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封建历史女权人 > 第84章 明德皇后(五)管制外戚
    成为皇帝的汉章帝刘炟,在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手握天下权柄之后,并没有忘却明德皇后的养育之恩。即便身处皇宫深处,被无数的政务和权谋所围绕,他的心中始终为明德皇后保留着一方温暖而重要的位置。



    他没有因为自身地位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情感上疏远了与明德皇后之间那深厚而真挚的关系。无论朝堂之上的事务多么繁忙,无论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有多么巨大,汉章帝刘炟总会抽出时间,亲自前往探望明德皇后,与她促膝长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倾听她的教诲和关怀。



    这一对特殊的母子,在风云变幻的宫廷之中,依然是互相扶助,相辅相成。当汉章帝刘炟在治理国家的道路上遭遇困境和迷茫时,明德皇后总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他指点迷津,提供坚定的支持和鼓励。而汉章帝刘炟也会以自己的尊重和关爱,为明德皇后创造一个安宁、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她在宫廷之中能够安享尊荣。



    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仅建立在血缘和地位之上,更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种深厚的情感纽带,在充满权谋和争斗的宫廷之中,犹如一道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彼此的人生道路,也成为了众人传颂的佳话。



    据记载,马太后常常与汉章帝朝夕相伴,深入地谈论国家政事。在那庄重而又温馨的宫殿之中,他们或是于清晨的微光里,或是在黄昏的余晖下,倾心交流,共商国事。



    太后凭借着自己的睿智和丰富的阅历,为汉章帝分析局势,提供独到的见解和明智的建议。她引经据典,以史为鉴,将过往朝代的兴衰成败一一剖析,让汉章帝在治理国家的道路上,能够少走弯路,避开陷阱。



    与此同时,马太后还不辞辛劳地教授诸位小皇子。在那宽敞明亮的书房里,她神情专注,声音温和而坚定。论说经书时,她逐字逐句地解读经典的奥义,引领小皇子们领略先哲的智慧和思想的光辉。



    叙述生平经历时,太后将自己所经历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娓娓道来。那些曾经的挫折与磨难,成功与喜悦,都化作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小皇子们前行的道路。



    在马太后的悉心教导和关怀下,后宫终日呈现出一片和睦的景象。妃嫔们相互尊重,彼此关爱,不再有勾心斗角和争风吃醋。



    宫女们各司其职,尽心尽力,整个后宫充满了和谐与安宁的氛围。这种和睦不仅让宫廷内部秩序井然,也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明德皇后向来是个极其聪慧且有自知之明的人,她一直清晰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尽管汉章帝对她敬重有加,几乎对她的每一句话都言听计从,在诸多事务上都会优先听取她的意见和建议。



    但是,明德皇后始终谨守本分,从不僭越权力。她深知皇权的威严与神圣不可侵犯,明白自己的职责在于辅佐皇帝,而非干预朝政的核心决策。



    对于皇权,她有着自己坚定而明确的底线。她从不利用汉章帝对她的信任和尊重,去谋求超出自己身份范围的权力和利益。在面对涉及重大决策的问题时,她总是谨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且仅仅是作为参考,最终的决定权始终交由汉章帝。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众人展示了何为恪守妇道、尊重皇权。她的这种清醒与自律,不仅赢得了汉章帝,更深的敬重与信任,也为后宫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得宫廷上下秩序井然,风气清正。



    在复杂多变的宫廷环境中,明德皇后始终保持着这份难得的清醒和坚守,成为了宫廷中一道独特而令人钦佩的风景。



    有一次,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新平主家的侍从,因一时疏忽不慎引发了火灾。那熊熊的火势瞬间蔓延开来,无情地吞噬着周围的一切,竟延及到了北阁后殿。这一突如其来的灾祸,令太后深感自责,认为这是自己监管不力的过失。



    自此以后,太后的起居生活中,再也不见了往日的欢愉。当时,众人正准备拜谒原陵,这本该是一场庄重而肃穆的行程。然而,太后却自认因对宫廷守备管理不善,导致了这场火灾,心中怀着深深的愧疚,觉得无颜面对陵园中的先皇英灵,于是坚决不肯动身前往。



    起初,在太后母亲埋葬之时,由于一些疏忽,起坟的高度略微超出了应有的规格。太后知晓此事后,当即表明了态度。其兄马廖等人听闻太后之言,深知太后秉持公正、严守礼法的决心,立即行动起来,将坟茔减削到了合适的程度,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违背。



    太后这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风范,以及其家族成员对她教诲的敬畏与遵从,在宫廷内外传为佳话,为众人所敬仰和传颂。也正是因为太后的这份坚守和家族的配合,使得宫廷秩序得以维护,礼法得以尊崇,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当然,马太后自己以身作则。对于自己的娘家人,也就是所谓的外戚,有着严格的管控和约束。不想因为自己的地位,给娘家人带来不该有的享受和高度。可是,作为儿子的汉章帝,却始终不这么认为。他多次向马太后表示,要提高马家娘家人的地位和权势。每一次,都遭到了马太后的拒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一次,太后缓缓回答说:“对于此事,我已反复思考斟酌许久,一心想要使之达到两全其美的境地。难道我只是想要获得那所谓谦让的名声,而故意使皇帝受到不对外戚施恩封爵的嫌疑吗?绝无此等想法!昔日窦太后想要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之时,丞相条侯言辞坚决地指出,受汉高祖之约规定,没有军功的,不是刘氏家族不能封侯。此乃不可违背之约法。



    今天我马氏家族对国家并无显着功劳,又怎么能与阴氏、郭氏这些在中兴之时立下赫赫功绩的皇后家族等同呢?常常看到那些富贵的人家,官禄爵位层层重叠,犹如再度结实的树木,看似繁茂,实则其根必受损伤。根基一旦受损,整棵树的生机便会受到威胁,家族的昌盛又岂能长久?



    况且人们之所以愿意封侯,其缘由无非是想上能够奉祖宗祭祀,使其香火旺盛,下能求得温饱,保障家族的基本生活。而现在外戚家祭祀所用的乃是接受自四方贡献的珍稀佳品,衣食方面则承蒙有皇家府藏的充裕余资。如此优渥的待遇,难道还不够吗?难道就必须要得到一县之封吗?



    我考虑这件事,真可谓是深思熟虑,方方面面皆已权衡清楚,不要再有任何怀疑。所谓至孝的品行,应当是以能安慰双亲为至上准则。如今国家多次遭受各种变异之灾,粮价飞涨数倍,百姓生活困苦,这使人昼夜忧虑惶恐,坐卧不安。在这种艰难的局势之下,要先去营谋给外戚封侯之事,这无疑是违背了慈母的拳拳之心呀!



    我一向刚直性急,心中有想法便直言不讳。如今有胸中之气,不可不顺。若是阴阳之气调和,边境得以清静无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然后再行皇帝的志向也不迟。那时,我将口含饴糖,逗弄着小孙子,安享晚年,再不能也不愿去关心这纷繁复杂的国政了。”



    对于外戚,明德皇后有着自己的考量。在她众多的外戚里,但凡有具备谦虚、朴素且仁义之良好品行的人,她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真诚而温暖的好言称赞。不仅如此,还会慷慨地赏赐大量的财物,甚至赐予能够彰显荣耀与地位的官位。



    比如说,某位外戚平日里生活节俭,对待他人友善且富有同情心,在处理事务时总是秉持公正与仁义,她便会当着众人的面,对其进行热情洋溢的表扬,还会送上丰厚的财宝和能够提升其家族声望的官职。



    然而,要是有外戚出现哪怕是细微的差错,她首先会瞬间收起笑容,板起面孔,展现出极其严峻的神色。那表情严肃得让人不寒而栗,仿佛能将人一眼看穿。随后,她会条理清晰、言辞犀利地加以谴责,指出错误的根源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让犯错的外戚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从而心生愧疚并决心改正。



    在太后的众多亲戚当中,对于那些行事乖张、毫无规矩可言的人,太后可是丝毫不留情面。尤其是那些仗着自己的身份,整日乘坐着豪华无比的车辆招摇过市,身上穿着极其华贵的服饰却肆意践踏法度的亲戚,太后一旦知晓,必然会雷霆震怒。



    太后会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直接断绝他们与家族的属籍关系,让他们从此失去了依靠家族荣耀所带来的种种特权和庇护。并且,会毫不手软地将他们遣返回乡下,责令他们以种田为生,去亲身感受劳作的艰辛,反思自己曾经的荒唐行为。



    比如说,有一位亲戚,经常乘着镶金嵌玉的豪车在城中横冲直撞,丝毫不顾百姓安危。身上的衣物更是用着最珍稀的绸缎,配饰皆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却全然不顾法度,为所欲为。太后知晓后,当机立断,立刻将其从家族中除名,毫不留情地把他遣送回了乡下,让他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以此作为对他的惩罚。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宫廷之内还是宫廷之外,所有人都纷纷归从这种良好的教化。无论是身份尊贵的王公大臣,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大家在穿着方面都保持着一致,不再追求奢华和虚荣。



    各个家族的皇亲国戚们更是惶恐小心,他们的谨慎程度甚至超过了汉明帝永平年间。因为他们深知,如今的风气容不得丝毫的放纵和违规。



    鉴于此,朝廷便专门设置了织布房,在那美丽的濯龙园中大规模地植桑养蚕。而且,马太后还多次亲自前往观看,将这一过程视为一种独特的娱乐活动。每次前往,她都会仔细观察桑树的生长状况,关心蚕宝宝的成长,与负责的人员交流经验,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欣慰的笑容。她的这一举动,不仅让众人看到了她对这种活动的重视,也进一步推动了节俭勤劳之风的盛行。



    在公元 79 年,也就是建初四年,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一年,全国范围内粮食获得了大丰收,田野里麦浪滚滚,谷仓充盈,百姓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此同时,边陲地区也维持着和平稳定的局势,没有任何战事的侵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汉章帝出于对亲人的关爱和对他们功绩的认可,于是决定封他的三位舅舅马廖、马防和马光为列侯。然而,令人钦佩的是,这三人皆展现出了高风亮节,坚决推辞不受。他们表示,愿意就任关内侯,仅仅领受爵号而不接受封地。



    当太后听闻此事之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长叹道:“此事怕是要让我长恨万年啊!”她深知三位兄长的推辞是出于对国家法度的敬畏和对家族声誉的珍视。在太后的这一感叹之下,她的哥哥马廖等人深知无法违背太后的意愿,不得已又辞退了爵位,返回家中。



    例如,马廖一直以来奉公守法,为国家的安定尽心尽力;马防在边陲防御中表现出色,却从不居功自傲;马光在政务处理上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他们的推辞,并非故作姿态,而是发自内心地希望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人树立榜样。



    在外戚的管制方面,不得不说明德皇后的手段称得上是极其严格。这种严格的程度,放在整个两汉时期都是极为罕见的。众所周知,外戚势力在两汉时期,自始至终都是一股不容小觑、不可忽视的强大政治力量。



    在那个时代,许多外戚凭借着与皇室的亲缘关系,大肆扩张势力,干预朝政,甚至左右着国家的政治走向。然而,明德皇后却与众不同,她坚决且严格地制止自己娘家势力的发展。



    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艰难。面对娘家亲族的期望和压力,面对可能带来的亲情冲突和误解,明德皇后却始终坚守原则,不为所动。她深知外戚势力过度膨胀可能带来的危害,为了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对娘家势力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管制。



    比如,当娘家有人试图通过她的关系谋取高位时,明德皇后不仅严词拒绝,还加以严厉训斥,让他们断绝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又或者,当娘家有人试图借助她的威望在地方上横行霸道时,明德皇后果断出手,予以严惩,绝不姑息迁就。



    正是因为她的这种坚定和严格,才使得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清明,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然,也为汉章帝的统治,减少了诸多的麻烦和潜在威胁。



    喜欢封建历史女权人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封建历史女权人(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