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白粥腊肉,朕三兴大汉 > 第5章 傅介子后代
    下面的人几乎都是刚从汧水逃难来的人。



    “前段日子,西凉兵进了汧水县,汧水县被大肆搜刮,一部分逃难去了天子脚下的长安,还有一部分向汉中逃去,现在汧水县人数早已不足五千户了......”



    “还五千户,哪有五千户啊.......”



    “你没听说朝廷下发文书,要征讨黑山军,那督邮一来,汧水县县长杨箓又要征税支持朝廷,让我们纳粮交税,可我们连种粮都吃完了,上哪里来的粮食上税,杨箓伙同着杨家养着一群私兵,让我们不敢反抗,咱们跑出来的,不都是因为将手里的田祖宅能卖的全都卖给了杨家,活不下去才跑出来的吗......”



    “.......”



    “这......还不知道继续下去,还有多少人能活下去。”



    这就是土地兼并问题啊。



    刘儒心中叹了一口气。



    督邮一来,县令这边可算是找到理由提高税收了,没法交税的人,只能把自己的田地,祖宅全都卖给杨家,最后沦为给杨家打工的奴工,杨家拿到良田,再向上隐瞒一下兼并的良田,就可以将这些良田内的粮食,全部据为己有,最后再用从别人那里兼并的良田里的粮食,招募效忠自己的私兵,门客。



    一套组合拳下来,完成了一条土地兼并的产业链,属于自己一分钱没花,拿别人的钱,干成自己的事了。



    这些世家,豪绅,无论哪个时代,到了最后都是国家机器的蛀虫。



    不过,想要赢,前期还必须得借助一些世家的力量。



    这也是一种无奈。



    不过那些逃难离开的人,应该没有离开太远,或许能让这些人将人拉回来?



    毕竟这个时代战争打的可不就是人口?



    不然为何袁绍曹操刘备都窝在一起争那几个州?



    包括刘儒也需要大量的人口。



    “我还听说南匈奴劫掠北上,有人说见到南匈奴和西凉军同出同入,说不定那西凉兵就是南匈奴.......”



    “汧水县四周没有散落的黄巾卫,但是并州一带有一大股黄巾卫势力,但是因为那边又闹蝗灾和旱灾,粮食减产,大量百姓出逃向豫州、兖州、司州,以及幽州以北.......”



    “到处都是饥饿的肚子,连粟米,稻壳都吃不上,光汧水县,饿肚子的人就有几千余人......”



    这些人都不是什么专业搞情报的探子,只能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一遍,试图能因为这些情报获得一些赏赐。



    刘儒要的是汧水县的消息,最好是能借此机会挖来一些人才。



    兵可以是百姓,但是将、帅、相才之能,不识一字的百姓难堪大用。



    汧水的督邮一来,汧水县税收高涨,引得百姓逃难,这就给了刘儒机会。



    毕竟,汧水县一直压榨百姓的东西,而刘儒是最不缺的。



    “继续讲讲从朝廷来的督邮......”



    刘儒让他们继续说自己所知的一切。



    有些情报,暂时用不上,但是之后当摊子摊开了,这些情报或许就有用了。



    “刘将军,我知道.”



    “从朝廷来的督邮那人姓许,听说是颍川人,这个姓许的督邮很不待见杨县长的门客,似乎和他有隙,我同乡的一个去了那位门客家里做杂役,听到那个门客说,那个门客在督邮面前向县令杨箓进献过缓和县城内的方式,认为现在百姓被压太狠,应该放一部分粮食,不需要太多,一天一次,以满足一部分的百姓生存需求即可,只要有机会生存下去,他们就不会闹事,就算其它没有分到粮食的人闹事,也只是很少一部分,做不到振臂一挥,令他人云集响应,县长的力量足以镇压了,但是督邮当场狠狠的嘲笑了一番,让他回来后很是生气。”



    刘儒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这个门客......似乎有点厉害。



    给一部分人吃饭,让这部分人有点活下去的念头,这部分人就闹不了事,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不需要出很多粮食,不需要让每个人都吃饱,只要保证,那部分吃不上的人,在闹事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人跟他们一起闹事就够了。



    好一手分化百姓的手段。



    好谋略。



    只可惜,这县令不在意。



    不然,对刘儒来说那就麻烦了。



    “哦?那个门客叫什么名字?”



    “好像......好像叫傅.......傅干。”



    咦?



    傅干?



    刘儒突然间注意到这个名字。



    他记得有一个投靠曹操的就叫傅干,而且他的父亲傅燮也是了不起的人物,是西汉傅介子的后代。



    当初傅燮跟随名将皇莆嵩大破黄巾军,被授汉阳太守。



    后来在凉州时,凉州刺史耿鄙不听傅燮劝阻,执意领兵攻打凉州兵马腾韩遂,于是引发士兵哗变,而后傅燮被迫守城,因为知道大势已去,即使下面那些感恩傅燮的匈奴愿意送他回家,但傅燮依旧以身报国,宁死不降,最终战死在金城。



    当时年仅十三的傅干就对自己的父亲说,“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兵不足以自守,宜听羌、胡之请,还乡里,徐俟有道而辅之。”



    当时的傅干就意图让父亲退出金城,回到家乡,然后之后等待仁明的君主出现,辅佐他。



    但是傅燮执意守节而死,效仿古人的清高亮杰。



    要知道当年的傅干才十三岁而已,就能说出如此冷静的话,可以看出家中的教育。



    但很可惜傅燮并没有听从儿子的建议。



    当然,除了傅干的才能。



    刘儒更加看重的是傅燮的关系。



    当初傅燮的名声在凉州很好,那些羌、胡受了不少傅燮的恩惠,哪怕是在两军阵前,依旧有不少人愿意心向傅燮,要让傅燮安全离开。



    若去了凉州,不少跟随傅燮的老臣,会念及旧主。



    而傅干的父亲傅燮师从刘宽,不仅是公孙瓒的同学,而且离间李傕郭汜,送走汉献帝的杨会还是傅燮的主簿。



    当年傅燮战死前,就要将他委托给杨会,并告诉傅干,杨会是抚养我的‘程婴’,可以相信他。



    如此人物。



    刘儒看到了如今破局之人。



    傅干.......这是我的公瑾啊。



    刘儒听到这里心情大好。



    看向下面的人,大喜,“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