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玉堂春暖 > 第84章 好奇宝宝
    织坊修建在低矮丘陵环抱的山谷里,是一个前后占地上百亩一个院子连着一个院子的建筑。



    旁边的山上就是桑林,蚕房就建在了桑林脚下。



    织坊一共有三百五十台织机。



    都是新机,而且有些还做过改良,是上下两层的提花织机。



    除了放置织机让织工工作的织屋,还有单独的院子和器械以供抽丝纺线染色,前后则有地面夯实的晾晒坪。



    谢清将管事的喊过来,告诉他以后谢玉堂就是他的主子,然后让管事的带着谢玉堂宋先生和李春风去看织坊,他则是和凌老头到林间喝酒去了。



    这织坊的刀管事是老手,原本是在南吴最大的纺织巨头林家做管事。



    这以前,江南最好的锦缎和绫罗都是出自于林家织坊,特别是浮光锦流云罗,那可是一匹就价值十万钱,也就是一百贯的顶级货,只有他们家才出。



    可是熙城大战之时,不光熙城那边的织坊被毁,林家本家老爷和几个儿子正好在熙城,一场大火,全数死在了熙城。



    林家家族立时便内斗起来,可还没斗出个胜负,溃兵肆虐,周兵攻城,林家在湖州南城等地的织坊也被毁之一空,族人也死了许多。



    一个豪族就这么败落了。



    这一片的桑林原本是林家某旁系的产业,可惜拥有这片桑林的那家人已经死绝,也没有人能拿出这里的地契,便被当做无主地被官府发卖。



    谢清买下这里后,找人建了蚕房,又打听到了刀管事是林家老人,当年溃兵跟着周军之后袭击了湖州,刀管事也出外逃难,回来后便没了营生,家里很是困难,谢清便亲自上门请了刀管事出山,将这个山谷和周围的林地都买下来,让刀管事筹建这个织坊,召集织娘织工,费时一年,才将这个织坊建立起来,这一年多来,产量已经稳定,而且已经能出几种高端绫罗和最好的锦缎。



    刀管事对谢清心怀感恩,做事也是尽心尽力,只是看到谢玉堂那般年少,心里到底还是有些轻视。



    只这轻视,在带着几人走完三个织房和染房线房后,那个小姑娘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出来,便彻底消除了。



    那小姑娘瞧着年岁不大,最多就十二三岁,以前也不像接触过织坊的样子。



    但是问的问题,却都是织坊管理的细节之处。



    这姑娘问,这从蚕房过来的是蚕茧还是已经抽好的生丝?自家抽丝需要多少工人?出丝率是怎样的?每种织品用的是什么丝线?一匹绢绸要用到多少丝?织房里的织娘织工分做几等?每日可以织多少绢绸?那些高端锦缎和绫罗,一个熟工要花费多少时日才能织出来?不同织品给予织娘织工的报酬是多少?在外面购买的是原丝原棉原麻还是丝线棉线麻线?自己的纺线房月产量是多少?是所有织品都在自家染房染色,还是会交一部分到外面的染坊染色?这染房师傅的工钱是如何计算的?可也有按照级别计算?这染房的染料可有分等级,高端染料一般会用到多少?



    如此种种,都是以前账房先生根本不会问的。



    以前的账房,都是他这边报多少工钱就直接记录多少工钱,最多就是分一个织工染工线工,染料线料那些原材料,也都是直接报一个总数,至于产量,也是谢清来提货的时候,交多少是多少。



    说实话,他对原先的账房记账方式很是有些嗤之以鼻,心里想着,这也就是他是个实在人,也感念谢清的知遇之恩和雪中送炭之情,不会在中间做手脚,否则这织坊还不知道要亏多少钱。



    可现在一听,再想想谢清介绍的时候说了那位宋先生便是总账房,以后这里的账都由他审。



    刀管事便提起了十二分的心,讲解的便也更细致了。



    在织坊转悠了整整一日,再又去桑林和蚕房看了看。



    晚上李春风便和宋先生商讨了一个多时辰,宋先生再又花费了半个多时辰,将新的账册制作出来。



    次日,宋先生便跟刀管事交代,从这个月起,都按照新账本要求进行登记交账。



    刀管事看到那账本比原先林家用的都要细致得多,他以前所担心的所有漏洞都堵上了不说,账目还简洁明了,便是他在登记的时候都能马上看出织坊管理不到位之处。



    不觉对宋先生抱拳一礼,道了声佩服。



    从湖州出来,便去了那两个位于山区的庄子。



    到了庄子,李春风和宋先生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收成比那些一等水田还好。



    并不是因为亩数不对,而是因为这里有一半是旱地,庄子的管事便冬种麦春种棉,而另外的水田则是用上了翻车,从山溪引水,冬天放干水种麦,收了麦子之后再放水种晚禾。



    间隔之时,他还能种上一次油菜!



    单独一季的作物收成肯定比不上一等水田,但是人家种的是两季啊!



    所以,这里的年收成比那些一等水田还多了四成有余。



    这两个庄子都是前年谢清新买的,他过来看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到这个庄子是这么种的,如今一看,便抓了庄头详细问,又说,要请他去其他几个庄子指点,让其他的庄子也能种上两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庄头本也是一个世家庄子里的二庄头,因为战乱流落到了苏州城,被谢清从流民里找出来的,先是在别的庄子做事,然后带到这个庄子里让他做庄头。



    这种种法是他想了很久的,只是原本那世家庄子有个大庄头,压根不听他的,只说东家只要求一年收一担三斗米上去,管那么多作甚,他也没办法去实践这种种法。



    到这庄子后,谢清只说了一句,随便他怎么弄,他这才开始这样种,第一年也没有完全成功,今年才算是种成功了。



    现在见谢清这般看重他,心里也是高兴,当下便答应跟着谢清去别的庄子,现在虽然已经过了冬麦最好的播种期,但是可以让那些庄子先种上几亩试验田积累经验。



    宋先生当天晚上,便又将账册做了调整。



    而李春风则是开始利用晚上时间填写账册。



    路上谢清又说以后入京和往两湖南楚旧地的商队也归到谢玉堂名下,由谢玉堂管,宋先生便又开始调整各种产业之间的对账和总账结构。



    一路走,宋先生一路改,李春风则是一路誊写。



    一行人一直到十一月下旬才回到苏州城。



    谢清刚到家不久,管师爷便上门拜会,送来了公函,邀请谢家入京。



    谢清封了个包封谢管师爷,又拉着管师爷坐下说话,聊天之时,管师爷告诉谢清,衙门里已经接到公文,明年春闱提前了,从上次的三月改到了一月,主考官是江南出身的礼部侍郎周大人,同时还有一个消息,就是为了庆祝太后六十大寿,后年会开一届恩科,明年没有赶上考试的举子可以直接参加恩科考试。



    喜欢玉堂春暖请大家收藏:()玉堂春暖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