚子咽口水。

    现在终于见到罪魁祸首,他拿起筷子恶狠狠道:“我倒要尝尝它有多好吃。”

    结果可想而知,一吃就停不下来了。

    宴会开始没多久,李世民就宣布封赏此次对抗突厥有功的将士,李承乾本来正在吃菜,闻言从碗里抬起头,扬声问:“阿耶,封赏有没有杜荷的呀?”

    李世民一愣。

    他确实没想杜荷,毕竟杜荷没有真正入伍,只是因为李承乾,才给了他一个历练的机会。

    但杜荷这次确实立下功劳,既然李承乾问了,李世民也就爽朗一笑:“杜荷这次表现不错,赏金百两、再赏一把好刀,如何?”

    杜荷没想到自己也有奖励,下意识就要点头,李承乾却摇摇头:“我看和杜荷功劳差不多的,有的都升到校尉了!”

    五十人为一队,四队为一营,长官就是校尉。杜荷之前已经是队长,现在升为校尉一点也不过分。

    李承乾此言一出,在场不少人都皱起了眉。

    “不妥!”一个白胡子老者出言反驳,“杜郎君年纪太小了,自古以来就没听过有十一岁的校尉。”

    李承乾振振有词:“甘罗成名前,还没听过有十二岁的宰相呢!霍去病二十一岁封狼居胥,阿耶十八岁统领三军,在他们之前,也没几个这么年轻的将军!”

    他道:“朝廷用人看的是能力,而不是年纪。杜荷凭本事立功,就说明他做得了这个校尉。年纪小不正说明他前途不可限量吗?反正迟早都要封的,还不如现在封,旁人也会觉得阿耶用人不拘一格。”

    不得不说,李世民有点心动,于是看向杜如晦。

    之前杜如晦不怎么支持杜荷打仗,不知道现在怎么想的。

    杜如晦能怎么想?杜荷都已经学了这么多年、拜了平阳公主做师父,现在还上过战场,不让他走武途,难道叫孩子庸碌一辈子吗?

    他对杜荷道:“你之前散漫惯了,如果当了校尉则不一样,你要经常留在军营,没那么多时间和太子殿下在一块了,你也愿意吗?”

    杜荷闻言有些犹豫,他想去军营,但也想和李承乾在一起,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于是下意识征求李承乾的意见。

    李承乾犹豫了一会儿,小声道:“按你的想法来吧。”

    李世民见杜荷犹豫不决,笑呵呵道:“此事不急,你们两个小的慢慢想,过两天再告诉朕也行。”

    杜荷狠狠松了口气。李承乾又举起手,李世民头疼道:“还有什么事?”

    “阿耶,杜构和苏琛也有立功哦,在豳州他们用火炮炸死好多突厥兵呢!”李承乾脆生生道。

    杜构和苏琛没想到还有他们俩的事,有些茫然地抬起头。

    李世民也不吝惜,赏了他们金银和文房,这回李承乾没有说话,一则杜构和苏琛并不走武途,要官职也没用,二则他们那次主要仗着火炮之利,虽然有功劳,但并不大。

    给三个小伙伴都要到了赏赐,李承乾才心满意足地坐下,举起果酒美滋滋地和大家碰杯,杜构和苏琛笑道:“等会儿拿到赏赐咱们平分。”

    苏琛还算了算:“每人黄金百两,两套文房四宝,正好平分。”

    嗯……小伙伴一共五个人,每人黄金四十两,杜荷不喜欢文房四宝这东西,剩下几人一人一套,怎么不算平分呢?

    杜荷:“……”

    李承道有些不好意思:“我就不要了,我没去豳州,什么都没做。”

    “谁说你什么都没做,你留在长安帮我们拖住了阿耶和陆先生,要不然我们可能刚走就被发现了,全都去不了豳州!”李承乾揽住他的脖子说。

    杜荷几人也纷纷点头,李承道这才不说话了。

    其实不缺这点东西,但白得的赏赐谁都喜欢嘛。李承乾豪迈地挥手:“十六晚上出去玩,我要把它全花掉!”

    “你有时间吗?”李承道提醒他,“别忘了你的安排。”

    “是哦!”李承乾想起自己还有事,不仅不失望,反而更加期待,对杜荷说,“幸好你回来的及时,不然就要错过好玩的了。”

    杜荷:“?”

    李承乾却不肯说了,神秘兮兮道:“等到十六那天你就知道了。”

    *

    宴会后半段非常欢乐,照旧是载歌载舞。不同的是李渊今天非常活跃,可能是解决了一块心病,又看到李建成走出王府的缘故吧。

    当然也不排除喝多了的缘故。

    李渊还拉着李承乾跳舞,把李承乾放在脖子上跑来跑去,口口声声称他为福星。

    突厥和李建成都和李承乾有关,说是李渊的福星也不过分。

    李渊最后是喝醉了被人架着走的,其他人也喝得不少,宴会也就散了,自有人安排在场之人回家,李世民也带着李承乾离席。

    李世民今天也喝了不少,父子俩走得很慢,明亮的月光洒下来,李承乾低头认真踩自己的影子。

    李世民突然问:“你有没有觉得阿娘最近怪怪的?”

    “啊?”李承乾茫然抬头,“阿娘怎么怪了?”

    “我也说不清楚。”李世民有些苦恼,“就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好像没之前那么高兴,似乎总有心事。”

    李承乾:“有吗?我没发现啊。”

    “你才和阿娘相处几年,没发现很正常。”李世民瞥了李承乾一眼,隐隐还有些得意,随后又叹了一声,“你阿娘掩饰得很好,若非我和她夫妻多年,只怕也发现不了。”

    顿了顿,他犹豫地补充一句:“她单独与我相处时更明显些,和从前不太一样。”

    明明言语表情都没什么变化,但李世民就是能察觉到一种微妙的距离感。

    李承乾闻言也有些担心,拧着眉毛问:“什么时候开始的?”

    李世民说出一个时间,李承乾想了想,不就是杨氏那件事前后吗?

    他问李世民:“你向阿娘道歉了没有?”

    “你是说你阿娘在为这件事不高兴?”李世民皱眉,“但我之前跟她商量过,她没有反对。后来我也把杨氏送走了,并没有伤到你阿娘的脸面。”

    “但你没有告诉她,她怎么知道你是为了她的脸面,而不是因为别的政治原因呢?”李承乾道,“而且就算你弥补了,前面的伤害也造成了,难道你不该向阿娘道歉吗?”

    李世民沉思,一直到了寝殿门口,才对李承乾道:“阿耶到了,回你自己宫里去吧。”

    李承乾:“……”

    他不是送阿耶回来的,还想见见阿娘呢!

    还有,阿耶到底要不要向阿耶道歉啊?

    李世民拒绝回答李承乾的问题,并且坚定地把他赶走了。只是走进寝殿的背影隐隐带着些雀跃。

    第二天,李世民又悄悄找到李承乾,他脸色复杂地说:“我昨天和你阿娘说清楚了,她接受了我的赔礼,但还是不太高兴。”

    李承乾皱眉看他:“是不是你道歉不真诚,没打动阿娘?”

    李世民:“……我很有诚心!而且你阿娘也不是拧巴的人。”

    这倒是,长孙氏如果说了接受,应该多少会有改变的。

    李承乾叉腰:“你是不是还在别的地方惹阿娘不高兴了?”

    “没有!”李世民答得飞快,他早就想过了,绝对没有做别的!

    轻咳一声道:“……要不你去问问阿娘?”

    李承乾睨他:“你怎么自己不去?”

    李世民吱吱唔唔说不出来。

    “不管!你自己捅的篓子自己去填,我才不管!”李承乾起身跑开了,走之前还留下一句脆生生的,“活该!”

    李世民:“………”

    臭小子真是靠不住!

    李世民愁死了,抓耳挠腮、冥思苦想。

    而李承乾嘴上说不管,其实还是担心长孙氏,跑去问她情况。

    长孙氏没想到李承乾会问这个,愣了一下才问:“你看出来了?”

    “不是我,是阿耶看出来,然后告诉我的。但我不会帮他哦,我是站在阿娘这边的!”李承乾表完态才问,“阿娘,你是不是生阿耶的气啊?”

    “是有一点,但不多。你阿耶做决定前告诉过我,我知道他是为了正事考虑。”长孙氏笑了笑,“我是皇后,与他夫妻一体,他能牺牲自己的名声,我自然也可以牺牲自己的体面。”

    “那你为什么不高兴呢?”李承乾问。

    长孙氏摸摸他的头:“只是在想事情。”

    她不高兴与李世民无关,甚至与杨氏也无关。只是突然发现这世道女子艰难,荣辱都要系在父亲、夫君、儿子身上,被动接受他们的决定,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她已经算是幸运,遇到一个爱重她的夫君。但即便如此,也难免被牺牲掉部分利益,而她什么也做不了。

    不免想起李承乾曾经描述过的外面世界,在那里,女子也可以顶半边天,她们可以上学堂、可以考状元、可以做官、可以经商、可以毫无顾忌抛头露面、可以毫无保留地喜欢一个人、也可以潇洒果决地离开一个人。

    她们有能力也有地位,可以参与家庭每一个决定,在遇到困难时,也可以想办法周旋,而不是只能等着丈夫的决定,然后不得已地牺牲忍让。

    李承乾见长孙氏不肯细说,只问:“阿娘想的是坏事吗?”

    “不是,是好事。”

    李承乾便不再追问了,并决定不告诉阿耶,就让他着急。

    活该!

    他笑眯眯道:“那阿娘要不要和我们出去玩儿啊,明天是十六,我们要去街上玩哦!”

    长孙氏:“我知道,你还弄了个什么好玩意儿是吧?”

    “是的是的,那阿娘去吗?”李承乾拉着她胳膊摇晃,“去吧去吧,阿娘都好久没出宫了,这样会闷坏的,外面可好玩了!”

    皇后不能随便出宫,换成从前长孙氏不会答应,但现在她犹豫片刻,点头:“那行,阿娘就去看看热闹。”

    李承乾欢呼一声,嘿嘿笑道:“那我们不告诉阿耶,省得阿娘看到他又心烦。”

    长孙氏笑着点头。

    第二天傍晚,李世民经过一晚上加一白天的思考,打算再次找长孙氏谈一谈的时候,却被告知长孙氏和李承乾出去了。

    李世民见她们言辞闪烁,逼问之下才知道二人竟是出宫去了。

    李世民:“??皇后怎么出宫?”她都没有问过他,侍卫怎么会放行?

    宫人也不清楚,李世民叫人去问,侍卫倒是见李承乾带个女子出去了,只说是他的乳母遂安夫人,他们也觉得蹊跷,因为那人气质形象都不像乳母。但侍卫一向不怎么敢查李承乾,也就让他把人带出去了。

    李世民:“……”

    他封了众人的口,不许他们出去乱说。又令人打听李承乾他们去哪了。

    李承乾的行踪并没有隐藏,李世民很快就打听清楚,当即带人追了过去。

    与此同时,天色渐渐暗了,御街也开始热闹起来。

    到处都是人,唱歌的、跳舞的、杂耍的、百戏的,安福门前竖起高达二十仗的巨大灯轮,上面缀满了彩色丝绸,特别好看。

    但即便如此,李承乾的摊位也十分显眼。

    是的,他今天不是来花钱的,他来摆摊挣钱了!

    摆的不是别的摊,正是上元节传统节目——猜灯谜赢花灯。

    传统是对李承乾来说,从小接受二十一世纪教育长大的他,印象里上元节就是要看灯展猜灯谜的。后来他才知道,大唐有谜语也有花灯,就是没有猜灯谜。

    没有猜灯谜的上元节,趣味少了一大半。李承乾之前还只是遗憾,今年却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自己摆摊呢?

    说干就干,他找阎立本做了一些灯笼,又收集各种谜语、和身边人一起想、去薅系统羊毛,做成了这个四五层高的灯谜摊子。

    阎立本审美没得说,灯笼也设计得特别好看,加上猜灯谜形势新颖有趣,很快吸引到一批人。

    一位郎君问站在摊位前的李承乾:“真的是猜对了白送吗?莫不是你趁着父母不在胡闹吧?”

    “不是骗人,我阿娘在呢!小店诚信经营,绝不骗人。”李承乾指了指对面的酒楼,长孙氏虽然出来了,到底做不到和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在对面酒楼的二楼包了一间房,就坐在窗户边看李承乾。

    见到李承乾指她,她就笑着点点头。

    郎君见状这才放心:“那我就试一试吧。”

    李承乾伸出小手,“一次三文,概不赊账。”

    郎君见他小小年纪,话却一套一套的,也忍不住笑了出来,爽快地掏出三枚铜板付账。

    李承乾把铜板交给杜荷保管,笑眯眯道:“客人随便猜,猜中哪个就给你哪个。”

    郎君猜了三次,拿到了三个花灯,笑吟吟道:“倒也不难。”

    李承乾心里偷笑,指着上面几层的花灯道:“越往上越有挑战性,郎君要不要试试?而且上面的花灯更好看哦!”

    上面的花灯确实更好看,而且也更好玩的样子,郎君又付了三文钱,去挑上面一层的灯谜猜,有猜中的也有猜不中的,反正他是走不开了,玩了一次又一次。

    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这游戏仿佛有毒,一开始就容易停不下来。而且花灯真的很好看!

    不一会儿,李承乾的摊位前就围满了人,在本就热闹的御街也显得格外热闹。

    几个小孩兴奋地不行,跑来跑去招待客人,收到的钱就交给杜荷保管,不一会儿荷包就鼓鼓囊囊了。

    有个女郎喜欢最上面的灯笼,但又猜不出来谜底,指着它问李承乾:“那个能直接卖给我吗?多少钱都可以!”

    李承乾摇头:“不行!我只猜谜,不卖灯笼!”

    他又不是为了赚钱,要是人人都买灯笼,他还怎么玩?

    李承乾可是很有原则的!

    李世民过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个场景,无语道:“他倒是很会玩儿。”

    常松躬身问:“咱们去找太……大郎君吗?”

    李世民有点心痒痒:“走,咱们也猜几个去!”

    第 115 章

    摊子前人很多,李世民在侍卫的帮助下挤到前面,兴致勃勃看向面前的灯笼。

    “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个日用品①。”李世民思索片刻后给出答案,“是蜡烛吧?”

    没人搭理他。

    旁边一位大爷提醒他:“你得先交钱给几位小郎君,然后他们判断你猜得对不对。”

    不用李世民说,侍卫就机灵地交钱,然后报上答案。

    这个答案是对的,杜构把灯笼取下来交给侍卫,又匆匆去招呼下一个客人了,压根没看见旁边的李世民。

    等着看他们反应的李世民:“……”

    也不能怪杜构,主要客人太多了,他压根顾不得看谁是谁,这又是晚上,纵然有这么多灯笼,但李世民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也实在很难发现。

    李世民又猜了几l个灯谜,赢了几l个灯笼。心满意足地溜出人群,李承乾几l人全程都不知道他来过。

    摊子热闹,李承乾也高兴,直到半个时辰后,摊子上的灯笼被赢得七七八八,剩下的谜题也比较难,人群才渐渐散了,只有几l个书生和几l位女郎还在猜,杜构一个人招呼着就够了。

    李承乾几l人看装钱的袋子:“好多钱啊!”

    杜荷激动得不行:“没想到我能赚这么多钱!”

    这得有好几l千文吧?

    李承道温声提醒:“你前天刚得了四十两黄金的赏赐。”

    四十两金子可比几l千文钱多多了,况且这几l千文也不全是他的。

    杜荷理直气壮:“那不一样!”

    虽然说不上来哪不一样,但就是不一样。感觉这样摆摊赚钱更快乐!

    “可惜明天就又开始宵禁了,不然我们还能继续玩。”杜荷撅着嘴道,“承乾,明年我们还这样玩!”

    李承乾连连点头,他也觉得摆摊好好玩:“我们明年还可以卖别的!”

    “卖什么?”杜荷兴奋地问,“像灯谜一样好玩吗?”

    “我也不知道呀,我还没想到。”李承乾把钱分成十几l份,小伙伴和侍卫一人一份。

    侍卫们没想到他们也有,纷纷拒绝。李承乾道:“你们也帮了忙的,当然该有你们的份。再说昨天是上元节,就当给你们的福利吧。”

    杜荷几l人也点头:“是啊是啊,大家一起出来玩儿,见者有份!”

    侍卫们这才收下了。

    其实他们大多是高官子弟,并不缺这点钱,但被人惦记着,心情总是很好的。

    李承乾拿起装着属于自己那几l百文钱的袋子拍了拍:“等会儿我们去街上玩儿,我要把这些钱全花掉!”

    说到这个,大家看向还在猜灯谜的郎君和女郎们: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猜完啊?

    李承乾眼睛一转:“反正就他们几l个了,留一两个人在这里就行,要不我们先去玩吧?”

    杜荷立刻表示赞同。

    李承乾原本想留两个侍卫在这里守着,但是杜构也很喜欢灯谜,对守摊子更感兴趣,就让他留下了,再留两个侍卫保护他,剩下的人便跑去玩了。

    今天街上格外热闹,卖东西的摊子也格外多,很多是李承乾不曾见过的,想来他们之前只在别的坊做生意,外面很少能见到。

    李承乾还看到了卖炸薯条的摊子、卖玩具的摊子,还有他公布的菜谱上提到过的小吃,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做法,但有些做起来麻烦,家里平时不会做,这时候摆摊出来卖也很受欢迎。

    几l个小孩逛了一会儿,带着不少东西回摊子上,就见那几l个郎君和女郎都还在。

    苏琛感慨:“可真执着啊!”

    是啊,那几l个郎君也就罢了,是和杜构一样喜欢挑战灯谜,女郎们却是目标明确,冲着最上面那个最漂亮也最难的灯笼来的。

    是的,就是之前那个想用钱买灯笼的女郎,她自己猜不中,但又实在想要那个灯笼,就找了好几l个人一起猜,主打的就是一个广撒网、碰运气。

    不过她今天运气似乎一般,到现在都没拿到那个花灯。

    李承乾抱着一袋小吃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见女郎一直猜不中,脾气逐渐暴躁,就有些好奇地问:“姐姐真的很喜欢这个花灯吗?”

    “是啊。”女郎眼中流露出强烈的渴望,“这个花灯太好看了!”

    是很好看,是一个格外精致的走马灯,每一面都画着九天仙娥,转起来仿佛仙女在云中嬉戏,仙气飘飘,但又活泼动人。

    李承乾见她实在喜欢,就拍拍胸脯道:“那我送给你吧。”

    女郎轻哼一声,还有点骄傲:“你不是只猜不卖吗?”

    李承乾仰着脖子“昂”了一声:“是不卖,我就送,你要不要?”

    女郎:“……要要要!”

    李承乾让侍卫把最上面的灯笼取下来递给女郎,女郎道谢后美滋滋走了。

    旁边的郎君们好奇地看着他们,李承乾问:“你们也想要花灯吗?我也可以送你们一个,就当是给老主顾的福利。”

    猜了好多灯谜的老主顾们:“……我等不想要花灯,不知郎君可否告知谜底?”

    李承乾干脆地说:“不行!”

    书生:“……”

    书生又猜了一会儿,实在猜不中才放弃了。李承乾还是一人送了他们一只花灯,然后就蹲在摊子边看哪个小孩儿对花灯感兴趣,遇到了就送一个,没一会儿就送完了。

    留下两个侍卫收摊子,李承乾几l人拍拍屁股,去对面的酒楼找长孙氏。

    到了长孙氏的包厢,李承乾推门进去,才发现李世民也在里面,正拉着长孙氏的手说什么,见到孩子们进来,他连忙正襟危坐。

    李承乾:“阿耶,你怎么也在?”

    李世民冷哼:“我还没说你呢,怎么带着阿娘出宫了?”

    长孙氏无奈:“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是我自己要出宫的。”

    “你不用替他说话!我还不知道你们吗,要不是他撺掇,你也不会出来。”李世民板着脸道,“还说是你乳母,叫人知道了成什么体统?”

    李承乾:“那你叫人知道了吗?”

    “……没有。”

    李承乾抬起下巴:“这不就行啦!”

    说完他就不搭理李世民了,目光在长孙氏身边的花灯上,眨眨眼:“这是我摊子上的花灯吧?”

    李世民挺直腰板:“就是在你摊子上赢的,你那些谜语也不难。”

    李承乾没想到李世民去过他摊子,惊讶地瞪圆了眼,但见他这么得意地说谜语不难,又有些不服气,哼哼道:“你这些都不是最好的灯笼,我还给阿娘留了一盏最好的。”

    说着拿出藏在背后的花灯,是比刚才那仙女灯还要漂亮的花灯,当初李承乾一见就很喜欢,偷偷留下准备给长孙氏,根本没往摊子上摆。

    他两只手举起来给长孙氏看,美滋滋道:“阿娘,你看好看吗?”

    “好看!”

    是真的好看,长孙氏很喜欢,忍不住细细打量。

    李承乾嘿嘿一笑:“这上面还有灯谜哦,阿娘猜对了我就把花灯送你!”

    李世民暗搓搓挑拨:“那要是猜不对呢?”

    “猜不对也送给阿娘!”李承乾瞪了李世民一眼,把底下挂着的灯谜木牌给长孙氏看。

    谜面是:不加一点,只留一半,打一个字②。

    长孙氏思索了一会儿:“是‘福’字吗?”

    “对的!”李承乾一拍小手,把花灯递给长孙氏,拱起小手作揖,“祝阿娘平安喜乐,福气盈门!”

    长孙氏顿时笑弯了眼。

    旁观的李世民:“……”感觉被比下去了。

    几l个小的在包厢里待了一会儿就又出去玩,直到把今天赚的钱花的差不多,才又困又累地被带回宫。

    因为睡得晚,第二天去上课时,李承乾有些萎靡不振。

    不过到了教室他就清醒了——今天杜荷来了!

    学堂时隔许久终于再次满员,李承乾却顾不得高兴,先问杜荷:“你怎么来上课了?”

    “我决定不去当校尉了,继续和你们一起念书。”杜荷道。

    “为什么,你不是想当大将军吗?”李承乾皱起眉毛。

    杜荷点点头:“我是想当大将军,但是不用着急。上元节那天我去见了师父,也问过她的意见。她说我可以留在长安,跟她和你学几l年,以后的路能走得更顺畅一点。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李承乾不知道跟他能学什么东西,不过平阳公主和杜荷都做了决定,他也不会反驳:“好吧,那我看看能不能让阿耶封你个虚职,不能便宜了他。”

    “嗯嗯。”杜荷挠着头憨憨一笑,“其实我挺高兴的,我一点也不想和你们分开。”

    李承乾也不想和杜荷分开那么久,现在好了,他们又能一起念书啦!

    可惜杜荷的快乐只持续到上课开始,陆德明见到这个许久不曾露面的学生,开始考校他的功课了。

    杜荷:“!!!”

    现在去当校尉还来得及吗?

    这天下午,李承乾又得到一个大好消息。

    当时已经下课了,但学堂的人都没走,温书的温书,写功课的写功课,李承乾正在给杜荷补课。杜荷缺课实在太多了,陆德明念在他有正事,破例没有打手板,但进度必须要在一个月内跟上,否则就要挨罚了。

    李承乾几l人只能轮流给他补课。

    杜荷半死不活趴在桌上,努力把李承乾的话听进脑子里,但眼皮还是控制不住地越来越沉重。

    李泰从旁边经过,看到这个场景,他有些期待地问:“大哥,我是不是很快就能追上杜荷了?”

    杜荷一个激灵清醒过来,立刻握紧了书本,精神奕奕道:“不可能!我这就好好学习!”

    李泰笑眯眯道:“杜二哥,你其实不用担心啊,我只是想和你们一起读书,不会让你和我大哥他们分开的。”

    李泰:我是来加入这个家的,不是来拆散这个家的。

    杜荷才不上当呢,如果被李泰追上了,是不是多一个同窗不要紧,但连比他小三岁的孩子都比不过,他就太丢人了!

    杜荷开始认真读书,也就是这时候,宋福满脸喜色地进来了。

    宋福年纪不是很大,圆圆的脸白白嫩嫩,不笑就很有喜感,笑起来更是一团福气,和他的名字很相合。

    李承乾:“你这么这么高兴,发生什么好事了吗?”

    “正是呢!”宋福笑得眼睛都找不见了,“奴婢收到消息,说您那学堂的学生做出了曲辕犁!”

    “真的假的?”李承乾忍不住站了起来。

    “真的!真的!奴婢不敢说谎。”宋福笑眯眯道,“说是陈二娘带头,和几l位同窗一起做的,她们已经试过了,说是效果不错。”

    陈二娘也就是陈淑慧,物化生学堂里成绩最好的那个女郎,她不仅肯学,而且肯干。李承乾只是在上课时提到过曲辕犁,没想到她就做出来了。

    李承乾跳起来:“我这就去找先生请假。”

    他要去看看!

    杜构和苏琛对李承乾说过的曲辕犁还有印象,没想到真的有人做出来了,也表示想去看看。李承道则是对物化生的研究成果感兴趣,杜荷更不用说了,不用上课还能看热闹这种好事,怎么能落下他呢?

    陆德明看着这一排学生:“……”

    “罢了,这也是正事,出去便出去吧。”他其实也想去看看,想了想还是算了,等确定这曲辕犁有用再说吧。

    第二天李承乾没出宫,因为李世民不知道从哪听到消息,宣陈淑慧等人带着曲辕犁进宫了。

    宫里本来就是有田地的,因为李承乾经常要种点这个那个,李世民做了太子后,就在东宫附近给他辟了一块田地,有专人负责照顾打理,各种工具和耕牛也都齐备,虽然李承乾很少用牛,大部分时候人力就足够用了。

    现在陈淑慧就被人带到了这里。

    李承乾听到消息跑出去,就见包括陈淑慧在内的两个女郎,还有两位年纪略大的男子一起站着,他们的面前就放着一架犁。

    李承乾知道这两个男子,他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虽然在长安长住,但以前没少做农活。

    当初提到曲辕犁,整个学堂他们俩听得最起劲。没想到陈淑慧和他们两个合作了。

    想想也是,陈淑慧两个女郎物化生成绩好,理论知识丰富,两个男子却是种地经验比较多,他们合作才是最好的。

    李承乾上前和他们打招呼,几l人连忙行礼。

    陈淑慧带着些隐藏不住的激动:“先生……”

    李承乾对她笑了笑:“你们做得很好!”

    陈淑慧眼睛一下就亮了,随后又有些忐忑:“不知道圣上会不会满意。”

    她也没想到会被带到皇宫,如此大张旗鼓,万一曲辕犁达不到预期效果该怎么办?圣上会生气吗?会不会罚他们?

    李承乾问她:“那你觉得曲辕犁效果好吗?”

    “好!”陈淑慧斩钉截铁,“我们仔细和传统犁对比过,各方面数据都有记录,整体效率最起码提升一倍!”

    她拿出一个记录册子给李承乾看:“而且先生说过,曲辕犁会是农耕史上的一个创举,我们觉得我们做出来的就是曲辕犁。”

    实际上李承乾说的是“曲辕犁是农耕历史上的一个创举”,没有‘会’字,学生们自动理解成了未来时。

    李承乾简单翻了翻册子,见她们记录清晰明确,而且数据确实比传统犁具好了很多,就道:“既然确实好用,你们还害怕什么?”

    “先生说得有理。”陈淑慧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没用,还是紧张!

    毕竟要见的是圣上,怎么可能不紧张呢?

    “阿耶叫你们进宫,就是想借此事表明对农耕的重视,令天下人有发现时敢于告诉朝廷,所以不管曲辕犁效果能不能达到他的预期,他都不会生气的。”

    李承乾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再说还有和你们大先生在呢。”

    陈淑慧几l人看看李承乾,再看看李承道,这才放松了些。

    不多时李世民来了,不止他,民部尚书(也就是后来的户部)裴矩也来了,众人见礼过后,李世民就指着地上的犁问:“这就是曲辕犁?”

    还是陈淑慧答话:“是,这就是曲辕犁。”

    “名字倒是很形象。”李世民笑了笑。

    确实物如其名,这曲辕犁比起传统犁具,主要是把直辕改成曲辕、长辕改成短辕,整体显得更轻巧。这样的犁用起来确实轻便省力,但能不能达到犁地效果就不知道了。

    李世民:“试试吧。”

    太监将早就准备好的牛牵上来,给它套上曲辕犁,为了更好展示曲辕犁的效果,他们没让男人上,而是陈淑慧亲自扶犁。

    只见她扶着犁梢,稍微用力往下一压,将犁铲压到泥土里,随着耕牛的脚步往前走,很快就犁了一行,不仅时间快了一点,犁地效果也一点不比传统犁差。

    而陈淑慧犁了好几l行,一点也看不出疲累。她还是个没怎么干过力气活的小姑娘呢!

    李世民跃跃欲试:“朕来试试。”

    他也是干过农活的,每年的亲耕里都要亲自下地,更何况李世民有做明君的野心,又有个爱种地的儿子,平时偶尔也会干干农活。

    现在他扶着犁,也算是有模有样。

    刚一上手,李世民就发现了区别,曲辕犁要比传统犁轻很多,只用一半的力就能达到同等效果。速度变快是因为犁壁的设计可以将翻出的土推到一边,加上了犁盘使一行耕完时调头方便。

    李承乾指挥李世民:“阿耶,你看到那个中间那个木棍上的卡扣没,调节那个就能调节耕地的深浅,想深耕就深耕,想浅耕就浅耕。”

    李世民试了试,果然如此。

    他把曲辕犁交给裴矩去试,问李承乾:“你早就知道他们在做曲辕犁?”

    不然怎么知道还能调节?或者干脆就是李承乾给他们的图纸?

    李承乾摇头:“是他们自己做的,跟我没有关系。我刚才在册子看到的。”

    事实上这个功能也是他告诉陈淑慧她们的,只是不知道她们做出来没有,刚才在册子上看到,才知道她们把功能做得这么全面。

    李承乾把册子给李世民看,李世民看着这试验册子,对李承乾道:“不愧是你的学生。”

    记东西都是一样的简洁清晰,调理分明,还列了表格,生怕有一丝拖泥带水,和时下的风格一点也不一样。

    陈淑慧等人面露喜色,显然为此感到自豪。

    李世民看完册子,正好裴矩也回来了,顺手把册子给他:“你怎么看?”

    裴矩压下激动道:“比现有的犁具好用很多,如果能大范围推广开,百姓将会受益无穷。”

    犁具和土豆等粮种不同,粮种传播需要大量种子,而种子需要大量时间培育,这就是土豆出现到现在好几l年了,但还是没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偏远一些的地方很多还没种上土豆。

    但犁具就不一样了,图纸公布出去,很快就能随着《长安日报》传到大唐各地。

    正好快春耕了,百姓该准备翻地的事,如果用上新犁具,百姓就能多种几l亩地,收成也能高一点,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

    当然也不能随便公布,还要考虑许多问题,比如造价、耐用、有没有其他问题等。

    李世民对裴矩道:“你安排民部尽快测试一下,早点给朕一个结果,如果可以的话,最起码春耕前一个月,咱们得把消息公布出去。”

    裴矩肃容:“是!”

    李世民又看向陈淑慧几l个:“你们几l个做得不错,如果曲辕犁确实可用,朕必定重重有赏!”

    几l人连忙谢恩。

    “你们教了这么多学生,没想到还真能做出好东西。”李世民对李承乾和李承道感慨。

    他原本并没有把物化生小学堂放在心上,虽然物化生很有用,但做出成果并不容易,李承乾那里又只是草台班子,他以为那些学生以后能做个教物化生的先生就不错了,没想到今日会有意外之喜。

    李承乾得意地抬起下巴:“他们都很聪明,也很有创新精神的!”

    这倒也说得过去,如果不是很有创新精神,想来也不会第一批去学物化生。

    “那你就好好教。”别浪费了这么多人才。

    说到这个,李世民有些好奇:“你那些学生里谁学得最好?他如今在干什么,有研究什么东西吗?”

    李承乾指指陈淑慧:“学得最好的就是她呀!”

    陈淑慧骄傲地挺起胸膛。

    李世民还没说话,裴矩就惊讶出声:“竟然是位女郎?”

    第 116 章

    曲辕犁一出现,就成了民部的头等大事,经过半个月的测试和了解,终于确定它确实有用,并且可以大范围推广。

    此时距离春耕只有一个月了,李世民当即令人推广,并且在《长安日报》上公布了此事。

    短短几天时间,第一批百姓就用上了曲辕犁,且反馈非常不错。

    除了重新换犁具需要花钱,曲辕犁几乎没有缺点。且这点花销在收益面前不算什么。这时候地广人稀,百姓只有开不完的荒,没有不够种的地,有了曲辕犁,随便多开几亩荒地,种一年粮食也够犁的成本了,这个账大家还是会算的。

    曲辕犁飞快在整个大唐传播,与此同时,发明者也得到了封赏。

    那两位男子凭借此功劳,被李世民破格安排进工部做了小官,可以说一步登天。但女郎就不太好安排了。

    李世民的意思是,让长孙氏费给她们些体面,帮她们找个不错的婚事。

    对这时候的女郎来说,婚事的确是第一要紧事,如果能得一门好亲,也不算辜负了陈淑慧二人。

    长孙氏却不赞同:“她们不是一般的女郎,只怕不会喜欢这个赏赐。”

    李承乾连连点头附和:“我从没听陈二娘提过婚事的事,她一直都想好好学物化生,还想做很多很多好东西,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呢。”

    李世民不以为意:“女子迟早都要嫁人的,哪有女郎不在乎婚事的?再说朕的赏赐,岂能由她们挑三拣四!”

    长孙氏捶了他一下:“既然是给恩赏,自然要给到人家心坎里才是,否则你倒是图什么?”

    李承乾:是的是的,阿娘说的对!

    “好吧。”李世民辩不过二人,只能问,“那依你们的意思,该给她们什么赏赐?”

    李承乾理所当然道:“当然是赏别人什么就赏她们什么。”

    李世民:“……”

    “不可能!”李世民斩钉截铁,“她们是女子,怎么能当官?就算我答应了,文武百官也不会答应的。观音婢,你管管承乾!”

    长孙氏温和一笑:“妾和承乾是一样的看法。”

    李世民:“……”

    “二郎先别急,你听我说。”长孙氏柔声道,“妾知道古往今来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但如今大唐百废待兴,正需要她们这样的人才。二郎已经破格令赵、何二人为官,如今再破格取用两位女郎,想来百官也是会理解的。她们二人才华出众,或许能做出不逊于曲辕犁的好东西,到时候受益的便是天下百姓了。”

    李世民这回犹豫了一会儿,终究退了一步:“让她们去工部可以,也不能做官,只能为吏。”

    “不可!”长孙氏反驳,“她们以女子之身去工部,本来就受人非议,如果地位只是小吏,就更容易受人欺负,如何还能安心做事?”

    “是的是的。”李承乾化身点头鸡,一直附和长孙氏的话,“陈二娘和张五娘功劳更大,阿耶不许偏心!”

    李世民:“……”

    李承乾见他还在犹豫,就使眼色让他去看长孙氏。长孙氏这些日子一直郁郁寡欢,说起此事却显得神采奕奕,她如此上心,难道李世民还忍心驳回吗?

    李世民默然片刻,还是一咬牙应承下来:“好吧,那朕就照例封她们为从九品主事。”

    长孙氏这才展颜一笑:“那妾明日便召她们进宫,问一问她们的打算。”

    李世民:“……”

    行吧,知道了,恩赏要赏到人家心坎里去,先询问人家的意见是应该的!

    *

    第二天,长孙氏就请陈淑慧和张五娘张怡进宫。

    李承乾也想看热闹,但他今天还有课,只能放弃这个打算。等到中午一下课,陆德明先脚出了教室,李承乾后脚就跳起来往外跑。

    杜荷下意识跟着一起跑,一边跑一边问:“承乾,你去哪?”

    “我去找阿娘问点事!”李承乾回他。

    那杜荷就不好追了,停下脚步看李承乾跑远,挠挠头:“这是怎么了?”

    没人知道。李承乾还不知道陈二娘和张五娘的选择,跟谁也没有说。

    他惦记着这事儿,很快跑到长孙氏宫里,长孙氏见他连外面的棉衣都没穿,秀气的眉毛便皱了起来:“你怎么连衣裳都不穿好,受了凉怎么办?”

    “我跑着来的,一点也不冷。”李承乾眼睛在屋里看了一圈,不出预料没有看到陈、张二人,好奇地问,“陈二娘和张五娘来过了吗?”

    “来过了。”长孙氏点点头,知道他关心什么,不用问就含笑道,“张五娘年纪大了,想要指一门好婚事。陈二娘愿意进工部当差。”

    “太好了!”李承乾笑眯眯,他很高兴陈二娘会选择当官,也不失望张五娘的决定,他知道大唐的女子不容易,早就有心理准备,能有一个陈淑慧就很好了。

    长孙氏笑着点点头,她也已经很满意了。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陈淑慧走出了第一步,只要她成功了,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女子以她为榜样,渴望过上不一样的生活,总有一天这份渴望会生根发芽,成为一份坚不可摧的力量。

    也许有一天,大唐的女子也能读书、科考、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像李承乾口中的那些女子一样。

    或许她此生看不到这一天,但她会一直为此而努力。

    长孙氏在心中暗暗决定。

    *

    李世民任命陈淑慧为工部主事,果然在朝中引起不小的轰动,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

    不过李世民态度坚决,对此只有一个回应——要是反对之人能做出曲辕犁,能找出一个物化生学得比陈淑慧更好的人替代她,就考虑不让陈淑慧当官了。

    众人:“……”

    这话说的,现在谁都知道陈淑慧是物化生小课堂第一人,除了李承乾和李承道,还有谁能比得过她啊?

    但李承乾和李承道也不会稀罕一个主事之位。

    朝臣们无话可说,加上曲辕犁风头正盛,主事又只是九品芝麻小官,大家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陈淑慧一心埋头在研究上,对外面的争议只当听不到。最近她有了新的研究方向,也是李承乾告诉她的。

    不管传统犁还是曲辕犁都需要用牛,人力很难拉动。但现状是大唐大部分百姓根本养不起牛,只能靠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一起拉,非常耗费人力,也非常累。

    如果能从这个方向改善,研究更轻巧省力的犁具,耕地效率还能再上一层楼。

    陈淑慧现在干劲满满,虽然皇后没说,但她知道自己能当官并不容易,所以很珍惜这个机会。

    *

    因为曲辕犁的事,李承乾想起他好久没来小学堂了,这次休沐就跟着李承道一起来了。

    陈淑慧他们也来了,虽然现在成了朝廷命官,但几人很清楚自己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无论如何,小学堂这边的课不能停!

    这回他们可以说是万众瞩目。

    在此之前,大部分学生只是觉得好玩才来学物化生,并没有指望能得到什么回报。万万没想到,居然有人研究出曲辕犁,还被授予官职了。

    那可是当官啊!

    九品小官对于朝中臣子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小学堂的学生来说就遥不可及了。多少人做梦都不敢这么梦!

    也难怪他们对陈淑慧几人行注目礼了。

    李承乾见状笑眯眯道:“如果你们能研究出好东西,说不定也能当官呢。”

    此言一出,众人的眼睛就像一排排灯泡,齐唰唰亮了——他们还有机会吗?

    “当然有机会了,只要你们确实做出好东西,阿耶肯定会论功行赏的。实在不行还有我呢,我肯定不能叫你们受委屈!”李承乾拍着胸脯道,“你们有什么问题就找我或者你们大李先生,我们会尽量解决的。”

    众人不由心生憧憬,在座的有几个不想当官呢?

    立刻有人举起手:“殿下,我一直想试着做肥料,最近对改善沤肥方式有一点想法,但是没有机会做试验。”

    这个学生家里并不富裕,平时还得想办法赚钱养家,没那么多金钱和精力尝试沤肥。

    李承乾立刻点头:“这个不难,我来帮你想办法。”

    有这个学生打头,又有很多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李承乾这才知道,原来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已经尝试着去做了,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做出成果,有的是卡在某个地方,因为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无法突破,有的就是缺乏试验环境和资源。

    对于前者,李承乾用一个时辰的时间替他们解惑,后者则表示会帮他们解决。

    李承乾的解决方式就是找阿耶。

    本来只有一个两个的时候,他是想着直接塞到孔颖达那里的。但现在人这么多,需要的试验资源也比较大,况且也需要让李世民知道情况,干脆让他把问题也一起解决算了。

    该说不愧是父子俩,李世民的解决方式是让李承乾找裴矩。

    裴矩:“……”

    李承乾亲自引荐的人,李世民又叮嘱了要好好配合,裴矩能怎么办呢?只能安排地方和人手给这些学生做试验。

    安排完这件事,裴矩笑眯眯问李承乾:“殿下有没有想法来民部监管一些时日啊?”

    李承乾眨眨眼:“你也想要我帮忙?”

    裴矩见他直接,也就不拐弯抹角了,点头道:“殿下在农事上有那么多想法,不来民部实在可惜了。”

    “不可惜呀!”

    李承乾道:“我那些学生就很厉害了,足够民部忙一段时间的。而且就算我不在民部,也不会不管农事的。”

    他还盘算着多买些高产种子,等以后做出发动机了,他还要研究种地的机器,不可能脱离农业的。

    裴矩闻言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强求:“那下臣日后若有事,便来向殿下请教了?”

    李承乾咧开嘴:“嗯嗯!”

    第 117 章

    把小学堂的人安排好,李承乾以为这事就结束了。

    结果没过多久,国子监祭酒找到他,说平时来国子监询问物化生课堂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普通百姓,还有一些高门大户,家里子弟文不成武不就,想试试能不能在别的地方混出点名头。

    李承乾对这些人来者不拒,他现在的目的就是扩大物化生的影响,除了需要陈淑慧这样优秀的学生,数量上也需要尽量扩大,只要学生想学他就会教。

    况且学习是讲究天赋的,有的人学不会经史子集,但未必学不好物化生,偏见要不得。

    缘缘不断的新学生加入进来,之前那间大学堂很快就不够用了,国子监又腾出了几个学堂给他们。李承乾安排之前的学生……现在应该是学长学姐了,去帮忙授课。

    当初李承乾怕没人愿意留下来当先生,特意请李渊派了几个人来,结果现在根本不缺人用,大家都很乐意尽一份心力,况且给别人讲课,还能巩固自己的知识,算得上两全其美。

    这一批学生的上课时间也有变化,之前是统一每个休沐半天,这次却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分成了休沐和假期上课的班级的和每天都要上课的班级,相当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这样效率快一些,不用像之前那样,用好几年时间才培养出一批人才。

    因为可以当先生的人多,大家轮换着来,不会耽误太多时间。李承乾也没有亏待他们,每个人上课都会有补贴,家里不太富裕的学生就更乐意了。

    就是东宫的财务系统不太乐意。

    李承乾给先生的补贴不少,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不小的开销。东宫虽然不缺钱,但也经不住这样造啊。

    李承乾挠头:“那我想办法吧。”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李承乾就跟李世民提起此事,李世民漫不经心道:“这有什么难的,朕让民部给你拨笔钱就是了。”

    “那要是裴阿翁不乐意呢?”李承乾撅撅嘴,“裴阿翁天天喊着国库空虚,阿耶耳朵没起茧子,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李世民:“就算国库空虚,这点银子也拿得出来。”

    不过想到裴矩刚‘不情不愿’地帮忙安置了几十号学生,现在又让他给小学堂出钱,还真不一定能要出来,李世民的话顿了顿,若无其事道:“不行就从我的私库走账。”

    李承乾嘿嘿一笑:“其实也不用这么麻烦,如果物化生学堂能并入国子监,成为六学之后的第七学,那裴阿翁就没有理由不答应了。”

    国子监下辖有六学,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这六学的学生念书不需要束脩,而且食宿全包,一切费用由朝廷承担。如果物化生学堂也能享受这个待遇,自然就不用担心待遇问题了。

    李世民:“……这才是你的目的吧?”

    什么承担不起花销都是幌子,最终目的还是物化生并入国子监。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承乾也不瞒着了,仰着脑袋“昂”了一声:“物化生这么有用,并入国子监不是应该的吗?说不定很快大唐的学堂都要教物化生了!”

    李世民差点没忍住对天翻个白眼:“你这哪里是帮我,分明是嫌我麻烦不够多。这和封几个小官不一样,这事儿闹不好要引起朝廷动荡的。我不可能答应你!”

    “咦?”李承乾不解,“不就是加一个科目吗,为什么会引起朝廷动荡?”

    这时候大家吃完饭了,在窗户边的塌上坐下,一人捧着一杯热茶(李承乾的是水),李世民轻轻抿了一口,这才慢条斯理地解释:“此事看似是国子监内部的事,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令天下读书人不满。”

    文人治国。如果读书人怨气太大,朝廷也是会被反噬的。

    李承乾:“为什么他们会不满?”

    李世民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你觉得呢?”

    李承乾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是不是因为迂腐的读书人太多了?”

    从物化生小学堂开课以来,李承乾就没少听到批判的声音,很多人认为物化生是旁门左道,不该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更不该在国子监这种神圣的学府教学。

    他知道还有很多人不满,只是没有发声罢了。可能如果物化生并入国子监,这些人就会坐不住?

    李世民点头欣慰道:“不错!还有别的原因吗?”

    李承乾又想了一会儿,摇头,他不知道了。

    李世民耐心解释:“国子监的学生都是为了当官做准备的,如今陈一娘几人刚借着功劳封了官,又把物化生并入国子监,读书人们就会想,日后学物化生的这些人是不是也要做官?”

    “是啊!”李承乾理所当然道,“他们有本事的话当然要做官,这有什么不对吗?”

    李世民:“没有不对,只是天下读书人都抱着学而优则仕的想法,但朝廷的职位就那么多,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如果再来一些人与他们争抢,你觉得他们会乐意吗?”

    李承乾:“……不会。但也不能为了他们,就不发展物化生了吧?”

    “不是不发展,只是还不到时候。等朝廷再稳定一点再说吧。”

    “好吧。”李承乾也只能答应了。

    说完他就跳下榻往外走。

    李世民:“你去哪?”

    “我要去找阿翁玩,已经和阿娘说过了。”

    长孙氏含笑点头:“是,他方才和妾说过,妾已经应下了。”

    李世民:“……现在已经很晚了。”

    “是啊,所以我今天晚上不回来了,陪阿翁一起住。”李承乾看看天色,拔腿就往外跑,“我来不及了,走了哈!”

    李世民:“……”

    *

    李承乾赶在宵禁前最后一刻到了原秦王、现太上皇府邸,熟门熟路地进去,在湖边凉亭找到了李渊。

    “阿翁,你怎么又来凉亭了,太医不是说你不能着凉吗?”李承乾皱眉小眉毛一本正经,“你不可以不听话的!”

    “阿翁这回可没有不听话。”李渊得意地指指凉亭四周,“都是装了玻璃的,下面还修了火龙,一点也不冷,你来试试就知道了。”

    江忠仁给李承乾打开门——是的,他们还装了玻璃门。

    李承乾走进去,果然亭内亭外两个世界,亭外冰天雪地,里面却是温暖如春。

    李渊在里面置了软榻、桌椅,邀请李承乾坐下,又让人给他倒了杯茶:“你阿耶刚送来的阳羡茶,我配上今天刚开的白梅,用梅花上的雪水煮的,你尝尝怎么样?”

    “好呀好呀!”李承乾端起茶杯,凑到嘴边轻抿了一下,这茶味道也就那样,但配上外面盛放的梅花,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他学着李渊的样子,懒洋洋地躺在躺椅上,稍微一使劲,躺椅便摇啊摇,特别好玩。

    李承乾憧憬道:“等我以后不用干活了,就来跟阿翁做伴,我要天天躺在摇椅上!”

    “哈哈,阿翁等着你!”

    李渊心情很不错,他现在觉得退位的日子很不错,每天想干什么干什么,什么事都不用他操心。和李世民关系缓和,待遇也比从前好多了。

    现在每天心情好,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舒坦。

    李承乾一边喝茶,一边和李渊说起外面的热闹。

    李渊身体不好,平时也不方便出去,日常除了自娱自乐,也会听外面的消息解闷。李承乾没事了就会来和他说一说,他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趣事,李渊听了也高兴。

    李承乾小嘴叭叭个不停,亭子里不时传来祖孙一人的笑声。

    听到李承乾说起曲辕犁,李渊道:“我虽然在府里没出去,也听说了这个曲辕犁,是个不错的东西。”

    他笑呵呵:“你那小学堂办的不错。”

    李承乾嘴角忍不住翘起,摆摆手谦虚地说:“一般一般……”

    李渊:“很不错了,你对他们要求不要……”

    李承乾说完后面的话:“……也就世界第三吧。”

    李渊:“……”

    他无语又好笑:“你从哪学的这些话?”

    “嘿嘿,跟我朋友学的。”

    李渊已经知道这朋友就是神仙了,没有再细问。又问起杜荷的事:“听说你阿耶给了他一个虚职,还应允日后他入军中,可以随时从校尉做起?”

    “是的。”李承乾忍不住撇嘴,“我们本来没想要这个承诺的,是阿耶非要给的,说是不给显不出他的爱才之心。”

    李渊:“……”是李世民能干出来的事。

    不过目的也确实达到了,李世民愿意破格取用年仅十一岁的孩子做校尉,对方因为要读书拒绝了,他还是为对方保留这个职位,随时等他上任,这个消息已经传了出去。

    李世民成功立住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设,令天下有识之士钦佩不已。

    “这个办法不错。”李渊感慨道,“你这几个伴读倒是不错。”

    “是的,他们都很厉害!”李承乾晃晃脑袋,“杜荷打仗厉害,杜构和苏琛读书厉害,还有一哥,我和一哥也一起读书的,他可喜欢物化生了,而且学得特别快,他说以后要干这方面的工作。”

    李渊愣了一下,微微颔首:“这样也不错。”

    以李承道的性格和尴尬身份,在物化生里钻研也好,又是他自己喜欢的事,不错!

    李承乾没明白他的意思,喜滋滋道:“我也觉得不错。阿翁你知道吗,杜荷封了官之后还想摆摆谱,结果先被杜伯母打,然后又被杜伯父罚,穿着官服被罚写作业嘿嘿嘿嘿……”

    李渊:“……”

    说了一会儿话,李渊站起来:“咱们走吧。”

    李承乾忙不迭跟上,却发现不是回寝房的方向,好奇道:“这是去哪儿啊?”

    “你不是说那小学堂很耗钱吗?”李渊笑呵呵道,“现在不能并入国子监,不过阿翁手里不缺钱,去库房让你随便拿!”

    第 118 章

    李渊直接带着李承乾到了库房,在门口的椅子上坐下,吩咐管事道:“去把单子拿过来。”

    管事应声取来,恭恭敬敬递给李渊,李渊却没有接,指指李承乾:“不是朕要的,给你们太子殿下。”

    李承乾接过单子,笑眯眯地问:“真的让我随便拿吗?”

    “随便拿。”李渊毫不犹豫,“朕都这么大年纪了,留这么多钱财在手里也没用,倒不如给你们这些小家伙干点正事。”

    李承乾不高兴地反驳:“阿翁年纪才不大!”

    “行行行,阿翁正当壮年好了吧?”李承乾说得次数太多,李渊都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李承乾撅撅嘴,他本来就没有说错!六十岁在外面那些国家本来就是壮年,在七十八郎出生的三十世纪还是年轻人呢!

    旁边的管事听着他们对话,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啧啧称奇。即便早知道太上皇宠爱太子,这也未免太纵容了些,连库房都许他随便挑,莫说安陆王李承道,就是前太子李建成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啊。

    李承乾兴致勃勃翻开单子:“那我挑啦!”

    李渊:“挑吧。”

    下人端了热茶来,李渊一边喝茶一边等李承乾,没想到一杯茶还没喝完,李承乾就放下笔,把单子还给他:“我挑完了!”

    “这么快?挑的什么东西?”李渊拿过李承乾写记录的纸一看,上面就写着五个大字——黄金五十两。

    李渊:“……让你随便挑,就挑了这个?”

    “这就够小学堂用一两年了,用完了我再找阿翁要。”李承乾嘿嘿一笑,“到时候阿翁不会反悔吧?”

    李渊:“当然不会,只要你那小学堂需要,阿翁就一直供银子,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做就是了。”

    李承乾便咧开嘴笑,跑到李渊身后殷勤地给他捶肩膀:“我就知道阿翁最疼我,谢谢阿翁,我会省着点花,肯定不会霍霍你的钱!”

    “倒也不用太节省,该花的地方就花,阿翁还不缺这点钱。”李渊闭着眼睛享受孙子的孝敬,想了想道,“你不是还打算弄实验室吗?这个钱阿翁也给你出了吧。”

    李承乾确实打算弄实验室,国子监一个,给学生们上课用。另一个要找个偏僻无人的地方,供大家做些想做的试验。

    没想到才有个想法,还没开始准备,资金就先到位了。李承乾捶肩膀的动作加快,奉上新鲜的彩虹屁:“阿翁就是大气!等实验室建好了,我就叫它们太上皇实验室或者阿翁实验室,你觉得哪个好听?”

    李渊:……大可不必,哪个都不好听!

    *

    这天晚上李承乾没有回宫,就睡在他原来住的千福院里。

    第二天早上,比平时起床时间更早一些,李承乾就被下人叫起来了。他收拾洗漱完,就跑去李渊的院子陪他一起吃早饭。

    早饭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李渊还在里头洗漱,李承乾亲手给李渊盛汤,趁着没人注意,从袖子里掏出一只试管,滴了几滴绿色的液体进去。

    他从商城买的药物,经过一定比例的稀释,每次只用几滴,日积月累下来能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百病的效果,叫别人看来只会以为李渊是自己一点点好的。

    有药剂辅助,六十岁对李渊来说确实正在盛年,他可没有说谎哦!

    李承乾刚把试管收回袖子,李渊就收拾好出来了,二人在餐桌前落座,李承乾递过汤:“阿翁,喝汤。”

    李渊很享受孙子的孝顺,接过汤碗一勺一勺喝了。

    吃过早饭,李承乾就火急火燎地往外跑,临到门口想起什么突然停下,扭头问:“阿翁,过几天就是上巳节了,我们要去曲江池踏青,你要不要一起?”

    李渊摇摇头:“我就不去了,你们好好玩吧。”

    “好吧。那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李渊含笑点头。

    李承乾走后,李渊练习骑射、看书赏景,很快就到了中午。按照往日的规矩,午后定会精力不济,总要休息一会儿才能打起精神。今日他却精神奕奕,丝毫没有觉得困倦。

    “也不知怎的,每次承乾来过,朕都觉得精神很多。”

    江忠仁笑眯眯道:“许是圣上慈心,爱重太子殿下的缘故。”

    李渊笑着点头,心里却有别的看法。他总觉得因为李承乾是神仙转世,跟他挨得近了也会被仙气滋养。

    *

    三月三日上巳节,是汉族一个传统节日,有“祓除畔浴”的习俗,每到这一天,百姓成群结队去水边沐浴,盼着祛病辟邪,称为“祓禊”。

    发展到现在,上巳节也有了很多别的习俗,最有名的便是曲水流觞,对百姓来说,更多的是曲水流鸡子,或者曲水流红枣。每到这一天,百姓去曲江边嬉戏时都会带上煮熟的鸡蛋或者红枣,到时候放在曲江池里顺着水流飘走,谁捡到就是谁的福气了。

    今天不是休沐,但朝廷放假,李承乾需要陪着李世民宴请朝臣,陆德明便给大家都放了假。

    一大早李承乾就起来了,收拾妥当后去和小伙伴们集合。然后去太极殿找李世民和长孙氏。

    李承乾还看到了李泰、李恪和几个姐妹。

    见年长些的李娴和李雅不仅穿戴靓丽,还细细描绘了妆容,发型也格外精致。不由啧啧称奇:“你们什么时候起床的啊?”

    “我不到卯时就起了。”李娴摸摸自己的发髻,“好不容易出去一次,我一定要漂漂亮亮的!”

    李承乾几人敬佩地看着她。

    人到齐了,他们便坐上早就准备好的马车往宫城南走。

    还没到地方,路上就已经全是人和马车了,堵得几乎不能通行,李世民他们有专门通道,不用和所有人一起排队。

    李承乾趴在车窗上往外看:“好多人啊,他们都在吃艾草糍粑,我也想吃!”

    宋福立刻道:“奴婢去给您买一些来!”

    “不用不用,曲江那边也有卖的,等会再买吧。”李承乾摸摸肚子,刚吃了早饭没多久,现在还不是很饿,“我还要空点肚子等会捞鸡子吃,我要吃很多鸡子,这样就有很多福气了!”

    杜荷眼睛一亮:“那我们可以多动一动,这样饿得快,等会儿能多吃点。”

    杜构:“……”

    他按住蠢蠢欲动的弟弟:“你给我消停点!”

    杜荷抬起下巴:“我现在是朝廷命官了,注意你说话的态度!”

    杜构:“……”

    李承乾和苏琛、李承道对视一眼,齐齐偷笑。

    *

    宴请群臣的地方在曲江亭,离百姓聚集的地方有一点距离,但又能看到那边的热闹,众人饮宴、踏青、作诗,还有真正的曲水流觞,李承乾陪在李世民身边,乖乖巧巧和长辈们打招呼,时不时被拎出来炫耀或者夸赞一番。

    他还看到了苏琛的妹妹苏瑶。

    许久不见,苏瑶也长大了不少,是个八岁的小少女了。李承乾和她打招呼,苏瑶端庄大方地回应,却少了几分幼时的亲近。

    兢兢业业当了大半个时辰的吉祥物,眼看大家都开始玩了,李承乾和小伙伴们使眼色:我们也出去玩吧?

    小伙伴们:走走走!

    大家趁着没什么人注意悄悄溜了出去,到了远些的地方才忍不住相视而笑。

    李承乾眼睛尖,一眼就看到水里飘着的几枚红鸡蛋,噔噔噔跑过去,挽起袖子伸长了胳膊去捞。

    宋福上前道:“殿下,让奴婢来吧。”

    “不用,我要自己玩儿。”李承乾努力在水里划拉,可惜他人小手短,即便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才捞到两枚红鸡蛋。杜荷他们也差不多,只有杜构年纪大些,捞到了四枚鸡蛋。

    他分出一个给李承乾:“殿下,这个给你吧?”

    李承乾骄傲地昂起头:“不用,我肯定很能捞到很多鸡蛋!”

    杜构:……但愿如此。

    李承乾又伸长了胳膊去捞,但效果还是不理想,这回比上回更惨,好一会儿只摸到一个,李承乾看着不远处缓缓流走的鸡子,手在水里无助地滑了滑,然后缓缓收了回来。

    杜荷嘿嘿笑:“你不捞了?”

    “捞是肯定要捞的,但这样捞不行,我们这里人太少了,能流过来的鸡蛋都离岸比较远,能捞到的没几个。我们得想个办法。”

    “这能有什么办法,难不成还能让胳膊长长点吗?”

    李承乾眼睛一亮:“你说得对!我们可以让胳膊长长点!”

    杜荷:“……”我是这么说的吗?

    李承乾顾不得答复他,让人找来长长的树枝,用柔软的柳条在树枝一头绑成一个圈,再把手帕或者薄些的布料固定在圈上,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渔网,捞别的东西可能不行,捞一个鸡蛋还是可以的。

    “这不就能捞到了吗?”

    杜荷恍然:“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承乾笑嘻嘻道:“是你提醒我的呀!”

    杜荷他们有样学样,都做了简易版的渔网捞鸡蛋,没有手帕也不要紧,扣住鸡蛋拉到岸边也一样。

    几人很快就捞到一堆红鸡蛋,正要洗洗带回去给李世民他们吃,路过一片灌木丛时,却听到后面似乎有动静。

    第 119 章

    灌木丛后有动静也没什么,今日李世民宴请百官,有地位的官员和宗室都来了,很多还带着家眷。

    这会儿曲江亭中已经热闹起来了,有人出来玩儿是正常的,从这里看不到灌木后的人,只能说明那边是几个小孩子。

    今天来的小孩儿也不少,李承乾没放在心上,本来想直接过去算了。

    结果走得近了点,竟然听到有人在哭,还有人大声斥责,隐约似乎提到了“皇后”二字。

    李承乾皱皱眉毛,难道这事儿还和阿娘有关?

    那他就不能不管了,李承乾带人灌木那边去。他们的动静并不小,不过灌木那边的人闹得专心,竟是根本没注意到。

    到了附近,看清了灌木后面的人,不出李承乾所料是几个孩子。

    一边是两个女孩儿,大些的五六岁,小些的四五岁,看长相和打扮应该是一对姐妹。另一边是个小男孩,年纪和女孩儿差不多,也就是五六岁的样子,长得白白胖胖,穿着一身扎眼的红彤彤。

    李承乾认得他,刚才还被长孙安业带着来给他请过安,长孙安业的小儿子长孙耀光。

    跟在他面前乖巧的样子不同,这会儿长孙耀光一脸骄横,伸手就去抢女孩儿手里的红鸡蛋。

    年纪小些的女孩护着姐姐躲开他的手,竖着小眉毛道:“这红鸡子是我们捡到的,你想要就自己去捡,凭什么抢我们的?”

    “是我的!”长孙耀光骄横道,“你们都是下贱人,你们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要是不给我,就让阿娘打死你们!”

    李承乾几人都皱起了眉毛,杜荷从喉咙里“呵”了一声,凑到李承乾耳朵边道:“你都没说过这种话,他倒是好大的排场。”

    大些的女孩儿显然被吓到了,哭啼的声音更大了些,扯扯妹妹的衣裳小声道:“要不还是把鸡子给他吧,他是皇后殿下的侄子,我们惹不起的。”

    小些的女孩儿脸色也有点发白,抿了抿唇道:“可是阿耶和阿娘身子不好,这鸡子是要给他们治病的。”

    姐姐道:“我们可以再去捞,这里捞不到,我们就去人多的地方,那里鸡子多,能捞到的也多。”

    才怪呢!人多的地方鸡子多,但轮不到小孩儿,先就被大人捞完了。

    妹妹明显不乐意,但权衡一番利弊后,还是把鸡子给长孙耀光。冷着小脸道:“这下可以让我们走了吧?”

    长孙耀光收到鸡蛋,当即剥开一个吃了,剩下的交给下人收着,见两个女孩儿又要去水边,又噔噔噔追了上去,得意洋洋地宣布:“你们再捞到鸡子也得给我!”

    妹妹“唰”地转过头,气呼呼道:“你不要太过分!”

    “怎么了?你还敢打我吗?”长孙耀光抬起肉乎乎的双下巴,“我姑母可是皇后,如果你敢欺负我,我就让姑丈杀了你全家!你知道我姑丈是谁吗?”

    年纪小些的女孩儿气得要死,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还倔强地不肯掉下来,看样子很想揍长孙耀光一顿。

    但她不敢。

    她当然知道长孙耀成的姑丈是谁,皇后的夫婿就是圣上,来之前阿耶和阿娘教过,圣上是真的能杀了她们全家的。

    长孙耀光见状更得意了,张张嘴还要说话,就听见一道带着愤怒的声音:“你要杀谁全家?”

    “我想杀谁杀谁,关你什么事?!”长孙耀光生气地看向声音方向,就看到浑身上下都写着生气两个大字的李承乾,气焰一下就低了,胖乎乎的脸上也带了笑容,“表哥,怎么是你啊?你也出来玩吗?”

    李承乾没回答,冷着脸问:“你在外面就是这么欺负人的?”

    他是真的很生气,之前只觉得长孙安业和舅母季氏都不讨喜,万万没想到他们连孩子都教不好。长孙耀光这么小一个孩子,居然就借着阿耶阿娘的名义欺压旁人。

    当然,也可能是那夫妇二人言传身教,他们一家都是这个德行。

    对别人一口一个下贱人,或者让姑丈杀了你们全家,这不是败坏阿耶和阿娘的名声吗?

    如果今天不是他碰巧遇见,还不知道多少人被长孙安业一家欺凌。明明阿耶阿娘什么都没错,却要替并不亲近的所谓亲人背黑锅,凭什么?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小胖子,长孙耀光也看着他,愣了一下后才道:“我没有欺负她们啊,她们本来就不如咱们高贵,我肯要她们的鸡子,那是给她们面子。”

    他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好像打心里这么想的。李承乾几人都被噎住,过了一会儿才冷笑一声:“三舅父真是好教养!宋福,你把他送去给三舅父,告诉他,如果再让我知道这样的事,就别怪我不顾念亲戚情分了。”

    宋福应是,上前两步到长孙耀光面前:“郎君,走吧。”

    长孙耀光茫然地看着李承乾:“表哥,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不跟我一起玩吗?让她们给我们捞鸡子吃啊?”

    说到鸡子,李承乾想起两个女孩被长孙耀光夺去的鸡子,又让人拿了回来。

    长孙耀光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一幕,张开嘴就要哭嚎,被下人眼疾手快捂住了嘴。他们可不敢让长孙耀光在李承乾跟前闹,纵然长孙耀光百般不情愿,还是被捂着嘴半拖半抱地带下去了。

    等到长孙耀光一行离开视线,李承乾才走到两个女孩面前,歉意道:“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家里亲戚在外面是这样的,让你们受委屈了。”

    两个女孩呆呆地看着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下人按着头行礼。

    虽然不知道是哪位殿下,但行礼总是没错的。

    “小女武大娘、小女武二娘见过殿下。”

    “起来吧。”李承乾摆手叫起,好奇地问,“你们姓武,和武士彟是一家吗?”

    “回殿下的话,正是小女父亲。”答话的是二姐妹中的妹妹武二娘,她竟然还敢反问,“殿下认识小女阿耶吗?”

    李承乾点头:“认识啊,以前他是工部尚书,我还和他合作过呢。”

    武二娘眨眨眼:“您是太子殿下?”

    “是我!”李承乾笑眯眯问她,“你怎么知道的?”

    武二娘奶声奶气一本正经:“阿耶当工部尚书还是武德年间,那时候就能认识他的,诸位殿下里只有太子了。”

    李承乾几人都有些惊讶:“你好聪明啊!”

    武二娘脸色发红,微微垂下小脸:“我不聪明,别人经常夸兄长聪明,但没人夸我。”

    “我们不是在夸你吗?”李承乾道,“我不知道你兄长聪明不聪明,但你肯定很聪明,而且你还很勇敢。要是多读一点书,以后肯定更厉害!”

    武二娘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嗯!我喜欢看书,我以后会多看书的!”

    李承乾又安慰道:“你们不用担心。我以后会盯着长孙耀光的,应该不会再欺负你们了。如果再有人用阿耶和阿娘威胁你们,你们也不要怕,我阿耶阿娘都是善良公正的人,他们肯定不会包庇坏人的!”

    武二娘重重点头,武家的下人也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怕回头被长孙安业家里报复,有李承乾这句话就放心了。

    李承乾又让人把红鸡蛋还给她们,好奇地问:“我刚才听说你们要用这鸡蛋治病?”

    “回殿下,阿耶和阿娘身体都不太好,我听说上巳节的红鸡蛋有福气,就捞些给他们吃,说不定有了福运庇佑,他们的身体就好了呢。”武二娘珍惜地把红鸡蛋收起来,感激道,“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弄到这几个,如果不是殿下,就要被那个胖……被长孙二郎抢走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拾到。”

    就算能拾到,这东西肯定也是越多越好的。

    李承乾听罢,从自己的红鸡蛋里拿出几个塞给她们:“反正我们和阿耶阿娘吃不了这么多,分几个给你们吧。”

    又把自制的捞鸡蛋工具送给她们:“咱们个子小,靠自己不容易捞到,有这个帮忙就好多了。希望你们多捞一点鸡蛋和红枣,让你们阿耶阿娘早点好起来。”

    武二娘大大方方收下了,再次向李承乾道谢。

    李承乾摆摆手,和她们道别离开。

    李承乾带着战利品回到曲江亭,李世民一眼就看到他,招手叫他过来:“你们几个小的跑哪玩去了?”

    “去水边玩了一会儿。”李承乾嘿嘿笑着挤到李世民和长孙氏中间,兴冲冲道,“阿耶阿娘,你们看我带了什么?”

    李世民和长孙氏看他一脸得色,脸上也忍不住带上笑意:“是什么好东西?”

    李承乾掀开盖在小篮子上的布,还自动配上音乐:“当当当当,是红鸡蛋!好多好多红鸡蛋!”

    长孙氏看着小半篮子红鸡蛋讶然:“你们怎么得了这么多红鸡蛋?”

    “都是我们从河里捞的,这只是一部分,杜荷他们也有,我们平分的。”李承乾兴致勃勃和他们分享捞鸡蛋的过程,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却被他说得辗转曲折,逸趣横生,长孙氏和李世民也听得津津有味。

    说完故事,李承乾开始分鸡蛋,阿耶阿娘每人两个、兄弟姐妹还有他自己每人都是一个,最后多出来两个,李承乾收了起来:“这两个我带回去给阿翁,都不用再去捞了。”

    美滋滋吃完红鸡蛋,感觉今天又是有福气的承乾呢!

    李世民这时候问他:“刚才你碰到长孙家的小子了?他犯了什么事?”

    “阿耶怎么知道的?”李承乾问完,下意识看向长孙氏。

    李世民:“……怕什么,朕还能迁怒你阿娘不成?”

    “我不是这个意思。”李承乾小小声,“我就是怕阿娘伤心嘛。”

    毕竟是亲人,长孙氏也不能完全不念旧情,要是知道长孙耀光仗着她在外面败坏她的名声,肯定会很失望的。

    长孙氏叹了一声:“既然事情发生了,阿娘早些知道才好。”

    好吧。

    既然如此,李承乾就不憋着了,开启他的保留技能——告状!

    第 120 章

    李承乾把刚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告诉李世民和长孙氏,顾忌着有别人在,他声音放得很轻,只让他们几个人听见。

    长孙氏越听脸色越难看:“他真的这么说?”

    李承乾点头:“我一个字都没说错。”

    这一点他很自信。

    李承乾看着长孙氏的脸色,软声安慰:“阿娘,你不要生气,这件事跟你没有关系。”

    嘴上这么说,但李承乾心里清楚,不管长孙氏和长孙安业的关系多么一般甚至恶劣,在外人看来他们都是一家人,长孙安业和他家里人做了错事,外人也会归咎到长孙氏头上。

    更何况当初是长孙氏请李世民放过长孙安业一家,他们却辜负她的善意,反而置她于不义之地,换成任何人心里都会不舒服。

    这也是李承乾当时那么生气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倒是很冷静,听了李承乾的告状眉毛都没抬一下。李承乾眨眨眼:“阿耶,你不生气吗?”

    “没什么好生气的,早就知道的事。”李世民淡淡道。

    李承乾眼睛缓缓瞪大,惊讶地看着李世民:“你早就知道,那你怎么不管?”

    “不是早知道他们仗势欺人,而是早知道他们会惹事。”李世民解释道,“长孙安业为人贪婪跋扈,我早知道他不会安分守己,只是不知道会犯什么事罢了。”

    李承乾敬佩地看着自家阿耶,这一刻他觉得李世民特别厉害、特别强大,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掌控感。

    他也见过长孙安业好几回,只是下意识不喜欢这个舅父,但却看不出那么多东西。

    李世民被李承乾这么看着,嘴角忍不住翘了翘。

    长孙氏叹了一声:“耀光如此胡作非为,只怕三哥也好不到哪去,一郎还是叫人盯着些吧,免得再有人无辜受欺辱。”

    “对的对的,不然让三舅父再败坏阿耶阿娘的名声了!”李承乾附和道,“而且我答应了武家两位妹妹,不会让三舅父报复她们,也不让他们再做坏事。”

    李世民点头:“行,我让人盯着,你们就放心吧。”

    嘴上说着你们,他却在桌子底下悄悄拉住长孙氏的手,用另一只手拍了拍,无声地安慰她。

    李承乾眼睛转了转,也把自己的小手覆了上去。

    *

    李世民答应管这件事,在李承乾看来差不多就是解决了,很快就把此事抛到脑后,打算去人多的地方玩一玩。

    李世民:“……你不是已经玩过一会儿了吗,怎么还出去?”

    “我们只是回来送红鸡蛋,没说不再出去了。”李承乾站起来,“我还要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还要带回去给阿翁呢。”

    李世民摆摆手:“想去就去吧,多带几个人,今天人多,不要到处乱跑。”

    李承乾乖巧点头。

    旁边的李泰别的他没听到,李承乾要出去玩却是听到了的,眼疾手快拉住自家大哥的衣袖:“我也要出去!”

    李承乾为难道:“这个你得问阿娘,我不能随便答应的。”

    李泰便眼巴巴看向长孙氏:“阿娘,你跟大哥说一声,让他带我一起出去吧。”

    长孙氏温声道:“今天人太多了,你大哥照顾不过来,下回你再和他一起出去吧,好吗?”

    “不好!”李泰振振有词,“我不用大哥照顾,大哥还没我大的时候就能自己上街玩了,我为什么不可以?”

    “你跟你大哥比什么?”说话的不是长孙氏,而是李世民,他撸着四儿子的脑袋道,“你大哥从小就又聪明又有主见,让他自己出门我们放心,你跟他又不一样。”

    长孙氏瞪了李世民一眼,怎么能这么和孩子说话?

    这样说既伤李泰的心,说不定还会令他们兄弟不和。

    正要想办法补救一下,没想到李泰却若有所思,然后认同地点点头:“那倒也是。”

    长孙氏:“……”

    她把李泰拉到自己身边,温柔地看着他:“承乾不用我们操心,阿耶和阿娘知道他不会出事,才会让他自己出去玩儿。你现在也是大孩子了,如果你也能做到,阿耶阿娘就答应你出去,你可以吗?”

    李泰毫不犹豫地点头:“我可以!”

    点头这么快,一看就没过脑子,长孙氏却没拆穿,只是道:“那阿耶和阿娘就让你出去,但如果之后我们知道你没有好好听话,给你大哥惹了麻烦,或者让自己遇到什么危险,短时间内就不会再让你出去了。阿耶和阿娘会派人跟着你,这是对你的考验,可以吗?”

    这回李泰想了一会儿才不情不愿地点头:“好吧,我会听话的。”

    李承乾也拍着胸脯保证:“我会看着四弟的,阿娘放心。”

    长孙氏没什么不放心,几个孩子都有人暗中保护,根本不用担心安全。除此之外她又点了几个人跟着李泰,贴身保护他的安全。

    刚安排完,就对上一排亮晶晶的大眼睛,从李娴到李恪,全都眼巴巴地看着她。

    长孙氏:“……”去吧去吧,都去吧。

    最后李承乾一行可以说是浩浩荡荡,欢呼着冲向了不远处的人群。

    先去河边玩了一会儿,上巳节是水边狂欢节,水边的人特别多,有人在洗手洗脸祛病辟邪,还有人在捞鸡蛋和红枣。

    李泰指着旁边的人好奇地问:“他们怎么都用那个棍子捞鸡蛋啊?”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李承乾几个立刻就认出来,那就是他们刚才自制的捞鸡蛋工具,虽然不是同一个,但样式都差不多。

    看来武家大娘和武家一娘来过这里了,大家学得倒是很快。

    李承乾没说话,旁边盯着自家下人拿自制工具捞鸡蛋的小胖子闻言却白了李泰一眼:“这个都不知道?土包子!”

    李承乾几人:“……”

    小胖子得意洋洋:“你们要用吗?我可以送你们两个,我家下人做了好多哦。”

    “不用,我们不需要捞鸡子。”李承乾笑眯眯道,“我们也有东西送你。”

    “什么东西呀?”小胖子表情茫然又好奇。

    李承乾便示意下人把篮子提上来,齐刷刷十来个篮子,掀开上面的布,里面都是红鸡蛋。

    小胖子眼一下就直了:“你们怎么这么多红鸡子?”

    “我们昨天专门煮的,今天来给大家散福气。我把这个送你,你喜欢不喜欢?”

    “喜欢喜欢!”小胖子连连点头,迈着小短腿就要跑过来拿。

    李承乾却对他嘿嘿一笑:“那好,那你等会可要努力多捞点啊!”

    说完就在小胖子不可置信的眼神中,让人把鸡子倒进了水里。河边那么多人,见到鸡子大家都去捞,而小胖子一行在李承乾的上游,等他家下人跑到下游,早就不剩什么了,把小胖子气得哇哇大哭。

    李承乾欺负完小孩就一溜烟跑开,到了远些的地方才哈哈大笑。

    李承乾叉腰:“哼!让他欺负我弟弟!”

    李泰感动地往他身上一扑:“大哥,你太好了!”

    李承乾被扑得一个趔趄,幸好被侍卫扶住才没有当场扑街,推开李泰正色道:“你又该减肥了!”

    李泰顿时苦了脸,这肥减了又长,长完再减,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既然已经离开了水边,众人便去小摊贩集中的地方。

    李承乾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非常眼馋:“这么多人,如果我们摆个摊子该挣多少钱啊。”

    挣钱是其次,关键是好玩啊!如果卖的是新鲜玩意儿还能赚到积分呢。上次上元节那灯谜就帮李承乾赚了不少积分。

    李承道笑道:“我听说当初堂弟还让一叔来这里卖魔方?”

    李承乾点头:“是的!”

    那时候魔方还是稀罕玩意儿,到现在已经满大街都是了,这里还有不少玩具摊子,卖的很多都是他弄出来的玩具。

    他们今天不看玩具,主要是要找好吃的,众人在里面略逛了逛,杜荷发愁道:“这里这么多卖吃食的,我们怎么知道哪家好吃哪家不好吃啊?要不让人打听一下?”

    “不用!”李承乾一摆小手,“很简单,哪里排队的人多就去哪里。”

    众人:好有道理!

    大家分开排队,每人买一样好吃的,然后凑到一起尝,没用很多时间就吃到了好多种类的好吃的。

    李承乾还吃到了心心念念的艾草糍耙,绵软弹牙,口感是甜甜的,里面还包着馅料。

    “我的糍耙是芝麻馅,你们是什么馅儿?”李承乾好奇地问。

    杜荷把他吃到一半的糍耙给李承乾看:“我是豆沙馅的。”

    李承乾眼睛一亮:“豆沙馅儿的好吃吗?”

    杜荷:“好吃!”

    李承乾便兴致勃勃去拿第一个:“我也要尝一尝豆沙馅的!”

    他喜欢吃豆沙。

    几人吃东西吃得高兴,隐隐听到稍远处的水边有骚动,非常热闹的样子。

    “怎么了?怎么了?”李承乾站起来好奇地张望,却碍于身高所限什么也看不到。

    和小伙伴们对视一眼,有热闹怎么能不去看呢?

    去!

    兴奋地赶到热闹的地方,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到前面,才发现不是什么热闹的事,而是有人落水了。

    落水之人李承乾还认识,就是刚才笑话李泰是土包子的那个小胖子。

    他现在已经被救了上来,闭着眼睛被下人抱在怀里,一个白胡子老者正在给他把脉。

    过了一会儿,老者松开手,遗憾地摇摇头:“没救了,他已经没脉搏了。”

    下人们顿时哭成一团。

    李承乾皱着眉毛上前几步:“先别哭,他说不定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