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绍兴十一年,临安。
自从金兵从闭塞落后的苦寒关外进入中原地区后,生活作风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妈妈再爱我一次的速度腐化,以皇帝为首的王公贵族,以及朝野群臣开始贪图享受,大大小小的兵将也沉浸于中原的花花世界不能自拔,军事上逐渐进入了疲软期。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也就是完颜晟统治时期,金国的内部分成了两股势力一股是以太师完颜宗磐、左副元帅完颜昌为首,追求安逸生活的鸽派;另一股则是以右副元帅完颜宗弼、领三省事完颜宗翰为核心的鹰派。
完颜宗弼有一个人尽皆知家喻户晓的别名,他就是岳飞的老对手,传说中的金兀术。
鹰派的纲领很简单,那就是以武力针对大宋,布国威于四方,一统中原花花世界。
然而有了分裂的两派,金国内部便不似之前攻伐北宋时那么团结一心了。金国的继位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和大宋比较相似,太祖和太宗都是兄终弟及——但区别在于,金太宗完颜晟是一个信守约定的汉子,他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子的儿子完颜亶为储君,并且宣布在死后由完颜亶继承他的皇位……这一点,赵宋就远远不如金国。
至于为何不立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子,那是因为完颜宗峻早死,所以只能选择他的儿子作为储君。
而完颜宗磐,则是金太宗完颜晟的长子,他在朝野之中的势力很大,和平派也逐渐占据上风。再加上金国北部的渤海以及蒙古地区也并不稳定,给予金国以巨大的威胁,这也是金国寻求和平的原因之一。
在秦桧与完颜宗磐的共同努力之下,绍兴九年正月,和议终于达成,史称“第一次绍兴和议”。又因为绍兴九年也是金国的天眷二年,所以这场和议也被称为“天眷和议”。
和议的内容如下南宋对金纳贡称臣,每年向金纳贡币银二十五万两、绢帛二十五万匹;金以原来有伪齐管辖的陕西、河南归还南宋,以改道后的黄河为界;金国交还赵构的生母韦氏、兄长赵桓。并且将赵佶及皇后郑氏的尸骨一并送回。
这个条约,双方皆大欢喜,并且也在认真实施当中。有人认为是岳飞“没有政治头脑”,天天想着“迎回二圣”,置当朝皇帝于何地,实在是历史知识匮乏所致。毕竟第一次的绍兴和议,赵构已经明确要求迎回二圣,而金国方面也已经答应了,并不存在说赵构不愿意的问题。
然而问题在于,七月份正在执行条约内容的时候,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兀术突然发动政变,将金国的鸽派一网打尽,从完颜宗磐到完颜昌,尽皆被逮捕下狱。
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政治行动,因为完颜宗磐在朝中广植党羽,已经有了威胁皇权的危势。金国皇帝完颜亶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便与视鸽派如眼中钉肉中刺的金兀术一拍即合,当即发动政变,给鸽派们安了一个谋反的罪名,尽数打落下狱。
第一次绍兴和议并没有带来和平,金国主战派重新在金国朝堂之中占据话语权。绍兴十年五月,金国单方面撕毁互不侵犯条约,集结全国兵力,对南宋兴兵问罪。
然而金兀术错误地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在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带领下,宋军在对金反击战中节节取胜,金兀术非但未能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甚至隐隐有被反噬的趋势。
只是金兀术这人吧,有点一根筋。明知道不行,哎我偏要上。他非但不重整兵马等段日子再战,反而还继续从国内调拨粮草,率领十三万大军继续南下侵略大宋。
怎奈就算倾全国之兵,金兀术也无法战胜岳飞。经过绍兴十年的多次交手,特别是郾城、颍昌两场大战之后,金军终于真正领教了岳家军的勇烈坚强,这使他们喟然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金军将领先后投降岳飞的,有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觊、崔虎、华旺等,龙虎大王部下亲军千夫长高勇。张仔、杨进等金将也从河北渡河,千里来投岳飞。甚至金兀术心腹、金军大将韩常也暗中派人与岳飞通信,愿意归降,岳飞表示欢迎,并派贾兴回复。
岳飞也为捷报频传而高兴,很乐观地向部下说自己要破酒戒“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
此时的岳家军将士满怀斗志,向北宋故都开封挺进。七月十八日,张宪同徐庆、李山、傅选、寇成等诸统制从临颍县率主力往东北方向进发,将路上遭遇的约六千金骑击溃,“横尸满野”,缴获战马一百多匹。同时,王贵自颍昌府发兵,牛皋也率领左军进军,向汴梁故都逼近。
然而就在北伐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后方却传来了变故。
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完颜宗弼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五月的时候,岳飞在楚州认为专意修筑城池是固守偏安之策,不利激励北伐军心。然而张俊却趁机弹劾岳飞,说他鼓吹楚州无险可守,不用修筑城墙,蛊惑军心,涣散三军斗志。
于是对岳飞早就心怀不满的赵构借此大做文章,高谈阔论“山阳要地,屏蔽淮东,无山阳则通、泰不能固,贼来径趣苏、常,岂不摇动?”,痛斥岳飞糊涂,包藏祸心。
而右谏议大夫万俟卨(音同“莫齐谢”)也在秦桧的授意之下,给岳飞列出了三大罪状
一、爵高禄厚,志满意得,平昔功名之念,日以颓情;
二、在柘(音“这”)皋之战前,稽违诏旨,不以时发,久之一至舒、蕲(音“齐”),匆促复还;
三、谓楚州不可守,沮丧士气、动摇民心。
要求罢去他的副枢职事,出之于外。万俟卨之后还有御史中丞何铸和殿中侍御史罗汝楫相继上疏,他们在张俊和万俟卨的说法的基础上,又说岳飞“被旨起兵,则略至龙舒而不进;衔命出使,则欲弃山阳而不守”,“妄自尊大,略无忌惮”,又劝说赵构对岳飞火速处分,“俾就闲祠,以为不忠之戒”。
八月九日,岳飞被罢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的闲职,岳飞自请回到江州庐山旧居赋闲。
岳飞此时已无兵无权,但对他的迫害却仍在步步紧逼。
在秦桧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威逼都统制王贵诬陷岳飞,王贵屈从;又收买张宪部副统制王俊,让其出面首告张宪“谋反”,从而牵连岳飞,并命人代他写好一份告首状。
王俊利用张宪出外之机,先将告首状投送王贵。王贵又将此状送交秦桧心腹林大声。林又将此状转递到枢密行府张俊的手中。不久张宪来到,张俊便就势将张宪逮捕。
张俊私设公堂,向张宪严刑逼供,毫无结果之下,竟捏造张宪口供“为收岳飞处文字谋反”。秦桧派殿前都指挥使杨沂中秘密拘捕岳飞,并嘱咐“要活底岳飞来!”岳飞虽已知杨沂中来意不善,还是毅然随之而往。
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投入大理寺狱中,此前其长子岳云也已下狱。
岳飞义正词严地面对审讯,并袒露出背上旧刺“尽忠报国”四大字,主审官何铸见此,亦为之动容。何铸查得岳案冤情,如实禀告秦桧。秦桧却说“此上意也!”改命万俟卨主审此案。
万俟卨将王俊的诬告状等摆在岳飞面前,喝问道“国家有何亏负,汝三人却要反背?”岳飞回答“对天盟誓,吾无负于国家。汝等既掌正法,且不可损陷忠臣。吾到冥府,与汝等面对不休!”万俟卨又说“相公既不反,记得游天竺日,壁上留题曰,‘寒门何载富贵’乎?”众人附和“既出此题,岂不是要反也!”岳飞悲愤难当“吾方知既落秦桧国贼之手,使吾为国忠心,一旦都休!”便不再抗辩,任凭狱卒拷打。万俟卨等用尽手段,岳飞也宁死不自诬,乃至以绝食抗争,经其子岳雷照顾,才勉强支撑下来。
十一月初七日,宋金“绍兴和议”达成,和议条约如下
一、宋金之间,以西起大散关、东沿淮河之线为界;
二、南宋割唐州、邓州、商州、泗州以及和尚原、方山原等地归金;
三、南宋向金称臣;
四、每年向金纳贡币银二十五万两、绢帛二十五万匹;
五、金归还宋徽宗的棺木与高宗生母韦氏,次年,金使拿着誓书到南宋都城临安来,封赵构为宋帝,国界也于当年划定。
瞧瞧,封赵构为宋帝,啧啧……
下一个打赢了还要签订不平等条约赔钱的,还要等到几百年后打赢法国人的带清。
东起淮河中流,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大好河山,沦入金国之手,万千子民惨遭遗弃,就连岳飞收复的诸多土地,也尽数被赵构为首的反动集团拱手让人。在金军重新回去之时,大开杀戒,将有拥军行为的百姓屠戮一空。
而直到南宋灭亡,这些土地也一直没有回来。
是以范成大在《州桥》中字字泣血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已赋闲的韩世忠因岳飞入狱之事质问秦桧,秦桧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万俟卨等通过秦桧上报奏状,提出将岳飞处斩刑,张宪处绞刑,岳云处徒刑。
宋高宗赵构当日批复“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这一切,赵构当然心知肚明,甚至还在默许这一切进行。秦桧鞍前马后,为这件事奔波来奔波去,这可是完美的背黑锅狗选,赵构当然开心。
属于是特么屎壳郎和臭虫拜把子,臭特么一块儿去了。
赵构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我是一滩狗屎,就没人能踩在我头上。
后世当然也有人认为赵构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甚至还假惺惺地关照几句,就觉得赵构想保岳飞。只是不知道洗赵构的人,妈是不是批发的?
而此时的岳飞,正在大理寺的监狱之中,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他当然知道,秦桧和万俟卨等人的严刑逼供,以及各种刑罚,都是赵构的默许。但身为忠臣,他对于赵构并没有怨恨。大宋将领被猜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远的不说,就说宋仁宗时期的狄青,面涅将军又如何?不也是郁郁而终?
他所悲伤的,无非是多年来的努力被付之一炬。
不多时,狱卒便带着刑具走了进来。
“岳将军,我等也是奉命行事。”狱卒叹息一声,他们又何尝想对岳飞用刑,奈何上面有令,他们又岂敢不从?
不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不要了?家里人吃什么喝什么去?
岳飞没有答话,只是出神地顺着监牢上方的一扇小小的窗户看去。
“您……可还有话要说?”狱卒小心翼翼地问道。
岳飞没有回答,出神地看着窗外半晌后才缓缓出声。
“是秦桧让你们来问供词的吧?”
“是……”狱卒的头都快低到了胸里。
岳飞吃力地抬起手,多日的绝食还有受刑,早就让他健康的身躯形如枯槁。他抬起笔,刚想写字,便感觉手臂上一凉。
不知何时,外面已是下起鹅毛大雪,雪花顺着窗户飘入屋中,飘在了岳飞的手臂上。
岳飞百感交集,想着沦入胡手的故土,蒙尘的徽钦二帝,难酬的壮志,凡此种种,不由得一腔悲愤直冲天灵。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颤抖着,在供状上写了八个大字。
狱卒中识得字的隗顺跪在地上,已是泣不成声。
他只恨这世道,奸臣当道,国将不国。
他接到的命令,是将岳飞在狱中处死。但看到岳飞渴望地看着窗外,心中不由得一动。
“岳将军,不如……出去走走?”
岳飞果然意动,他看了一眼狱卒,只是问道“无妨?”
“无妨。”隗顺重重地点头。
历史上,正是他拼着一死,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这件事,他谁都没告诉,只是临死之前,才把这件事对他儿子讲述。
既然隗顺说了没关系,岳飞也便跟着他走出大理寺。
久违的冷风吹来,岳飞并不觉得冷,反而觉得无比畅快,哪怕他穿着一身单衣。
鹅毛雪纷纷糅糅地飘落,似乎也在感念着岳飞的奇冤。
岳飞带着枷锁,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行至一处亭台,岳飞抬眼觑去,上面写着“风波亭”三个大字。
岳飞当先而去,走到小亭中央。
他在亭中伫立良久,深深地看着面前的河山,似乎要将这片天地全部印在心中。
半晌后,岳飞的声音轻轻响起。
“此地甚好,动手吧。”
然而岳飞等了半天,却没等到狱卒的棍棒。
他不由得转过身,却发现面前站着一位身穿皇袍,面容十分眼熟的男子。
“你……你是?”岳飞下意识地问道。
“朕是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赵匡胤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几分气虚。
能不虚吗?赵构虽说不是自己的直系子孙,可也没什么区别。现在自家后代做出这种天怒人怨的事情,让他这个祖宗又怎能抬起头来?
岳飞想要呵斥这装神弄鬼之徒,却惊愕地发现,此人竟然和太祖画像长得十分相像。
赵匡胤知道岳飞犹豫,伸出手向后摆摆。
片刻后,一彪军马从不远处走出,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岳飞的儿子岳云,还有部将张宪。
又一彪军马走出,马上捆着几人,分别是秦桧、张俊、万俟卨,剩下这位更是重量级——赵……啊不是,是完颜构。
见到这些军伍严整,装甲精良的士兵,岳飞心里开始敲鼓。
这……该不会真是太祖陛下亲临了吧?
领兵将领的级别,岳飞一眼就能认出来。但到底是谁,他却不认得。
能仓促集结起几千军队,也就是殿前兵马司了——可殿前兵马司的人,他岳飞大部分都认识。到底是谁,能够在悄无声息之下,召集这么一支部队,而且还打着宋军旗号——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看起来都是百战悍卒,哪怕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即便是他的部下,也没有如此凶悍的士兵。
确实,这些士兵,可都是跟着赵匡胤灭国无数的百战老兵,放在那法兰西第一帝国,都是可以直接选拔进老近卫军的。
但把大汴朝和拿皇作对比,可真是侮辱拿破仑了。
(求月票,求月票呜呜呜,烧到384还要码字……)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