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不知道的西秦骚操作》
楼主:
【是这样的,刚才看了一个up的秦朝科普视频,里头提到了西秦的历史。我突然想起来一个比较冷门的故事,发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本人是专攻大动荡时期的历史专业研究生,前几年为了写研究生论文,去图书馆看了好多冷门书籍,还翻了不少冷门史料。
在这期间,我找到了一本秦唐时期的人写的杂记译本。作者是秦唐初期的人,是当时负责帮助房玄龄等人整理前朝遗留稿件的普通小吏。】
因为楼主是边写边发的,中间夹杂了很多其他楼层的回复。
2楼:「大动荡时期是什么时期?」
楼中楼回复:「就是秦朝灭亡之后,西秦和其他势力共存的那段时间,直到秦唐一统天下为止。」
楼主:
【杂记里记载了一件很离奇的事情。
说的是当初秦唐攻入咸阳之后,接手了官署中的文书。但是仔细翻看过却发现,这里头只有秦朝覆灭之后那些割据势力留下的公文,找不到任何一本秦朝时期的书册。
刚开始君臣都以为是前头的割据势力丧心病狂把秦朝文书都烧光销毁了。
可是如果真的有这类情况发生过的话,记载里应该会留下痕迹。而且这样的事情很难瞒过众人,毕竟秦朝统治多年,留下的文书数量极其庞大,肯定会走漏风声。
但大家调查了一圈都没调查出个所以然来,就好像那些东西凭空消失了一样。】
43楼:「为什么要找这个啊?」
楼中楼:「之前大家都是割据势力,没谁统治过全天下,都没经验。如果能找到秦朝遗留的公文,可以借鉴学习,省去很多麻烦。」
是这样的,毕竟治理一方和治理全天下是两个难度。
虽然就算没有借鉴,慢慢地也能摸索出来。可是有现成的攻略摆在那里,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呢。
楼主:
【大家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这里头一定藏着大秘密。然后就开始发动大量小吏疯狂翻找史料,最后翻出了刘宋时期留下的记载文献。
刘宋是当初率先攻破关中的割据势力,开国皇帝叫刘裕。
他占据关中之后放过了西秦,继续发动对中原的战争,直到腾出手来才把西秦赶出了陇西。之后西秦就在青海高原上和刘宋继续死磕,刘裕死了就跟刘裕的儿孙磕。
总之刘宋是第一个接手咸阳的,按理来说秦朝的遗产应该都在他们手里才对。
结果没有。
刘宋时期留下的记载说的是他们当初攻入关中后,官署里空空荡荡。除了零星的一些公文之外,别的东西都不翼而飞了。】
很显然,论坛里的众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一个个都很震惊。
往下翻好多楼都在发感叹号。
没等大家讨论出东西是怎么不见的,楼主已经飞快地
更新了下一楼。
【这还不算最离谱的,刘裕带人进入秦皇宫,发现皇宫里居然也空旷得可怕。宫殿像是被洗劫过一样,基本找不到多少值钱的东西。
刘裕的第一反应是宫人们见皇室撤离逃跑,干脆趁机哄抢了财宝离宫逃窜。
但是仔细检查过宫殿就会发现,看似乱糟糟的宫室其实没有经历过多少摧残。很多原本应该摆放宝物的地方,上头的东西实则早就被人拿走了。
因为有些东西放久了会在桌子上留下印迹嘛,看印迹就能推测东西拿走多久了。】
152楼:「秦朝皇室自己收起来了吧?那应该找找东西被他们藏去了哪里。」
楼中楼:「也有可能是带走了一部分,不是说那时候是皇帝带着很多宗室和士兵主动撤离咸阳的?」
既然是主动撤离,顺手带点东西走也很合理。
楼主:
【大家猜的没错,基本上就是这两个情况叠加。
秦朝皇帝真的很奇葩,刘裕后来才从抓到的知情人那里打听到,原来女帝二十年前就开始做准备了。
西秦最后一任皇帝是个在位时间蛮长的女帝,她这个人的特点就是死要钱。
巴蜀独立的时候她被推上位去,因为她爹不想当亡国之君,就想推锅给她。结果她也硬气,干脆主动去了帝号,根本不怕担灭国的骂名。
然后她就开始为以后做准备,第一方案是考虑苟在关中,学习老祖宗的优秀经验,等待时机复国。
第二方案是准备退路,如果关中守不住了就往西边跑。所以关中东边的叛乱她没去管,先去平定西羌和青海了。】
186楼:「聪明!那个时候中原就是泥潭,打进去根本没有好果子吃!去打西边看似是本末倒置,其实解决了背后的隐患。」
楼中楼:「当年秦国老祖宗不就这样,打中原之后发现中原之地守不住,干脆不去掺和了。先打巴蜀,再打羌胡,等周边都老实了,才能安心和外头打。」
楼中楼:「但是网上很多人都骂她在瞎搞,认为要不是她莫名其妙跑去平定什么西羌青海的,可能早就可以出兵攻回中原收复失地了。」
楼中楼:「这就是胡扯了,真去打中原只会死得更快。就是因为她不管中原只打羌胡,中原那群人才觉得她这人没出息。干脆不管她先自己掐个高下出来,让她在关中苟了二十多年。」
楼中楼:「然后她利用这二十多年把官署和皇宫都搬空了?」
楼主:
【你们还真别说,这位女帝思路真挺别致的。
你们是不是以为她平定了高原上的叛乱,给自己留了撤退的后路之后,就会把那些东西都送去高原上藏起来?
其实根本不是!
公文先不说,她让人把皇宫里的好东西进行了划分。按照珍贵程度分,然后给它们决定了不同的去向。
之前说了这人死要钱的,地盘可以丢,老祖宗留下的钱财不能丢。于是她开始带
着人大搞工程,疯狂在关中挖地下室。】
233楼:「她不是去了帝号吗?应该叫女王吧?」
楼中楼:「不管不管就是女帝,人家是史书承认的秦三十世,凭什么不能叫女帝?就是女帝就是女帝。」
楼中楼:「三十世真挺生不逢时的,她要是平平稳稳接手一个没问题的大秦,就她那能耐一定可以把大秦经营得很好。」
楼中楼:「她那不叫把大秦经营得很好,是帮大秦把周围几洲吸干。治国她不一定好,毕竟也没机会治过,但她捞钱是真挺厉害的。」
楼主没管大家,继续往下聊:
【起初,女帝看中了前几代皇帝的皇陵。
她说皇陵是现成的,防盗做得也好。虽然不确定等国都沦陷之后会不会被人掘坟,但她也管不着了,先把东西送进去再说。
要是关中没破,她也不准备拿出来了。反正她又不贪图享受,简朴点不影响生活。
然后女帝拿着祖宗留下的皇陵地图开始开墓,给祖宗们的地宫里头挨个塞东西。
女帝还考虑到不好打扰沉眠太多年的老祖宗们,所以都是挑近几代开的。开完再封上,比直接挖新的省事。】
259楼:「我记得她是被她爹推上来当亡国之君的吧?那她爹是不是还活着?她爹的墓应该没封?」
楼主:
【她爹的墓确实还没封,所以大部分东西都被塞那里头了。
塞完她就想给她爹把墓封了,她爹疯狂阻拦她。说朕还没死呢那是朕的地宫,你把地宫封了朕以后怎么进去?
女帝说:等你死的时候我们可能都被赶出关中了,到时候你还是葬不进去。还不如现在就封了,好歹墓完整留下了,不至于到时候走得太匆忙没封墓,东西全被人搬走。
她爹被气了个半死,质问她作为大秦之主怎么能说丧气话。
她嫌她爹烦得很,直接说要不然我现在就送你去地宫里定居。她爹立刻不说话了,怕她敢说就敢做,当场宰了自己。
于是这个墓后来就成大秦唯一一个衣冠冢(不是),没埋人,纯粹当宝库用了。
可怜她爹空有这么多陪葬品,却不属于自己。后来死的时候人在陇西,就随便找个地方葬了。】
288楼:「那女帝自己呢?」
楼中楼:「没记错的话女帝应该是葬在青海了,她的皇陵修在青海。」
楼主:
【除了征用她爹的墓之外,女帝还把自己陵墓的修建地址选定在青海。她很务实地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要求就是大和结实,以及不会被盗墓贼偷窃。
因为不整乱七八糟的,她那墓修得挺快。尤其她还搞了阶段性修建,就是修一间墓室就往里头填满东西,封存,再接着修第二间。
后来关中被刘宋攻打,她感觉不妙,又抓紧时间把剩下没来得及装的一起打包送去了青海。
是的,虽然她自己带人留在陇西抵抗刘宋了,但东西被她先
送去了青海。
在陇西待着就很方便盯着咸阳那头的动静,一旦刘宋要对她家皇陵下手,她立刻就要打回来。
好在刘宋没那么没品,对皇陵不感兴趣。】
335楼:「所以女帝就这么把所有好东西都给陪葬了?」
楼主回复335楼:
【倒也没有全部陪葬,不是说了她把东西按照珍稀程度划分了吗。那些相对不值钱的,她就想法子给卖了。】
楼中楼:「好家伙,她还卖东西?」
楼主回复楼中楼:
【不卖东西后头哪有资本在西域浪啊!】
女帝把不值钱的卖了换钱,不仅往西边卖,还偷偷卖给中原某些势力。总有人愿意买这些的,毕竟权贵嘛,都追求这个。
之后这些钱财就被运送去了西边,成为西秦的立身之本。后续西秦靠着有钱在西域等地混得如鱼得水,就算是西迁去了别的大洲也不带怕的。
楼主:
【这还不是女帝的巅峰操作,她退守青海后,就在先祖的锦囊妙计指点下彻底觉醒了奸商之魂。
我猜这位女帝八成是完美继承了扶苏的经商天赋,她真的很会。
一般人看到先祖跟你说可以占领丝绸之路要道和中原势力谈条件,可能就是索要点过路费。傻一些的,甚至有可能误以为应该借机跟对方讨要割地。
女帝不是,她很清楚她要做的是积累资本,从中原和西方两个地方两头吸血喂肥自己。
毕竟都退守青海了,还真指望以后能打回去啊?不如老老实实搞钱,考虑未来往西发展。
于是她就和刘宋签订了商业上的不平等条约,往死里要抽成。而且还让刘宋答应帮她家守皇陵,不让别的势力动先祖陵墓。
丝绸之路利润太大,谁也没法不动心。即便西秦狮子大开口,刘宋在纠结之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这个操作哪怕后来女帝驾崩了,她的继承者们也没想着改。
安葬女帝之后没多久被打退去了西域,接着和关中势力谈条件。同样是商业来往要抽成,然后得帮她家看皇陵,这次还多了个女帝的陵寝要看。】
381楼:「难怪秦朝皇室的陵墓保存得都挺好,至少没有经历过大型团体的挖掘。小股盗墓贼这个没办法禁止,不过盗墓贼的破坏力也有限。」
楼中楼:「后来不是国运论特别流行吗,各地就在传那些皇陵也受国运庇佑。大一统王朝都说自己是嬴秦后人不会跑去动皇陵,还会主动帮忙维护,哪怕没有西秦和人谈条件也不怕。」
楼中楼:「可是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不是有动乱时期吗?为什么动乱时期也没人挖坟?」
楼中楼:「因为自从秦唐之后,每个起义军都说自己是嬴秦后人吧。别管他们是不是攀亲戚的,既然说了就得帮着守护皇陵,不然傻子都知道他们是假的血脉传人。」
楼中楼:「国运论真的太强了,提出这个的始皇和太子yyds」
楼主:
【大家发现问题没有?西秦一直在霸占着丝绸之路要道疯狂要提成啊。
被吸血的西方不好说,被吸血的关中肯定不能坐以待毙。没功夫或者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能力收拾西秦,那还能怎么办呢,只能从别人那里找补回来。
所以大家不约而同选择了互坑,把自己的损失转移到别人头上。
关中的势力选择转移到西方和中原,中原的选择继续往东转移到东垂的商人身上。就这样,最后西方和东垂成为最大输家,不断往九州输血,但是全便宜了西秦。
等西秦跑去西边发展的时候,面对的就是元气大伤的西方。
西方贵族为了买高价商品疯狂压榨底层老百姓。西秦带着大笔财产过来,再宣扬一番仁政,瞬间赢得了众人的支持。
那个时候因为几脉宗室分家各去一个地方,财产也分过。每脉只拿了一小部分,就这,也够他们在西方吃香喝辣了。
然后就是东垂,这波老刘家躺赢。
本来他们在东垂搞吞并还不是特别顺利,有些部落势力之前在龙秦时期就和秦朝通商了,发展神速,没那么好哄。
老刘家学着西秦把控了东垂商路的要道,加大力道弄商战。最后把那些势力搞破产了,成功收编。】
464楼:「楼主说了这么多,说的全是皇宫里的宝物。那公文呢?公文不会也被陪葬了吧?」
楼主:
【别急,这就说到公文了。
公文这个还真不是全部都陪葬到皇陵里了,虽然确实陪葬了一部分。
女帝只把一些比较古早的公文塞进了皇陵里,说是放外头时间长了不好保存。不是虫蛀就是损毁,太可惜了。
其实大秦一直有陪葬公文的传统,始皇在位时期的奏折之类的就全部陪葬到丛葬坑里去了。据说有个专门的藏书坑就是放这些的,规模极其庞大。
之前专家不是在挖这个藏书坑吗?说是研发出了最新技术,可以尽量做到完美保存这些两千年前的纸质书册。
以前好多遗失的记载,估计能从这里头补全。
其他皇帝都有样学样,重要的文献在地上留几份备案,剩下的都陪葬到陵墓中了。
女帝挑了一些要紧的塞进去,剩下的其实没塞墓里,主要放不下。
那么她到底塞哪儿了呢?
这个问题刘宋等一众割据势力花了两百多年都没能找到答案,秦唐的君臣一时间也很头痛。
在君臣决定要不干脆不找了的时候,关中发生了地震,震塌了一座宫殿。宫殿下方居然有地窖,好多文献就藏在里头。】
577楼:「地震:你们怎么老是找不到?急死我了急死我了,算了我帮你们找吧。」
楼中楼:「哈哈哈哈哈有画面感了!」
582楼:「离谱,关中地震不是挺多的吗,之前一直没有震出来过?」
楼主回复582楼:
【还真没有,你说神奇不神奇?这
件事一出,国运论又被搬出来了。
大家都觉得这是因为秦唐是大秦的延续,所以得到了国运庇佑。之前的割据势力没自称始皇后人,所以死活找不到公文在哪儿。】
楼中楼:「不止,我记得大动荡时期好多天灾人祸的。这也是为什么国运论在后来重新说服了天下万民的原因,偏偏和他们比起来,西域那头灾害就少很多。」
591楼:「就算地震没震出来,那些人难道没考虑过宫殿下头藏了地下室的可能性,没去找过密道?」
楼主回复591楼:
【是这样的,找到密道的前提是存在密道。如果女帝修地下室的时候,东西塞进去之后就直接把密道填了,那找不到就很合理了。】
层主回复:「所以她压根就没指望会被人挖出来吧!这是根本不打算留给后人?」
楼中楼:「不然呢?大秦第一守财奴你以为是开玩笑的?」
层主回复:「……我服了。」
楼主:
【总之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至今为止还有很多文献没找着。可能哪天地震又会震出来一批吧,毕竟从秦唐之后,后头的那些朝代也遇到过地震震出文献的情况。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文献太过久远,震出来之后纸张就迅速氧化。人一碰就碎成了渣,全浪费了。
我找到的各朝各代地震记录里提过类似的事情,也有运气好的。比如找到的书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勉强能看。
虽然依旧保存不了太久,但有些皇帝很有远见。他们命人抄录印刷,没让内容彻底失传。
当然啦,这里头绝大多数都是秦朝的奏折公文。其实对当时的封建王朝来说用处不大,主要都过去好多年了,没啥借鉴意义。
也就咱们现代,因为可以借此研究秦朝的具体情况,才显得弥足珍贵。所以不少公文损毁了古人也不在意,真的很可惜。】
666楼:「害,这种事情在所难免,秦朝能留下那么多史料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和秦朝比起来,后头那些更近的朝代仿佛才是那个更久远的,记载还不如秦朝多。」
楼里聊得好好的,突然下面的回帖画风一转,开始出现大量的感叹号和意义不明的感慨。
673楼:「我去!楼主你预言家啊!」
678楼:「快去看热搜!关中地震,真的震出东西了!」
682楼:「据说是秦代古籍!」
695楼:「之前楼主说的那个可以完美保存千年前文献的技术是真的吗?是只能保存还是翻看书册里的内容也不受影响?」
701楼:「问楼主有什么用,去热搜底下问啊!」
众人一股脑冲去了热搜。
徒留楼主一人留在原地茫然失措。
世界变化太快,他就口嗨一下,哪里想到居然真的会发生地震,还把古代文献给震出来了。
楼主默默退出论坛,点开了热搜。
热搜里,正有个直播间
挂着,直播的内容就是考古挖掘现场。
这次的地震其实不严重,房子都没震塌几个。但是离奇的在于,偏偏把那个存放古籍的“地下室”震出来了。
专家推测是从古至今关中地震许多年,一直在给这个地下建筑制造裂痕。于是在今年的这次地震,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它现世了。
由于咸阳从古至今都是大秦都城,隔壁长安也是两千年来的学术圣地。所以各类专家齐备,消息传出去的第一时间专家们就赶到了,开始进行抢救式挖掘。
直播间里可以看到许多考古和历史界的大佬在亲自带头挖土,周围是苦口婆心劝他们先离开的抢险救灾人员。
毕竟地震刚刚发生,可能还会有余震。哪怕余震等级不高,待在这里还是很危险。
但劝不动,完全劝不动。
你劝,他还跟你急眼,说再等一会儿上层露出来的文献就要氧化成灰烬了。
这个直播间明显不是官方直播间,不然肯定不会让播这个的。是周围跑来看热闹的民众在播,公安在努力劝说主播离开,但直播间弹幕都是叫他撑住不要走。
主播到底还是走了,毕竟不好给公安同志添麻烦。但他坚持架设了镜头在这里,公安也不好阻拦。
这场闹剧最后结束在余震出现的时候。
余震确实不强,只是地下室有很多塌陷,一不小心容易遇到,就会被埋进去。
主播架设的镜头就这么被埋了,中断了直播。专家们倒是运气好没出事,心有余悸地暂时撤退了。
专业的救灾人员临时学了点考古挖掘技巧,代替专家们去挖掘古籍。他们只需要抢救暴露在空气中的那十几本就好,剩下埋在土里的以后可以慢慢挖。
情况比众人预计的要好,虽然地下室塌了,可其实只塌了一点点,被掩埋的文献也不多。
等余震彻底没有之后,官方清理出了道路,让专业的机器开进来。之后就是先将文献全部转移到专门存放它们的地方,再一一翻看收录其中的内容。
和论坛水友们猜的没错,这些公文里透露出的信息其实不算很多。相比之下,始皇陵从葬坑中的文献干货更多。
一开始大家以为那个坑里全是这些年的奏折,后来发现不止,各种书册都有。
这次地震让新技术被大众熟知,不少媒体都做了专访,询问一些广大网友关心的问题。
比如说:
“之前古籍《骊山陵志》中记载过,始皇陵地宫中存放了大量藏书,据说始皇帝把天下藏书都刻录了一份。
但现在考古学界又公布了丛葬坑里也有这些藏书,是不是证明《骊山陵志》的记载有误。其实藏书不在地宫,而在丛葬坑?”
负责翻译古籍的专家反问:
“谁规定始皇帝只能收藏一份藏书的?他不能地宫里放一份,丛葬坑再放一份?”
记者:……
记者追问:
“那您觉得,是什
么导致始皇帝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专家想了想,答道:
“可能是防止后人去开他的地宫吧,他把咱们想看的都放外头了,挖挖外头的丛葬坑差不多得了。”
记者再次:……
记者努力圆场:
“古人应该不会考虑到后人会对古墓进行考古挖掘吧?您开的这个玩笑很有意思。”
专家莫名其妙:
“我开什么玩笑了?我说真的啊。”
记者:???
专家补充:
“哦,我想起来了,你们还没来得及得知我们最新破译的文献内容。这次我们找到了一篇记载,里头对《骊山陵志》进行了详细的补充。”
据专家所说,始皇帝和二世曾经考虑过后人会不会惨到遭遇文化断代。于是决定在骊山陵的丛葬坑里放置一批文献书籍,以供后人挖掘。
“这些文献书籍其实不止一份,是每一本都放了好几份。就是担心只留一份的话,万一不慎损毁,那就白留了。”
专家还说,始皇帝和太子担心书籍容易腐朽留存不到后世,还把一些重要书籍的竹简版本埋在了骊山周围的另一处地方。
那里因为不是骊山陵区域,《骊山陵志》里也就没提过,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事。
记者:老祖宗还真挺操心的哈!
视频发出去,果然引起父子粉的狂欢。又是感动于老祖宗体贴入微的一天,守护大秦最好的始皇帝和太子殿下!
不过这个狂欢只持续了半天。
半天之后,新消息出炉——
《惊!最新发现!骊山陵藏书丛葬坑竟是大秦第一史官墓!》
网友们迅速点进去围观,发现原先大家一直以为只是个普普通通丛葬坑的区域,挖到一半发现周围还有个主墓室。
这就很尴尬了,搞半天外头那堆藏书都是人家的陪葬品。
虽然这个陪葬品的规模大得离谱了点,远超区区史官应有的待遇。但这可是秦始皇陵,不可能出现臣子偷摸给自己扩大墓葬规制的情况。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这个规模是始皇帝默许的。
再结合之前专家提供的信息——
网友们:史官你好惨啊,你的墓穴被陛下拿去当藏书坑了,而且提前两千年就算计好了等后人来挖。
陛下有什么错呢?他只是太担忧我们这些废物后人了,所以史官你就原谅他吧!
热评第一:
「话说回来,这个史官有名字吗?每次都是史官史官的叫,这次墓葬出土,总该留下姓名了吧?」
热评回复1:
「有的吧,刚刚视频里好像就一闪而过了。(截图:史菅)叫这个名,有人知道这个字怎么读吗?我文盲我先说。」
热评回复2:
「生僻字啊,不认识。没关系,不认识的字读半边。我决定了,就叫他史官!」
回复2迅速被网友们点赞到了第一。!
无字惊鸿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