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对于一个位于封建王朝时期的国家来说,这是何等重要的东西。
品种像现在天幕上出现的这些、只看品相就知道绝对是上佳的马了。
也是,特地拿来给皇帝专职表演的马,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
霍去病掰着指头数。
最普通的马一匹也要四千文往上,好一点的马要七千文往上一个普通的士兵月俸四百文左右,要不吃不喝十个月才能买一匹品相一般的普通马;而现在要打仗的消息传来,马的价格直线飙升,据前些天去马市探查到的价格,好一点的雄马都要到二十万钱了……
而天幕上的这些马,最次的也要比那匹在集市中看到的价值二十万钱的马要好得多,个个威武雄壮,毛发油光水滑——能做出那种动作的,日常当然得给供养好啊。
老百姓也在掰着指头数。
一匹马要多少钱;而且养马比养牛养驴都贵了不止一倍,马这东西金贵,吃的不好就掉膘,很灵验,很多养马的家庭,马比人都吃得好,所以给马每天吃的要多少钱也得算上;马还不比牛羊等,它吃完就得拉,马粪又不是牛羊那种粪能当肥料用,所以一天几遍地喂的同时,还要弄专人来不停地清理粪便……
这么一大串算下来,大家立刻就咂起舌来。
对于普通农户家庭而言,马不止是买不起的东西,那是买了也养不起的东西——
这种东西除了大家大户买来一两匹代步用,基本都还是在军中,给军队出去打仗用的。
但现在,他们知道了,原来这种奢侈品也可以拿来表演,还是个个这样神俊的大马——拿来训练之后,专门给皇帝进行可能一年也就几次的表演。
怎可只有奢侈两个字概括?
这唐王朝……财大气粗成这样子了啊!
李世民的表情已经很难辨了。
但他最终也只是摇摇头,没过多、过早地发表意见。
这用马匹进行表演的皇帝是谁李晓诗并没有说,但既然这个“传说”被放在了唐王朝的“盛世”课中,想来她也没有含着什么贬低或批评的意思,那就先不扫兴了。
只是这个皇帝么……
感觉应该不会是武则天。
如果是武则天,那经了后边王朝的史书渲染,她一定要被盖个“骄奢淫逸”“享受无度”的名头。
但李晓诗只说了她杀人多,却没有过多说这点,反倒是那个唐玄宗,得了个“晚年昏君”“沉湎酒色”的评价,想来……
李世民手背一热,抬眼看去,是长孙皇后盖了上来,冲他安抚地笑。
李世民拍了拍她手背:“我无事的,不用担心,观音婢。”
还不至于这点事就给自己找不痛快——明明是盛世版块,那就先听盛世嘛。
直播间里,李晓诗也终于把有一个小标题小版块的内容结束,这次没有问答了,因为下一个环节基本整个都是要跟问答挂钩的——
“好啦,那就到咱们这节课的最后一部分了!——大家看,我现在身处的地方就是一家位于长安城的书院。”
她让开身子,给观众们看身后(被虚拟科技重新装修了一番)的书院。
“唐朝是我们华夏历史上文学艺术极度灿烂的一个朝代,也被称为华夏诗歌创作发展的黄金时期,之前我们不是说了嘛,唐玄宗多才多艺,甚至把诗歌都加进了科举考试的项目中——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后世的科举考试才有很多都设置了作诗。”
李晓诗沿着挂满练习大字宣纸作品的长廊往书院内走,扑鼻的墨香和纸的味道让人闻了就立刻能够真切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沉浸到这种浓浓的学术氛围中去。
“当时的读书人和学生等文人士子,都以唱和吟诵诗歌为主要的社会交往方式,同样的,他们想要表达什么情感抒发什么情怀的时候,就也是写诗颂诗。”
李晓诗道:“简单概括就是:吃到好吃的饭了,哇,写首诗感慨一下;看到好看的风景了,哇,写首诗纪念一下;逢年过节该送礼走亲戚见朋友但没钱了,哇,写首诗当礼物送一下;和人吵架被骂了,哇,写首诗让大家都来一起骂一下;被贬官被升官有点郁闷有点高兴了,哇,写首诗抒发一下——等等等等。”
随着李晓诗一句一句的例子举出来,文人们脸上的表情怎么样暂且不提,这可是真的给老百姓们开眼了。
那些肚子里有墨水的人,真就这么能写?
连吃个饭都得写一写吗,那不会把学问用光吗?
还有,送礼送这个,能吃还是能喝啊?
还有的人想的是:……不愧是有文化的举人老爷啊!这多高雅啊!啊,说起来,应该都是举人吧?没中举的,会有这么多诗写吗?
北宋时期。
虽然现在的part是《唐诗》,不是《宋词》,苏轼还是觉得嘴里的肉不香了,乏味地放下了筷子。
为什么,为什么觉得被含沙射影点名了呢?
天幕上,女孩儿已经拐进了一间敞亮的大厅,四面大开,都挂着字画诗词。
“唐诗不止题材丰富多样,风格也是有许许多多的,就只说《全唐诗》里收录的诗词,就有将近五万首——”她道,“像唐朝这样一个诗风盛行的时期,诗坛上更是气象万千,出了数不胜数的名家大手,作品被千古铭记和传唱。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家,并称唐朝三大诗人。”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这两位并称李杜,称号也是没有争议的,到了白居易这里,可选择的就比较多了——有人说他是诗王,有人说他是诗魔,但不管是哪一个,都意味着大家对他的喜爱,对他的作品的喜爱。他们三位是无可争议的唐代三大诗人。”
听到自己的名字,杜甫没有多少惊愕,毕竟在李晓诗外出旅游的事后就曾经听她提起过自己的名字了,但他没想到的是,后世对他的赞誉竟这样高。
诗圣。
唐代三大诗人。
唐朝三百多年间,会有多少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出现,这都是不用想就知道的事,可他依然能在其中被人铭记——脱颖而出,成为诗圣,成为千万佼佼者中的“三大”。
这是青史留名,这是万古流芳。
他眼眶一热,明明身处这样的一个时期,明明一直以来都被郁气缠心,可此刻,他却只觉得心中熨帖极了。
天幕的出现对于统治者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根本不重要,但天幕的出现,是一定能让百姓们过得更好的。
——无论是真实层面的更好、还是精神意义上的更好。
虽然李晓诗说了,不是鬼神,是科学。
但,这就是上天赐给百姓的生机,是为人民减缓苦难的天光。
既然他的名字都能够出现在天幕上了,那么他是不是也可以期待一下,之后关于这些战乱的“课堂”?
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混乱的时局能够被改变?
就算不是他所生活的时期,那么在还未到达这一步的时间中、那些无辜的百姓可以有机会免受这些苦难么?
直播间里,李晓诗从桌上拿起一本《李白诗集》,道:“李白的诗歌大都是歌颂祖国的山河壮美、洒脱不羁、潇洒飘逸又豪迈外放,经常包含着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字里行间充满着想象力和感染力,蕴含着浓郁的浪漫情怀,所以李白又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这也是他‘诗仙’美誉的由来。”
天幕外,李白抱着酒壶美梦酣然,全然不受天幕的影响,直把一旁的小童急得不能自已——天幕都说到先生是“诗仙”了,他怎么还在睡!一点都不高兴的吗呜呜呜,要错过了。
但他着急归着急,却是没有去推李白的。
因为他也知道,对于先生而言,醉与周公相会,说不得要比这天幕上小少女所讲的内容有吸引力多了。
曾经如何他不知道,但自从他来到先生身边后,先生就从来不在意这些,什么他人赞誉、什么人理真实——无论是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要亲身去体验,亲自去看才好。
毕竟,这可是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出龙泉的先生啊!
至于“诗仙”……先生如果知道了,一定不会觉得惊讶。
他会畅快大笑,再满上几盏,笑说理应如此。
小童自顾自唉声叹气了一会儿,又自己把自己说服了,重新美滋滋了起来。
嗯,先生就是这样厉害啊!
“杜甫和李白不同,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十分坎坷,他的诗风也和经历一样,淳朴厚重。杜甫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政治fu败带给人民的痛苦,抒发着悲愤难抑的凄苦之情;这些作品真实地记录着历史的情况,所以杜甫的作品也有‘诗史’之称。”
“白居易和杜甫类似,作品也是直面现实,毫不留情揭露社会现状、揭示统治者的腐败,以及人民苦痛的。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连老弱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的欢迎。”
放下《李白诗集》,李晓诗走在诗画书法作品前,继续道:“除了诗歌,唐朝时期的书法绘画音乐雕刻歌舞等艺术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成就。书法上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和柳公权就都是唐朝时期的人;而绘画方面,则是有为李世民绘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的阎立本,精通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元素的吴道子等,他们的画作风格奔放笔触各异神形兼备,是备受推崇的大画家。”
逛完大厅里的作品,李晓诗这才站住脚,也刚好结束了这节课的内容。
但讲解的部分是完了,这部分的重点可不在这儿,而是在接下来呢——
她清清小嗓子,一本正经扶了扶耳麦:“我们这部分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这节课的内容也都已经讲完了。不过在这里呢,还有我们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关于最后一部分的有奖问答。”
“——大家先不要着急,这次和之前的几次不一样哦。”看着陡然刷快了几倍的弹幕,李晓诗摆摆手,连忙道,“先听我说完规则。”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多彩的文学艺术,所以这次我们的主要内容也是和课堂内容有关的——诗词赏析。我会拿出唐代的诗词来给大家看,请大家从各个方面来解析该作品,所以哦,如果是不会诗词的观众朋友们,悠着点报名呀!”
“而且这次我们不选一位了,会从报名回答的观众中由系统抽取三位,大家一起来、一起做题。奖品嘛……和刚刚送给小秦/王的那一套一样,是现代的蘸水钢笔,写字很方便的哦!大家可以练习硬笔书法用。”
她没说后半部分的话的时候,一些文人是不想来抢答的,毕竟不是人人都喜欢上“天上”去做这个现眼包,但后半句的钢笔一出来……
和李世民一样的奖品欸,要是能拿到,那四舍五入他们岂不就也是有跟唐太宗一样的地方了!
而且刚刚李晓诗为了教李世民怎么用,还详细地演示了一下。
那叫做“钢笔”的笔,不仅携带方便,写字看起来也要快很多,又新奇——不管怎么样,想要!
许许多多的文人开始摩拳擦掌,准备点击报名回答,就等李晓诗的一声令下了。
规规矩矩讲完全部,李晓诗又不放心地问了一句“我都讲清楚了吧?”之后,才终于开始喊倒数:“愿意上来参加这次诗词赏析的观众,请——报名!”
几乎是瞬间,报名人数就跃上了一个让人不可置信的数字。
甚至比之前那两次还多。
明明都说了推荐识字懂诗的来,但估计还是有不少不识字的人点,毕竟……嗯,连朱元璋都想上来玩玩,谁还不想上来玩玩的?
而且那些文人们嘛,只能说,明星效应诚不欺我。
看着身边多出来的三个人,李晓诗很有礼貌地先打招呼,然后才发问:“请做个自我介绍吧。”
三个人,其中两个是读书人打扮的,还有一个看上去是个富家老爷,留着金钱鼠尾辫。
听李晓诗发问,那个穿着锦缎的人率先接过话茬子:“叫佑老爷就行,我不懂诗,就是上来沾点仙气儿。”
他体型富态,头上一顶圆帽,笑得见牙不见眼。
另外两个读书人模样的,年纪大点的不争不抢,另一个年轻人就主动道:“我先来吧,我是大明成化年间的读书人,有举人功名在身,自认对诗词还有些研究,请多多关照了。”
他向另外两人拱了拱手,清瘦的脸上带着些倨傲。
举人,差一步就是进士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功名,他当然有自傲的资本。
而且万一在这上边发挥好了,让下边的官员们记住他了,以后考进士的时候……
剩下那俩那个头发丑得要死的像是商人,另一个么,看着像个中年大叔,身上还带着饭菜的味道呢,应该是个不得志的,估计是百试不中了。
他随李晓诗一起看向最后一人——
那个穿着旧衣的中年男人活动了一下手腕,迎着其他几个人的目光,很随意地点了点头,丢出俩字:“苏轼。”
李晓诗:……!
书生:。。
??
不管怎么说,三人算是齐了,李晓诗安排他们在大厅里找书案坐下,然后才站到最前方,开始说题目。
她忍着不把视线往那个自称是“苏轼”的人身上转,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我们这次要赏析的诗词呢,是诗仙李白的作品——《古风·秦王扫六合》。”
为避免现代古代诗名有差,李晓诗特地把诗也念了出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嬴政:……
谢邀,正在看天幕,突然被踹了一脚。
大厅里,书生也忍着不去看苏轼,他想了一下,觉得这首诗也不算难,不就是赏析一下么,简单的。
却听李晓诗继续道:“就是这首啦,请几位结合历史事实,从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氛围渲染、抒发感情等方面来分析李白写这首诗的想法、以及这首诗的精彩之处。”
“哦对了,平仄押韵什么的不用说哦,那些跟我们的题目不搭边。”
书生:???
刚睡醒的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