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后,不仅在场的专家们,连于芳本人也豁然开朗,对自己的病情有了透彻的认识。
“杨大夫,既然病因已明,那治疗方案呢?”王尚兴逮住机会再次发问,对杨光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都怪苏子献那个家伙,一味推动排挤中医的活动,才使得省人民医院的中医科沦为空壳,仅剩三位养老的医生。
其实,王尚兴的责备有些偏颇。苏子献排斥中医的政策固然错误,但并非每位中医都能达到杨光的水平。西医虽难,中医更甚,西医至少有明确的标准可循,而中医的某些领域,被喻为玄学亦不为过,它更依赖于医者的悟性与经验。
“我这就开方!”杨光言罢,不作迟疑,早日用药,早日减轻病痛,这是他的原则。医院里处方笺随手可取,王尚兴早已命人备好。片刻之间,杨光笔走龙蛇,完成药方,仔细核对后,他走到宋海翔面前,诚挚地递上药方,道:“宋老,您给看看,小子这方子是否妥当?”
宋海翔心中暗喜。对于杨光,他颇为满意。杨光为于芳施以推拿,那手法在医学上称为“启窍”,尤其适用于医患初识的情境,启窍得宜,病人对医生的信任便油然而生。随后,杨光对病情的剖析精准到位,既解释了病因,又说明了致病原因,而非像某些医生,未见病人,先上一堆检查。
医生凭技艺谋生,无可厚非,宋海翔自己也以此为业,虽不至于高尚到免费行医赠药,但他深知病人本就心绪不佳,若医生态度恶劣,只会令病人雪上加霜。很多时候,病情并非想象中严重,而是因医生的恐吓或冷漠态度而加剧。
杨光在这方面做得极好,解释病情时始终面带微笑,不时给予病人信心,常说“此病不难治”之类的宽慰之词。温暖的话语如冬日暖阳,恶语却似寒冰刺骨,宋海翔相信,即便是自己患病,遇见杨光这般笑容,病痛也会减轻三分。只是,对方是在自己面前证明了自己啊!想到这里,宋海翔苦笑。不过,见杨光如此给自己台阶……
实话说,他对中医理论略知一二,但药方却是外行。然而,他对杨光的态度极为满意——这位年轻医者,医术高超且懂得进退,更难得的是,他的药方清晰工整,不像许多医生的字迹如同天书,非专业人士难以辨认。
宋海翔自叹弗如,自己可写不出如此一手好字!
先前的微小不悦,此刻已荡然无存。“不错,这方子确实不错!就用这个方子,病情紧急,尽快抓药煎服!”
“有宋老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多了!”杨光并非刻意讨好宋海翔,但对他印象颇佳。况且,今日自己在某种程度上确有折损他的颜面,甚至影响了他的声誉。医生的名声至关重要,不信,只需走进医院,便能听见人们议论某位医生如何了得!
如今向他请教,对自己无害,反而能满足对方的成就感,何乐而不为?更何况,与这样的人物交好,总比结怨强!
王尚杰连忙接过药方,“那我马上去抓药!”
“还是我去吧!”杨光想到省人民医院的现状,尽管大医院药材应有尽有,但药材质量如何,未经亲眼所见,他总有些不放心。
王尚杰略显尴尬,杨光虽未明言,但意思已很明显。“我陪杨大夫一同去!”
中药不同于西药,虽有检测标准,但经验丰富的中医更信赖自己的双眼。
二人同往中药房,有王尚杰引路,药房对杨光敞开大门。
杨光将药方递给护士,见她逐一称量,不禁焦急。护士的操作并无不当,中药方剂复杂,少则几味,多则几十味,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药效尽失,甚至加重病情。“告诉我药材位置,我自己来抓!”杨光说。
护士望向王尚杰,后者点头同意,“好吧!”
有了护士指引,杨光拉开药柜,信手拈来,直接投入药篮。护士着急起来,“你不称一下吗?”
王尚杰也看得目瞪口呆,这位杨大夫,真是出乎意料!
“我的手就是秤!”杨光自信满满。
护士却不依,坚持要将杨光抓的药材一一过秤,“中药药方,分毫不差才行!”
王尚兴欲言又止,他也不愿相信杨光的手感,但杨光已与于芳搭上线,甚至与石南的关系也更进一步,他自然不愿在这种小事上驳了杨光的面子。
“还真准,你是怎么做到的?”护士连称三味,分毫不差。
“多练练就成了。”杨光瞥见女护士胸前的工作牌,原来她叫丁香。不知这名字是巧合,还是她家中也有中医背景。
见识了杨光的手比秤还准,丁香不再干预。然而,杨光的手在下一味药材前停住了。
“这是人参?”杨光面色凝重,原以为省人民医院这样的大医院不会在药材上有问题,看来是他太过乐观了。
喜欢我重生在二十世纪请大家收藏:()我重生在二十世纪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