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以下是引起中风的诸多因素:
血管壁病变
- 高血压性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较大的压力,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这就好比水管内部的一层保护膜被破坏了一样,血液中的脂质等成分容易沉积在受损处,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使血管壁变硬、变厚,管腔变窄,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还可能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引发中风。
- 结核性、化脓性等感染性动脉炎:结核杆菌、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血管壁后,会引起血管壁的炎症反应。炎症会使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变得脆弱。比如,结核性动脉炎会使血管壁出现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化脓性动脉炎会形成脓肿,这些病变都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或者形成血栓,进而引发中风。
- 药物滥用导致的血管病:例如,有些药物如可卡因等毒品,会使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是指血管突然不正常地收缩,就像一根原本正常输送水流的水管突然被紧紧夹住一样。这种痉挛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且痉挛时间过长还可能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风险。
- 先天性血管病:像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正常情况下,动脉和静脉之间通过毛细血管网进行连接和物质交换。但在脑动静脉畸形中,动脉和静脉之间直接相通,形成异常的血管团。这些血管团的血管壁比较薄弱,容易破裂出血,引发脑出血型中风。
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 高血压:血压过高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当血压升高时,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将血液泵出,这会对血管壁产生更大的压力。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的微小动脉瘤形成。这些动脉瘤就像脑血管壁上的小气球,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很容易破裂,引起脑出血。同时,高血压还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使血管狭窄,影响脑部供血,导致脑梗死。
- 低血压:当血压过低时,如突然站起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或者大量失血、严重脱水等情况导致的低血压,脑部的血液灌注就会不足。这就好比水塔的水压不足,高楼顶层的住户(大脑)就无法得到足够的水(血液)供应。大脑对缺血非常敏感,长时间的低血压灌注会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梗死。
- 心功能障碍:如果心脏的泵血功能出现问题,如心力衰竭,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脑部的血液供应也会相应减少。另外,某些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脏内形成血栓,例如房颤患者,心房失去了正常的节律性收缩,血液在心房内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进入脑血管,堵塞血管,引起脑栓塞型中风。
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 血液凝固性增加: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血液的凝固性会增强。例如,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大型手术后,或者处于妊娠、产褥期等特殊时期,身体会处于一种高凝状态。这是因为身体为了防止出血,会启动凝血机制,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增多,血小板活性增强。这种情况下,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如果血栓在脑血管内形成,就会引发中风。
- 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血液疾病,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红细胞增多会使血液变得黏稠,就像在水里加了过多的泥沙一样。黏稠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而且红细胞增多还会增加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对血管造成损伤,增加中风的风险。
- 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血小板数量过多或者功能异常亢进时,血小板容易聚集在一起。例如,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血小板会被异常激活,它们会黏附在血管壁上,不断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从而堵塞脑血管,引发中风。
其他因素
- 年龄:年龄是中风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壁会逐渐出现老化现象,血管弹性降低,内膜变得粗糙。就像老旧的水管一样,更容易出现破损和堵塞。老年人的脑血管调节功能也会减弱,对血压、血流等变化的适应能力变差,所以更容易发生中风。
- 性别:男性中风的发病率一般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一些生活习惯有关,比如男性吸烟、饮酒的比例相对较高。同时,女性在绝经前,雌激素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但绝经后,这种保护作用减弱,女性中风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升高。
- 吸烟和饮酒: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香烟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成分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饮酒过量也会对血管产生不良影响。酒精会使血压波动,影响心脏功能,同时还会干扰血液中的凝血和纤溶系统,使血液处于一种容易凝固的状态,增加中风的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肥胖和缺乏运动:肥胖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分泌一些炎症因子,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硬化。而且肥胖者的心脏负担较重,血压也相对较高。缺乏运动则会使身体的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长期不运动的人,肌肉对血管的挤压作用减弱,不利于血液回流,也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 饮食因素:高盐饮食会使血压升高,因为盐中的钠离子会使人体的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如过多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长期缺乏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会使身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血管保护能力下降,增加中风的发病几率。
当中风发作时,以下是一些紧急治疗方法:
如果怀疑是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在发病后的“黄金4.5 - 6小时”内可考虑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
- 这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使用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可以溶解血栓,使堵塞的血管再通。不过,这种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因为时间过长,缺血的脑组织可能已经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并且溶栓后出血的风险也会增加。同时,要评估患者是否有溶栓的禁忌证,如近期有严重的出血倾向、血压过高等情况。
取栓治疗
- 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中风,在发病后的数小时内(通常是24小时内,具体依情况而定)可以考虑机械取栓。这是一种通过介入手段,利用特殊的取栓装置将堵塞在血管内的血栓直接取出的方法,能快速恢复脑血流。
如果怀疑是出血性中风(脑出血):
一般处理
- 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脑出血。尽量减少搬动,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进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果患者有假牙,应该及时取出。
控制血压
- 对于血压过高的患者,需要适当降低血压,但也要避免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因为脑出血后血压过高会增加再出血的风险,而血压过低可能会导致脑灌注不足。通常会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等静脉药物,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谨慎调整剂量。
降低颅内压
- 脑出血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可引起脑疝,危及生命。可以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来降低颅内压。甘露醇能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无论哪种类型的中风,在进行紧急处理后,都应该尽快将患者送往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如脑部CT、MRI等)和进一步的专业治疗。
中风中医紧急救治方法
一、引言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的特点。在中医领域,对于中风的紧急救治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医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标”的原则,在中风急性发作时,以挽救生命、减轻残疾为首要目标,采用多种综合的治疗手段。
二、中风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邪:外风侵袭,可引动内风,风性善行数变,可导致气血逆乱,上扰清窍,发为中风。如《金匮要略》所言:“脉络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
2. 火(热):包括肝火、心火等,可因情志过激、五志过极而内生。火热之邪上炎,灼伤脑络,气血上冲,可致中风。“火盛水衰,木旺金衰,而风自出也”。
3. 痰:多由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生痰。或因情志失调,气郁生痰。痰浊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影响气血运行,引发中风。“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指出了过食肥甘厚味易生痰致中风。
4. 瘀: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瘀血可阻塞脑络,导致局部脑组织失于濡养,神机失用。久病入络、外伤等均可导致瘀血形成。
5. 虚:主要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年老体衰,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或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脑脉失养,易受外邪侵袭而发中风。“年逾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说明中老年人正气渐虚,易患中风。
三、中风中医紧急救治方法
(一)针灸急救
1. 醒脑开窍针法
-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疏通气血;人中穴为醒脑开窍之要穴,能醒脑提神,开窍启闭;三阴交滋补肝肾,调理气血。先刺双侧内关,直刺 0.5 - 1 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施术 1 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 0.3 - 0.5 寸,用重雀啄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 45°角斜刺,进针 1 - 1.5 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 3 次为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辅穴: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选取。如上肢不遂加极泉、尺泽、肩髃;下肢不遂加环跳、委中、阳陵泉等。极泉穴直刺 1 - 1.5 寸,提插泻法,使上肢有麻胀感;尺泽穴直刺 0.5 - 1 寸,提插泻法,使前臂有麻胀感;肩髃穴向关节腔方向刺入 1 - 1.5 寸,提插泻法。环跳穴直刺 2 - 3 寸,提插泻法,使下肢有麻胀感;委中穴直刺 1 - 1.5 寸,提插泻法,使小腿有麻胀感;阳陵泉穴直刺 1 - 1.5 寸,提插泻法。
2. 十二井穴刺络放血
- 十二井穴即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隐白、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涌泉。在中风急性期,尤其是出现神昏、高热等症状时,可点刺十二井穴出血。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采血针点刺穴位,每穴挤出 3 - 5 滴血。十二井穴放血可起到清热泻火、醒脑开窍、通经活络的作用,能调节阴阳气血,改善脑部气血逆乱的状态。
3. 其他穴位针刺
- 对于牙关紧闭者,可针刺颊车、下关、合谷等穴。颊车穴直刺 0.3 - 0.5 寸,下关穴直刺 0.5 - 1 寸,合谷穴直刺 0.5 - 1 寸,均采用泻法,可缓解牙关紧闭症状。对于呃逆者,可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内关穴用法如上述,足三里直刺 1 - 2 寸,中脘穴直刺 1 - 1.5 寸,采用平补平泻法,以和胃降逆止呃。
(二)中药急救
1. 安宫牛黄丸
- 安宫牛黄丸是中医治疗中风神昏的经典名方。其主要成分包括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适用于中风急性期,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痰热蒙蔽心窍之证。用法为口服,一次 1 丸,一日 1 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 1/4 丸,四岁至六岁一次 1/2 丸,一日 1 次。若患者昏迷不能口服,可将药丸化开后鼻饲给药。
2. 至宝丹
- 由生乌犀屑、生玳瑁屑、琥珀、朱砂、雄黄、龙脑、麝香、牛黄、安息香、金箔、银箔等组成。能化浊开窍、清热解毒。对于中风痰热内闭、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等症有较好疗效。口服,一次 1 丸,一日 1 - 2 次,小儿酌减。也可鼻饲给药。
3. 苏合香丸
- 含有苏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荜茇、白术、诃子肉、朱砂等成分。具有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中风寒闭证,症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等。口服,一次 1 丸,一日 1 - 2 次,温开水送服,昏迷者可鼻饲。
(三)推拿按摩急救
1. 头部按摩
-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反复操作 10 - 15 次。然后用拇指按揉太阳穴、百会穴、神庭穴等,每穴按揉 1 - 2 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起到醒脑开窍、疏通头部经络的作用,促进脑部气血运行。
2. 肢体按摩
- 对于中风后肢体偏瘫者,可进行肢体按摩。从肩部开始,沿上肢外侧、内侧,用揉法、滚法、拿法等手法操作,然后按摩手部关节,如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等,每个关节活动 3 - 5 次。下肢按摩从臀部开始,沿大腿外侧、内侧、后侧,小腿外侧、内侧,采用同样的手法,最后活动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缓解关节僵硬,为后续康复治疗奠定基础。
(四)中医急救护理
1. 体位护理
- 中风患者应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若患者有痰液堵塞呼吸道,应及时清理。可采用拍背、吸痰等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患者,要定时翻身,一般每 2 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发生。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患者身体,可采用轴线翻身法。
2. 情志护理
- 中风患者往往因突然发病而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医护人员或家属应给予心理安慰,向患者解释病情,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患者情绪过度激动,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可采用言语开导、情志相胜等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如以喜胜忧、以思胜恐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绪状态进行调节。
3. 饮食护理
- 在中风急性期,若患者昏迷,应暂禁食,待病情稳定后,可先给予鼻饲饮食。鼻饲饮食应营养丰富、易消化,如米汤、牛奶、蔬菜汁、果汁等,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若患者能自行进食,应以清淡、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如瘦肉粥、蔬菜汤、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以防加重脾胃负担,生痰生热,影响病情恢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中医紧急救治后的后续康复治疗衔接
中医紧急救治中风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康复治疗对于患者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及时开展中医康复治疗,如针灸、推拿、中药熏蒸、康复训练等。针灸可继续选取肢体穴位,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如上肢可选取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下肢可选取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采用平补平泻法或补法,以促进气血运行,通利经络。推拿可进一步加强肢体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萎缩情况。中药熏蒸可选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如乳香、没药、红花、伸筋草等,熏蒸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包括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平衡训练、言语训练、认知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五、结论
中医在中风紧急救治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通过针灸、中药、推拿按摩、急救护理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在中风急性期挽救患者生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缓解症状,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将中医紧急救治与现代医学急救相结合,提高中风的救治水平,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同时,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急救中风的机制,不断完善中医急救理论与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风中医紧急救治注意事项
一、针灸急救注意事项
(一)针刺前准备
1. 环境要求:应在安静、整洁、光线适宜的环境中进行针灸操作。避免在嘈杂、寒冷或通风不良的场所施针,以免患者受到外界干扰或着凉,影响针刺效果及病情。
2. 针具选择与消毒:根据穴位及病情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具,如毫针等。针具必须严格消毒,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或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等,确保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施针者双手也需洗净并消毒,常采用 75%酒精棉球擦拭。
3. 患者体位选择:根据所取穴位,选择舒适、持久且便于施针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等。体位要能充分暴露针刺部位,同时保证患者在针刺过程中不会随意变动体位,以免发生弯针、滞针等意外情况。例如,针刺头部穴位时多采用仰卧位,针刺背部穴位时常用俯卧位等。
(二)针刺操作要点
1. 穴位精准定位:施针者必须准确掌握穴位的位置、解剖结构及针刺深度与角度。如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上 1/3 与下 2/3 交界处,向鼻中隔方向斜刺 0.3 - 0.5 寸;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直刺 0.5 - 1 寸等。定位不准确可能导致针刺效果不佳或损伤周围组织器官。
2. 针刺手法运用:在醒脑开窍针法中,不同穴位采用不同手法。如内关穴用捻转提插泻法,施术 1 分钟,要求手法熟练、力度均匀、频率稳定,以达到疏通气血的目的;人中穴用重雀啄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刺激强度要适中,既能起到醒脑开窍作用,又避免过度刺激引起患者不适或损伤。
3. 观察患者反应:在针刺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呼吸、脉搏等变化。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汗等晕针症状,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可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服,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或采用艾灸百会、关元等穴,必要时应及时进行西医急救处理。
(三)针刺后护理
1. 留针观察:针刺后一般需留针 20 - 30 分钟,在此期间要继续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留针时要注意针体是否固定良好,防止针体移位或脱落。
2. 针孔护理:起针后,用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或血肿形成。若针孔有出血或血肿,应及时按压止血,并做好局部清洁护理。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更要注意针孔出血情况,必要时延长按压时间。
二、中药急救注意事项
(一)药物选择与辨证
1. 准确辨证用药:安宫牛黄丸适用于中风急性期痰热蒙蔽心窍之证,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至宝丹用于中风痰热内闭、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等症;苏合香丸则适用于中风寒闭证,症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等。在使用前必须准确辨证,不可盲目用药,否则可能加重病情。例如,若将苏合香丸用于痰热蒙蔽心窍的中风患者,因其药物偏温,会助热生火,使痰热更盛,导致病情恶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 药物质量把控:选用正规厂家生产、质量合格的中药制剂。如安宫牛黄丸,要注意其成分、含量及生产工艺是否符合标准。其中牛黄、麝香等名贵药材的来源与质量尤为重要,优质的药材能保证药物的疗效。同时,要注意查看药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二)给药方法与剂量
1. 给药途径:对于清醒且能口服的患者,可直接口服中药丸剂;对于昏迷患者,需将药丸化开后鼻饲给药。鼻饲时要注意操作规范,先确定胃管在胃内,然后缓慢注入药液,避免注入过快引起呕吐或误吸。注入后要用适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防止堵塞。
2. 剂量控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如安宫牛黄丸,成人一般一次 1 丸,一日 1 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 1/4 丸,四岁至六岁一次 1/2 丸,一日 1 次。剂量过大可能导致药物中毒,剂量过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1.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中药制剂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安宫牛黄丸中的牛黄、麝香等。用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症状。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抗过敏治疗,如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同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胃肠道反应:中药制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尤其是一些含有苦寒药物成分的制剂,如安宫牛黄丸中的黄连、黄芩等,可能对脾胃虚弱者的胃肠道产生刺激。在用药期间,可适当给予患者一些护胃药物,如奥美拉唑等,同时观察胃肠道反应情况,若反应严重,需调整用药方案。
三、推拿按摩急救注意事项
(一)按摩前评估
1. 病情评估:在进行推拿按摩前,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中风的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病情严重程度、血压、心率、意识状态等。对于血压过高(收缩压> 180mmHg 或舒张压> 110mmHg)、病情不稳定或处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应谨慎进行推拿按摩,以免因手法刺激导致血压波动、病情加重或再次出血。
2. 身体局部状况评估:检查患者需要按摩的部位,如头部、肢体等有无皮肤破损、感染、骨折、脱位等情况。若存在这些情况,应避免在局部进行推拿按摩,防止加重损伤或引起感染扩散。例如,若患者肢体有开放性伤口,应先进行伤口处理,待愈合后再考虑按摩。
(二)按摩手法与力度
1. 手法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头部按摩常用揉法、分推法、按揉法等,手法要轻柔、缓和,以达到醒脑开窍、疏通头部经络的目的;肢体按摩可采用揉法、滚法、拿法、关节活动法等。对于瘫痪初期肢体肌张力较低的患者,手法可稍重一些,以促进气血运行、刺激肌肉收缩;对于肌张力较高的患者,手法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引起肌肉痉挛加重。
2. 力度控制:按摩力度要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且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力度过大可能导致患者疼痛不适,甚至损伤肌肉、骨骼或神经;力度过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在按摩过程中,要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根据患者的反馈调整手法力度。例如,在按揉穴位时,开始可稍轻,然后逐渐加重力度,以穴位产生酸麻胀感为度,但不可引起患者剧痛。
(三)按摩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1. 防止患者跌倒:在进行按摩时,尤其是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进行肢体按摩时,要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有专人陪伴并扶持,防止患者因肢体无力或平衡失调而跌倒。可在按摩床边设置防护栏,地面保持干燥、防滑。
2. 避免损伤关节:在活动患者肢体关节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幅度,避免过度伸展、屈曲或扭转关节,防止关节脱位或损伤。例如,在活动髋关节时,要一手托住患者膝关节,一手扶住踝关节,缓慢地进行屈伸、外展、内收等活动,幅度不宜过大,一般髋关节屈曲不超过 90 度。
四、中医急救护理注意事项
(一)体位护理要点
1. 防窒息与误吸: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时,要确保头部位置稳定,避免因头部晃动导致呕吐物反流。若患者呕吐频繁,应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内的呕吐物,可使用吸引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
2. 压疮预防细节:定时翻身时,除了采用正确的轴线翻身法外,还要注意在患者身体易受压部位,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垫上软枕或气垫圈,减轻局部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用温水擦拭身体,尤其是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更换床单、被褥,防止皮肤长时间受潮湿、污秽刺激而发生压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情志护理技巧
1. 沟通方式选择:与中风患者进行情志护理沟通时,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等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对于文化程度较高、善于思考的患者,可采用理性的讲解方式,向其介绍中风的病因、治疗过程及预后等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性格较为敏感的患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温和的语气进行安慰和鼓励,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2. 家属配合:情志护理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家属的积极配合。家属是患者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对患者影响很大。医护人员要向家属讲解情志护理的重要性及方法,让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的良好心理环境。
(三)饮食护理原则
1. 急性期饮食管理:在中风急性期,患者昏迷时暂禁食是为了防止食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待病情稳定开始鼻饲饮食时,要注意鼻饲液的温度适宜,一般为 38 - 40℃,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道。鼻饲液的浓度和量也要逐渐增加,开始时宜少量多次,如每次鼻饲 200 - 300ml,每 2 - 3 小时一次,随着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逐渐增加至每次 400 - 500ml,每 3 - 4 小时一次。
2. 恢复期饮食调整:患者能自行进食后,饮食调整要循序渐进。首先,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 6g,减少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其次,限制脂肪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可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多吃鱼类、坚果等。蛋白质摄入要适量且优质,可选择瘦肉、豆类、蛋类等。同时,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供给,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选择低糖水果,并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食用。
中风后饮食宜忌
一、引言
中风后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帮助恢复受损的身体机能,同时还能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而不恰当的饮食可能会加重病情,影响康复进程。
二、中风后能吃的食物
(一)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1. 鱼类
- 鱼类是中风后患者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例如三文鱼,它富含优质蛋白质,且其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ω-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同时,ω-3脂肪酸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脑血管的炎症反应。中风患者每周可以食用2 - 3次鱼类,每次100 - 150克左右。烹饪方式以清蒸、水煮为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避免油炸等高温烹饪方式增加油脂摄入。
2. 禽类和瘦肉
- 鸡肉和瘦猪肉等也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容易被人体吸收。瘦猪肉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有助于预防贫血,因为中风患者可能因长期卧床等原因出现贫血情况。这些肉类可以为患者提供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一般每天可以摄入50 - 100克左右,可做成汤、炖菜等形式,使食物更加软烂,易于消化。
3. 豆类及豆制品
- 豆类如黄豆、黑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以黄豆为例,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来源。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在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豆腐富含钙,对于预防中风患者可能出现的骨质疏松也有一定帮助。每天可以食用适量的豆类或豆制品,如喝一杯豆浆(约200 - 300毫升),或者吃100 - 150克豆腐。
(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 新鲜蔬菜
- 菠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叶酸等。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维生素K对于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和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叶酸参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少血管损伤风险。中风患者每天应摄入足够的蔬菜,菠菜等绿叶蔬菜可以每天食用200 - 300克。其他蔬菜如胡萝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和增强免疫力;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和萝卜硫素,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也是中风后患者适宜的蔬菜。
2. 新鲜水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苹果是一种常见且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维生素C、纤维素等。维生素C的作用前面已经提及,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中风患者由于活动减少,容易出现便秘问题,适量食用苹果可以改善肠道功能。每天可以吃1 - 2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橙子、柠檬等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类黄酮。类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患者可以每天食用1 - 2个橙子或者喝一杯鲜榨橙汁(约200 - 300毫升)。草莓也是很好的选择,它富含维生素C和花青素,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 全谷物
- 燕麦是全谷物的代表之一,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特别是β - 葡聚糖。这种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燕麦还能提供缓慢释放的能量,使血糖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避免血糖的大幅波动对脑血管造成不良影响。中风患者可以将燕麦煮成粥食用,每天食用量可以在30 - 50克左右。全麦面包也是不错的选择,它相比于普通白面包,保留了更多的麸皮和胚芽,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2. 薯类
- 红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和钾。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维生素A对视力和免疫系统有益;钾元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和血压水平。中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红薯,每周可以吃2 - 3次,每次100 - 150克左右。土豆也是常见的薯类食物,它含有大量的淀粉,可以作为主食的一部分,替代部分精细米面,提供能量的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四)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1. 坚果
- 杏仁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镁。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镁元素对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中风患者每天可以吃10 - 15颗杏仁。核桃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它含有ω-3脂肪酸和多种抗氧化物质,对改善大脑功能和心血管健康都有好处。
2. 菌类
- 香菇含有香菇多糖等成分,具有降低血脂、调节免疫等功能。香菇中的香菇嘌呤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患者可以经常食用香菇,如将香菇与蔬菜一起炒制或者用于煲汤,每次食用50 - 100克左右。木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糖,能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对于控制血脂有一定帮助。可以将木耳泡发后凉拌或者与其他食材一起炖煮。
三、中风后不能吃的食物
(一)高盐食物
1. 腌制品
- 咸菜是一种常见的腌制品,它含有大量的盐分。过多的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患者的高血压病情。人体摄入过多的盐后,会使体内的钠离子增多,导致血容量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加重,增加再次中风的风险。每100克咸菜中可能含有3 - 5克盐,远远超过人体每天所需的盐量。咸鱼也是高盐食物,而且咸鱼在腌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亚硝胺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血管和身体细胞有潜在的损害作用。
2. 加工肉类
- 像火腿、香肠这类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盐用于防腐和调味。此外,加工肉类还含有较多的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这些脂肪会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长期食用加工肉类会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减少脑部的血液供应,不利于中风后的康复。例如,每100克火腿中可能含有2 - 3克盐和较高比例的脂肪。
(二)高脂肪食物
1. 动物脂肪
- 猪油是从猪的脂肪组织中提炼出来的,它几乎完全是饱和脂肪。饱和脂肪会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种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摄入过多的猪油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牛油的情况也类似,它们在烹饪过程中应该尽量少用。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脑等也是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猪脑含有大量的胆固醇,每100克猪脑中胆固醇含量可能高达2000 - 3000毫克,过多食用会使血液胆固醇急剧升高。
2. 油炸食品
- 炸鸡是深受很多人喜爱的油炸食品,它含有大量的油脂,经过高温油炸后,食物中的油脂含量进一步增加。这些油脂在体内会被吸收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升高。而且油炸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等,对人体健康有害。薯条也是常见的油炸食品,它的主要成分是土豆,但经过油炸后,脂肪含量大幅上升,营养成分也遭到破坏。中风患者食用这些油炸食品会加重身体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高糖食物
1. 糖果和甜食
- 棒棒糖、奶糖等糖果含有大量的蔗糖,这些糖在体内会迅速被吸收,导致血糖升高。血糖升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时也会增加胰腺的负担,长期高血糖还可能导致糖尿病等并发症。对于中风患者来说,糖尿病会进一步影响血管和神经功能,增加康复的难度。蛋糕也是一种高糖食物,它除了含有大量的精制糖外,还含有较多的油脂,这种高糖高脂的组合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双重打击。
2. 甜饮料
- 碳酸饮料如可乐等含有大量的添加糖,每100毫升可乐中可能含有10 - 12克糖。这些糖分会使血糖快速上升,而且碳酸饮料还可能含有咖啡因等成分,咖啡因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血压。果汁饮料如果汁含量较低,而添加糖较多,也不适合中风后患者大量饮用。患者应该尽量选择喝白开水或者淡茶水,避免饮用高糖饮料。
(四)刺激性食物
1. 辛辣食物
- 辣椒是典型的辛辣食物,它含有辣椒素。辣椒素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不适,如胃痛、腹泻等。对于中风患者,尤其是正在服用药物的患者,胃肠道不适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而且辣椒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为它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的负担。花椒、芥末等辛辣调料也有类似的作用,在烹饪食物时应该尽量少用这些刺激性调料。
2. 酒
- 酒精对脑血管有直接的损害作用。饮酒会使血压波动,先导致血压下降,随后又会引起血压升高,这种血压的不稳定对中风后的患者非常危险。酒精还会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降低药物的疗效,或者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此外,酒精会干扰体内的脂质代谢,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等成分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风患者应该严格戒酒,避免饮酒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一、中风后适合的运动
1. 床上运动
- 关节活动度训练:中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早期可以进行床上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 - 辅助运动。对于瘫痪侧肢体,家人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各个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如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肘关节的屈伸,腕关节的屈伸和尺桡偏,髋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膝关节的屈伸,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等。每个关节活动3 - 5次,每天进行2 - 3组。这可以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当患者有一定力量时,可以进行主动 - 辅助运动,即患者在家人或器械的辅助下,主动收缩肌肉来活动关节,逐渐增强肌肉力量。
- 翻身训练:翻身是中风患者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重要床上运动。患者可以先学习向健侧翻身,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先将双手交叉,患侧拇指置于健侧拇指之上,利用健侧上肢的力量将身体向一侧转动,同时双腿屈膝,跟随身体转动。熟练掌握向健侧翻身之后,再尝试向患侧翻身。通过翻身训练,能够提高患者在床上的活动能力,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2. 坐位平衡训练
- 当患者能够较好地完成床上运动后,可以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刚开始可以在床边,在家人的保护下坐起,逐渐增加坐立的时间。最初可能只能坐几分钟,随着身体适应,时间可以延长。之后可以进行无支撑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双手放在大腿上,通过调整身体重心,保持身体平衡。可以先在稳定的平面上进行,如室内的椅子上,然后尝试在有一定晃动的平面(如充气平衡垫)上训练,提高平衡能力。这有助于患者为后续的站立和行走训练打下基础。
3. 站立训练
- 床边站立:在坐位平衡较好后,可以开始床边站立训练。患者先坐在床边,双脚着地,将身体重心移到双脚,在家人或辅助器具(如站立架)的帮助下慢慢站起。开始时每次站立时间不宜过长,可先站立1 - 2分钟,每天进行2 - 3次,之后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和次数。站立训练可以激活腿部肌肉,增强腿部力量,同时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特别是改善脑部的血液灌注。
- 靠墙站立:患者背靠墙壁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将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这个姿势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找到平衡感,同时减轻身体前倾或后仰的风险。在站立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姿势是否正确,避免出现弯腰、屈膝过度等不良姿势,每次站立时间可以从5 - 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
4. 行走训练
- 辅助行走:当患者站立能力有一定提高后,可以使用辅助器具进行行走训练。如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患者双手握住辅助器具,将身体重心向前移,迈出患侧腿,然后再迈出健侧腿。在行走过程中,要注意步伐的大小和速度,避免过快或过大的步伐导致摔倒。家人要在旁边进行保护,确保患者的安全。开始时可以在室内平坦的地面行走,距离从短距离(如5 - 10米)开始,随着患者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速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步态训练:对于有一定行走能力的患者,可以进行步态训练。重点纠正患者的异常步态,如划圈步态等。可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设置障碍物、调整行走节奏等方式,改善患者的步态。例如,在地面上放置间隔一定距离的彩色胶带,让患者按照胶带的间隔行走,调整步幅;或者通过节拍器控制行走的节奏,使患者的行走更加协调、流畅。
二、中风后不适合的运动
1. 剧烈运动
- 高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跑、快速跳绳等。这些运动强度大,会使心率和血压急剧上升。中风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脑血管系统相对脆弱,血压的大幅波动可能导致再次出血或梗死。而且剧烈运动可能使患者身体疲劳,增加受伤的风险,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另外,高强度运动时身体的氧需求大增,而中风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可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
- 力量型举重运动:像杠铃深蹲、卧推等力量训练对于中风患者也是不合适的。这些运动需要较强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中风患者的患侧肢体可能无法承受这样的重量,容易造成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损伤。而且在进行力量型举重运动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憋气的情况,这会导致胸内压升高,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的血液回流,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2. 高难度的平衡运动
- 单脚站立:在中风后早期,患者的平衡能力较差,单脚站立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这种高难度的平衡运动很容易导致患者失去平衡而摔倒,可能造成骨折、颅脑损伤等严重后果。即使在康复后期,患者的平衡能力有所提高,但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和评估,也不建议进行单脚站立等运动,因为这可能会使身体重心过度偏移,超出患者的控制范围。
- 走平衡木:走平衡木需要很高的平衡技巧和身体控制能力。中风患者由于肢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下降,很难在平衡木上保持稳定。在平衡木上行走时,一旦失去平衡,患者很难及时调整姿势,摔倒受伤的风险极高。而且这种运动对患者的心理压力也较大,不利于康复训练的进行。
3. 颈部过度活动的运动
- 头颈部大幅度扭转:如瑜伽中的某些头颈部扭转动作。中风患者的脑血管可能存在病变,颈部过度扭转可能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对于颈动脉狭窄等情况的患者。当头部大幅度扭转时,可能会压迫或扭曲颈动脉,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黑蒙甚至再次中风的危险。
- 快速甩头运动:快速甩头这种动作会使颅内压力瞬间变化,同时也可能影响脑血管的正常血流。对于中风后患者,脑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这种突然的压力和血流变化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或血栓脱落,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喜欢健康小知识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健康小知识(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