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从异乡归来 > 第58章 老费的打工见闻
    老费扫视一眼眼前几位,清清嗓子,说:“要说我第一次出门打工,那事可真好笑……”“快说吧!瞧你磨叽的像个娘们!”于是老费也开始讲起了自己的遭遇……



    我呢,跟他不一样,我是去东部沿海打工,从西到东,坐火车路上得六七个小时,不过还没有出省,我去的那年,是因为家庭负担重,想挣钱补贴家用。我去的是一家文具厂,在一个开发区里面,我到的时候,从厂区到外边的大路都是新的,厂区南边是一个待开发的村子,一边紧挨着一家民办高校东面是一家包装物料公司。



    我是和村里几个人一块去的,就让他们牵线搭桥赁了一间屋子,是那种板房屋子,冬天贼冷,夏天又特别热。



    刚开始大家是在一起的,因为加班之外单位不管食宿,所以只能自己想办法凑合一天算一天,后来熟悉了,陆续有人搬到其他地方去了。



    工厂里女工很多,干活也挺麻利的,只是到了休息日,干啥的都有,有在居住点睡一整天的,她们觉得累了一周,每天都天不亮上班,天很黑了才下班,好不容易逮着一个休息日,那还不睡它个昏天黑地啊!也有几个工友聚会宴饮的,你订一份菜,我凑一瓶酒,很快一桌子菜就齐了。聊天也没有多少正经话,多数是吹牛装门面,听者也不揭穿就当故事听了,酒足饭饱才回去休息。还有的到附近的公园景区转转,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我有时和几个同事聚餐,有时却是更加忙碌,到附近手工点干零活。干这活的大部分也都是女的,一般是男人有一份工作,女人在家闲着无事就跑来做工艺品,当然也有那不愿意进厂的女人跑来干活,工资日结,当天挣当天花,明天再说明天的事。我一个大老爷们干这活,难免让人指指点点,可是一天收入百十块钱,不比睡懒觉强许多啊?



    还别说,我觉得没有什么难的,很快便掌握了拼装制作工艺品的大部分技术,到后来老板甚至让我指导起新人来,拿老板的话说,就是除了镶宝石不会外,其他插件剪件之类的信手拈来,这一点别人就不行,没那个耐心,所以干了没几回就待在出租屋哪儿也不去了。



    胶东这地方临海,开放的经济政策导致这里遍地可拾“黄金”,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耐心。工艺品加工的活儿很零散,全是考验人的手头快慢来不得半点虚假。有人一天挣个百十块钱,有人晃荡一天也就十来块钱,差距还是很大的。我刚开始也不懂行,后来慢慢就内行了,比如你总是干插件,很简单,就是照着别人插好的例子把五颜六色的扣子固定到纸板上,每完成一个七八分钱,累死也挣不到很多,当然实在无事可做的时候聊胜于无。最挣钱的是那些加工难度大一些的项链包装之类的,一个包装费五毛,但是任务不多,有时候根本抢不到。我刚开始干插件的活,很仔细,也巧,那段时间来找零活干的人都是干一天走人,只有我坚持下来了,再后来就是老板大约看我干活实在,才放心把细致活交给我做。



    干活的时候不妨碍交流,女人们就没完没了的闲聊,我这时候就不说话只当个忠实的听众,这也挺有趣的,因为一些人今天来明天走的流动性大,听得多了也便了解了一些家庭情况。有一个挺漂亮的少妇,干活没有常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搭理她,她却是自来熟般厚脸皮往别人旁边一坐,挣钱少的插件不干,有挣钱多一些的就“姐啊妹啊”求别人让给她做,一开始有人不和她争,可是那精细活被她做的毛毛糙糙。因为她根本就没有往工艺品上花心思,一边干活一边拆搭(方言:说坏话)其他老板的不是,什么干活要求多,给的钱不多了等等,我干着活的时候偷眼看她的手法,瞧她出现问题了提醒一下,她脸红的道歉,然后返工。一天下来也没见她制成几个成品,所以最后算账时别人五六十,她也就十几块钱的样子,也挺知足的说:“今天干的够要一样菜和一瓶酒了……明天不来了,有别的老板给我打了招呼……”有人就露出惊讶的神色,不是说她有多能干,而是挣了这么一点就一下子花完,是过日子的人吗?



    第二天她果然没来,有人就在干活时揭露她的老底:屁!她好吃懒做的,连孩子也不管,她老公揍她几回了也不改……做工艺品的人里,有一男一女来的次数也不少,几乎每一次都被问:“你们是两口子吧?”女人就笑:“什么呀,这是我儿子!”别人连忙道歉,她却满不在乎,后来相处时间长了,我才知道她的底细,她十二岁生的这个儿子,别看个头比自己还高一些,就像没断奶的孩子一样,她走哪他跟哪,所以别人的误会也不止一次了。



    我说过我只是周末做些工艺品,平时当然大都是在文具厂上班。新人往往没经验,光凭热情干,领导是挺喜欢新人的,干活不惜力又听话,老员工就不行了,一个原因是干出经验了,总会找机会偷懒,反正完成定量任务就行,绝不多干。打个比方,一个小时能干三十件,领导就认为员工能力就这么大,也不会多派任务量,如果有人一下子干到五十件,那么老板会以为老员工耍滑,就会提高任务量,结果是都只能咬牙坚持,再不能唱着歌干活了。有人说厂子不是计件工作吗?干多了不是挣的多吗?这么认为你就想多了,老板要没你精,你早成老板了。你们不是都能干到五十件吗?工资计算基数就从三十变五十……每一次改动薪水计算方式,得到好处的只是极少数员工,多数人都成了背景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还发现,有些整天出双入对的员工其实本来并不是一家,只是临时搭班过日子。他们并不会在结束工期返家后闹离婚,只是临时缓解性压力的一种形式。有人说这种人是道德沦丧,也有人说情有可原,反正说啥的都有,都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分析,只要从另外一面想,谁又能保证在家没出门那位不会有外遇?



    要非说婚外情有害家庭的话,也还是能找到案例的,有的把钱财大把花到这上面,最终落得人财两空,也有人回家闹离婚,一转身才发现这“临时夫人”或“临时老公”早跟其他人跑了。



    出现这种情况还和一个原因有关,在家乡左邻右舍无形中就起到监督作用,而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由于当地人始终把务工者当成异乡人,社会舆论也就自动屏蔽他们,于是形成了监督的真空地带,“露水夫妻”也就司空见惯了。



    其实又何止普通员工,就连文具厂老板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但他们是因为金钱作祟。老板是夫妻俩,据说那女的她爸曾经是市领导,所以这家工厂才能够顺风顺水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夫妻关系却降到了冰点,先是男老板找了一个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女大学生做情人,后来女老板又开了家分公司,在那里和男秘书打的火热。



    领导的家庭事咱管不着,就做好自己的事。文具厂每天开班前必须有早操这道程序,其实也就是员工们喊喊口号,然后听值班领导训话,再然后就是分配任务。厂子有业务洽谈部和外面定好单子,然后按单子加工文具,而文具是千奇百怪的,我们也就时常调整工序。时间一长我们也就能敷衍就敷衍,于是过路人就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领导前面讲话后两排员工在窃窃私语,忽然领导停止讲话,提高嗓音问:“都听懂了吗?”我们就在下边便异口同声说:“懂了!”



    “那么我讲的对吗?”



    “对!领导说的都对!”



    “那你们说说我讲的什么?”“讲的真好!领导,你能再讲一遍吗?我们愿意听……” 其实他刚才讲的啥谁也没在意,员工们关心的就两件事:什么时候发工资?什么时候过周末?其他讲话都是催眠曲。



    领导气哼哼地宣布:“散会!” 这下热烈的掌声响起来了,是那种由衷的热烈掌声!



    我本就没有用心听领导讲什么,所以直到旁边的人捅了我一下才发现领导正往这边看,忙装作认真聆听的样子。领导就说:“下面请老费同志谈一下获奖感言!” 这真是扯淡!哦,这开的是厂部文化表彰会啊,我只是写了一篇牢骚文章,怎么还获奖?



    会议一结束,我就被一堆老乡围住了,用意很简单:请客!我便带了六个老乡进了“好再来”饭庄,这是一家比较大众的饭店,虽然不是多么高档次的饭店仍然洁净可人,不像其他饭店那样灰尘满面。因为以前来过几次,所以彼此并不陌生,老板一见面极为热情的把我们引进一个单间里,茶水倒上,电视开开,我拿过菜谱一看,虽然菜价不高,但比起家乡来说还是贵多了,七八块钱的没几样,大都是十几二十多的价位,有几样五十多。那些老乡此时倒显得很仁义,连说家常便饭就好,意思到了就行不必太破费。人家说归说,自己该点还得点,我先点了六样菜:一份花生米,一份凉拌粉皮,这是凉菜;一盘海米油菜,一盘蒜薹炒肉,这是热菜;还有铁锅鲶鱼,辣子鸡,这算硬菜;就先要这几样,其他的根据情况再添。因为只有三个男士,所以只要了一瓶白酒,果酒要了一提……



    服务员上着菜的工夫,我首先端起酒杯,冲大家晃了晃,说:“感谢大家捧场!我先喝为敬!”然后一口下去了大半杯。接下去能喝酒的端起酒杯,不能喝的端起水杯,一时间觥筹交错不亦乐乎。晚上九点多的时候,酒局结束了,大家纷纷起身告辞。老板因为熟人的缘故结账时并没有多要,我谢过老板,然后和众人一同走出饭店,这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街道上一时塞满了从各个工厂出来的工人,不用问年轻人居多,她们购物不吝啬钱多少,只要相中多少都要。网吧是静的,旱冰场是闹的,这些都是青年人的天下。有一瞬间我觉得人生辉煌莫过如此,热闹是打工者带来的,劳累了一天之后,享受一下短暂的灯红酒绿又有什么错呢?当早六晚八的上班生活稳定下来以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间里度过的,他们是这样的忙碌,以至于路边的柳树什么时候绿的都没有注意,每天脑子里想的就是工序工序产量产量,是啊,没产量哪来的高工资?



    说实话在厂里干活也是有“技术”的,太实在了不好,这一点好像很多厂子都一样,比如要学会在领导面前干活,如果你先前累死累活的干,正好赶上领导检查时你歇着呢,一回两回,次数一多还不给领导留下坏印象啊?反过来领导来时你干得热火朝天,哪怕领导一走你就偷懒也会得到表扬,自然你要学会偷懒,喝杯热水五分钟,上个厕所十分钟,谁也不会说什么。



    工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不存在竞争的时候,彼此很融洽,日常嘘寒问暖的挺感动人。然而一旦成了竞争对手,都在尽可能给对方挖坑,巴不得对手早点滚蛋,比如说向领导打小报告什么的,反映完情况后出来再虚假的关心一下对方。当然还有暗里给领导送礼的,本来凭本事干活没必要搞这一套的,可是要干挣钱多的轻松活,就要送的巧妙了……



    老费说:“后来厂子效益不行了,我也就离开了,头两年听说厂子还在,今年有人说,那厂子院里的草已经一人高了……”



    喜欢我从异乡归来请大家收藏:()我从异乡归来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