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搜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君子之剑 > 3、第三章
    对于杨氏与宁和这对母女,滩下村村民们的观感一直挺复杂的。

    总归都是可怜人。

    母亲杨氏,那是一等的闺秀女子,样样都与这滩下村乡里乡外的那些妇人们截然不同。但若要具体去说都不同在哪里,这些大字不识的村人们也说不出些个子丑寅卯来。

    然而凡是年纪大些的,都还记得十多年前杨氏来到村里的那天。

    那是个晴朗的好天气,就是时间已经到了黄昏,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听见有车声,村民们都出来看。

    村道尽头有辆马车驶来。岐山地区产牛,多牛车,马车很少见。就算偶有,也从没见过这样的。

    但见前头一匹缀流苏红花鞍高头赤鬃千里驹,后拉是雕花点翠漆木吊厢靛蓝锦帘车,马蹄哒哒、车轮轧轧,晚霞如火、残阳如血。车停撩帘走下一条金红留仙裙,裙摆旋如石榴花开。那女子窈窕婀娜、细步缓行、环佩叮咚……光闪闪金步摇、明灿灿彩宝环,碧簪螺髻,额饰精妙朱色双花钿,玉容粉面秋水眸——所见村人无不呆立当场,只觉眼前戏曲所中唱的那神仙妃子!

    这便是杨氏了。

    滩下村是个再小不过的地方,大多村人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十几里外的岐山县城。像杨氏这样的女子,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锦玉雕砌的世界,远远在他们的见识之外。

    谁都知道,若不是命实在太不好,她本不是这点乡下地方能留住的人物。

    在村里定居下来之后,杨氏平日里深居简出,甚少在外头露面,更不与村民们往来。只在买田置屋、请人耕种之时,才出来过几回。至于她的具体出身,大家也知之甚少。只听说是从州城方向来的,先夫是位举人。

    在赵国内,按律例举人已属正经官身,有别于普通平头百姓,有免徭役、免租税、见官不拜等一应特权。杨氏身为举人遗孀,也能享这几分便利。

    而当村里的里正乡约召集村人,询问谁家愿来替杨氏耕种田地时,最先站出来的便是爱凑热闹的老黄头。也因此,他们一户就成为了整个滩下村中与这对杨氏母女走得最近的人家。

    不过相比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杨氏,杨氏的女儿宁和,相较她名气还要更大些,后来更是闻名整座岐山县城。杨氏自己不出门,却爱叫宁和出去。待人接物,采买事宜,凡事都交给这年纪轻轻的女娃去做。

    这哪儿像养女儿?倒像是当家小子的养法。

    村人们议论纷纷,大都认为很不妥当。但老黄头却一直挺喜欢这女娃的。他擅长分辨天时气候,平日也喜欢观人,一见宁和,便觉得她生来灵慧,日后定要有大造化。

    而宁和本人,年纪虽小,行事却已早早颇有章法。言谈举止进退得宜、不卑不亢,风仪聪慧别说寻常女儿,男儿亦不能及。见者无不称奇。

    当然,这些虽然在村人们看来已经足够稀奇,却也不至于叫她名传全县。叫外头都知道有宁和母女的,是另一桩事——也是叫全滩下村的村人们最为不解的事。

    宁和那时不过总角之龄,头扎双髻,生得清秀可爱,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女娃。但她的母亲杨氏,却一定要她读书,还几度想把宁和给送进县里的私塾里去。

    村人们完全无法理解:女娃读什么书?

    那些个私塾也不肯收她,都说从没有收女弟子的道理。杨氏为此跑了好几趟县城,最终还是没成,就又带着宁和回来。大家都以为她放弃了,结果没想到三年后,杨氏再一次带着宁和去往县城,这一次更惊人,她要让宁和去县学读书!

    县学,那是什么地方?

    是一县之中最好的学府,是朝廷所置的官办之学。学中生员衣食住行俱都由官府提供,名额极为有限,正式的廪膳生止有二十位,加上增广、附学之类,也不过三十上下。本地读书人一旦得入了县学,就可以说是从此前程似锦。

    杨氏好歹是位举人夫人,她要求见,岐山县县学的教谕自然是要见的。然而听了她的要求,这教谕乃至几位训导当时都笑了,只觉得荒谬绝伦。

    “女子入县学?从未有之,不可为。”

    杨氏却很坚定,反驳说:“从未有之并非不能有之。古时未有文字,若非仓颉造之,诸君何以通文墨?古亦未有百家,若非先贤著书立说,诸君何以明至理?古亦未有人君,尧舜禹始之,若诸君言未有便不可为,又置我赵今上于何地?”

    接连三问,问得教谕训导等哑口无言后,杨氏又道:“且当朝律例未禁女子读书,我儿聪慧更甚男儿,为何入不得县学?”

    岐山这一任的县学教谕姓姜,年纪不大,刚过而立,听闻此言便道:“哦?更甚男儿?夫人所言可有凭证?”

    杨氏便从怀中拿出宁和所作文章数卷,共十来篇收录成册,一同呈上。

    教谕颇有些稀奇地展开,入目先赞了句好字。

    杨氏说:“我儿自幼习字,三岁能书。如今年方十岁,已有几分风骨。”

    那教谕将文章看完,又传阅诸训导,沉默许久,说了句:“若欲入县学,需经本县童生试。”

    又道:“夫人有大见识,定自名门出。”

    杨氏道:“出嫁之女,不言本家。”遂告退而去。

    于是十岁的宁和于当年赴岐山县童生试,一举得头名。

    此事一出,整个县城轰动。那姜姓教谕倒也言而有信,真就让宁和入了岐山县县学,成了近年来年纪最小的廪膳生。

    最初不是没有人反对,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在县学中就读的县学生们。

    ——圣贤书香之地,岂容女流之辈踏足?

    县学外头闹得沸沸扬扬,作诗写文驳斥有之,大庭广众前唾骂有之。县学里头更甚,好些学生激愤之下,跑到学府门口静坐以示抗议。

    然而姜教谕却始终不曾更改决定,只说自己有言在先不可返悔,又将杨氏一番言论转述众人。

    诸生实在无法,只好彼此商议,欲行刁难之举,好叫那女童自己知难而退。

    然而十岁的宁和却叫许多人始料未及。这女童不仅大方而来,对周围诸多异样目光视而不见、窃窃私语充耳不闻,泰然处之。还能专心于学,每日潜心读书,常与夫子请教,说如鱼得水也不为过。若遇有人拦路诘问至面前,她则静立而听,听罢一一驳斥,神平气和、言之有物,直叫来者无言以对、败退而去为止。

    且自宁和入学,课业之优,每岁逢考必得头名。长此以往,便渐渐无人再提及她的女子身份。

    其实以宁和的能耐,早就可以往州城赴乡试。县学里的学生们清楚,夫子们更清楚,但谁也没提。

    只因她是个女子。

    女子科举,前所未有。若只童生试,虽罕见,前朝却也偶有记载。但这回是一州之乡试,若考中就是举人之身,举人,就是正经官身,按律就可以就官。女子,如何做官?

    那些个心头对宁和暗含嫉恨的学子们还纷纷在背后嗤笑,说到时开试入场前,众考生需得列队任差役搜检脱衣,她不去便罢,若真敢去,倒有热闹可瞧了!

    夫子们暗地里也在嘀咕,有人说:“女子应试,纵使尽合程度,不知他日将安所用。况艳妆怪服,遍见朝士,所至聚观,岂不骇愕?”

    旁人不与她提,宁和自己也就不去想那么多,只一心埋头苦读。第一年取头名,第二年仍取头名,直到后来杨氏病故,她才离开县学,守孝在家。

    三年孝期过去,十五岁的宁和再次走出家门,已然是及笄之龄。旁人都以为她此后该是要嫁人了,结果宁和却回到了县学,还像从前那样一身青布儒衫书生打扮,向夫子们表示她要赴明年的乡试。

    此言传出,众人无不哗然,宁和又一次成为了全县议论的对象。

    旁的先不论,赴乡试首先需得找来本地同考三人,共四人结为互保。宁和在县学读书这两年,也有同窗好友二三,可赴试是所有读书人一辈子顶天的大事,万不能出一点差错,因而不计较宁和女子身份愿与她结保的,只得一个周生。

    这也是人之常情,宁和自然也理解。最后还是姜教谕帮忙,找到两个已自知无望的老秀才,请二人陪着他俩去考一遭,这才算解决了这事儿。

    那周生姓周名琛书,字叔才,年二十有二,县城人。此人素来与宁和交好,宁和回家守孝那几年,还常来村里拜访。

    周生比宁和早入县一年,胸中有些笔墨,人也聪敏,就是性情有些跳脱和冲动,骨子里头带着股有些异于常人的“痴”劲儿。以他学识,本不应该屡试不中,奈何这人偏偏爱在答卷时犯他那痴病,屡教不改,回回都要剑走偏锋、痴言痴语几句,自是个拙落下场。

    县学中的几位训导乃至教谕都找过他几回。谆谆教诲好言劝导有之,出言讽劝斥骂有之,都没起作用。这人无论当时表现得多后悔反省,一进考场还是犯病。

    按照大赵科举条律,在各州县本地举行的童生、乡试二试是每年一办,而京城的会试则是三年一办。

    而县学的规定是,学生连续三年不能就举的,就会逐出门去,换新人进来。教谕念在周生情况特殊,特地多留了他两年。后来见他这两年还是如此,便叹声朽木不可雕,叫他回家去了。

    周生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见了父母又吃一顿臭骂,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直到见宁和重新出来,才又打起精神,要与她一同往州城应试去。

    他对着宁和大打包票:“宁妹你放心,州城我年年去,熟门熟路!一准将你照顾妥帖!”

    这话说的,年年去,可不就是年年不中?

    见他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的模样,宁和不由哭笑不得,却也知他生性如此,便笑着整整袖子朝他拱手一礼,一本正经地回道:“那小妹可就仰仗周兄了。”

    岐山县偏僻,在越州最南,州城路远,需得提前二月启程。回来路上也要二月,这一去就是大半年。

    同保四人同去,可最后回来的,却只有宁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