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朝观众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转折一怔,不知道李来亨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看情况,确实很紧急的样子。

    莫非又是另一个睢阳城?

    秦良玉丝毫没有耽搁,在自己的驻地榆关城,以最快的速度调集军需粮草、器械、医务用品,等会一并带往茅麓山。

    张凤仪和戚金的伤情十分严重,需要救治,同时,也得安排好在她离开期间的守城事宜。

    期间,观众们或是踊跃提建议,或是为秦良玉加油呐喊。

    也有人好奇秦良玉到底是何来路,一位来自后世的热心观众,金陵女史王贞仪,在评论区上传了《明史.秦良玉传》。

    哇!

    观众惊叹,秦将军好强!

    【陈文帝陈蒨:秦良玉让八旗兵望风而逃,南川路战功第一,对标一下本朝,就是和岭南圣母冼英同级别的名将。】

    【咏絮才女谢道韫:我有些担忧,秦良玉才刚刚崛起,王贞仪就将她的未来成就全部曝光出来,岂不是会影响后续发展?】

    【金陵女史王贞仪:这......好像是有一丝丝欠妥了。】

    【汉武帝刘彻:完全不必担忧,千古名将们,比如去病、仲卿,还有秦良玉,都属于不世出的战略威慑,只要手握刀剑,率军出征,就注定了要所向披靡。】

    【宁州刺史李秀:是这样的,我们从史书上看到秦良玉打了胜仗,不代表她只能按照这个方式打胜仗。敌人就算对着书本严格执行,四处严防死守,她还是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袭击,赐予敌人一场败亡。】

    【东晋大司马桓温:二流的英杰由时势造就,一流的英杰可以造就时势。】

    【桃花庵主唐伯虎:就好比,现在有一位观众分享了李白全集,诸君难道会以为李白之后就没有诗可写了?绝非如此。我们后世人看到的李白诗,仅仅是流传下来我们有幸读到的,并不是李白只能创作这些诗。】

    【诗仙李白:你是在说我吗?】

    【桃花庵主唐伯虎:和偶像在评论区当邻居了!不行,必须做一首诗纪念这美妙的一刻!】

    【金陵女史王贞仪:今日文坛英才汇聚一堂,我提议,等会秦将军作战的时候,大家可以为她写一些诗歌。】

    【金陵女史王贞仪:此为崇祯帝写给秦良玉的御制诗:「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咱们就以这个为基准,每人一首。】

    【易安居士李清照:如此甚好。】

    【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一世:写戏剧可以吗,朕让莎士比亚写一个关于秦良玉的戏剧剧本。】

    【昭明太子萧统: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志怪传说都行,孤准备试试。】

    评论区气氛十分火热。

    一众文学家都在挽袖研墨,准备为秦良玉写诗文。

    此时,偏有一个妖魔鬼怪跳出来作怪。

    【洪武书生方孝孺:哼,秦良玉一介女流,凭什么在未来封侯拜将,称「忠贞侯」,真是倒反天罡,悖逆人伦。】

    【她一个女子,再能打也不配成为王侯,并非正统。】

    【何况女子从政从军本就十分弱小,秦良玉又能好到哪里去,你们这些无底线吹捧她的人,羞不羞耻?】

    万朝观众:???

    方孝孺,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鬼东西。

    当一个人的发言过于脑残的时候,你甚至分不清他是在装傻,还是真的有病。

    女子从政从军本就十分弱小?大错特错!

    观众们自然不会惯着他,噼里啪啦一通输入,一大堆出色例子直往方孝孺脸上砸。

    哼,方孝孺这蠢货,他懂个dei!

    他对我们位面的巾帼人杰,根本就一无所知!

    【本朝有女皇武则天,英才远略,鸿业大勋,一百多个国家为她铸造天枢,为万古不朽的传奇。】

    【有辽承天太后萧绰,帝国凤凰明堂掌政,南征北战用兵如神。在高梁河畔,逼迫赵光义坐上驴车逃亡千里,宋人畏之如虎,为大辽续命一百年。】

    【有西辽女帝耶律普速完,其兄仁宗皇帝采用「兄终妹及」制度,传位给耶律普速完,登基后改元崇福,大败葛逻禄人、花剌子模,称霸中亚,西辽的国力和疆域在她手中达到了最巅峰。】

    【成吉思汗的女儿阿剌海别吉,大元「监国公主」,在父亲西征期间坐镇后方监国,决断朝纲,一应文武之事悉可自决。】

    【西晋宁州刺史李秀,十五岁的少女将军,威名远扬,斩将破敌,力保宁州,旌旗蔽满寒空。】

    【南齐女博士韩兰英,文惠太子之师,历经七朝,一应掌梏诏书悉出其手,时人以「内相」称之。】

    【秦高帝毛皇后,率三军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只为挽救风雨飘摇的前秦帝国,军中所有人都在剑刃上刻着「死休」二字,表明为了给先皇复仇,至死方休。】

    【易安居士李清照,千古词人,大文豪,词压江南,文盖塞北,冠绝有宋一代。】

    【金陵女史王贞仪,文武双全的天才,熟谙诗书,弓马娴熟,在天文物理领域更有极深的造诣,攀登一座又一座思想高峰。】

    【宋末女将陈淑桢,义军领袖,早年随父亲、南宋状元兼民族英雄陈文龙征战,在父亲牺牲后独当一面,一生高歌慷慨,转战四方,舍身赴义,是陆秀夫、张世杰的战友。】

    【大唐梁国夫人宋若昭,立志终身不嫁,以学术扬名,著有《女论语》数篇,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三帝皆示以师礼,称为「先生」。】

    【北魏文明冯太后,权倾朝野,主持汉化改革,推行均田制,确立三长法,富国强兵。】

    【鸣雌亭侯许负,大汉第一个女列侯,神机妙算,洞察天机。】

    【岭南圣母冼英,岭南全境共推的领袖,英毅多谋,历经三朝七帝,保境安民。】

    【康献太后褚蒜子,数次临朝听政,抗击胡虏,淝水之战时坐镇建康城主政,震惊人心,与舅舅谢安、表弟谢玄一道策划破敌之策,大胜秦兵百万。】

    【明穆太后庾文君,生性刚强,峻法治国,架空皇室,大权独揽。】

    【丹麦玛格丽特女王,创订卡尔玛联盟,一统斯堪的纳维亚三国,巅峰帝国的缔造者。】

    【埃及女王珍珠小枝,马穆鲁克王朝的开国君主,以武立业,一代女战神开创埃及史上最强王朝。】

    【西班牙伊莎贝拉一世,统一全境,铁腕治国,资助航海,征服格拉纳达,驱逐摩尔人和犹太人,奠基帝国霸业。】

    【顺便一提,每一个强盛的王朝兴起,必有一个厉害的开国皇后载入史册,无一例外。】

    【周朝开国有太姒,前汉有吕后,后汉有阴丽华,西晋有张春华、王元姬。东晋虽然没有优秀的开国皇后,但有两个文韬武略的摄政太后庾文君和褚蒜子。刘宋有武敬皇后臧爱亲,萧梁有武穆皇后丁令光,陈朝有文帝皇后沈妙容,北齐有娄昭君,隋有独孤伽罗,唐有窦太后和长孙皇后。后梁有张惠,后唐有曹太后和刘太妃,后汉有刘三娘,辽朝有述律平,元朝有四帝之母唆鲁禾帖尼,明朝有马皇后和徐皇后。】

    如此种种。

    万朝观众一通滔滔不绝,将心中的人选都尽数提名了一遍。

    反正各位面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压根不必担心因为剧透出现什么连锁反应。

    有些人余怒未消,又把枪口对准了方孝孺的位面之主。

    洪武是哪个憨批的年号?速速出来对线!

    “这群家伙对咱好生无礼!”

    洪武位面,朱元璋哼了一声,老脸拉成了鞋拔子。

    他虽然不怕事,却也并不想莫名其妙替人背锅。

    方孝孺还未征召入朝为官,就先惹了一摊子事,老朱已经琢磨着,要不要给他来点九族消消乐。

    对于女性掌政,老朱确实不太看好。

    但他作为一名政治家,一举一动向来都不是凭借一己喜好,而是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经过深思熟虑。

    在广大西南地区,百年以来,一直就有女性继承官位的传统。

    老朱为了维护新生大明政权的稳定,选择将该政策彻底落实下去,并没有因为性别原因就激烈反对,不让她们出来做官。

    否则的话,边境岂不是要出乱子?

    早在洪武五年,他就册封过一名女将适尔,袭任普定府总管。

    随后数年间,册封了为数众多的女土司,包括去年让奢香夫人、刘淑贞等人担任贵州宣慰使。

    也正是因为这个西南地区的女性继承传统,秦良玉在丈夫去世之后,便袭承了石柱宣抚使的职位。

    从此,这位大明军神,便开始了她一路开挂、所向披靡的戎马生涯,拜将封侯,绝世无双。

    ……

    一把屠刀,已然悬在了方孝孺的头顶。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人接过方孝孺的衣钵,开始疯狂作死。

    【魏太武帝拓跋焘:呵呵,南人之中哪有名将,依朕看,秦良玉这史书怕是掺了不少水分。】

    南方观众:???

    南人怎么了,你这个北地鲜卑索虏,怕是还没挨够我们南人的毒打!

    【彭城才女刘令娴:试援举一例,本朝「白衣兵仙」陈庆之将军,是江南义兴郡国山县人,北伐四十七战全胜,攻占三十二城,北人畏之如虎,号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彭城才女刘令娴:对了,被陈庆之一通暴打的国家,不是旁的,正是拓跋氏的北魏。】

    【内阁大学士申时行:拓跋焘此言荒谬至极,南方名将多如群星。本朝于少保是钱塘府人,阳明先生是绍兴府人,还有,东吴的陆逊、陆抗父子,东晋的谢安、谢玄叔侄,刘宋的谢晦、沈林子、檀道济,梁朝的陈庆之,陈朝的冼夫人、吴明彻,「南天一人」侯安都,十二骑破吕梁的萧摩诃,南唐的林仁肇……这些都是南方人。】

    【陈文帝陈蒨:要对付拓跋焘,本朝仅需派出岭南一地的将领,冼英,萧摩诃,侯安都,就能杀穿他几个来回。】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本王也是岭南人,下次有机会一起去群殴拓跋焘。】

    【锦帆侠甘宁:我看拓跋焘这狗贼属实是活得不耐烦了,大家动手给他埋了吧。】

    【陈朝司空吴明彻:先把名字刻在磨剑石上,待位面之间互相连通,第一个就率兵去砍他。】

    【吴侯孙策:张巡何在,赶快用「嫡庶神教」道具卡,发卖庶皇帝拓跋焘。拓跋这个姓一看就是蛮夷,张巡作为汉人发卖他,那叫一个堂堂正正嫡嫡道道。】

    观众们:“……”

    不愧是你,江东小霸王,思路瞬间就打开了!

    面对如此多的质疑和抨击,拓跋焘主打一个头铁。

    啥南方名将,朕不信!

    你说是名将就是啊,只要没跟朕打过的,都不算!

    下一刻,他看见了一条消息,瞬间神色阴沉:

    【建康府通判辛弃疾:宋武帝刘裕也是南方名将,生于京口斜阳巷陌,长在北府动荡兵营,崛起乱世,平劫降灾,一生用兵如神,未尝一败,挥师北伐光复两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拓跋焘大怒,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北魏自他祖父建国以来最大的败绩,就是被刘裕摆下却月阵,一通迎头痛击,2000步兵大破30000精锐骑兵,被打得全军覆没,一个不留。

    从此以后,「刘裕」这两个字,就成了他终生难忘的噩梦。

    此刻,拓跋焘输入文字的手都在不断颤抖:

    【魏太武帝拓跋焘:呵,刘裕怎么能算南方名将,他可是帝王!】

    【建康府通判辛弃疾:佛狸啊,既然汝家世代鲜卑人,都能僭称华夏正朔,以「代汉者当涂高」之名建魏,做一做饮马长江的痴梦,帝王怎么就不能算名将了?】

    【豫州刺史祖逖:「做一做饮马长江的痴梦」,辛弃疾可太会说话了,敬你一杯春酒,下次我留着这话去大骂石勒。】

    【观音皇后沈婺华:说得好!拓跋鲜卑太过无耻,此言当击节赞叹。】

    【船山先生王夫之:你拓跋魏是怎么建国的,万朝观众谁人不知,国史狱中崔司徒全族的血痕尚未流干呢,何敢来评论区自取其辱!真要让慕容垂出来,跟你和你祖宗对质不成!】

    【燕武成帝慕容垂:啊,还有朕的事呢?】

    后燕位面,慕容垂这些天一直在评论区安静潜水,始终不发一言。

    就是因为十二万分的心虚,不敢面对故主苻坚。

    见到自己忽然被cue,实在没忍住,就站出来问了问,甚至还补了一句:“朕刚登基,北边也有个拓跋氏的小势力,与我族世代通婚,首领拓跋珪还挺乖巧的,自请成为先锋助朕征伐,哈哈哈哈哈。”

    万朝观众:“......”

    确认过眼神,又一个大冤种出现了。

    你要不要猜猜拓跋焘的祖父叫什么名字?

    慕容家的人仿佛评论区的消耗品,昨天是慕容绍宗,今天是慕容垂,每天轮流翻车一个。

    也不知,接下来又要轮到他家的哪个幸运儿了。

    半柱香过去,只有慕容垂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天幕上,拓跋焘没有再说话,料想是被戳中内心,默默吐血去了。

    辛弃疾见这家伙态度如此桀骜,战斗力却如此弱小,自己还没开怼,他就提前倒下了,不由摇了摇头。

    他凭栏北望,目光悠悠,仿佛透过万里风烟与苍茫青山,望见了不能归去的北方故土。

    然而当今之世,又能向何处寻觅刘裕这样的人呢......

    良久,极轻地叹息了一声。

    ……

    一道白光闪过,秦良玉准时出现在了茅麓山上。

    李来亨的夔东十三家全盛时期,主要活动在川、鄂、陕、豫诸省,也就是秦良玉最熟悉的作战地区。

    但随着如今穷途末路,已然局限在了茅麓山一地。

    青山茫茫,云树苍苍,山体笔直如剑直插云霄,一如此地守卫者笔直不屈的脊梁。

    放眼望去,方圆一百五十里之内尽是清军步卒和铁骑,将此地围得水泄不通,数目约有二十余万。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合围。

    鞑子素来忌惮李来亨骁勇,唯恐他率军突围,干脆合满汉三省之兵,形成连营之势。

    更是就地建造梅花桩,以周围一尺、长五尺的圆木埋入土中,以铁链牢牢相连,每根圆木的间距仅有五寸,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

    到了这个地步犹恐不够,甚至还在梅花桩外就地建造木城,修筑防御工事。

    饶是秦良玉久经沙场,见了如此阵势,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仗怎么打,还有胜算吗?

    万朝观众都惊呆了,直呼狗鞑子不当人,哪家围攻采用这种变态的围法啊。

    张巡更是抬袖擦了擦汗,心有余悸。

    得亏尹子琦没看见天幕直播,没建造这个梅花桩和木城,不然他之前和霍去病突围的时候根本冲不出去,怕是已经凉了。

    此刻,茅麓山上。

    少年李来亨背负着火/枪,身影清瘦挺拔,望着断崖尽处,不断逼近的万千甲兵。

    朝阳从东方升起,霞光如朱砂泼墨般洒了满身,他眉眼锐利,缓慢握住自己手中的武器,眸中闪过了一抹决然。

    “天亮了,烧毁山寨,我们做最后一战。”

    在过去的数月中,他多次率兵拼力死战,试图冲出重围,但每一次都失败了。

    如今清兵增援又至,山上也已弹尽粮绝,义军已经再无一丝一毫逃出生天的希望。

    到了此刻,也没有人再想着逃离。

    还愿意坚守留下的,都是决意赴死殉难者,也几乎都是当年的闯军老卒。

    李来亨给火/枪上膛,率先点火燃向了后方的营地:“天下皆降闯不降,走吧,随我死战!”

    他没有做什么战术部署,也无需做任何的战术部署,唯有不断杀贼,杀到成仁为止。

    众人各自落泪,复又齐声道:“愿誓死追随将军!”

    第一批八旗兵已然突破封锁线,冲了上来,枪炮齐发,如狂风暴雨般席卷。所有人都怀着必死之心冲向了敌人,冲天的烈焰在山巅燃起,几乎灼穿了天幕。

    李来亨枪杀数十人,弹药用尽,又改为挥剑格杀,手刃诸敌。

    敌人如同泉涌一般围了上来,他气力渐渐不支,又中了数刀,一时摇摇欲坠。清兵知道杀了他便有重赏,无不大喜,争先恐后地挥舞刀剑逼来。

    就在此时,只听一声巨响。

    李来亨抬眸望去,血色迷蒙了远望的视线,只见后山一方巨碑被烈火席卷,轰然坠落,迎着旭日大放明光。

    是《圣帝行宫碑》。

    数年前,他为了激励作战,在山上立了这块碑,上面记载着张巡、岳飞等先人的事迹。

    他不是大明的张巡,也做不了再造河山的岳飞。

    但无论如何,今日虽然身死,他的尸体绝不能落入敌手,受尽侮辱。

    而是要自焚于此,以这场烈火,为天下亿万斯民,二十余年的抗清斗争,画上一个无比壮烈、凛凛犹生的句号。

    李来亨一念至此,忽而挥刀越众而出,一声长啸,如腾飞的鹰隼般掠起,合身扑入了冲天的烈火中。

    清兵见即将到手的战功跑了,无不嗷嗷叫着追击上去。

    就在这一刻,李来亨的衣袂已然伸入了火焰中,却有一只手从身后牢牢拽住了他。

    “且慢”,秦良玉沉声说,“让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