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七零知青有空间 > 16、回家探亲
    虽然精神上劝服了自己,但日子该苦还是苦。

    吴美玲忍了又忍终于等到队里要去公社办事的日子,她立马咬牙跟上。

    说起来也是心酸泪,住在山沟沟里,她几乎与世隔绝,想去县城打电话诉苦都没办法轻易出去,她一个人不敢走。

    跟着大队的人跑到县城,吴美玲直接去邮局给家里打电话,一张嘴就是哭声:“妈,我受了大罪了!”

    冉星:“……”

    “活该。”冉星大大翻了个白眼不客气道:“就知道你受不了那日子。我还当你有多志气呢,结果才去了一周。”

    吴美玲委屈:“妈你咋不心疼我,你过来看看就知道,吃的比猪差,睡的比狗差,干的比驴多,呜呜呜,我都这么惨了你还骂我。”

    冉星无奈:“那怎么办?时间这么短,你爸想让你回来也没办法运作啊。”

    再说他们夫妻刚把女儿主动代替表妹去艰苦地方的招牌打出去,知青办还送了表彰,单位领导也一直夸吴爱国女儿教育的好,现在要是心疼女儿搞啥动作那不是自打嘴巴么。

    吴美玲倒不是想回去,她呜呜咽咽诉了半天苦,直说的邮局员工连毛衣都不打了,就嗑着瓜子看她,才把自己想要钱的意思说出来。

    冉星在电话那头果然皱起眉:“我们给你寄了不少了,还不够?乡下物价没那么高吧。”

    女儿走的时候就带了五百块钱,又答应每个月给她打三十块钱生活费,她自己当知青还有两百块钱安置费。就算女儿在火车上粗心丢了一百五十块钱,但他们知道后又立马给女儿补了两百,这前前后后打了不少钱了,这钱别说去乡下,去首都也够花啊。

    吴美玲咬唇:“我不想跟那些女知青住在一起了,她们老排挤我还偷用我东西。妈,我问过大队长,知青可以在队里批地盖房子,只不过将来走的时候房子要留给队里罢了,我想自己盖一座房子自己住。”

    冉星也不是不心疼女儿,她缓和了口气:“那盖房子要多少钱。”

    “三百!”

    其实只要一百五就能盖三间大房子,但吴美玲张嘴就翻了一倍。她要不多要点钱,家里的钱肯定都给哥哥弟弟花了,她多亏啊。

    冉星知道女儿应该报了虚数,但她也不想计较,想到丈夫才拿回来的一沓钞票,她觉得花点小钱让女儿下乡过得舒服点别立马闹着回来也行。

    “我明天给你寄,盖好房子你就安安心心在那呆个一年半载,不,至少呆个两年,等你爸单位风头过去了才能想办法安排你回城,能做到吗?”

    “能能能!”要到钱的吴美玲心情灿烂。

    她还没攻略成功当然不会回去了。

    就算再回去,应该也不用家里帮忙,自然有夫家的人脉嘛。

    *

    三个新知青合养的小猪仔被选好抱了回来,安置在右跨院的猪圈里。

    那里原本的围墙房屋早就破败塌了大半,队里干脆收拾出来给五保户和知青们盖了猪圈鸡舍用。

    几人每天都轮流给猪仔打最新鲜的猪草,三人的小鸡也养在那边,葛平每天下完地还会跑去跟孩子们抓会虫子回来喂鸡,显然第一次养殖动物,知青的热情都很高。

    每个人的菜地也都种上各自爱吃的蔬菜,地里的农活她们也陆陆续续都跟着干明白了。

    下乡生活可以说是初步走上正轨。

    韩婉箐提出想请假回家一趟的请求,老队长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给她一天半的假,让她趁着夏收前快去快回。

    得到允许探亲的许可后,韩婉箐就立马托马大娘在村里找了一户鸡已经不下蛋的人家换了人家的老母鸡,又换了不少队里的干货如红枣蘑菇等,她空间没有的蔬菜也跟队里人换了一些。

    又将马大娘和她邻居家攒的鸡蛋换空,跟队部换了一些鸭蛋,还有五保户奶奶腌的酱菜她觉得味道好吃的也换了一小缸,还有队里的水果,竹编的凉席,林林总总的收集了不少城里难买的特产。

    晚上收拾的时候陈果还给了她一张联系方式:“婉箐,你想买什么联系我哥哥就行了。”

    “诶?”韩婉箐停下手。

    陈果低着头看地不好意思:“上次看队里五叔他们搭猪圈鸡舍的时候,你不是羡慕说自己家也想用砖头水泥吗?我帮你联系我家亲戚问过了,说是可以从厂里给你换一些。”

    韩婉箐愣住,她确实低声感叹过一次,那是想到自己空间修鱼塘猪圈鸡舍灶台需要,说出来后就改口说是家里需要,没想到陈果竟然记到心里了,还一直想帮她的忙。

    韩婉箐心里暖暖的:“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陈果摇头:“不会不会,我家里有亲戚在砖厂水泥厂上班。”

    韩婉箐记得陈果下乡时说过,她有个大伯在钢铁厂,家里父母是丝绸厂和纺织厂的。

    可能是看出韩婉箐好奇,陈果红着脸给她说了下家里亲戚多的情况。

    陈果奶奶运气好是建国后就奋斗在一线的女工,在厂里干的风生水起,她生了八个孩子,几乎都养住了,孩子大了也陆续进厂,孩子又生孩子,孙辈就以几何数量增多。

    陈果的姥姥同样是工人,家里生了七个孩子,所以算上舅家她们亲戚的人数再翻一辈。

    什么纺织厂、鞋厂、酱菜厂、食品厂、肉联厂、水泥厂、砖厂、家具厂等等都有陈家人和亲戚朋友的身影,哪怕按陈果说的全都是最普通的车间工人,后勤杂务,陈家虽然没出过什么大官领导,全家最出息的就是在钢铁厂当中层领导帮陈果办下乡的大伯。

    但这年头工人难得,工人的福利待遇特别好,这样一个庞大的工人家庭甚至比很多高层大领导的日子要好过。

    很简单,在鞋厂上班能有机会购买内部瑕疵鞋,纺织厂上班能买内部瑕疵布,基本上在哪个厂就能比外面多一些换置本厂物资的渠道,在这个物资匮乏的票证时代,大领导也得老实按配额凭票过日子的年代,陈家这些亲戚朋友只要互通有无,基本上啥都能买得到,真是比有钱有权都顶用无数倍。

    人家有物资啊!

    韩婉箐佩服极了,她原本是想找高中同学看能不能帮她牵线的,现在陈果解决了这个问题直接帮她搞定渠道,她真诚道谢并接受了陈果的好意。

    陈果见自己能帮上忙心里也很开心。

    “对了,你要夏收后才回家,有什么需要我帮你带的吗?”韩婉箐问道。

    陈果想了想:“我家里人应该会帮我准备,到时候帮我带回来就行。”

    葛平也送了封信过来,让她帮忙带回江城,还约定家里要是帮他捎带物资不重的话也帮他带回来。

    韩婉箐笑着答应了,第二天又上了半天工才带着给家里买的东西离开队里。

    到公社坐汽车去县城,又从县城转汽车回市里,一路颠簸了三个多小时,可算是回到了江城繁华大都市。

    明明才半个月,但心境已经不一样了。

    再进大杂院前,韩婉箐特地找了巷子死角又从空间里拖出一大麻袋空间种的蔬菜,就这样背着背篓,提着麻袋吭哧吭哧回家。

    两个退休闲散大娘坐在院子里洗衣服看到韩婉箐进门还愣了下,圆脸老太太随即高兴大喊:“婉箐回来啦。”

    “对啊,阿婆身体最近怎么样,头还疼不疼?”

    “好着呢好着呢。”孙阿婆笑道。

    长脸老太太疑惑:“婉箐你不是刚下乡吗?咋就回来了。”

    “我离的近,请假回来看看。”

    老太太唏嘘:“这可好啊,这在家门口下乡就是方便。”

    抬抬腿就能回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